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陳傅良《春秋》學與古文關係研究
書刊名:人文中國學報
作者:鄭芳祥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Zheng Fang-xiang
出版日期:2021
卷期:33
頁次:頁281-315
主題關鍵詞:陳傅良古文春秋後傳世變書法Chen FuliangClassical proseSupplementary Commentaries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Changes of the worldWriting principl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1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莫家良(20110600)。南宋書法中的北宋情結。故宮學術季刊,28(4),59-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弱水(20081200)。墓誌中所見的唐代前期思想。新史學,19(4),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愚文(20120900)。宋代科舉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失衡問題因應對策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8(3),105-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雅惠(20110900)。南宋金石收藏與中興情結。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1,1-43+45-60+3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高評(2016)。比屬觀義與宋元《春秋》詮釋學。經學文獻研究集刊,15,8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國良(20000500)。冠笄之禮的演變與字說興衰的關係--兼論文體興衰的原因。臺大中文學報,12,57-59+6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戴景賢(20160600)。論宋代經史學發展之類型、樣態、取徑、議題與其所形成之特殊之文獻之學。文與哲,28,83-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康凱淋(20180500)。陳傅良《春秋後傳》的解經方法。臺大文史哲學報,89,4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康凱淋(20191200)。永嘉學派與《春秋》世變--以陳傅良《春秋後傳》為例。東華漢學,30,165-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芳祥(20181200)。時文如何取法古文--以《蛟峰批點止齋論祖》為例。淡江中文學報,39,69-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國城(2007)。宋代學記研究。文學遺產,2007(4),53-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方笑一(2014)。皇帝之問:宋代殿試策問及其模式化焦慮。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5),1-9+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智雄(20091200)。論春秋學在漢代的政治應用。經學研究集刊,特刊1,191-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成國(2013)。宋代字說考論。文學遺產,2013(6),64-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張素卿(1999)。左傳研究:敘事與紀事本末 (計畫編號:NSC88-2411-H-002-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元(1975)。宋代理學家的歷史觀(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黎靖德、王星賢(2007)。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建軍(2013)。宋代浙東文派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祝尚書(2013)。宋元文章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慶財(2013)。南宋浙東學派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傅良、周夢江(1999)。陳傅良先生文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鄧洪波(2005)。中國書院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姜廣輝(2010)。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英時、程嫩生、羅群(2008)。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熊禮匯(2005)。中國古代散文藝術史論。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元誥、王樹民、沈長雲(2008)。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孫旭紅(2014)。居今與志古--宋代《春秋》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承學(2002)。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褚斌杰(19910000)。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閔澤平(2014)。南宋「浙學」與傳統散文的因革流變。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棗莊(2008)。宋文通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孫鏗鳴、吳洪澤(2003)。陳文節公年譜。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水照(2000)。宋代文學通論。復文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水照(2000)。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吉雄(20170000)。浙東學術研究:近代中國思想史中的知識、道德與現世關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高評(20160000)。比事屬辭與古文義法:方苞「經術兼文章」考論。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沈玉成、劉寧(1992)。春秋左傳學史稿。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蔡方鹿(2011)。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樓鑰、顧大朋(2010)。樓鑰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趙伯雄(2004)。春秋學史。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慶彰(1993)。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迎平(2003)。宋文論稿。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柯慶明(20160000)。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宋鼎宗(1986)。春秋宋學發微。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全祖望、史夢蛟(1977)。鮚埼亭集。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束有春(2011)。理學古文史。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俞雄(2013)。陳傅良傳論。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柯敦伯(1934)。宋文學史。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張興武(2018)。經史之學與兩宋文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陳傅良(1972)。春秋後傳。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趙汸(1983)。春秋屬辭。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葉適、劉公純、王孝魚、李哲夫(2010)。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曾棗莊、劉琳(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左丘明、楊伯峻(1993)。春秋左傳注。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徐師曾(1998)。文體明辨序說。文體序說三種。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訥(1998)。文章辨體序說。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