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少年矯正學校輔導工作評述:模式分析、成效探究與實務考量
書刊名:輔導季刊
作者:陳宏義許玉容
作者(外文):Chen, Hung-yiHsu, Yu-ju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53:4
頁次:頁42-51
主題關鍵詞:少年矯正學校輔導工作矯治處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
  • 點閱點閱:11
少年矯正學校自1999年成立至今,有其獨特性與開創性,有關其輔導工作之探究尚付之闕如,故本文探討相關之論述並以某少年矯正學校說明,其成效及輔導工作推展考量。探討少年矯治處遇與現況,論述少年犯罪之處遇、少年犯罪處遇理論發展及少年矯正學校設立,以某少年矯正學校為例說明少年矯正教育輔導工作,就對象、輔導工作、矯正學校與一般學校之差異及行為矯正輔導措施進行探究;輔導模式採三級預防輔導架構,落實主題輔導課程:有生命教育、人際關係、性別教育、生涯規劃等主題,運用社會資源並追蹤學生出校適應情形;矯正學校與一般學校之差異比較,有其複合多樣的特性,故機構之運作需建基於互相的瞭解與包容,以形塑合作意識;行為矯正輔導措施探究,透過操作制約的學習原理,在外因控制下讓學生重新學到適當行為,學習輔導歷程中提升適應社會能力,形塑一個滋養的環境,讓學生有機會從中再生。另就少年矯正學校輔導成效之探討,以在犯率為矯正學校輔導成效之指標,明陽中學輔導具正面效果,最後,就輔導工作於矯正機關實施之考量,需兼顧戒護環境限制與輔導工作中取得平衡,並在教育人員與矯正人員間建置合作平台,達到輔導工作與戒護安全之相輔相成。
期刊論文
1.Mathur, Sarup R.、Schoenfeld, Naomi(2010)。Effectiv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in juvenile justice facilities。Behavioral Disorders,36(1),20-27。  new window
2.Palmer, Ted(1975)。Martinson Revisited。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12(2),133-152。  new window
3.莊金生(19970300)。從受刑人擁擠之現況--談監獄「教誨」和「假釋」問題。警學叢刊,27(5)=111,19-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淑女、王淑惠(19910700)。我國少年監獄教育的評估。經社法制論叢,8,229-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任金鈞(19980700)。矯治成效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警學叢刊,29(1)=119,137-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Nelson, Gary L.、Cone, John D.(1979)。Multiple-baseline analysis of a token economy for psychiatric inpatients。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12(2),255-271。  new window
7.Martinson, Robert(1974)。What works?--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Prison Reform。The Public Interest,35,22-54。  new window
8.李茂生(19990100)。新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立法基本策略--後現代法秩序序說。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8(2),141-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賴擁連(2015)。我國少年矯正機構收容少年監禁環境認知之比較分析。2015犯罪矯治學術研討會:性別犯罪與少年矯正回顧及前瞻。臺北: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黃徵男、周石棋、賴擁連(2003)。現階段少年矯正學校與少年輔育院比較評估之研究。臺北: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獻情(2002)。少年監獄改制少年矯正學校之評析--以明陽中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秋蘭(2002)。我國少年矯正政策之評估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文雄(2003)。少年矯正學校矯治處遇評估之研究--以明陽中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瓊玉(2016)。少年矯正學校課程演變之研究--以明陽中學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宏義(2017)。少年矯正人員輔導工作之研究--以明陽中學為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振盛(2005)。矯正學校學生與矯正人員對矯正行為的建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簡文拱(2015)。矯正學校少年受刑人教化輔導成效關聯性之研究(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愫嫻(2008)。少年犯罪。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lasser, William、唐曉杰(1998)。沒有失敗的學校。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Eriksson, T.、Djurklou, C.(1976)。The Reformers: An Historical Survey of Pioneer Experi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riminals。New York, NY:Elsevier。  new window
4.林健陽(19990000)。監獄矯治問題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徵男(2004)。21世紀監獄學。臺北:首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甘妹(1997)。刑事政策。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謝啟大(1999)。我少年法之立法沿革及展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啟大,劉秉鈞(1999)。少年事件處理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茂生(2008)。新少年司法與矯治制度實施十年的光與影。刑與思:林山田教授紀念論文集。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