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國會聯絡機制的分析與探討
書刊名:國會月刊
作者:陳偉杰劉惠美
出版日期:2010
卷期:38:10=450
頁次:頁59-77
主題關鍵詞:行政機關立法院國會聯絡機制國會聯絡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6
  • 點閱點閱:114
期刊論文
1.王國璋(19890600)。當代美國總統如何與國會談判。美國月刊,4(2)=38,2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葛永光(1986)。美國總統如何影響國會--兼論國會關係室的運作方式。美國月刊,1(2),1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鴻榮(20011100)。行政與立法互動--臺灣行政體系國會聯絡機制的發展與變遷。立法院院聞,29(11)=343,7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婉瑩(20030300)。一致性到分立性政府的政黨合作與衝突--以第四屆立法院為例。東吳政治學報,16,47-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鴻榮(20011200)。行政與立法互動--臺灣行政體系國會聯絡機制的發展與變遷。立法院院聞,29(12)=344,56-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蔚德(19910300)。臺灣省政府府會聯絡員的任務與功能。臺灣文獻,42(1),123-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蔣安國(19980100)。臺灣行政體系與國會的互動遊戲:以部會設置「國會聯絡人」為例。民意研究季刊,203,4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和然(2004)。縣市政府教育局府會聯絡人角色與運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eywood, Andrew、楊日青、李培元、劉兆隆、林文斌(2002)。最新政治學新論。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萬來(2004)。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逐條釋義。臺北市:五南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育仁(2002)。政治學新論。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萬來(2008)。議案審議--立法院運作實況。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濟群(20010000)。國會立法與程序。臺北:臺灣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陸炳文(1992)。公關與危機處理。臺北:南海圖書文具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鴻榮(1996)。再造效能政府--行政重組、國會控制與改造。臺北:時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Ranney, Austin(1996)。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Prentice-Hall。  new window
9.Heywood, Andrew(2002)。Politics。Palgrave Macmillan。  new window
10.周萬來(2006)。議事運作。95年國會聯絡人研習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彭錦鵬、李天羽、黃錦堂、邱榮金、趙永茂(1995)。國防部與國會溝通管道之建立--美、德、日經驗之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Easton, David(1965)。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window
13.Van Horn, Carl E.、Baumer, Donald C.、Gormley, W. T.(1992)。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Congressional Quarterl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