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檢視一個弱勢社區的空間與生活圖像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朱世平胡若筠郭怡廷陳姝婷陳雪珍黃閔琪謝佩君蘇瑤倩羅秀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 Shih-pingHu, Ruo-yunKuo, Tiva Yi-tingChen, Shu-tingChen, Hsueh-jenHuang, Min-chiHsieh, Pei-chunSu, Yao-chienLuo, Shiow-hwa
出版日期:2010
卷期:129
頁次:頁443-455
主題關鍵詞:弱勢社區社區工作社區營造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5
  • 點閱點閱:72
期刊論文
1.譚鴻仁(20031200)。公、私之間--由一個私有財產公有化的例子看公共領域的變動。地理學報,34,79-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素卿(20001200)。臺北市南機場社區貧民窟特性的形構。地理學報,28,47-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alker, K. N.、Macbride, A.、Vachon, M. L. S.(1997)。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the Crisis of Bereavement。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11(1),35-41。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冠燁(2003)。建築空間性的認知地圖(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慶瑩(2007)。眷村老人對家居與鄰里環境轉變之體現--以台北市婦聯六村改建國宅社區為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幸蓉(2007)。女性社區工作者增權展能歷程之研究--以高雄縣婦女館婦女教育方案為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殷嘉隆(2003)。博奕理論應用於大型違章建築處理之研究─以台北縣八里鄉華富山靈骨塔違建案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立本(2005)。一九九○年代以降臺北市空間生產與都市社會運動:寶藏巖聚落反拆遷運動的文化策略。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長苓(2004)。銘印、協商與扺抗的空間實踐--由康樂里非自願拆遷重思都市規劃與建築歷史。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Turner, John F. C.(1976)。Housing by People: Towards Autonomy in Building Environments。N.Y.:Pantheon Books。  new window
2.夏鑄九(1992)。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叢刊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全文、周宗憲(1986)。建築中之中介空間。台北:胡氏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萬華區第一第二戶政事務所(2008)。97年年終人口數按性別及年齡分統計表,http://www.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6b168c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