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京兆秩序的管理與破壞
書刊名: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
作者:張榮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Jung-fa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54
頁次:頁25-48
主題關鍵詞:長安京兆動亂Chang AnJing ZhaoRebell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2
  • 點閱點閱:58
期刊論文
1.榮新江、王靜(200310)。隋唐長安研究文獻目錄。中國唐史學會會刊,22,57-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榮芳(1993)。唐代中央的武器管制措施。臺北:文津。1351-1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國剛(1996)。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樂(1979)。唐代前期的邊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耕望(1985)。唐代交通圖考--京都關內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榮新江(2003)。唐研究--第九卷「長安:社會生活空間與制度運作舞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壽南(1978)。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台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歐陽脩、宋祁(1977)。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魏徵(1979)。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寅恪(2001)。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77)。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榮芳(1987)。唐代京兆尹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長孫無忌、劉俊文(1986)。唐律疏議。臺北:弘文館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欽若、楊億(1984)。冊府元龜。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溥(1974)。唐會要。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韓愈、馬其昶(1975)。韓昌黎集。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昫(1976)。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唐玄宗、李林甫、陳仲夫(1992)。唐六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戟、張弓、李斌城、葛承雍(2002)。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嚴耕望(1985)。唐代交通圖考〈第2卷〉:河隴磧西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章璋(2006)。唐代長安的居民生計與城市政策。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北宋)司馬光(1974)。資治通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白行簡(1983)。李娃傳。唐人小說校釋。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樹桐(1979)。唐高宗稱臣於突厥考辨。唐史考辨。臺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樹桐(1979)。唐太宗渭水之恥本末考實。唐史考辨。臺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榮芳(2008)。從首都到軍鎭--唐宋之際長安地位的變遷。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 三、政治、外交、軍事巻。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樂成(1977)。回紇馬與朔方兵。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