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朗讀.傾訴.呢喃:現代漢語哀悼詩的發話姿態
書刊名:當代詩學
作者:林餘佐
作者(外文):Lin, Yu-tso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3
頁次:頁229+231+233-282
主題關鍵詞:抒情哀悼詩對話姿態LyricalMourning poemConversational ges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顏崑陽(20080600)。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18,279-3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正忠(20171200)。傾訴·換位·抽離--瘂弦的複合式抒情。臺大中文學報,59,193-2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商禽(1997)。高個子美學--亡友梅新。現代詩,復刊(3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愁予(1997)。在你火葬之前。現代詩,復刊(3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悔之(2000)。有鹿哀愁。臺北:大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英俊(2011)。語言與意義。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政彥(2011)。臺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市: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默(1982)。感月吟風多少事:現代百家詩選。臺北市: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智成(2015)。夢中書房。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剛健(2011)。亡妻,Z,和雜念。臺北:赤粒藝術經濟策展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維民(2017)。地表上。台北:印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崔舜華(2014)。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臺北:寶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品潔(2017)。未果的差事。臺北:蜃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錦樹(20160000)。論嘗試文。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澤(1985)。薔薇學派的誕生。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智成(2012)。寶寶之書。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Noel, Brook、Blair, Pamela D.、馬勵(2012)。我還沒準備說再見:突然失去摯愛後,你可以這樣療癒自己。臺北市:橡樹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洛夫(2009)。洛夫詩歌全集。台北:普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柯慶明(20160000)。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癸雲(20080000)。結構與符號之間 : 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向陽(19990923)。黑暗沉落下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燿德(1986)。檣桅上的薔薇--我讀楊澤。一九四九以後。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艾略特、杜國清(1968)。詩的三種聲音。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臺北:田園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阿流(2010)。漬物。身體狀態。臺北:角立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明偉(2009)。遷徙。第四屆林榮三文學獎作品集。臺北: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麗明、詹閔旭、施俊州、曾珍珍(2015)。論對話式抒情詩。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臺北:洪範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正忠(2015)。板蕩之際的現代抒情:試論鄭愁予早期的愛情詩。文學東亞:歷史與藝術的對話。台北:政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蕭蕭(2000)。賞析向陽「黑暗沉落下來」。八十八年詩選。臺北:創世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