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國以前學者對《山海經》的解構與重釋
作者:鄭芷芸
作者(外文):CHENG, CHIH-YU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鍾宗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山海經神話敘事神話詮釋郭璞淮南子清代學術Shan Hai Jing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Mythological NarrativeMyth InterpretationGuo PuHuainanzithe Qing Dynasty Academic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本論題以「解構與重釋」為核心,代表所關注的研究對象乃是後人閱讀《山海經》文本後,所產生的再理解過程。「重釋」一詞在大多情況,可以表示一種「詮釋」,是西方文藝思潮下的重要產物。雖然,中國過去並沒有現代意義下的「詮釋學」(解釋學),但並不表示中國傳統學術中不存在著與「解讀」或「理解」、「衍伸」等等的相關閱讀行為,且古代文人持續著進行經典詮釋的傳統,創作大量而豐富的經典注疏作品,更是中國詮釋方式的展現。然而,自古及今的學者對於「經學」的解讀還是最為大宗,在自有的傳統學術背景之下(如「儒家」),當將對「經學」的闡釋轉移至類似《山海經》這類的書籍時,透過書中怪異的敘事模式,讓他們皆不得不跳脫了原本的解讀視域,分別擁有屬於自己獨領風騷的詮釋特色。
在現代從事中國神話學研究的學者眼裡,《山海經》的確具有身為神話文本的價值;但在古人面對充斥「語怪」的《山海經》內容時,卻沉浸、游移於這些「虛」與「實」的文字間徘徊。在過去那段還不知道「神話」為何物的歲月裡,《山海經》作為先秦典籍的重要文獻資料,那樣零碎式的詭譎神話情節可能才是歷代研究者眼裡最為困惑難解之處,此乃緣於中國文人於傳統學術上的務實個性、追求合理的生活經驗與道德價值所使然。《山海經》經劉歆校定成書於漢際以降,歷來學者紛紛對其進行各種詮釋與解讀,累積千年的研究辯證,到了清代臻至鼎盛。筆者歷數自西漢以來,輾轉流傳於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代共二十位學者對《山海經》神話進行詮釋的特色,分析「神話文本」與「詮釋神話文本」的關係,藉以窺探傳統學術視域下,他們如何重新梳理《山海經》神話情節的深層意義。
本文開篇除了分析論題核心之外,亦剖析古代文人解經方法中含有敘事語境、結構重組與神話詮釋的技巧。爾後,以清朝為度,將全文分成「清代以前」與「清代」上下二篇,據此探討歷來文人學者的神話解讀,以及當代政經社會背景、學術思潮、風俗民情的關連性。包含:漢代《淮南子》與《論衡》對《山海經》神話文本比較及應用、魏晉文人對《山海經》神話寄託美感經驗和情懷、宋代疑經學術風氣下對《山海經》神話的思辨、明代學者對《山海經》神話的多元化詮釋,以及清代考據與詮釋的激盪磨合卻開啟《山海經》神話研究的學術風潮。正因為有他們不斷地從事「解經」工作,讓《山海經》文本意義存在更為多元且開放,並且,看似有著承先啟後的理念繼承或推翻,卻又帶有超越時空的限制,透過解讀神話與神話文本的對話,呈現精彩絕倫《山海經》神話文本中「語怪」與「紀實」的探索。
The thesis takes "deconstruction" and "restatement" as the core of the topic. It means that it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re-understanding created by the descendants after reading Shan Hai Jing. The term "reinterpretation", in most cases, can be used as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Western ideological trends. Although "hermeneutics" in modern sense did not exist in the old China,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re is no reading behavior like "interpretation", "understanding" or "extens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cademic. Furthermore, the ancient literati continued the tradition of interpreting Classics,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rich and colorful classic annotation works. All of these show the interpretation way in China. However, Scholars paid more attention on interpreting "Confucian scholars" since ancient times. In their own traditional academic background (such as "Confucianism"), when transferring the interpretation topic from the study of Confucian to the works like Shan Hai Jing, through the bizarre narrative style in this book, all of them couldn't but abandon their traditional view and respectively developed their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retation.
In the eyes of modern scholars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mythology, Shan Hai Jing does have the value of being a mythical text. However, when the ancients were confronted with the content of Shan Hai Jing full of "bizarre narrative", they were immersed and wandered into the wording of "virtual" and "real". During the period when no one knew what “myth” was, Shan Hai Jing, as an important literature classics in the pre-Qin Dynasty, its piecemeal and strange mythology may be the most perplexing part to researchers in past dynasties. This is due to the pragmatic scholarly methods of Chinese scholars on traditional academic that they pursued a reasonable life experience and moral value. After Shan Hai Jing was revised and edited by Liu Xin in the Han Dynasty, scholars carried out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and explanations on them. Accumulating research dialectics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this trend got to its peak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author enumer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orks of interpreting the myth of Shan Hai Jing by 20 scholars from the Western Han to Wei Jin North-South Dynasties, Tang, Song, Yuan,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y. Analyzing the relevance between "mythical text" and "interpretation of mythical text", this research explore how the scholars reconstruct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mythological episodes in Shan Hai Jing under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view.
In addition to the core of the subject, this thesis also analyze the skills of ancient literati including narrative context, structure reorganization, methodological interpretation. Taking the Qing Dynasty as the boundary line,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efore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Qing Dynasty". Based on this, the myt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scholars and historians, as well as the relevance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academic thoughts and customs, are discussed separately. The discussions explore the comparison and application on the Mythical Texts Shan Hai Jing in Huai Nan Zi and Lun Heng in the Han Dynasty, the commitme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to the Myths of Shan Hai Jing by Wei and Jin scholars, the dialetics on the Myths of Shan Hai Jing under the speculated trend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plura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Myth of Shan Hai Jing from the scholars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agitation and fusion of the textual criticism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which opened the academic trend of interpreting the myths of Shan Hai Jing. It is precisely that they were constantly engaged in "explaining the classics.",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Shan Hai Jing" became more diverse and open. Besides, it seems that there are successive inheritance or overthrow on concepts, but with limitations beyond time and space. Through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myt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mythical texts, this study shows the bizarre narrative and the documentary of the fabulous work Shan Hai Jing.
參考資料
(本文參考資料之編排方式為:一、《山海經》主要研究書目以著作時間先後排序;二、傳統文獻類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三、近人論著則以姓名筆畫排列。)

一、《山海經》主要研究書目

《足本山海經圖讚》:晉‧郭璞,張宗祥校錄,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
《山海經傳》:南宋‧尤袤,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據北京圖書館藏南宋淳熙七年跋刊本。
《山海經釋義》:明‧王崇慶,萬曆二十五年堯山堂刻本。
《山海經補注》:明‧楊慎,明嘉靖三十三年周奭刊本。
《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清‧吳任臣,清乾隆五十一年金閶書業堂刻本。
《山海經存》:清‧汪紱,光緒二十一年據汪紱立雪齋原鈔本石印。
《山海經新校正》:清‧畢沅,臺北:新興書局,1962年。
《山海經箋疏》:清‧郝懿行撰,《四庫備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郝氏遺書本校刊,1971年。
《欽定郝注山海經》:清‧郝懿行撰,光緒十七年上海五彩公司石印據郝氏遺書本校刊。
《山海經彙說》:清‧陳逢衡,道光二十五年(1845)刊本,維揚磚街青蓮巷內柏華陞刊。
〈讀山海經〉:清‧俞樾,《俞樓襍纂》,《春在堂全書》第3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頁542 – 550。

二、傳統文獻

(一) 經部
《尚書正義》: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今文尚書考證》:清‧皮錫瑞撰,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周禮正義》:清‧孫詒讓撰,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儀禮正義》:清‧胡培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四部備要》原刻本校刊,1966年。
《大戴禮記解詁》:清‧王聘珍,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禮記集解》:清‧孫希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00年。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春秋集傳纂例》:唐‧陸淳,京都:中文出版社,《古經解彙函》據嘉興錢氏經苑本影印,1998年。
《春秋繁露義證》,西漢‧董仲舒著,清‧蘇輿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論語注疏》:東漢‧何晏集解,北宋‧邢昺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四書章句集注》:南宋‧朱熹,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爾雅注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說文解字經》: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經學歷史》:清‧皮錫瑞,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經學通論》:清‧皮錫瑞,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二) 史部
《國語集解》:徐元誥,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史記》:西漢‧司馬遷,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史記會注考證》:西漢‧司馬遷,〔日本〕瀧川龜太郎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2013年
《漢書》:西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三國志》: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晉書》:唐‧房玄齡等著,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宋書》:南朝梁‧沈約,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隋書》:唐‧魏徵等著,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宋史》:元‧脫脫等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元史》:明‧宋濂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明史》:清‧張廷玉等撰,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史稿》:趙爾巽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吳越春秋校注》:東漢‧趙曄,張覺校注,湖南:岳麓書社,2006年。
《宋元學案》:明‧黃宗羲,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史翼》:陸心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通典》:唐‧杜佑,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通鑑地理通釋》,《叢書集成新編》:南宋‧王應麟,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光緒江都縣續志》:清‧劉壽增纂、清‧劉汝賢等修,《中國方志叢書》第2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據清光緖9年刊本影印。
《四庫全書總目》:清‧永瑢等編纂,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書目問答》:清‧張之洞,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廿二史劄記》:清‧趙翼,北京:中國書店,據世界書局1939年版影印,1987年。
《二十二史考異》:清‧錢大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史通新校注》:唐‧劉知幾,趙呂甫校注,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
《考信錄提要》:清‧崔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據畿輔叢書本排印初編。

(三) 子部
《荀子集解》:清‧王先謙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莊子注疏》: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列子集釋》:楊伯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韓非子新校注》:陳奇猷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歷代名畫記》:唐‧張彥遠,《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欽定石渠寶笈》:清‧張照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2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淮南鴻烈集解》:西漢‧劉安等撰,劉文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淮南子校釋》:西漢‧劉安等撰,張雙棣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新編淮南子》:西漢‧劉安等撰,陳麗桂編,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論衡校釋》:東漢‧王充撰,黃暉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尸子》:戰國‧尸佼著,清‧汪繼培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與《商君書》合編成一冊,1989年。
《顏氏家訓集解》:北齊‧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少室山房筆叢》:明‧胡應麟,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博物志》:晉‧張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博物志校證》:晉‧張華,范寧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古今諺》,明‧楊慎,《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四) 集部
《楚辭集註》:東漢‧王逸章句,南宋‧朱熹集註,《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據古逸叢書本排印初編,1985年。
《楚辭辯證》:南宋‧朱熹,《楚辭集註辯證後語(及其他兩種)》,北京:中華書局,據古印叢書本排印初編,1991年。
《陶淵明集校箋》:龔斌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陶淵明集箋注》:袁行霈,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南朝梁‧劉勰,清‧黃叔琳注,清‧李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文選》:南朝梁‧蕭統,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40年。
《詩品集注》:南朝梁‧鍾嶸,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全唐詩》:清‧曹寅奉敕編纂,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李遐叔文集》:唐‧李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全宋詩》: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全宋文》: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編纂,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太平廣記》:宋‧李昉,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困學紀聞》:南宋‧王應麟,四部叢刊三編景元本。
《朱子全書》:南宋‧朱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直齋書錄解題》:南宋‧陳振孫,清刻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南村輟耕錄》:元‧陶宗儀撰,四部叢刊三編景元本。
《松窗夢語》:明‧張瀚,清光緒武林往哲遺著本。
《明文衡》:明‧程敏政編選,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中華書局編輯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訄書》:清‧章炳麟著,徐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嵇康集校注》:載明揚編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榕村語錄‧榕村續語錄》:清‧李光地著,陳祖武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三魚堂文集》:清‧陸隴其,《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書館,1983年。
《亭林詩文集》:清‧顧炎武,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四部備要》原刻本校刊,1966年。
《劉孟塗集》,清‧劉開,清道光六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
《甘泉鄉人稿》,清‧錢泰吉,清同治十一年刻光緖十一年增修本。
《章學誠遺書》:清‧章學誠,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揅經室集》:清‧阮元,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汪中集》:清‧汪中,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
《黄梨洲文集》:清‧黃宗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潛研堂文集》:錢大昕,《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養素堂文集》:清‧張澍,清道光刻本。

三、近人專著

丁謙,《中國人種從來考》,浙江圖書館,1915年校刊本。
王國良:《海內十州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王耘:《唐代美學範疇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
卞孝宣、唐文權:《章乃羹‧蔣觀雲先生傳》,北京:團結出版社,1995年。申丹撰:《敘事學理論探賾》,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4年。
吳楓:《中國古典文獻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81年。
李玉安、陳傳藝:《中國藏書家辭典》,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淑馨出版,1996年。
李秀華:《淮南子許高二注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冷德熙:《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邵東方:《崔述學術考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呂思勉:《中國民族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
呂微:《神話信仰——敘事實踐的內容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2013年3月。
計文德:《從四庫全書探究明清間輸入之西學》,臺北:漢美圖書有限公司,1991年。
茅盾:《中國神話研究初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馬昌儀:《全像山海經圖比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袁珂:《山海經校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張岩:《山海經與古代社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張寶璽:《武威西夏木版畫》,甘肅: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
張慧劍:《明清江蘇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郭康松:《清代考據學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01年。
梁啟超:《梁啓超學術論叢》,臺北:南嶽出版社,1978年。
陳垣:《通鑑胡注表微‧考證篇第六》,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陳連山:《山海經學術史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黃悅:《神話敘事與集體記憶:《淮南子》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黃震雲、孫娟:《漢代神話史》,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年。
萬仕國編著,《劉師培年譜》(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8月),頁21。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楊立誠、金步瀛:《中國藏書家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楊新勛:《宋代疑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8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師培:《劉師培全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據寧武南氏《劉申叔遺書》影印,1996年。
劉宗迪:《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黎千駒:《現代訓話學導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魯迅全集》,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謝平:《生命的起源:進化理論之揚棄與革新》,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業文化事業,2006年。
應裕康、王忠林、方俊吉:《訓詁學》,高雄:高雄文化出版社,1993年。
蘇雪林:《昆侖之謎》,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年。
顧頡剛:《漢代學術史略》,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龔鵬程:《漢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四、專書‧期刊論文

王若海:〈關於蔣智由〉,《破與立》,山東:山東曲阜師範大學,1977年,第5期,頁88。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頁259 – 277。
王明欽:〈王家台秦墓竹簡概述〉,收入於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頁26 – 49。
李欣復:〈試論郭璞的神話學思想〉,《學術月刊》,上海: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出版,1994年,第8期,頁72 – 78。
吳郁芳:〈元曹善《山海經》手抄本簡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長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編輯部出版,1997年,第1期,頁9 – 11。
胡適:〈王充的論衡〉,《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頁1267–1294。
胡適:〈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清代學問的門徑》,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頁306–333。
姜哲:〈中國「經學詮釋學」:怪獸抑或「事實」?——中西方詮釋學的匯通性研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輯刊》第1輯,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4年,頁10–47。
馬昌儀:〈人類學派與中國近代神話學〉,《民間文藝集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第1集,頁1–16。
馬昌儀:〈中國神話學發展的一個輪廓〉,《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編者序言》,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頁7–17。
容肇祖:〈《山海經》研究的進展〉,《中山大學民俗週刊》第18冊,臺北 : 東方文化書局,本刊原為廣東中山大學出版,於1918年至1923年間共出版123期,1970年)第116–118期,頁12 – 26。
容肇祖:〈《山海經》中所說的神〉,《中山大學民俗週刊》第18冊,臺北 : 東方文化書局,本刊原為廣東中山大學出版,於1918年至1923年間共出版123期,1970年,第116–118期,頁27 – 38。
袁珂:〈《山海經》寫作的時地及篇目考〉,《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頁497 – 521。
袁行霈:〈《山海經》初探〉,《中華文史論叢》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頁7 – 35。
陸侃如:〈論《山海經》的著作時代〉,《新月雜誌》,臺北:東方文化書局重印(1988年),景印本,1928年,第1卷第5期,頁1 – 3。
張步天:〈20 世紀《山海經》研究回顧〉,《青海師專學報》,西寧:青海師專學報編輯部出版,1998年,第3期,頁56 – 59。
張凱:〈論淨影慧遠的佛身思想〉,《佛教學研究》,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2015年,第4期,頁120 – 125。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新民叢報》,橫濱:新民叢報社,1904年,第54號,頁60。
章太炎:〈儒術真論‧菌說〉,《淸議報:中國近代期刊彙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據光緒二十五年歲次己亥《清議報》第30冊影印,第2冊。
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周刊》第6冊,上海:上海書店影印,據1929-1936年《故宮周刊》原版影印,1988年,第435-440期、第443-455期。
蒙文通:〈略論《山海經》的寫作時代及其產生地域〉,載於《中華文史論叢》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頁56 – 62。
趙宗福:〈清代研究《山海經》重要成果的新發現(上)〉,《大陸雜誌》,臺北:大陸雜誌社,2001年,第102卷第1期,頁47 – 48。
趙宗福:〈清代研究《山海經》重要成果的新發現(下)〉,《大陸雜誌》,臺北:大陸雜誌社,2001年,第102卷第2期,頁27 – 32。
鄭德坤:〈《山海經》及其神話〉,《中國歷史地理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1981年,頁1 – 43。
鄭德坤:〈《山海經》及騶衍〉,《中國歷史地理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1981年,頁45 – 50。
鄭芷芸:〈從「歲星」到「太歲」:論漢代太歲信仰思維建構的意義〉,《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第2期,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2013年,頁373 – 399。
衛聚賢:〈《山海經》的研究〉,《古史研究》第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頁1 – 313。
劉師培:〈思祖國篇〉,《警鐘日報》,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據原報影印,1968年,第3冊,1904年7月16號,報紙第2板。
蔡根祥:〈歐陽「修」?抑或歐陽「脩」?〉,《中國學術年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年,第29期,頁43 – 84。
蔣智由:〈神話歷史養成之人物〉,《新民叢報》,橫濱:新民叢報社,1903年,第36號,頁87 – 89。
蔣智由:〈中國人種攷〉,《新民叢報》,橫濱:新民叢報社,1903-1904年,第35號、第53號、第54號,第60號。
龍文玲:〈陶淵明《讀山海經》的幽憤與娛情〉,《廣西師院學報》,1995年,第3期,頁41– 47。
鍾敬文:〈山海經神話研究的討論及其他〉,《中山大學民俗週刊》,第13冊,臺北 : 東方文化書局,1993年,第92期,頁49 – 51。
鍾敬文、楊利慧合著:〈中國古代神話研究史上的合理主義〉,《中國神話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3月,頁33 – 59。
鍾敬文:〈山海經是一部什麼書〉,《鍾敬文民間文學論集》下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頁329 – 341。
顏崑陽:〈論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文學與美學》第3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頁407。
譚其驤:〈論《五藏山經》的地域範圍〉,收入於《長水粹編》,石家莊:河北敎育出版,2000年12月,頁340 – 345。
顧頡剛:〈五藏山經試探〉,載於《史學論叢》,收入《中國期刊彙編》第31種,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3月,頁27 – 46。

五、學位論文

王巧巧:《畢沅山海經新校正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2016年。
衣淑艷:《郭璞山海經注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13年。
孫建偉:《山海經箋疏研究》,廣州:暨南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
潘清芳:《王充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劉捷:《山海經接受史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博士論文,2015年。
謝秀卉:《山海經郭璞注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六、外文論著(含譯本)

〔日本〕小川琢治:〈《山海經》考〉,《先秦經籍考》,臺北:河洛圖書出版,1975年,頁70 – 84。
〔日本〕大野圭介:〈『山海経』五蔵山経と『管子』〉,《富山大學人文學部紀要》,富山:富山大學人文學部出版,2008年,第49號,頁340 – 313。
〔日本〕中島長文編,《中國小說史略考證著錄篇小說目3》,飇風の会電子資料:2013年。
〔日本〕石母田正,《神話と文学》,東京:岩波書店,2000年。
〔日本〕伊藤清司著,劉曄原譯:《山海經中的鬼神世界》,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日本〕松田稔:《『山海經』の基礎的研究》,東京:笠間書院,1994年。
〔日本〕松田稔:《『山海經』の比較的研究》,東京:笠間書院,2006年。
〔日本〕松浦史子,《漢魏六朝における『山海經』の受容とその展開—神話の時空と文学‧図像—》,東京:汲古書院,2012年。
〔日本〕藤原佐世,《影舊鈔本日本國見在書目》,《古逸叢書之十九》,光緒十年甲申遵義黎氏刊于日本東京使署。
〔法國〕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結構人類學:巫術‧宗教‧藝術‧神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
〔法國〕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著,Western origin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sation from 2,300 B.C. to 200 A.D., or, Chapters on the elements derived from the old civilisations of west Asia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中國古文明西元論)(London : Asher & Co. 1894)
〔義大利〕喬巴蒂斯達‧維柯(Giambattista Vico)著,朱光潛譯,《新科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法國〕羅蘭‧巴特撰(Roland Barthes),張寅德譯,《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載於《張寅德編選》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法國〕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撰,屠友祥、溫晉儀譯,《神話修辭術‧批評與真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