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陸象山知識學研究
書刊名:哲學論集
作者:莊慶信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1
卷期:25
頁次:頁133-164
主題關鍵詞:知識學陸象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
  • 點閱點閱:43
期刊論文
1.曾春海(19861200)。探象山心學旨要。東方雜誌,20(6),18-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盛林(19830600)。陸象山心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27,363-4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黃海(19880300)。儒學理論與具體實踐之關聯初探:以象山學朱子學為例。鵝湖,13(9)=153,25-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安梧(19880300)。象山心學義理規模下的「本體詮釋學」。鵝湖,13(9)=153,14-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岡田武彥(1989)。儒教的萬物一體論。儒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濟南:齊魯書社。1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蒙培元(1989)。從理學範疇系統看儒家思想特徵。儒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濟南:齊魯書社。983-10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立文(1989)。宋明儒學的演變。儒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濟南:齊魯書社。942-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盛林(1982)。陸象山心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浩德(1986)。陸象山心學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康(1973)。宋明理學。台北:華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熹(1970)。四書集註。臺北:華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哲敷(1930)。陸王哲學辨微。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九淵(1966)。陸象山全集。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繼平(1983)。陸象山研究。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德仁(1974)。象山心學之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仁厚(1980)。宋明理學(南宋篇)。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馮友蘭(1935)。中國哲學史。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光(1976)。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雅博(1982)。中外哲學概論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宗羲(1987)。宋元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牟宗三(1979)。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振東(1983)。中西知識學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勞思光(1990)。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公偉(1971)。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台北:幼獅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曾春海(1988)。陸象山。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孫振青(19860000)。宋明道學。臺北:千華。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錢穆(1977)。宋明理學概述。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鐘凡(1977)。兩宋思想述評。華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徐復觀(1976)。象山思想的結構。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台北:牧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榮捷(1976)。新儒學「理」之思想之演進。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台北:牧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