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家觀念與族群認同--以廣西北部「三王」形象演變為中心的考察
書刊名:歷史人類學學刊
作者:黃瑜
作者(外文):Huang, Yu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3:2
頁次:頁79-113
主題關鍵詞:廣西國家觀念族群認同三王崇拜神明形象GuangxiStateEthnic identityThree KingsRepresentations of deit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廖耀南(1980)。古州考略。貴州民族研究,3,67-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曉東、楊鵑國(1985)。「夜郞」討論述評。貴州文史叢刊,4,37-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敏文、吳浩(1994)。侗款的歷史變遷。民族論壇,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科大衛、劉志偉(20081000)。「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禮儀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歷史人類學學刊,6(1/2),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utton, Donald S.(2007)。Modern China。  new window
2.范成大(2014)。桂海虞衡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益貴、徐碩如(1988)。明代廣西農民起義史稿。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10)。雍正《廣西通志》。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賢波(2011)。土司政治與族群歷史:明代以後貴州都柳江上游地區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鍾文典(1998)。廣西近代圩鎮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穆彰阿、潘錫恩(2008)。大清一統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蔚文。懷遠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95)。古宜大寨寨諾曹氏宗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大宏。懷遠志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志偉(2010)。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地區里甲賦役制度與鄉村社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象之(2003)。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松(2006)。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Hansen, Valerie、包偉民(1999)。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Barth, Fredrik(1969)。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George Allen & Unwin。  new window
其他
1.(1868)。河里三王宮增修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94)。限禁碑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787)。商人立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895)。三王宮重修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844)。增修碑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01)。竹王宮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存(1984)。廣南路•西路。元豐九域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脫脫(1985)。地理六。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譚其驥(1996)。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圖。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脫脫(1985)。蠻夷列傳一。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脫脫(1985)。王祖道傳。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去非(1936)。寨丁。嶺外代答。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Watson, James L.(2006)。神的標準化: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對崇拜天后的鼓勵(960-1960)。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魏任、姜玉笙(1975)。建置懷遠始末記。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應聘。征復懷遠。郭襄靖公遺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應聘。查參懐遠失事人員並議剿處疏。郭襄靖公遺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魏任、姜玉笙(1975)。輿地。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應聘。議懷永善後事宜疏。郭襄靖公遺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魏任、姜玉笙(1975)。復懷遠縣治記。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錦修、吳光升(2003)。藝文。乾隆《柳州府志》。香港:京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錦修、吳光升(2003)。附縣善後六議。乾隆《柳州府志》。香港:京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魏任、姜玉笙(1975)。藝文。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去非(1936)。廣西水經。嶺外代答。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周去非(1936)。牂牁江。嶺外代答。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魏任、姜玉笙(1975)。纂修懷遠縣志序。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魏任、姜玉笙(1975)。績修懷遠縣志序。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錦修、吳光升(2003)。名宦。乾隆《柳州府志》。香港:京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錦修、吳光升(2003)。選舉。乾隆《柳州府志》。香港:京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魏任、姜玉笙(1975)。壇壝祠廟。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魏任、姜玉笙(1975)。政治•行政組織沿革。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魏任、姜玉笙(1975)。封贈表。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魏任、姜玉笙(1975)。選舉。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魏任、姜玉笙(1975)。大事記。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瞿式耜(1981)。奏疏•恢復靖州疏。瞿式耜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魏任、姜玉笙(1975)。列傳。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1988)。嚴禁碑。安太鄉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魏任、姜玉笙(1975)。邀集黔粵大團剿匪請發糧彈稟。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魏任、姜玉笙(1975)。同治二年壬子,苗匪作亂,林溪河、武洛江、猛江約同「五百和里」合為大款,聯防禦匪序。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魏任、姜玉笙(1975)。行政區劃及沿革。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魏任、姜玉笙(1975)。雜著。民國《三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范曄、李賢(1965)。南蠻西南夷列傳。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杜贊奇、陳仲丹(2006)。刻畫標誌:中國戰神關帝的神話。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