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網路諮商模式與相關倫理議題探討
書刊名:輔導季刊
作者:林士傑劉祉吟葉致寬吳佩瑾吳芝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Shih-chiehLiu, Jhih-yinYeh, Chih-kuanWu, Pei-chinWu, Chih-yi
出版日期:2015
卷期:51:4
頁次:頁18-27
主題關鍵詞:網路諮商網路諮商倫理網路諮商模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9
  • 點閱點閱:37
綜觀國內目前以網路為媒介的助人服務,多停留在討論區或者電子函件的型式。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亦有少數單位提供匿名之網路即時對談服務,透過打字的方式與案主進行晤談。以網路為媒介之助人工作具有匿名性、虛擬性與方便性等特色,但若要提供諮商服務時,其中某些特性又常與諮商倫理或法規相牴觸,舉例來說,匿名性與個案真實資料紀錄的取捨就是常見的倫理困境。本研究嘗試提出一個可以兼顧我國科技現況及符合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與心理師法的網路諮商模式,使領有執照之諮商心理師在需以網路作為諮商媒介執行業務時,能有一個兼顧網路方便性又不失諮商專業倫理的工作模式做為參考。提供行動不便或者居住地偏遠者,在家中就可以使用專業的諮商服務,省去舟車勞頓的時間,使精神能更專注於諮商過程中。使用網路傳遞服務,卻又不失諮商之倫理與架構。
期刊論文
1.張勻銘、王智弘、陳彥如、楊淳斐(20120600)。一次單元網路諮商運用於大學生網路成癮之症狀變化與成效。教育實踐與研究,25(1),131-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廷嘉(20040300)。網路諮商之定位及其相關倫理議題探討。諮商與輔導,219,3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智弘、林清文、劉淑慧、楊淳斐、蕭宜綾(20080300)。臺灣地區網路諮商服務發展之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3),395-4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文美華、王智弘、陳慶福(20090300)。網路諮商機構實施電子郵件諮商服務之實務經驗與倫理行為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0(3),419-4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才頌潔、王智弘(20111100)。精神障礙者與網路諮商。諮商與輔導,311,24-28+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智弘(20030400)。另類諮商服務--臺灣地區網路諮商的興起。師友月刊,430,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沈玉培(20070100)。網路諮商守則與道德顧慮。諮商與輔導,25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車佩娟(20110900)。國內網路諮商之發展現況。諮商與輔導,309,3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寶美、陳詩婷、黃雅欣(20120900)。網路諮商倫理守則與相關議題之探討。輔導季刊,48(3),19-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惠君(20111100)。網路諮商倫理議題與預期解決方案。諮商與輔導,311,2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藍菊梅(20131200)。Help-Seeking Attitude Scale Revision with College Students。長榮大學學報,17(2),71-85。new window  new window
12.Bathje, G. J.、Kim, E.、Rau, E.、Bassiouny, M. A.、Kim, T.(2014)。Attitudes toward Face-to-Face and Online Counseling: Roles of Self-Concealment, Openness to Experience, Loss of Face, Stigma, and Disclosure Expectations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ling,36,408-422。  new window
13.Mishna, F.、Tufford, L.、Cook, C.、Bogo, M.(2013)。Research Note--A Pilot Cyber Counseling Coursein a Graduate Social Work Program。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49,515-524。  new window
14.Trepal, H.、Haberstroh, S.、Duffey, T.、Evans, M.(2007)。Consider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Online Counseling Skills: Establishing Relationships in Cyberspace。Counselor Education & Supervision,46(4),266-279。  new window
15.鄭惠君(20070300)。網路諮商發展現狀與影響因素之探討。輔導季刊,43(1),48-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智宏(19980900)。網路諮商的倫理課題。輔導季刊,34(3),8-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綺兒(2001)。影響台北市國小學生電腦網路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信凱(2010)。青少年網路使用、情緒調節與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雅鈴(2009)。身心障礙者網路諮商使用意願與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肢體障礙者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書祺(2001)。企業運用網路公關之研究初探--從電腦中介傳播談起(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逢堅(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怡君(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碩士論文)。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月霞(2002)。兒童輔導與諮商--了解兒童、諮商服務、技巧訓練。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2014)。Code of ethnics and standards of practice。Alexandria, VA: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new window
其他
1.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2014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中文摘要,台北: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40820c.pdf。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National Board for Certified Counselor(2007)。The Practice of Internet Counseling,https://reurl.cc/lv7Ng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