:::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郭店與上博楚簡諸篇陽聲韻部通假關係研究
書刊名:臺大中文學報
作者:李存智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Chun-chih
出版日期:2009
卷期:30
頁次:頁95-156
主題關鍵詞:上古音楚簡陽聲韻部通假字合韻層次分析音讀層次Archaic Chinese sound systemNasal-ended rhyme divisionsCharacter interchangeabilityRhyme mergerSwitch of vowel-ended and nasal-ended rhymesStratum analysisPhonological stratu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0
  • 點閱點閱:112
期刊論文
1.喻遂生(1993)。兩周金文韻文和先秦楚音。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2),105-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健庵(1992)。《詩經》用韻的兩大方言韻系--上古方音初探。中國語文,1992(3),207-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葆嘉(1995)。高本漢直線型研究模式述論:漢語史研究理論模式論之一。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2),58-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雍長(2002)。老子韻讀研究。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48-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蒲立本(1982)。構擬上古真部的一些證據。清華學報,14(1/2),249-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大安(20001200)。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漢學研究,18(特刊)=36,261-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存智(20081200)。郭店與上博楚簡諸篇陰聲韻部通假關係試探。臺大中文學報,29,71-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徐芳敏(1991)。閩南廈漳泉次方言白話層韻母系統與上古音韻部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昱夫(2001)。戰國楚地簡帛音韻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秀芳(1982)。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存智(1995)。秦漢簡牘帛書之音韻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恕豪(2003)。揚雄「方言」與方言地理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邦新(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葆嘉(2002)。漢語起源演化模式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科根(1996)。《呂氏春秋》韻語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琨、張賢豹(1987)。漢語音韻史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儒、劉毓慶(2001)。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興祖(1977)。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陸費逵(1981)。毛詩鄭箋。台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陸志韋(1999)。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馬承源(200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熹(19830600)。楚辭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廣平(2001)。宋玉集。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力(1986)。詩經韻讀。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力(2003)。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朱德熙、裘錫圭、李家浩(1995)。望山楚簡。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86)。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丁邦新(1998)。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鄭張尚芳(2003)。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馬承源(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馬承源(200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光宇(1990)。切韻與方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玉(1994)。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趙彤(2006)。戰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20000500)。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輝(1993)。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馬承源(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馬承源(2005)。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湖北省博物館(1989)。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周祖謨(1966)。問學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徐通鏘(1991)。歷史語言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橋本萬太郎、余志鴻(1985)。語言地理類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熙、畢沅(1971)。釋名疏證。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馬承源(200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羅常培、周祖謨(1958)。兩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第一分冊:兩漢。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逯欽立(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汪啟明(1998)。先秦兩漢齊語研究。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林語堂(1933)。語言學論叢。開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周祖謨(1984)。漢代竹書和帛書中的通假字與古音的考訂。音韻學研究〈1〉。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董同龢(1985)。上古音韻表稿。上古音韻表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存智(2004)。之職蒸、質脂真、支錫耕韻部關係再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語堂(1933)。陳宋淮楚歌寒對轉考。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北平: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虞萬里(1994)。從古方音看歌支的關係及其演變。音韻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忠敏(2007)。語音層次的定義及其鑑定的方法。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顯(1984)。古韻陽部到漢代所起的變化。音韻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史存直(2002)。古音「真、文」兩部的分合問題。漢語音韻學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祖謨(2004)。漢字上古音東冬分部的問題。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光宇(2006)。論漢語方言的層次分析。語言學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存智(20040000)。合韻與音韻層次。漢藏語研究 : 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力(2000)。上古韻母系統研究。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董同龢(1974)。與高本漢先生商榷「自由押韻說」兼論上古楚方音特色。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食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