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整構、渡引與詮釋--90年代以來的《張愛玲傳》
書刊名:彰化師大國文學誌
作者:郭璉謙
作者(外文):Kuo, Lien-chie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20
頁次:頁233-268
主題關鍵詞:張愛玲張愛玲傳傳記文學多重渡引傳播與接受Eileen ChangEileen Chang's autobiographyBiographical literatureMulti-waveingTransmission and accept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5
  • 點閱點閱:60
期刊論文
1.張漢良(19901100)。傳記的幾個詮釋問題。當代,55,29-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貴玉(19910400)。登錄室--博物館蒐藏管理的中樞。博物館學季刊,5(2),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漢寶德(19930700)。為什麼「展示」?。博物館學季刊,7(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鴻仁(197711)。訪劉紹唐先生談傳記文學。書評書目,5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路寶君(1996)。人物傳記的寫作。傳記文學,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橋(1977)。人性與同情:與林文月教授談「傳記文學」。書目評論,55,13-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藍如瑛(1995)。九○年代臺灣人物傳記出版生態初探。新聞鏡周刊,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etcham, K.、Loftus, E.(1998)。記憶 vs. 創憶。記憶 vs. 創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渝(1999)。應答的鄉岸。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費勇(1996)。張愛玲傳奇。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馮祖貽(1999)。百年家族張愛玲。台北:立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忠宏、Beck, L.、Cable, T.(2003)。21世紀的解說趨勢。臺北:品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司馬新(1996)。張愛玲與賴雅。台北:大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尊仁(20030000)。臺灣當代傳記文學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芬伶(1999)。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臺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正潤(1994)。傳記文學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Runyan, William Mckinley、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白生(2003)。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Stam, Robert、陳儒修、郭幼龍(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德威(2003)。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芬伶(20050000)。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婉真(20050000)。論博物館學。臺北:典藏藝術家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彭樹君(1996)。瑰美的傳奇.永恆的停格─訪平鑫濤談張愛玲著作出版。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蘇偉貞(2007)。信還魂。魚往雁返─張愛玲的書信因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于青(1992)。張愛玲傳略。張愛玲文集(卷四)。合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余斌(2007)。張愛玲傳。張愛玲傳。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綺玲(1999)。「令我著迷的是,後頭,那女樸」:觀閱《巴特自述》一書的圖像想像。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胡辛(1995)。最後的貴族:張愛玲。最後的貴族:張愛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郭久麟(2009)。中國二十世紀傳記文學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魏可風(2001)。臨水照花人:張愛玲傳奇。臨水照花人:張愛玲傳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子善(1996)。埋沒五十載的張愛玲「少作」。私語張愛玲。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范伯群、孔慶東(2008)。通俗文學的十五堂課。通俗文學的十五堂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周南燕(1996)。現代廣告事典。現代廣告事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Wipperfurth, Alex(2006)。非品牌。非品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水晶(1996)。殺風景─張愛玲拌『死神』。作別張愛玲。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江寶釵(1997)。評《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淑卿(2005)。張愛玲逝世十年後.評論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文翠,徐秀慧,胡蘊玉(1995)。永不消逝的華麗:告別張愛玲座談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澤(1999)。世故的少女:張愛玲傳奇。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