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看不見的學運:對當前的臺灣學運史論述與相關議題的反省
書刊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作者:李杰穎
作者(外文):Lee, Stanley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06
頁次:頁207-224
主題關鍵詞:臺灣學運史學生運動去政治化無架構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4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趙剛(19900900)。論現階段無住屋運動的理論與實踐--社會學的批判。當代,53,66-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丁讚、林文源(200006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臺灣的歷史形成;1970-86。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8,133-2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丁勇言、邱毓斌(1994)。勞工運動的社會化、政治化。野百合通訊,6,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穩勝(1998)。尋找學運新核。石皮客,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柏偉、周倩而、顧家銘(1993)。大學社區運動:校園運動長期經營的進一步思考。野百合通訊,3,4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尚志(1994)。社會運動、政治與政治化。野百合通訊,6,1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信行(2017)。斷裂與延續: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社會抗爭形式與內涵的異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6,195-2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政亮(1994)。選舉、政治化與社會運動。野百合通訊,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新高(1993)。先鋒隊、校園群眾與校園運動:思考校內長期經營的面向。野百合通訊,2,19-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杰穎(2009)。徘徊在揚棄與模仿之間:中正廟學運模式的歷史分析。第五屆政大社會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會議日期: 5月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凱迪(2015)。戰後臺灣學生運動與民主憲政發展。學生運動與社會正義: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二十週年所慶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中睿(2009)。百合與草莓之間(被忽視的種種):告別中正廟幽靈。第五屆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會議日期: 5月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研院社會所(2015)。《學生運動與社會正義: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二十週年所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學生運動與社會正義: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二十週年所慶學術研討會。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杰穎(2006)。以相思林之名--東海大學校園空間運動史(1987-2005)(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程洋(2016)。當代學生行動者的組織圖像(碩士論文)。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揚(2016)。太陽花盛開後回看躁動年代:青年社運行動者社群網絡的生成與實踐(2007-2016)(碩士論文)。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鄧丕雲(1993)。8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祖珺(2005)。我在凱達格蘭等你:2004年320-520抗爭紀實。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榮幸(2014)。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台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2012)。「我是學生,我反旺中」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行動記者會,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9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學展(20151227)。閃靈樂團「鎮魂護國」演唱會的三個時代意義,https://buzzorange.com/2015/12/27/freddy-lin-concert/。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子瑜(20160426)。民進黨與社運界的變動介面,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426-opinion-chentzuyu-socialmovement。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信行(20071226)。無架構的暴政,http://reader.roodo.com/dkchen10/archives/4728841.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解影(2014)。反旺中運動看當前的台灣學運組織,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29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偉,解影(2016)。我所理解的學運與社運(2008-2012):一個以社團交流為中心的觀察筆記,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43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