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從王國維「游戲說」探析歐陽脩「戲題詩」
書刊名:問學
作者:蔡志偉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1
頁次:頁237-258
主題關鍵詞:王國維游戲說歐陽脩詼諧嚴重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0
  • 點閱點閱:16
王國維吸收西方康德、叔本華等人的思想,在中西匯通的基礎上,重新認識、理解、闡釋傳統文化,並賦以傳統文化新的意義和內涵,使他能以銳敏、睿智的歷史眼光觀察事物,故往往得出較常人更為深刻的結論。其「游戲說」強調「詼諧」、「嚴重」兩性質,認為文學乃天才游戲之事業,須以銳敏之知識、深邃之感情才能為之。宋代是中國歷史上中古與近代的分水嶺,更是哲學思想上漢宋、宋明異轍的關鍵期。歐陽脩身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進行了革新,提出了「詩窮而後工」的詩學理論,並在創作中展現了諧趣與嚴肅。本文以王國維「游戲說」為線索,援引「主題學」概念,初探歐陽脩「戲題詩」詩作內涵,試圖探尋其獨特的創作美學
期刊論文
1.周世箴(19990500)。聲韻與詩歌:聲韻類聚的聲情作用。聲韻論叢,8,35-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竺家寧(20001100)。論聲韻學知識與文學賞析。聲韻論叢,9,159-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瀅坤(2005)。試論唐五代科舉考試的鎖院制度。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2(1),5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姜龍翔(20101200)。論蘇軾〈鳳翔八觀〉之遊戲性質--以王國維「遊戲說」為理論依據。興大中文學報,28,39-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珊玉(20130300)。自覺與新變--「戲」說蘇軾聯章回文詞〈菩薩蠻〉之創新風格。師大學報. 語言與文學類,58(1),33-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根祥(20070300)。歐陽「修」?抑或歐陽「脩」?。中國學術年刊,29(春),43-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影潔(2005)。唐前詼諧文學研究(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夢機(2008)。古典詩的形式結構。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栖(1982)。歐陽脩詞研究及其校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世明(1980)。歐陽修的生平與學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英豪(1974)。王國維文學及其文學批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華國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總(1997)。宋詩史。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國維、徐調孚(2007)。校注人間詞話。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吉川幸次郎、鄭清茂(1977)。宋詩概說。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文煥(2001)。歷代詩話。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汪淳(1989)。韓歐詩文比較研究。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毅(2013)。中國古代俳諧詞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若愚(1989)。歐陽修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光潛(1999)。詩論。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袁行霈、孟二冬、丁放(1994)。中國詩學通論。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勰、周振甫(2001)。文心雕龍。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歐陽修、李之亮(1990)。歐陽修集編年箋注。四川: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脫脫(197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正藩(1985)。中國書院制度考略。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周錫山(1987)。王國維文學美學論。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冠群、周濟夫(1990)。歐陽脩詩文選譯。四川: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洪本健(1990)。醉翁的世界--歐陽修評傳。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立(1994)。中國文學十大主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高評(1995)。宋詩之形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蔡英俊(1996)。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一)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涂公遂(1998)。文學概論。臺北:五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進德(2003)。歐陽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平田茂樹、朱剛、劉寧(2007)。歐陽修與宋代士大夫。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順娣(2009)。宋代平淡詩學理論研究。四川: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朱光潛(2012)。詩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淺見祥二、金程宇、岡田千穗(2013)。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謝琰(2013)。北宋前期詩歌轉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袁行霈(2014)。中國文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朱全國、蕭豔麗(2014)。詩學隱喻理論及其文學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培友(2015)。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郭鵬、尹變英(2015)。中國古代的詩社與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正忠(2015)。溫柔敦厚與中國詩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童慶炳(2016)。中國古代詩學與美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寅恪(1980)。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張健(1973)。歐陽脩之詩文及文學評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高評(1993)。宋詩綜論叢編。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蘇珊玉(20090000)。人間詞話之審美觀。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葉嘉瑩(20000000)。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劉子健(1984)。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水照(1997)。宋代文學通論。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歐陽脩、李逸安(2001)。歐陽脩全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洪本健(1995)。歐陽脩資料彙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陳鵬翔(1983)。主題學研究論文集。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寄澎(1989)。歐陽脩古文作法探析。宋代文學與思想。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