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道」的異稱及其義涵衍化--「一」與「亙」
書刊名:成大中文學報
作者:陳麗桂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Li-kuei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6
頁次:頁1-31
主題關鍵詞:老子LaoziTaoOnePermanenceConstan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
  • 點閱點閱:160
期刊論文
1.王博(20050600)。《恒先》與老子。政大中文學報,3,33-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裘錫圭(2011)。是「恒先」還是「極先」。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呂不韋、許維遹(1984)。呂氏春秋集釋等五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老聃(1975)。帛書老子。臺北:河洛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81)。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兩種。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班固、顏師古、楊家駱(1986)。新校本漢書。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周、郭慶藩、王孝魚(1982)。莊子集釋。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明(1985)。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麗桂(2013)。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弼(1978)。老子王弼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文典、劉安、劉向(1992)。淮南鴻烈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鼓應(1995)。黃帝四經今注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河上公、王卡(1997)。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余明光(1989)。《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馬承源(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馬承源(2008)。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零(2007)。郭店楚簡校讀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賈誼(1967)。新書。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學勤(20040423)。楚簡亙先首章釋義,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lixueqin01%htm, 2008/05/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趙建偉(1999)。郭店楚墓竹簡太一生水疏證。道家文化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韓巍(2012)。西漢竹書老子的文本特徵和學術價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饒宗頤(1994)。帛書系辭「太恆」說。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長沙: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學勤(1994)。帛書道原研究。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長沙: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