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金門閩南語親屬稱謂詞前綴an35的來源及相關問題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作者:譚家麒吳瑞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an, Jia-qiWu, Rui-we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0
頁次:頁161-186
主題關鍵詞:閩語語法化前綴人稱代詞親屬稱謂詞Min languagesGrammaticalizationPrefixPersonal pronounsKinship termin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6
  • 點閱點閱:72
期刊論文
1.曹逢甫、劉秀雪(20011000)。閩南語小稱詞的由來--兼談歷史演變與地理分布的關係。聲韻論叢,11,295-3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錫良(1980)。漢語第三人稱代詞的起源與發展。語言學論叢,6,64-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梅祖麟(1999)。幾個臺灣閩南語常用虛詞的來源。中國語言學報,14,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夏先培(1992)。《左傳》稱謂詞“子”的考察。長沙水電師院學報,7(4),84-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夏先培(1997)。《左傳》的“吾子”、“夫子”和“數詞+子”的結構。長沙電力學院社會科學學報,1,119-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寶卿(1992)。漳州方言詞匯(二)。方言,2,230-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梅祖麟(2002)。幾個閩語虛詞在文獻上和方言中出現的年代。南北是非:漢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硏究所。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筱琪(2008)。廣東陸豐閩南方言音韻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秀雪(1998)。金門瓊林方言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佳倫(2006)。馬祖北竿方言音韻硏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屛生(1996)。同安方言及其部份相關方言的語音調查和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譚家麒(2008)。金門閩語:金沙方言音韻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法高(1972)。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編。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連通、陳章太(1989)。永春方言志。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長揖、李榮(199309)。廈門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馮愛珍(1998)。福州方言詞典。南京:上海:江蘇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法高(1972)。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編。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Heine, Bernd(1997)。Possession: Cognitive Sources, Forces, and 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太田辰夫、蔣紹愚、徐昌華(2003)。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1995)。漢語方言詞匯。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寒生(2002)。閩東方言詞匯語法研究。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愛珍(1993)。福清方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Hopper, Paul、Traugott, Elizazbeth Closs(1993)。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2.楊秀芳(19910000)。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魏培泉(20040000)。漢魏六朝稱代詞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兪敏(1999)。兪敏語言學論文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