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今大學生對休閒活動參與覺知意象之研究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洪慧敏
出版日期:2009
卷期:8:3
頁次:頁103-114
主題關鍵詞:休閒覺知意象休閒涉入嘉義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8
  • 點閱點閱:41
期刊論文
1.蔡祈賢(20060100)。論公務人員之休閒活動。考銓季刊,45,133-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國順、蕭文祺、那維(2005)。陸軍軍官學校學生身體自我概念、休閒活動類型及休閒滿意度之探討。全民休閒發展學刊,1,1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旭壯、許富淑(20000800)。輔仁大學體育學系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之研究。大專體育,49,116-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良漢(200606)。大學生休閒覺知自由與休閒無聊感之相關研究。聯大學報,3(1),156-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皆榮(20040400)。倡導休閒活動、展開亮麗人生。學校體育,14(2)=81,38-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Ellis, Gary D.、Voelkl, Judith E.、Morris, Catherine(1994)。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ssues with explanation of variance in daily experience using the flow model。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6(4),337-356。  new window
7.Witt, P. A.、Bishop, D. W.(1979)。Work and leisure: Situational antecedents to leisure behavior。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64-77。  new window
8.張孝銘(20000600)。休閒勝任感、掌控感與休閒參與流暢體驗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2(1),47-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憲清(19871200)。廿一世紀之我國學校體育。國民體育季刊,16(4)=75,16-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定雄(19940100)。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4,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良漢、黃長發(2002)。休閒覺知自由與休閒無聊感之相關研究。2003年台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嘉義:吳鳳技術學院。344-3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意文(2003)。臺中縣市國小教師休閒覺知自由、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衍瑞(2002)。休閒產業電子商務營運績效之研究--以臺灣地區觀光旅館網站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美華(2005)。國中生內外控信念與休閒覺知自由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亞雅(2004)。宗教志願工作者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玉璽(2006)。以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台中教育大學學生休閒覺之自由、休閒阻礙、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震宇(1996)。休閒體驗中之自由感對休閒活動參與情況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信吉(2003)。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文祺(2004)。體驗教育活動參與者內在動機、活動投入程度與神馳體驗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regha, F. J.(1980)。Leisure and freedom reexamined。Recreation and leisure: Issues in an era in change。State College:Venture Publishing, Inc。  new window
2.黃孟立(2005)。泳渡日月潭參與者休閒需求、參與動機、流暢經驗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祖弘、賴志超、黃世明(2001)。休閒活動對在學青少年行為之影響及輔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華民國體育學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義雄、陳皆榮、陳麗華、張少熙(1993)。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政諭(19890000)。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民生主義的臺灣經驗。臺北:幼獅。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Neulinger, J.(1981)。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Charles C. Thoma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