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岸打擊有組織犯罪的立法政策之比較研究
書刊名:中央警察大學學報
作者:呂美嫺
出版日期:2012
卷期:49
頁次:頁47-74
主題關鍵詞:有組織犯罪兩岸刑事司法互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3
  • 點閱點閱:68
期刊論文
1.趙秉志、赫興旺(1997)。跨國跨地區有組織犯罪及其懲治與防範。政法論壇,15(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磊、鄧小俊(2010)。中日打撃有組織犯罪的立法政策之比較-立法研究。法學評論(雙月刊),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磊(201008)。有組織犯罪的發展趨勢及防範對策。法制與社會,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蓓蕾(2008)。全球化下兩岸共同打撃犯罪機制之建構。中央警察大學學報,45,286-2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適瑜(201102)。兩岸合作無間,打撃跨境犯罪。刑事雙月刊,4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芳曉(2007)。國外有組織犯罪的概念和特徴。國外社會科學,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莫洪憲、郭玉川(2010)。有組織犯罪的界定。國家検察官學院學報,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秉松(2009)。中國有組織犯罪研究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德約(201002)。試論我國有組織犯罪的刑事司法控制。河南公安高等専科學校學報,110,54-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華生(200710)。臺灣地區《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及其借鑒。國家検察官學院學報,15(5),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桂輝、林岳賢(200603)。控制下交付--國際犯罪偵查。刑事雙月刊,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遠煌(2012)。中國有組織犯罪的發展現狀及立法完善對策。法治研究,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風(2002)。關於追繳犯罪所得的國際司法合作問題研究。政治與法律,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葉祐逸(20080100)。從跨境犯罪論海峽兩岸相互間刑事司法互助之最佳模式。靜宜人文社會學報,2(1),171-2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章光明、許福生(20010300)。臺灣地區組織犯罪幾個現象面之觀察。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1(5),67-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善印(19980500)。中、美、日三國幫派組織之概況及其抗制對策之比較研究。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19-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皆清(20080300)。臺灣地區組織犯罪之演進與現勢。警學叢刊,38(5)=177,95-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許福生(200912)。兩岸共同打撃有組織犯罪問題與對策之探討。第四屆海峽ニ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文勇(2007)。我國組織犯罪次文化與警察機關防制對策。2007警政工作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張介欽、王鑫健(20080229)。英國刑事訴訟程序保護弱勢證人、被害人之法制及實務運作現況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政有(200706)。監視下運送(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學昌(2005)。組織犯罪之概念暨司法判解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國防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蓓蕾(200503)。兩岸交流衍生的治安問題: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概念分析。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皆清(200608)。台灣地區有組織犯罪與對策研究。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瑪殿美(2004)。全球化語境中的有組織犯罪。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203)。政府掃黑方案之回顧與評祈。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集。學林文化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文燕、柯良楝(2006)。黑社會性質犯罪防治對策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西原春夫、金光旭、馮軍、張凌(2000)。日本刑事法的重要問題。法律出版社:成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美惠(2001)。臥底偵查之刑事法與公法問題研究。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内政部警政署(2010)。99年警政工作年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國霖(2004)。黒金。臺北:商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福生(2003)。變動時期的刑事政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福生(2010)。風險社會與犯罪治理。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銘暄、馬克昌(1999)。刑法學。刑法學。北京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許福生(2003)。台灣地區組織犯罪問題與防制策略之探討,台北: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database.htm, 20120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内政部警政署(2009)。98年警政工作年報,台北市:內政部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經綸(2010)。證人之人權保護,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awc2010/ch/F/F_d_detail.php?view_id=21361, 20120112。  new window
4.李文輝(20090710)。兩岸犯罪證據採認-下階段課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0100618)。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總幹事科斯達警告:跨國犯罪對和平與發展,甚至各國的國家主權造成威脅,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3/5/7/4/101357412.html?coluid=7&kindid=0&docid =101357412, 20111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