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以仁先生與臺灣傳統學術研究:以學位論文為對象的考徵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作者:楊晉龍
作者(外文):Yang, Chin-lu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5:4=100
頁次:頁137-158
主題關鍵詞:張以仁傳統學術研究學位論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
  • 點閱點閱:37
期刊論文
1.楊晉龍(2010)。何定生教授年表初稿。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2),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建平(20040900)。潘重規先生對《詩經》研究的貢獻。敦煌學,25,359-4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雯津(20080400)。陳鐵凡之生平及其研究經學之貢獻。問學集,15,145-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寧(20120800)。林尹先生的學術成就與章黃之學的繼承發展。孔孟月刊,50(11/12)=599/600,50-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璵(19911100)。魯實先先生與其文字學。中國語文通訊,17,22-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車行健(20140300)。何定生與《古史辨》的《詩經》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1)=93,107-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周生(20130200)。戴君仁先生與其學術成就。孔孟月刊,51(5/6)=605/606,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柯淑齡(20140400)。一代宗師潘重規石禪先生及其語言文字學。孔孟月刊,52(7/8)=619/620,9-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錟輝(19991200)。吾愛吾師,吾師即真理--魯實先先生「尚書」學記要。書目季刊,33(3),75-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程發軔(19650400)。高鴻縉君對文字學之貢獻。學粹,7(3),56-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晉龍(20140900)。引導與典範:王叔岷先生論著在臺灣學位論文的引述及意義的探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3)=95,117-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晉龍(20010800)。臺灣近五十年詩經學研究概述一九四九~一九九八。漢學研究通訊,20(3)=79,28-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家圖書館(2006)。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賴貴三(2013)。臺灣易學人物志。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發軔(1972)。六十年來之國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竺定寧(2006)。五十年來的中國語言學研究(1950-2000)。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永瑢、王伯祥(1965)。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世續(1986)。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炯友、周彥文(20040000)。五十年來的圖書文獻學研究 : 1950-2000。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以仁(2012)。張以仁語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龔鵬程(200103)。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1950-2000)。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國樑(20150000)。詩經、訓詁與史學。臺北:國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慶彰(2003)。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