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國楚簡代詞研究
作者:申世利
作者(外文):SHIN SER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季旭昇
傅榮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古文字上古漢語語法代詞戰國楚簡作格語言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Old Chinese syntaxPronounZhanguo Chu-bambooErgative-Absolutive langu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5
最近語言研究的觀點,從宏觀研究移到微視研究的方向,此研究方向越來越受到重視。具體的觀點和例子可證明語言的真實性,再依照微視觀點作進一步研究,理解為中國多民族的個別因素及獨立因素。漢語的多元性,是從古至今承下來的語言特色.
今日諸多研究者認為每個語言皆會與周邊語言相互影響並產生後續的互動。
就歷史語言學角度而論,漢語的演變因素一般不僅與外因有關,而是受內因的影響。張敏認為依照 Dryer(1992)、Thomason(2001)的見解,不但由漢語的內部因素改變其基本語序,而且由外部因素影像給其基本語序。 Chu 認為基本語序是最難因語言接觸而改變的一種穩定語法屬性,而今日學者藉由世界多種語言分析得出其結果,乃語法特徵的擴散體現於語序上,進而Thomason認為最容易移借的語言成分是詞彙,其次是語序,故本論認為所謂語序是可闡明語言外因說的重要標誌。
  凡代詞為顯示語言類型的一種標誌(mark),本論文採用此觀點,試圖做句法及文獻比較分析。漢語具有錯綜複雜的衍生機制,並呈現自己語言的特殊來源及發展情況,所以要歸納其語言特徵並不簡單。但諸多學者早已發表不少文章,討論漢語的語言特徵,且根據句法分析,得到規則性的探究結果。
本論文為發現漢語的多元性,據以戰國楚簡分析漢語的衍生及句法傾向,乃試圖歸納上古漢語及戰國楚簡的的句法特徵。
首先,第一章第一節討論戰國楚簡代詞研究的目的及動機,第二節繼續探討其研究範圍,乃限定於戰國楚簡內,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八);清華大學戰國竹簡(一);長沙五里牌四零六號墓戰國楚竹簡;長沙仰天湖二十五號墓楚竹簡;信陽長臺關楚墓竹簡;德山夕陽坡二號楚墓竹簡;隨州曾侯乙墓竹簡;荊門包山楚簡;江陵望山楚墓竹簡;江陵九店東周楚墓簡;荊門郭店楚墓竹簡;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所藏楚簡;江陵磚瓦廠M370號楚簡;黃崗曹家崗楚墓竹簡。
第三節提及本研究的方法及過程,乃以歷史分析法與歸納法為主分析戰國楚簡。 第四節做文獻回顧,討論最近研究之動向及論著。
第二章研究戰國楚簡出土內容及其分類,第一節探究了有關戰國楚簡的出土狀況:首先考察戰國楚地出土文獻的概況,其次探討戰國楚地出土文獻的史料範圍及其定義。
第二節探討戰國楚簡的內容,得知有的文獻內容與書寫時期無關,而有的文獻內容與書寫時期卻有莫大關連,因此根據戰國楚簡的內容,該文獻的時代及其特徵可被視為語法研究的一種基準。第三節為探究戰國楚簡出土內容及分類,本論文為奠定戰國楚簡語言研究的基礎,據出土時代分成其種類。
第三章整理了上古漢語類型與楚語的特徵,第一節討論上古漢語的類型特徵:一、根據諸學者的漢語分期,本論文認為戰國楚簡的時代是從春秋以前西周時期至戰國時期,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二、根據上古漢語的語言類型假說,探討基本的多層次結構檢測句式,如,則是「某人(物)給某人(物)做某事」的句式。根據該句中所出現的論元關係,可分為六種語言類型,其中常見的三種語言類型為:受格語言、作格語言及分裂的作格語言。本論文認為上古漢語具分裂的作格語言的特徵,即動詞動貌使用於論元結構,描述論元概念及結構關係,可解決語言類型的判別問題。
檢驗上古漢語類型特徵的方法有五類:第一,人稱,即人稱的有生性或限定性異同可表現語言類型。所謂現實語言指的不只是以作格語言為基礎所組織的代詞,亦不只是以受格語言為基礎組織的代詞 ;第二,「時(tense)」與「體(aspect)」是動詞範疇,上古時代未出現表示時態的標誌,只利用時間副詞及時間名詞表示時態;第三,動詞組的自主性,即以意義範疇觀察論元,可推測觀察資料的語言類型;第四,其他檢測語言類型的方法;第五,受事主語句(受動句)。
第二節探究楚地民族及楚語的特點,根據民族階層的語言使用狀況,確定戰國出土文獻的語言類型及傾向,並發現於上古戰國楚地文獻中,乃有通語與方言共存的現象。
第四章申論代詞之定義、句法功能及其具體分類。第一節考察代詞的定義,第二節討論代詞的功能。所謂代詞是根據「替代(Pronoun)」、「指示(R-express)」、「照應(Anaphora)」之關係,分其功能及範圍,而代詞是指在談話中為免重複使用,具有替代或指示功能的詞,可替代的對象有多種詞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詞。第三節分出本論文建立的六類代詞:一、人身代詞與反身代詞;二、指示詞與情狀代詞:近指(之)、遠指(其)、情狀代詞;三、疑問代詞:依詢問方式來分類;四、全量稱代:皆、具、咸、悉、盡等;五、不定代詞:莫、或、每、各、某;六、關係代詞:者、所。
第五章深研人身代詞,考察內部關係及外部關係。第一身代詞,首先推測「吾」與「余」為不同的語言系統,再來可知「我」與「女(汝)」之制約關係,則「我」不可作為「女(汝)」之主語出現,而「女(汝)」作主語時「我」只能作賓語出現。人身代詞顯示內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之間的關係,可視為語言之某種層次,戰國楚簡的人身代詞之間仍存在此現象。
第六章探究指示代詞,戰國楚簡的指示詞可分為近指詞、遠指詞及情狀代詞,第一節討論近指詞的功能及出現狀況,可知戰國楚簡常用的單音節賓語「之」之情形,亦常有以「之」為偏句主語。此時期「是」與「此」共存,亦有通格現象。「斯」可指示動詞或形容詞作狀語用,形成「斯+V/A」句式,而此句式可視為戰國楚地語言的特徵,戰國楚簡中亦出現此例。第二節遠指詞最常見「其」字,句中一般作定語用,而至戰國楚簡,已有通格現象。
第七章疑問代詞,討論疑問代詞的句法變遷及戰國楚簡疑問類別,尤其第三節探討疑問代詞「安」與「可(何)」, 第四節「孰」與「誰」。第一節討論疑問代詞的語序演變,第二節為戰國楚簡疑問代詞的分類。
第八章探討其他代詞及兼詞,本論文認為其他代詞包含三類代詞:一、「指量詞」;二、不定代詞;三、關係代詞。第一節提出「指量詞」(quantifier)的概念及其功能,歸結戰國楚簡的指量詞演變過程。第二節舉出不定代詞「或」與「莫」的功能,此類考察於戰國楚簡,得知楚簡中的特徵。第三節觀察關係代詞「所」與「者」,戰國楚簡中出現多種句式。第四節考察兼詞「諸」與「焉」,分析戰國楚簡的兼詞實例。
第九章深研指示詞「是」,本論文檢驗「是」作繫詞之前演變過程。 首先,根據「是」字句的使用年代,觀察時代特徵。其次,根據「是」字句的篇章形式,觀察「是」字句特徵。最後,根據「是」字句的文獻比較,觀察戰國楚地出土文獻的「是」字句特徵。
第十章論述本論文的結論,綜合討論戰國楚簡語言之類型特徵及每個代詞所呈現的句法特徵。
In recent years, linguistic research has been moving from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macrocosms to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microcosms and this trend is gaining in momentum. Since concrete examples provide proof for the reality of language,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independent elements of China's various ethnic groups can be understood via research into linguistic microcosms. Mandarin's pluralism is a characteristic that has been inherited from ancient times.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languages are also influenced by other languages within their physical proximity.
Historical linguistics has shown that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has not only been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but by internal ones as well. Zhāng Mǐn (張敏) points out that
Dryer (1992) and Thomason (2001) believe that even the basic word order of Chinese was influenced by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 Chu has asserted that word order is a very stable attribute 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it to change due to mere areal contact. However, modern researchers, by virtue of having analyzed many different languages from across the world, have concluded that word order is indeed one of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which can be spread through areal contact. Thomason asserts that word order is second only to vocabulary in regards to how easy it is to be borrowed into other languages. For this reason, the current study takes the position that changes in word order is an important marker which can explain external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language change.
   The notion that pronouns are topological markers is used in this study in an attempt to do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oth syntax and literature. Chinese has complex mechanisms for word derivation as well as its own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As such, it is difficult to characterize its linguistic features. Though this is the case, many scholars have published papers discussing this very topic and systematic results have already been obtained regarding syntactical analysi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iversity within Chinese, the current study analyses derivational and syntactic trends within Warring States excavated texts in an attempt to characterize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Old Chinese and the language in Warring States excavated texts from the state of Chu (楚).
To begin, section one of chapter one examines the purpose and motivation behind researching pronouns within excavated Chu text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Section two continues by discussing the scope of this research and limiting it to the following texts:
• Shànghǎi Bówùguǎn cáng Zhànguó Chú Zhúshū (1) – (8)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八); The Warring States Chu bamboo manuscripts stored in the Shanghai museum]
• Qīnghuí Dàxué Zhànguó Zhújiǎn (1) [清華大學戰國竹簡(一); The Tsinghua bamboo manuscripts]
• Chángshā Wǔlǐpái sì líng liù hào mù Zhànguó Chú zhújiǎn [長沙五里牌四零六號墓戰國楚竹簡; The Chu bamboo manuscripts of the Changsha Wulipai tomb number 406]
• Xìnyáng Chángtáiguān Chǔ mù zhújiǎn [信陽長臺關楚墓竹簡; Bamboo manuscript of the Chu tomb in Xinyang's Changtaiguan county]
• Déshān Xīyángpō èr hào Chǔ mù zhújiǎn [德山夕陽坡二號楚墓竹簡; Bamboo manuscript of the number two Chu tomb at Deshan Xiyangpo]
• Suízhōu Zēnghóuyǐ mù zhújiǎn [隨州曾侯乙墓竹簡; Bamboo manuscript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at Suizhou]
• Jīngmén Bāoshān Chǔ jiǎn [荊門包山楚簡; The Baoshan Chu bamboo manuscript from Jingmen]
• Jiānglíng Wàngshān Chǔ mù zhújiǎn [江陵望山楚墓竹簡; The Wanshan Chu bamboo manuscript from Jiangling]
• Jiānglíng Jiǔdiàn Dōng Zhōu Chǔ mù jiǎn [江陵九店東周楚墓簡; The Jiudian Chu bamboo manuscript from an Eastern Zhou tomb in Jiangling]
• Jīngmén Guōdiàn Chǔ mù zhújiǎn [荊門郭店楚墓竹簡; The Guodian Chu manuscript from the Jingmen tomb]
• Xiānggǎng Zhōngwén Dàxué Wénwùguǎn suǒcáng Chǔ jiǎn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所藏楚簡; the Chu manuscript collection at the cultural relic museum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Jiānglíng Zhuānwǎchǎng M 370 hào Chǔ jiǎn [江陵磚瓦廠M370號楚簡; the Chu manuscript of the M370 brickworks at Jiangling]
• Huánggǎng Cáojiāgǎng Chǔ mù zhújiǎn [黃崗曹家崗楚墓竹簡; The Caojiagang Chu manuscripts from the Huanggang tomb]
  Section three discusses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process. In addition, the Chu bamboo manuscripts are analyzed via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logical induction. Section four is a review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a discussion of the recent trends and new ideas within this type of research.
Chapter two explores both the content and the various types of Warring States excavated texts from the state of Chu. Section one examines the actual conditions surrounding the excavation of these texts, starting with a general survey and i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scope of th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any relevant definitions. Section two investigates textual content, and here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content of these texts is sometimes unrelated to the time period in which it was written, however, sometimes there is a very strong relationship. When this is the ca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xt as well as the time period in which it was written can be used as a standard for conducting grammar research. Section three delves into the content and categorization of excavated Chu manuscripts. It is hoped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will be used as a basis for researching the language of these Chu texts. The manuscripts are b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 time period in which they were written.
Chapter three deals with the topology of Old Chines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u language. Section one discusses the properties of Old Chinese:
1. Based upon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current study places the language of the Chu manuscripts from 476B.C.to 221B.C.
2.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topology of Old Chinese, discuss its basic multi- layered structure as a way of investigating syntax. For example, take the syntax in sentences such as Mǒu rén (wù) gěi mǒu rén (wù) zuò mǒu shì “某人(物)給某人 (物)做某事” A certain person (or thing) gives another person (or thing) a given matter to handl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arious arguments which appear in that sentence, they can be put into one of six topological categories. The three most common of the six topological categories are accusative languages, ergative languages, and split-ergative languages. Old Chine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a split-ergative language. Verb aspect appears in the argument structure and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gument concepts and their structure, which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erentiating various topological language types.
There are five ways of testing the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ld Chinese:
1. Forms of address.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animateness or qualification for a form of address can show topological type. So-called real language (現實語言)
does not simply refer to pronouns that are formed on the basis of accusative languages; neither does it merely refer to pronouns that are formed on the basis of ergative languages .
2. The verb characteristics of tense and aspect. As tense markers had not yet appeared during the Old Chinese period, verb tense was expressed via adverbs and nouns of time.
3. A verb phrase's level of autonomy. By observing sentence arguments within the scope of sentence meaning, one can infer the language topology of the source material.
4. Various miscellaneous testing methods.
5. Sentences with patient as subject (passive sentences).
Section two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u people and their language. By looking at how language use varies according to social strata, the topological language type and linguistic disposition of Warring States excavated texts can be determined. It was discovered that both standard language and dialectical language co-existed within Chu manuscript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syntactic functions and concrete classification of pronoun in detail. Section one explores the definition, while section two discusses syntactic functions. The scope and functionality of pronoun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titutes (替代), references (指示) and anaphora (照應). “Pronoun” refers to a word which is used in speech to avoid repetition and functions as a substitute or a reference. It can substitute for many different word types, such as nouns, verbs, adjectives, and numerals. Section three proposes a six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for pronouns:
1. Personal and reflexive pronouns.
2. Demonstrative and deictic pronouns: near proximity (之zhī) and far proximity (其 qí).
3. Interrogative pronouns. These ar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inquiry.
4. Inclusive substitutions: 皆 jiē、具 jù、咸 xián、悉 xī、盡 jìn, etc.
5. Indefinite pronouns: 莫 mò、或 huò、每 měi、各 gè、某 mǒu.
6. Relative pronouns: 者 zhě, 所 suǒ.
Chapter five takes a closer look at personal pronouns, investigating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hips. Regarding first-person pronouns, it is conjectured that 吾wú and 余yú are from different linguistic systems. This i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constraint relationship between我wǒ and 女{汝} rǔ. That is, 我 cannot be used as the subject of {汝} and when {汝} appears as subject, 我 can only be used as object. Personal pronouns revea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elements and can be viewed as a type of linguistic layer. This type of phenomena also exists within Warring States excavated Chu manuscripts.
Chapter six investigates demonstrative pronouns. Demonstratives from Warring States Chu manuscripts can be categorized as near proximity, far proximity or deictic pronouns. Section one examines the functions of near proximity pronouns and their textual distribu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onosyllabic object 之zhī within Warring States Chu texts is shown, where it often appears as the subject of a modifying clause. During this period, 是shì and 此cǐ coexist. 斯sī can be used to indicate that a verb or adjective is being used as an adverbial modifier (狀語) in order to form a sentence of the form “斯 + V/A”. This type of sentence is a characteristic marker for the Chu languag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Section two explores the most common far proximity pronoun 其 qí. It is often used in sentences as a modifier (定語).
Chapter seven discusses interrogative pronouns, including syntactical change and the types of interrogatives in Warring States Chu texts. Section three covers the interrogative pronouns 安ān and 可{何} hé, while 孰shú and 誰shéi are considered in section four. Section one talks about interrogative-related changes in word order and section two investigates the various types of interrogatives that appear in Warring States Chu texts.
the eighth chapter explores other pronouns and contractions, including:
1. Quantifiers
2. Indefinite pronouns
3. Relative pronoun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quantifiers and their functions, and gives a summary of the evolution of quantifiers in Warring States Chu excavated texts.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the indefinite pronouns 或 huò and 莫mò, which can be found in Chu bamboo manuscripts and shed light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section covers the relative pronouns 所 suǒ and 者zhě, which appear in many sentence patterns in Chu manuscripts. The fourth section investigates the contractions 諸 zhū and 焉 yān and analyzes examples from Chu manuscripts.
The chapter nine covers the demonstrative 是 shì and examines its evolution before it became copular. First, the usage of 是 shì is investigated throughout various time periods. Next, characteristics of sentences containing 是 shì are explained according to how it is used. Finally, a comparison is made of sentences containing 是 shì in excavated Chu manuscrip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ir properties.
The chapter ten — the conclusion — discusses the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language of the Chu bamboo manuscripts as well as the synt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ronoun.
一、典籍文獻

[西漢]《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西漢]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
[東漢] 許 慎:《說文》(臺北:中華書局,1963)。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出版社,1998年10月)。
[明代]《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中國歷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1983年)。

二、戰國出土文獻

北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江陵九店東周墓》(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年7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
荊文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湖北省荊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縣石板村戰國墓》《考古學報》(1995年第2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5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馬承源主編:《上還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版)。
程少軒、鄔可晶主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編「清華簡字形辭例檢索數據庫1.1版」〉《釋文索引》(2011年1月)。

三、學位論文

高佑仁:《上博楚國莊、靈、平三王史料文獻研究》(臺南:成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5月)。new window
高 倩:《秦至漢初第一、第二人稱代詞研究》(廣東:華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6月)。
武振玉:《兩周金文詞類研究(虛詞篇)》(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6月)。
劉 波:《包山楚簡語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劉靖文:《先秦出土文獻第一人稱代詞》(廣東:華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5月)。
褟建聰:《戰國簡帛字詞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6月)。
魏培泉:《莊子語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82年)。
張鈺在:《郭店楚墓竹簡虛詞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四、期刊及研討會

丁邦新:〈漢語次序問題札記〉《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南港:中央研究院)(1997年第2期)。
[日]平田昌司(Shoji Hirata):〈上古漢語和古方言文獻〉(南港: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2012年)。
石毓智:〈漢語的數範疇與有定範疇之關係〉《語言研究》(2003年6月第23卷第2期)
王海棻:〈先秦疑問代詞「誰」與「孰」的比較〉《中國語文》(1982年第1期))。
沈寶春:〈試論上博七〈吳命〉簡的抄手與底本的時代地域特徵〉《戰國秦漢出土文字資料和地域性-漢字文化圈的時空和構造》(日本女子大學,2009年9月)。
李 曦:《「惠」唯「辨」》(第六屆古文學會論壇,1986年)。
李 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問專號)(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8月)
李學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發現〉《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沈阳: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第20輯)。
李學勤:〈荊門郭店楚簡所見關尹遺說〉《中國文物報》(北京:1998年4月8日第3版)。
巫雪如:〈從認知語義學的角度看上古漢語的作格動詞〉《清華中文學報》(第二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季師旭昇:〈《上博二.民之父母》四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第四屆中國古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15日~17日)。
季師旭昇:〈《上博三.恆先》「意出於生,言出於意」說〉(臺北:藝文出版社,《中國文字》新三十期,2005年12月)。
周生亞:〈莫字詞性質疑〉《中國語文》(1964年4期)。
周生亞:〈論上古漢語人稱代詞繁複的原因〉《中國語文》(1980年2期)。
洪 波:〈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余(予)」「我」「朕」的分別〉《語言研究》(1996年第1期)。
孫朝奮:〈《虛化論》評介〉,吳福祥:《漢語語法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俞 敏:〈到句探源〉《語言研究》(1981年第1期)。
陳 偉:〈略論簡牘文獻的年代梯次〉《第四次國際漢學會議》(南港:臺灣中央研究院,2012年)。
徐傑、李英哲:〈焦點和兩個非線性語法範疇:「否定」「疑問」〉《中國語文》(1993年第2期)。
孫天心:〈藏緬語中值得注意的演變類型〉《2014語言學卓越營:語言言變》(南港: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14年7月)。
陳昭容:〈先秦古文字資料中所見的第一人稱代詞〉《中國文字》(臺北:臺灣藝文出版社,新16輯,1992年)。
梅 廣:《語言學卓越營:語言演變》(南港: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14年7月14日~7月24日)。
周鳳五:《上博五〈姑成家父〉重編新釋》(臺北:臺灣中文學報,2006年12月25期)。new window
郭錫良:〈漢語第三人稱代詞的起源和發展〉《語言學論叢》(南港:中央研究院1980年6輯)。
郭梨華:〈郭店楚墓儒簡四篇近十年研究概況評述計畫說明─《性自命出》、《六德》、《成之聞之》、《尊德義》〉(臺北: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第26屆系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3月12日)
張 萍:〈試論古漢語中結果連詞「是以」的詞彙化〉《中國語文通訊》(香港:中文大學,2012年1月第91卷第1期47)。
張玉金:〈關於先秦漢語指示代詞體系的問題〉《出土文獻語言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2006年)。
張永言:〈語源探索三例〉《語言學論集》(增補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梅祖麟:〈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和詞尾的來源〉《語言研究》(1981年1期)。
梅祖麟:〈先秦兩漢的一種完成貌句式—兼論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的來源〉《中國語文》(1999年4期)。
梅祖麟:《語言學卓越營:語言演變》(南港: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14年7月14日7月24日)。
張光裕、鄧佩玲:〈上古竹書「其」「己」通假例辨析〉朱淵清,廖名春《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梅 廣:《偏正結構:條件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上課內容,2012年),林怡岑學妹提供。
梅 廣:《主題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上課內容,2012年) 林怡岑學妹提供。
馮勝利:《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黃盛璋:〈古漢語的人身代詞研究〉《中國語文》(1963年6期),頁443~472。
黃盛璋:〈先秦古漢語指示詞研究〉《語言言究》(1983年2期),頁136~157。
湯廷池:〈漢語複合動詞的「使動與起動交替」〉《語言及語言學》(臺灣:中央研究院,2002年3月)。new window
喻翠容、羅美珍:〈傣語〉,見《壯侗語族語言簡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年7月)。
彭 浩:〈郭店一號墓的年代及相關的問題〉《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漆 權:〈《史記》中的人稱代詞〉《語言學論叢》(1984年12輯),頁181~183。
裘錫圭:〈〈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釋一兼論〈太一生水〉的分章問題〉《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第22輯)。
蔣紹愚:〈給字句、教字句表被動的來源〉《漢語詞彙與法史論文續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4月)。
蔣紹愚:〈受事主語句的發展與使役句到被動句的演變〉《漢語詞彙與法史論文續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4月)。
魯國堯:〈方言與方言〉《魯國堯語言學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劉承慧:〈先秦「矣」的功能及其分化〉《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8. 2007年3期》。
劉承慧:〈先秦漢語的受事主語句和被動句〉《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7. 2006年4期》。new window
劉 釗:〈郭店楚簡(語叢二)箋釋〉《古墓新知一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二》(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
鄧佩玲:〈楚簡〈性情論〉及〈性自命出〉的著作年代及版本探論-有關「謂之、之謂」、「有以、無以」〉《簡帛語言文字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0年6月)。
魏培泉:〈論先秦漢語運符的位置〉,收錄於貝羅貝(Alain Peyraube)孫朝奮(Chaofen sun)主編《In Honor od Tsu-lin Mei: Studies on Chinese Historucal Syntax and Morphology》(Paris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1999.)。
羅素娟:《探討中文動詞的動貌與動詞的分類》《遠東學報》(臺北:21卷第2期,2004年4月)。
顧 鋼:〈話題和焦點的句法分析〉《天津師範大學學報》(天津:2001年,第1期)。


五、專書

4畫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文華出版公司,1968年)。
王 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版,2004年3月2版)。
王 力:《中國語法理論.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印行,1987年)。
王 力:《中國語法理論.下》(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印行,1987年)。
王 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4月)。

5畫
石毓智、李訥:《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型態句法發展的動因和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石毓智:《語法化理論-基於漢語發戰的歷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1版)。

6畫
向 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7畫
李 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香港:三聯書店,2003年)。
李方桂:《龍州土語》(北京:商務印書館,1940年)。
李水海:〈上古楚語歷時考釋〉《無錫:無錫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李佐豐:《文言實詞》(北京:語文出版社,1994年6月)。
李家浩:《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5月)。
李均明:《古代簡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4月)。
李明曉:《戰國楚簡語法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6年)。new window
沈 陽:《語言學常識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2009年3月4次)。
沈 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1月)。
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6月1版2010年3月4次印刷)。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何大安主編:《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南港: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3年)。
宋紹年:《馬氏文通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7月)。
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 》(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 )。
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

8畫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編》(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年8月初1994年4月印2版)。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編》(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年8月初1994年4月印2版)。
周守晉:《出土戰國文獻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易孟醇:《先秦語法》(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易中天注譯:《新譯國語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3月)。

10畫
馬建忠:《馬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1版)。
高明凱:《漢語語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10月)。

11畫
陳 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
陳 偉:《楚簡冊概論》(武漢:長江出版社,2012年9月)。
陳 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巧釋》自序〉(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郭錫良:《古代漢語語法講稿》(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年1月)。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虛詞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new window
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張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梅祖麟,吳福祥主編:《漢語語法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

12畫
游汝傑:《漢語方言學教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畫
楊建忠:《楚漢楚方言聲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2月)。
楊 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楊樹達:《詞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29年7月)。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8月2版. 2008年5月第4次印刷)。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9月)。
楊逢彬:《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
詹秀惠:《世說新語語法探究》(臺北:學生書局,1973年3月出版)。
鄒濬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3月)。
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複但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14畫
趙光賢:《中國歷史研究法》(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年)。
趙 超:《簡牘帛書發現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趙 彤:《戰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5月)。

15畫
劉翔、陳抗、陳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89年)。
劉信芳:《楚系簡帛釋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年)。
劉承慧:《漢語動補結構歷史發展》(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4月)。new window
劉景農:《漢語文言語法》(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第4版)。

16畫
劉 偉:《代詞隱現的動態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6年6月第1)。
駢宇騫、段書安編:《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資料篇、論著目錄篇》(臺北:萬卷樓,2003年3月)。

18畫
魏培泉:《漢魏六朝稱代詞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4年)。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法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六、英文著作


Bernard Karlgren, The Chinese Languange, An Essay on its Nature and History, NEWYORK, (1949).
Bauman, J.J.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ergativity in Tibeto-Burman. Ergativity, ed. by Frans Plank, Academic Press. (1979).
Bartsch, R. and T. Vennemann, Sementic structures: a study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semantics and syntax. Athenaum:Frankfurt(Main). (1972).


孫朝奮(Chaofen Sun),Word-Order Change and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dford, Califorrnia. (1996).
Cikoski, Jhon S.:An Outline Sketch of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Word Classds in Classical Chinese –Three Essays on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I. Computational Analyses of Asian &; African Languages.8,17~152 (1978).
Comrie,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Second edition, Blackwell:Oxford. (1989).


DeLancey, Scott. An interpretation of split ergativity and related patterns, Language 57. (1981).
DeLancey, Scott, Lhasa Tibetan: A case study in ergative typology. J. of Linguistic Reserch 2. (1982).
DeLancey, Scott, On active typology and the nature of agentivity. Relational Typhology, ed.by Frans Plank, Mouton. (1985).
DeLancey, Scott, Evidentiality and volitionality in Tibetan Evidentiality, ed. by Wallace Chafe and Johanna. New York: Ablex Pub. Corp. (1986).
Dixon, R.M.W. Erg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4).
Dryer, M.S. Primary object, secondary objects, and antidative, Language 62:808~845. (1986).


Falkenhausen, Lothar von: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1000~250BC), Los Angeles :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06).


Greenberg, J.H, 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 in J. H Greenberg(ed.)(1963: Universds of language. NET Press: Cunbridge, MA.).


Harbsmeier ,Christoph. Aspects of Classical Chinese Syntax. Denmark:Curzon press. (1981).
Haiman, Iconic and Economic Motivation, language 59: 781~819. (1983).
Hopper, P.J. and E. C.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1993).


Langacker, Ronald W. Syntactic reanalysis. In Charles N. Li(ed.), Mechanisms of Syntatic Change, Austin :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7).
Leonard Bloomfield, Language, (北京:外國教學與研究出版2002年5月)
Lehmann W.P. , A a structural principle of langu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 Language 49, (1973).
Lehmann W.P., Syntactic typhology: studie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languag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Austin. (1978A) .
Lehmann W.P., The great underlying ground-plans , in W.P. Lehmann. (1978B).


Mallinson, G. and B.J.Blake, Language Typology:cross-lingistic studies in syntax. North-Holland:Amsterdam. (1981).
Montalbetti.M, After Binding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onouns. Ph.D. dissertation, MIT.(1984).


Norm.Chomsky,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Foris, Dordrecht,(1981).
Nichols.J., Head-marking and dependent –marking grammar, Language 62:56~119.(1986).


Peuraube Alain, On the history of classifiers in Archaic and Medieval Chinese. In Benjamin Tsan (ed) Studia Linguistica Serica. (1998).


Silverstain . M. Hierarchy of features and ergativity, in R.M.W. Dixon(ed.)(1976:Gramadical categories in Australian languages. Humanities Ptess: Atlantic Highlands, NJ.)
Silverstain . M., Case marking and nature of language, AJL, 1: 229~244. (1981).
Song. Jae Jung .Linguistic Typology-Mophology and syntax.(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Wierzbicka,A. Case marking and human nature, AJL1. (1981).

七、翻譯書

[日] 太田辰夫. 譯蔣紹愚、徐昌華:《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2003年11月第2版)。
[英] 伯納德.科姆里(Bernard Comrie),譯 沈家煊.羅天華,《語言共性和語言類型》(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second edition)(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
[德] 伯倫漢(Ernst Bernheim)撰、陳韜譯:《史學方法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又見劉澤華主編:《近九十年史學理論要籍提要》(北京:書目文獻社,1991年)。
[瑞典] 高本漢: Bemhard Karlgren, Le Proto-Chinois, Langne flexionnelle, Joumal Asiatique (1920);馮承鈞譯作〈原始中國語為變化語說〉《東方雜誌》(26卷5號 1929年)。
[美] Charles N.Li&;Sandra A. Thompson (以後簡稱Li&;Thompson) 譯. 黃宣範:《漢語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2010年3月修訂版2刷)。
[加] 蒲立本:《古漢語語法綱要Outline of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譯 孫景濤:(北京:語文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蘇聯] 雅洪托夫:〈上古漢語〉《漢語史論集》(糖作藩胡雙寶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八、辭典類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臺北:中華書局,1999年)。
季師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2004年)。
中國歷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198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新譯左傳讀本》,皓賢鬱、昌福周、波曼姚 譯注:(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版)。

九、網路資源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http://www.gwz.fudan.edu.cn/Default.asp。
簡帛網-武漢大學研究中心:http://www.bsm.org.cn/。
Confucius2000:http://www.confucius2000.com/。
簡帛研究:http://www.jianbo.org/index.asp。
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央研究與研所: http://bdo.sinica.edu.tw/SinicaCorpus/。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140.109.138.249/ihp/hanji.htm。
閩南語典籍-歷史語言與分佈變遷資料庫,中央研究院:http://southernmin.sinica.edu.tw/index.htm。
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2010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計算語言學研究室:
http://www.cncorpus.org/index.aspx。

(一)簡帛
季師旭昇:《采風曲目》釋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6/jixusheng001.htm)。
陳劍:《上博竹書〈曹沫之陳〉新篇釋文》(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jian001.htm,2005年2月11日)。

(二)簡帛網
何有祖:〈上博五《弟子問》校讀札記〉
(《簡帛網》,www.bsm.org.cn/show_artical.php?id=814,2008年04月01日)。
宋華强:《清華簡校讀散札》
(《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80,2011年1月10日)。
季師旭昇:《上博五芻議(下)》
(《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6,2006年2月18日)。
梁靜:〈《上博六•景公瘧》重編新釋與版本對比〉
(《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01,2008月11月25日)。
許名瑲:《戰國簡帛總括範圍副詞「皆」探究》(武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13年11月2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57)。
許名瑲:《戰國簡帛總括範圍副詞「咸」探討》(武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13年12月1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65)。
許名瑲:《戰國簡帛總括範圍副詞「具」「備」探討》(武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14年1月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77)。
黃懷信:《清華簡〈皇門〉校讀》
(《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14,2011年3月14日)。

(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金縢〉研讀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 Src_ID=1344,2011年1月5日)。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皇門〉研讀札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45,2011年1月5日)。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尹至〉、〈尹誥〉研讀札記(附:《尹至》、《尹誥》、《程寤》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52,2011年1月5日)。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蘭賦〉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72011年7月17日 )。
陳燕:〈《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虛詞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70,2012年5月25日)。
謝坤:〈《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虛詞整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72,2012年5月29日)。
曹银晶:《老子其人及其書—梅廣先生訪談錄》(上海: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4年6月6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8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