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美人旅行書寫中的國族想像:李黎《加利福尼亞旅店》v.s胡民祥《夏娃伊意紀遊》
書刊名:臺灣文學評論
作者:陳瑤玲
作者(外文):Chen, Yao-li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1:1
頁次:頁111-130
主題關鍵詞:李黎加利福尼亞旅店胡民祥夏娃伊意紀遊旅行書寫臺美人國族想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9
  • 點閱點閱:70
期刊論文
1.倪仲俊(200312)。連橫《台灣通史》中的國族想像。通識研究集刊,4,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松僑(20060600)。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學報,37,145-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胡民祥(1984)。台灣新文學運動中台灣語文學語言發展初探。台灣文學研究會第三屆年會,(會議日期: 1984年8月25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金順(2009)。台語旅行散文e比較文化觀:以胡民祥e《夏娃伊意紀遊》做例。2009台語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華斌(2005)。胡民祥的台語文學實踐:以《茉里鄉紀事》為探討文本。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黎(201007)。加利福尼亞旅店。台北縣中和市:INK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民祥(2008)。夏娃伊意紀遊。台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aston Bachelard、龔卓軍、王靜慧(2010)。空間詩學。臺北市:張老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evi-Strauss, Claude、王志明(1989)。憂鬱的熱帶。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吳叡人(2003)。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施正鋒(200403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評Memories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未來的記憶:國家認同議題及尋找新臺灣]。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民祥(199511)。台灣新文學邏動時期「台灣話」文學化發展的探討。胡民祥台語文學選。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明珂(2004)。《川西民俗調査記錄1929》導讀。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民祥(19921022)。動態看待台灣文學語言。蕃薯詩刊《抱著咱的夢》。台北:台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叡人(2001)。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