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探討宗教旅遊滿意度與幸福感的關係
書刊名:旅遊健康學刊
作者:張清源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Ching-yua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1:1
頁次:頁27-43
主題關鍵詞:宗教旅遊滿意度幸福感鹿港天后宮Religion tourism satisfactionSubjective well-beingLukang-Mazu temp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5
  • 點閱點閱:383
期刊論文
1.Kaiser, H. F.(1974)。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Psychometrika,39,31-36。  new window
2.Gilbert, D.、Abdullah, J.(2004)。Holiday taking and the sense of well-being。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1(1),103-121。  new window
3.吳崇旗、謝智謀、王偉琴(2006)。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及主觀幸福感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建構與驗證。休閒運動期刊,5,153-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阮衛紅、余學新(2007)。試論宗教文化的旅遊價值及開發利用。社會主義研究,5,134-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志夫(1998)。論宗教在新世紀所應扮演的角色。宗教哲學,4(3),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Argyle, M.(1987)。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new window
7.李嵩義(20030700)。主觀幸福感理論初探及其對高齡者之啟示。成人教育,74,42-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富順(20020500)。老人心理問題與輔導策略。成人教育,67,37-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顏亞玉(2000)。宗教旅遊論析。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69-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宗成、沈進成、李謀監(20011200)。宗教觀光之發展與研究。旅遊管理研究,1(1),125-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淑華、謝登旺(20100200)。論宗教的文化旅遊與觀光價值。佛學與科學,11(1),1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宗成、黃躍雯、余幸娟(20000900)。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期望、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3(3),23-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沈進成、謝金燕(20030600)。宗教觀光吸引力、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佛光山為例。旅遊管理研究,3(1),79-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歐陽教(1992)。宗教與教育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3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Wei, S.、Milman, A.(2002)。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while on vacation on senior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path model application。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26(2),175-185。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素惠(2007)。利用詮釋現象學探討宗教旅遊之情緒體驗(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旭全(2008)。宗教觀光衝擊之研究--以北港朝天宮為例(碩士論文),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景星(2006)。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宗教觀光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嘉杰(2007)。節慶觀光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以大甲媽祖遶境參與者為例(碩士論文)。林科技大學,雲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佩勳(2009)。健康旅遊體驗與幸福感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純鈺(2011)。南投埔里中台禪寺與觀光產業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淑玲(2011)。宗教觀光旅遊目的地意象、動機、及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婉萍(2007)。遊客前往大甲鎮瀾宮之觀光動機、參與行為與其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連泉(2008)。鹿港天后宮遊客旅遊動機、遊憩參與行為對旅遊滿意度之影響(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坤炎(2009)。宗教觀光與寺廟經營管理之研究:以大甲鎮瀾宮與三清總道院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信惠(2007)。宗教觀光地旅遊意象、知覺價值、旅遊品質、滿意度與遊後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北港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華容(2007)。宗教信仰與幸福感:以日蓮正宗基金會信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翠芬(2007)。佛光山宗教觀光景觀形塑與認知意象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田宜(2008)。居民生活形態、社區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以鹿港地區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貝露(1999)。青少年宗教態度、價值導向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高相如(2006)。台北市高職學生控握信念、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相關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唐明偉(2006)。觀光客遊覽台北市龍山寺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育憲(2011)。國小教師宗教信仰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初昌樂(2009)。女性海外自助旅遊者生活形態、涉入程度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珩潔(2002)。大台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毓茹(2005)。高雄縣市成人宗教態度、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曾偉銘(2011)。宗教觀光客進香動機、旅遊品質、宗教涉入與其宗教旅遊滿意度之研究--以團體進香客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徐孟弘(2006)。宗教信仰影響教師生活的敘述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宜蔓(2004)。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古育臣(2010)。宗教活動與宗教信仰對老年憂鬱情緒與幸福感之影響(碩士論文)。玄奘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得添(2005)。高雄市普通班與特教班國中教師社會支持、幸福感之比較研究。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entler, P. M.、Wu, E. J. C.(1993)。EQS/Windows user’s guide。Los Angeles:BMDP Statistical Software。  new window
2.陳思倫、宋秉明、林連聰(1998)。觀光學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銘輝(1993)。觀光地理。臺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芳銘(2004)。社會科學統計方法學:結構方程模式。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Kline, R. B.(1998)。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New York, NY:Guilford Press。  new window
7.Mannell, R. C.、Kleiber, Douglas A.(1997)。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Venture Publishing。  new window
8.Campbell, Angus、Converse, Philip E.、Rodgers, Willard L.(1976)。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 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Russell Sage Foundation。  new window
9.Andrews, F. M.、Withey, S. B.(1976)。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fy。New York:Plenum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Berger, B. C.、McIuman, A.(1993)。Exercis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Benefits of Leisure。State College, PA:Ventue。  new window
2.Csikszentmihalyi, M.、Wong, M. M.(1991)。The situational and personal correlates of happiness: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ubjective well-be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Elmsford, NY:Pergamon。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