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阮籍之儒道思想--以〈達莊論〉及〈樂論〉為例
書刊名:文學前瞻
作者:張素霞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5
頁次:頁57-76
主題關鍵詞:阮籍司馬氏齊物論達莊論樂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8
  • 點閱點閱:4
東漢到三國末年征戰連年,為中國歷史上之亂世,而魏晉更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在政權更迭之際,士人生命危疑難安,個個莫不戰兢戒慎處之。阮籍本有濟世之志,然身處司馬氏掌權,殺戮頻繁的魏晉之際,名士大抵無法志向與性命兼顧,且個體生命與群體之間的對立尖銳,引發自然與名教的衝突。阮籍一生在仕與隱之間掙扎,處事低調謹慎,不隨意批判人物,致使滿腔的抱負與熱忱轉為激憤,當其認清時勢,既無力改變只得隱身求全,趨向道家無為境地。阮籍之人生觀,一為追求儒家的政教諷諭;一為嚮往玄真體道的無知無我,這兩者乃阮籍之人生歸趣。當太平治世,則以政教化育天下;當時局動盪,便追求無欲無望的逍遙。阮籍的理想人格乃超越世俗之外,承襲《莊子.齊物論》的說法,以〈達莊論〉抒發其默契天地自然運化之理想;另方面強調音樂的社會功能,從傳統儒家的觀念出發,贊同孔子「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之觀點,認為音樂本是天地萬物所稟有的自然現象,且對人有教育和感染作用,並標舉聖人之樂的基本原則是「和」,因而闡發形而上的天地之和-〈樂論〉。本文擬討論〈達莊論〉及〈樂論〉之意涵,了解阮籍內心經歷矛盾煎熬所激發儒與道思想之轉折
圖書
1.嚴可均(199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威熊(2005)。魏晉玄學家的故事。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韓傳達(1997)。阮籍評傳。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家驪(2001)。新譯阮籍詩文集。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忠道(20070000)。魏晉處世思想之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賀昌群、劉大杰、袁行霈(1995)。魏晉思想:甲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魯迅、容肇祖、湯用彤(1995)。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倪其心(1993)。阮籍詩文。台北市:錦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紹賢、劉貴傑(1996)。魏晉哲學。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大杰(2000)。魏晉思想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2002)。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復觀(1998)。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世民(1934)。晉書。臺北: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96)。晉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蘇文韓、張玉成。晉書纂(六十卷)。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孔繁、任繼愈(1988)。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辛旗(1995)。阮籍。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勇(1975)。世說新語校箋。臺南:唯一書業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蔡忠道(20000000)。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