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三國志》「《春秋》書法」研究
作者:林盈翔
作者(外文):Yin-HsiangLi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張高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
一、古籍文獻
(一)經部

西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3(以下《十三經注疏》皆同版本)。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西漢‧董仲舒著,清‧蘇輿注,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東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4。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東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宋‧沈棐:《春秋比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147冊,臺北:臺灣商務書館,1983。
宋‧胡安國:《春秋胡氏傳》,收入清‧徐乾學等編輯:《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1969(以下《通志堂經解》皆同版本)。
元‧程端學:《春秋本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60冊,臺北:臺灣商務書館,1983。
宋‧陳傅良:《陳氏春秋後傳》,收入清‧徐乾學等編輯:《通志堂經解》。
元‧趙汸:《春秋屬辭》,收入清‧徐乾學等編輯:《通志堂經解》。
元‧趙汸:《春秋師說》,收入清‧徐乾學等編輯:《通志堂經解》。
宋‧趙鵬飛:《春秋經筌》,收入清‧徐乾學等編輯:《通志堂經解》。
清‧王夫之注:《禮記章句》,長沙:岳麓書社,1991。
清‧毛奇齡:《春秋屬辭比事記》,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經部第60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清‧方苞:《春秋通論》,收入清‧徐乾學等編輯:《通志堂經解》。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五編第1冊,上海:上海書店,1996。
清‧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纂:《御定康熙字典》,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張自超:《春秋宗朱辨義》收入清‧徐乾學等編輯:《通志堂經解》。
清‧趙汸《春秋屬辭》,收入清‧徐乾學等編輯:《通志堂經解》。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

(二)史部

周‧左丘明著,吳‧韋昭注:《國語》,臺北:漢京文化圖書公司,1983。
西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
東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5。
晉‧常璩著,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7。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白玉崢校點:《史通通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
唐‧魏徵等著:《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司馬光著,元‧胡三省注,章鈺校記:《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1993。
宋‧朱熹:《資治通鑑綱目》,收入《四庫全書薈要》史部81冊,臺北:世界書局,1986。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宋•歐陽修等著:《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元‧脫脫等著:《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明‧朱明鎬:《史糾》,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1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87冊,臺南:莊嚴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5。
清‧王鳴盛著,陳永和,王永平,張連生,孫顯軍校點:《十七史商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清‧牛運震著,李念孔,高文達,張茂華點校:《讀史糾謬》,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社,1989。
清‧李笠:《史記訂補》,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陸輯‧伍冊,北京 : 北京出版社,2000。
清‧沈家本:《三國志注所引書目》,收入嚴靈峯編:《書目類編》56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
清‧紀昀,永瑢等著:《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書館,1983。
清‧紀昀,永瑢等著:《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校讎通義校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清‧趙翼著,曹光甫校點:《廿二史劄記》,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清‧錢大昕著,陳文和,張連生,曹明升校點:《廿二史考異》,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三)子部

戰國‧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秦‧呂不韋著,漢‧高誘注,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
魏‧劉邵著:《人物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南朝齊‧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4。
隋‧王通:《文中子中說》,收入張元濟主編:《四部叢刊三編》3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唐‧瞿曇悉達著:《開元占經》,長沙:岳麓書社,1994。
宋‧葉適:《習學記言》,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三集》74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明‧馮夢龍輯:《古今譚概》,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36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明‧羅貫中原著,吳小林校注:《三國演義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
明‧羅貫中原著,清‧毛宗崗評訂:《毛宗崗批評三國演義》,濟南:齊魯書社,1991。
清‧何焯著,崔高維點校:《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李慈銘著,由雲龍輯,上海書店出版社重編:《越縵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清‧章學誠:《章氏遺書》,臺北:漢聲出版社,1973。
清‧康有為:《孔子改制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
清‧劉大櫆《論文偶記》,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四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8。
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書社,1996。

(四)集部

南朝梁‧昭明太子著,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
宋‧陳騤著,王利器校點:《文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臺北:華正書局,1975。
宋‧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註:《嘉祐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明‧何喬新:《椒丘文集》,收入沈雲龍主編:《明文人集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清•方苞:《望溪先生全集》,收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22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朱彝尊:《曝書亭記》,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11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金聖嘆:《金聖嘆全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
清‧董誥等奉敕編輯:《全唐文》,臺北:大通書局,1979。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二、近人論著
(一)專著

丁琴海:《中國敘事研究》,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緯書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
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白壽彝主編,瞿林東著《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可永雪:《《史記》文學成就論說》,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64。
江建俊:《于有非有,于無非無:魏晉思想文化綜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9。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李澤厚:《說巫史傳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臺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
李純蛟:《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
李中華:《神秘文化的啟示‧緯書與漢代文化》,北京:新華書局,1993。
李憑、梁滿倉、葉植主編:《中國三國歷史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
余嘉錫著,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1。
余志挺:《裴松之〈三國志注〉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邱敏:《六朝史學史》,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
吳金華:《三國志校詁》,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85。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8。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余志挺:《裴松之〈三國志注〉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沈玉成、劉寧著:《春秋左傳學史稿》,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林政言:《讖緯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周勛初:《文史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洪漢鼎等譯:《詮釋學經典文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易玄:《讖緯神學與古代社會預言》,成都:巴蜀書社,1999。
郝潤華:《六朝史籍與史學》,北京:中華書局,2005。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
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建構》,北京:中華書局,2002。
殷善培:《讖緯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殷南根:《五行新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張高評:《左傳導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張高評:《左傳之文學價值》,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張高評:《左傳之文韜》,高雄:麗文文化事業,1994。
張高評:《左傳之武略》,高雄:麗文文化事業,1994。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2011。
張高評:《論文選題與研究創新》,臺北:里仁書局,2013。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張大可:《三國史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3。
張仁青:《中國駢文發展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
張聞玉:《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9。
張新科:《唐前史傳文學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
張爾田:《玉谿生年譜會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
莫礪鋒編:《程千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1984。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
陳啟天校釋:《孫子兵法校釋》,臺北:中華書局,1952。
陳寅恪:《寒柳堂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逢源:《毛西河及其《春秋》學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臺灣書店,1999。
陳俊偉:《兩晉史家之敘述觀點與三國前期歷史建構》,臺北:秀威經典,2015。
陳槃:《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傅斯年著,雷頤點校:《史學方法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董乃斌主編:《中國文學敘事傳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賀汪澤:《先秦文章史稿》,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
敏澤:《形象‧意象‧情感》,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敏澤:《中國美學思想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
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黃清連主編:《結網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黃俊傑:《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
黃國禎:《董仲舒《春秋繁露》與緯書《春秋緯》之關係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黃文榮:《論清代《三國志》之研究──以校勘、評論、補注為例》,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楊翼驤:《學忍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楊翼驤:《中國史學史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
楊耀坤,伍野春著:《陳壽、裴松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楊正潤:《傳記文學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
楊丁友:《〈史記〉寫作文化研究》,四川:成都大學出版社,2009。
楊明照:《楊明照論〈文心雕龍〉》,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趙友林:《《春秋》三傳書法義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趙白生:《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臺北:里仁書局,2000。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鄭均:《讖緯考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蔡忠道:《魏晉處世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
劉咸炘:《四史知意‧三國志知意》,臺北:鼎文書局,1976。
劉師培講述:《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
盧弼:《三國志集解》,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錢穆:《倫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4。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賴建誠:《布勞代爾的史學解析》,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鍾肇鵬:《讖緯論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鍾書林:《范曄之人格與風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繆鉞著:《《三國志》與陳壽研究》,《繆鉞全集》第四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臺北:里仁書局,2005。
瞿安全、王奎荊:《州學派及其影響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1979。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2。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學生書局,2001。
[日]三國志學會編:《狩野直禎先生傘寿記念三國志論集》,東京:汲古書院,2008。
﹝日﹞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學生書局,1991。
﹝日﹞安居香山著、田人隆譯:《緯書與中國神秘思想》,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編:《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陳立夫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臺北:商務印書館,1973。
﹝英﹞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臺北:志文出版社,1989。
﹝英﹞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
﹝美﹞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lin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美﹞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美﹞汪榮祖:《史傳通說:中西史學之比較》,北京:中華書局,2003。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劉世安譯:《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臺北:麥田出版,1999。
﹝美﹞海登‧懷特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美﹞海登‧懷特著,董立河譯:《話語的轉義──文化批評文集》(Tropics of Discourse: 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北京:大象出版社,2011。
﹝美﹞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美﹞霍伊(Hoy David Couzens)著,陳玉蓉譯:《批評的循環》(The Critical circle),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
﹝徳﹞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黃龍保、周振選譯,柯禮文校:《神話思維》(Mythical Thought),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二)學位論文

邱詩雯:《清代桐城派《史記》學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
林盈翔:《裴松之與劉孝標史注學比較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許愷容:《《史記》「于序事中寓論斷」之研究──以秦漢以來史事為例》,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陳義彬:《陳壽《三國志‧魏書》之《春秋》書法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陳明思:《東漢讖緯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
陳萱綸:《左傳弒君考》,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碩士班,2010。
葉常泓:《英雄:一種流行於亂世的政治文化現象──以漢魏為考察範圍》,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
戴榮冠:《《古微書》編纂與詮釋體系之研究:以天文曆法為對象》,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三)單篇論文

王文進:〈論「赤壁意象」的形成與流轉──「國事」、「史事」、「心事」、「故事」的四重奏〉,《成大中文學報》28(2010.4),頁83-124。
王文進:〈論魚豢《魏略》的三國史圖像〉,《中國學術年刊》33(2011.9),頁1-33。
王文進:〈習鑿齒與諸葛亮神話之建構〉,《臺大中文學報》38(2012.9),頁71-120。
王文進:〈論《江表傳》中的南方立場與東吳意象〉,《成大中文學報》46(2014.9),頁99-136。
王文進:〈三國史的解構與重構:裴松之《三國志注》的兩種讀法〉,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頁175-212。
王文進:〈論裴松之《三國志注》中的「三吳之書」〉,《東華漢學》22(2015.12),頁1-44。
王基倫:〈春秋筆法的詮釋與接受〉,《國文學報》39(2006.9),頁1-34。
王基倫:〈《春秋》筆法與桐城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的古文創作〉,《國文學報》51(2012.6),頁203-222。
伍野春:〈裴松之《三國志注》引書辨析〉,《東方論壇》2(2005.4),頁97-102。
李少雍:〈中國古代的文史關係──史傳文學概論〉,《文學遺產》2(1996.4),頁4-17。
李少雍:〈從古史及「四史」看史傳文學的發展〉,《文學評論》4(1996.8),頁17-27。
李隆獻、蔡瑩瑩:〈《左傳》「弒君敘事」舉隅──以趙盾、崔杼為例〉,《國文學報》48(2010.12),頁1-33。
李洲良:〈春秋筆法的內涵外延與本質特徵〉,《文學評論》1(2006.1),頁91-98。
李貞慧:〈重讀蘇軾〈方山子傳〉:以敘事觀點為中心的討論〉,《清華中文學報》5(2011.6),頁123-165。
邱詩雯:〈《史記》表序與屬辭比事〉,《東吳中文學報》30(2015.11),頁45-66。
邱詩雯:〈相映、相對、相發:屬辭比事與《史記》敘事評點〉,《淡江中文學報》33(2015.12),頁227-252。
吳金華:〈《三國志》發微〉,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26 (2013年3月25日發布),最後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8日。
吳懷東、余恕成:〈文、史互動與唐傳奇的文體生成〉,《文學遺產》3(2010.6),頁51-57。
宋志英:〈司馬彪《續漢書》考辨〉,《史學史研究》2(2005.6),頁25-32。
宋志英:〈刪繁就簡著青史──漫談《三國志》的「尚簡」思想〉,《群言》12(2007.12),頁36-39。
宋京生:〈舊志「分野」考──評古代中國人的地理文化觀〉,《中國地方志》4(2003.8),頁76-77。
肖鋒:〈百年「春秋筆法」研究述評〉,《文學評論》2(2006.4),頁178-186。
肖鋒:〈從「春秋書法」到「春秋筆法」名稱之考察〉,《北方論叢》2(2009.2),頁10-13。
肖鋒:〈屬辭比事與《春秋》筆法〉,《江海學刊》6(2013.12),頁188-194
呂美泉:〈本世紀《三國志》研究編年〉,《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1:5(1999.9),頁98-105。
呂美泉:〈《三國志》研究編年史略(上)(中)(下)〉,分載《通化師範學院學報》3(1999.6),頁77-82。《通化師範學院學報》6(1999.12),頁38-43+54。《通化師範學院學報》1(2000.2),頁79-83。
林金泉:〈詩緯星象分野考〉,《成功大學學報》21(1986.11),頁135-223。
林晉士:〈韓愈〈毛穎傳〉對傳記文的突破與創新〉,收入張高評主編:《文學藝術與創意研發研究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11),頁133-165。
林聰舜:〈司馬遷修史志業中潛存的緊張性──正統與異端的兩面性及其消融〉,《成大中文學報》45(2014.6),頁63-94。
林維杰:〈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朱熹對《孟子‧萬章》篇兩項原則的詮釋學解釋〉,《中國文哲集刊》32(2008.3),頁109-130。
林劍鳴:〈中國古代國家統一的歷史過程〉,《求是學刊》3(1994.6),頁93-97。
胡寶國:〈兩晉時期的南人、北人〉,網址:http://xiangyata.net/data/articles/a03/781.html (2007年6月11日發布),最後上網日期:2015年1月18日。
段渝:〈三國蜀漢學術考〉,《天府新論》1(2005.2),頁113-118。
范家偉:〈陳壽與「晉書」限斷爭議〉《大陸雜誌》97:3(1998.9),頁1-13。
柏琰、陳言滄:〈讖緯與蜀漢政治〉,《牡丹教育學院學報》,1(2009.4),頁5-6。
張高評:〈《春秋》經傳研究之未來展望〉,《文與哲》3(2003.12),頁65-88。
張高評:〈《春秋》經傳選題舉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2004.6),頁1-10。
張高評:〈臺灣近五十年來《春秋》經傳研究綜述(上)〉,《漢學研究通訊》23:3(2004.8),頁1-18。
張高評:〈臺灣近五十年來《春秋》經傳研究綜述(下)〉,《漢學研究通訊》23:4(2004.11),頁1-10。
張高評:〈從屬辭比事論《公羊傳》弒君之書法──《春秋》書法之修辭觀〉,《東華漢學》18(2013.12),頁135-188。
張高評:〈比事屬辭與張學誠之《春秋》教:史學、敘事、古文辭與《春秋》書法〉,《中山人文學報》36(2014.1),頁31-58。
張高評:〈《春秋》曲筆直書與《左傳》屬辭比事──以《春秋》書薨、不手弒而書弒為例〉,《高雄師大國文學報》19(2014.1),頁135-188。
張高評:〈比事屬辭與章學誠之《春秋》教:史學、敘事、古文辭與《春秋》書法〉,《中山人文學報》36(2014.1),頁31-58。
張高評:〈《春秋》曲筆書滅與《左傳》屬辭比事──以史傳經與《春秋》書法〉,《成大中文學報》45(2014.6),頁1-62。
張高評:〈因文取義與《春秋》筆削──方苞義法「言有序」之修辭詮釋〉,《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48:2(2014.10),頁1-32。
張高評:〈比事屬辭與方苞論古文義法:以《文集》之讀史、序跋為核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0(2015.1),頁225-260。
張高評:〈比事屬辭與方苞之《春秋》學──「無傳而著」法門之三〉,《興大中文學報》37(2015.6),頁79-120。
張高評:〈方苞古文義法與《史記評語》──比事屬辭與敘事藝術〉,《文與哲》27(2015.12),頁335-389。
張高評:〈屬辭比事與《春秋》之微辭隱義──以章學誠之《春秋》學為討論核心〉,收入《中國典籍與文化》編輯部編:《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頁152-180。
張金梅:〈近三十年國內外「《春秋》筆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蘭州學刊》155(2006.8),頁54-57。
梅廣:〈釋「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的天道觀與語言觀──兼論宋儒的章句學〉,《臺大文史哲學報》55(2011.11),頁213-238。
陳俊偉:〈魚豢《魏略》的宮闈秘事之敘述傾向──以王沈《魏書》、陳壽《三國志》為參照〉,《漢學研究》33:4(2015.12),頁109-140。
陳義彬:〈陳壽〈呂布臧洪傳〉合傳問題──由《春秋》書法修辭觀談起〉,《中國文學研究》32(2012.07),頁69-102。
敏澤:〈試論「春秋筆法」對於後世文學理論的影響〉,《社會科學戰線》3(1985.3),頁254-262。
黃俊傑:〈孟子運用經典的脈絡及其解經方法〉,《臺大歷史學報》28(2001.12),頁193-205。
鄭之洪:〈陳壽的主導歷史觀評析──讀《三國志》札記之一〉,《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997.4),頁24-27。
劉國忠:〈六朝時期的緯學〉,《史學月刊》2(2009),頁47-48。
劉國民:〈董仲舒對《春秋》「災異」的詮釋〉,《衡水學院學報》12:6(2010.12),頁13-18。
蔡根祥:〈歐陽「修」?抑或歐陽「脩」?〉,《中國學術年刊》29(2007.3),頁43-83。
韓毓璿,林雅婷,蕭道中,郭晏銓,卓旻怡,陳俊吉:〈近三十年來「三國志」研究概況〉,《史苑》54(1993.5),頁24-37。
魏斌:〈孫吳年號與符瑞問題〉,《漢學研究》27:1(2009.3),頁31-55。
龐天佑:〈論陳壽的歷史哲學思想〉,收入瞿林東主編:《文明演進源流的思考: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頁239-252。
龍顯昭:〈陳壽史學雛論〉,《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2001.11),頁7-15
﹝日﹞津田資久:〈《三國志.曹植傳》再考〉,收入《中國中古史研究》編委會編:《中國中古史研究.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71-79。
﹝日﹞淺見洋二:〈「避言」與「廋詞」──從《論語‧憲問》與蘇軾詩禍論中國言論與權力〉(未定稿),收入成功大學文學院、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一屆『從誤讀、流變,對話到創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5.15),頁173-2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