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之研究
作者:黃信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Hsin-er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福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致良知三元結構極限式表達開放與還原系統四無說中國哲學方法天命之謂性良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9
博士論文摘要: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之研究
撰寫人:黃信二
論文中文摘要:
在今日陽明學研究成果已達千巖競秀與萬壑爭流之際,新觀點的提出將更有其必要性;本文以「《中庸》修養論觀點是一論述致良知方法之適當方式」做為論題,論証從《中庸》天命之性的結構詮釋陽明成熟期的思想是一合理的方法;就歷史而論,陽明學與《中庸》的哲學淵源是以古文《尚書・大禹謨》中所謂十六字心傳為基礎而展開的,本文選擇《中庸》體系做為分析結構主要理由是從《中庸》修養論的角度,可以指出陽明如何將「中」與「至善」合一,用以批判偏離中道的「過」與「不及」,而將多種儒家思想貫通起來,同時呈顯出陽明對經典詮釋的原創性與特殊性。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中庸》修養論的觀點下,藉由三個新概念建立一新範疇以詮釋陽明學:第一個概念是「中和式自然動力」,另外二個是「人自體」與「中庸的道德心境」,此三個概念,我們的目標在試圖透過一方法性之設定對陽明精神有較佳掌握,而不在於堆砌國內外陽明研究史之資料,故本文未將重心置於二手資料的研究與比較,對二手資料僅在檢擇後用以輔助分析本文《中庸》修養論之立場,而將論文重點置於此一方法遭遇論題時的解決過程,分析新範疇詮釋陽明學的合理性與適切性,希望能嘗試性地提出一種新的詮釋方法,合理地論証陽明原典之精神,藉由這個過程,賦予陽明學新世紀之意義。
在論文的大原則與方向上,本文即是從此一《中庸》的觀點,集中且多面向探討陽明致良知體系之建立精神,集中主要是使分析朝向觀察陽明如何以擴大對「心」之詮譯,以處理宋明理學中的重要議題;多面向是指本文一方面試圖呈顯陽明的基本立場與重要哲學主張,另一方面則從與陽明同期之學者、王門後學諸子,以及當代新儒家的發展(以牟宗三先生為例),分析陽明致良知哲學方法之後續發展與影響。
在方法論上,就集中的方向而言我們試圖以系統研究法,掌握陽明本人的思考體系與結構;就視野廣度的需求而言,本文採取了歷史研究法,從陽明同期學者與後期王門諸子的論點,考察致良知學的發展;另外,本文亦採取分類與比較法,從《中庸》修養論的觀點,對目前「陽明學」與「致良知方法」之學界研究成果,以宏觀與縱攝的方法,從「研究陽明論著類型分析」與「致良知教研究成果檢討」二個角度進行反省,以宏觀的方式探討研究陽明學之各種方法,輔以縱攝的方法融會各家見解,以歸納、整合前人意見,做為本文的研究基礎。在創意方面:本文嘗試設計了一組「開放與還原之機制」以分析良知體系中的誠意之教,從「人於存有中向大自然『開放』」與「明明德、誠切專一『還原』良知之本然」兩個主題論証「誠意之教」與「致良知體系」間的關係,希望對理解陽明「致良知」體系的內涵,有更精確的分析與助益。從總體脈絡而言,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一方面將從分析「致良知方法的基礎」與其「體系之建立」二角度,觀察陽明如何支持及証成其學說體系,另一方面論文本身的撰寫過程,亦是對本文設定「《中庸》修養論觀點是一論述致良知方法之適當方式」一構想之檢証,本文將於結論部份進行一整體性之反省與評估。
我們反省出的結論是陽明曾經設法使古代經典經由時代的適當詮釋而活化,即其誠意之教與格物致知說所呈顯的特點,皆在於透過窮天理之極而為其良知學說覓得活水;而本文運用《中庸》揭示的天命之性,開發出其中所蘊含的中和式自然動力,即可以較合理的分析知與行之間,物理與吾心如何不再一分為二,並能統收於本文設定的人自體之運作當中,使得人於修養心性的過程中,最後終能感受到一種《中庸》的道德心境。
簡言之,陽明心學具有「明白簡易」與能「自然知得」的特性,他又不愛畫蛇添足的綿密論証過程,故在研究過程中,本文的目標在企圖保留陽明學中自由活潑的精神下,以良知與天理為主要分析場域,以人自體為論述中心之方式,試圖以盡可能「精確」的表達方式,從中和式自然動力的觀點結構性地去分析陽明學內容,並檢証本文所設定之《中庸》修養論的觀點是一詮釋陽明學的適當方式,這是本研究的近程目標;在中長程計畫上,本研究的方向最終將指向在改善中國哲學的「論述方式」,並在「方法論」上與西方哲學進行長期對話可能性之研究,「方法」的選擇將決定研究的實際功效,本文以方法論為題主要目的亦在於如陽明致良知教所強調的找到一工夫的「實下手處」,一方面使哲學家的原創精神再現,另一方面更在於在思考儒家心性之學在當代發展的新方向,如何納能入今日現況與世界的思潮,使儒學能真正地指導社會並詮釋人心,我們認為這將是中國哲學必須謹慎考慮的課題。
《參考書目》
壹、原典
一、王陽明與王門後學
1. 王陽明:《陽明全書》(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子部》,據明謝氏刻本校刊,1985)
2. 王陽明:《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書局,1970)
3. 王龍溪:《王龍溪先生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75,據日本江戶年間和刻本影印)
4. 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台南:莊嚴文化,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集部》,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七年鍾允謙刻本影印)
5.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台南:莊嚴文化,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集部》,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七年梁汝魁刻本影印)
6. 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台南:莊嚴文化,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集部》,雙江聶先生文集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三年吳鳳瑞刻隆慶六年印本影印)
7. 羅洪先:《念庵羅先生集》(台南:莊嚴文化,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集部》,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二年劉玠刻本影印)
8. 胡直:《胡子衡齊》(台南:莊嚴文化,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集部》,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曾鳳儀刻本影印)
9. 胡直:《衡廬精舍藏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四庫全書珍本》)
10. 李材:《見羅先生書》(台南:莊嚴文化,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集部》,據無錫市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
11. 劉宗周:《劉子全書及遺編》(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據清道光刊本影印)
二、其它原典
12. 王弼、韓康伯:《周易》(台北:中華書局,1979,《四部備要經部》據相臺岳氏家塾本校刊)
13. 孔穎達:《周易正義》(台北:中華書局,1977,《四部備要經部》據阮刻本校刊)
14. 李鼎祚:《周易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15. 孔穎達:《尚書正義》(台北:中華書局,1979,《四部備要經部》據阮刻本校刊)
16. 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台北:中華書局,1988,《四部備要經部》據冶城山館本校刊)
17. 朱熹:《詩經集註》(台北:華正書局,1980)
18.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十三經清人注疏》)
19.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20. 劉寶楠:《論語正義》(台北:中華書局,1981,《四部備要經部》據南菁書院續經解本校刊)
21. 程樹德:《論語集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22. 趙岐:《孟子》(台北:中華書局,1982,《四部備要經部》據永懷堂本校刊)
23. 朱熹:《四書集註》(台北:中華書局,1984,《四部備要經部》據吳縣吳氏倣宋本校刊)
24.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
25. 周敦頤、邵雍:《太極圖說、通書、觀物篇》(上海:上海古籍,1995,《太極圖說、通書》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觀物篇》影印《道藏本》)
26. 周敦頤:《周子通書》(台北:中華書局,1992,《四部備要子部》據榕村全集本校刊)
27. 張載:《張載集》, (台北:漢京文化,1983《四部刊要子部》)
28. 程顥、程頤:《二程全書》(台北:中華書局,1986,《四部備要子部》據江寧刻本校刊)
29. 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1983)
30.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二程外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四部備要子部》)
31. 程頤 朱熹:《易程傳 易本義》(台北,河洛圖書公司,1974)
32. 朱熹:《朱文公文集》(台北:廣文書局,1972,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
33. 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
34. 陸九淵:《象山全集》(台北:中華書局,1979,《四部備要子部》據明李氏刻本校刊)
35. 托克托:《宋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36. 薛瑄:《讀書續錄》(台北:廣文書局,1975,據日本享保七年和刻本影印)
37. 吳與弼:《康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四庫全書珍本》)
38. 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39. 羅欽順:《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
40. 羅欽順:《整庵存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四庫全書珍本》)
41. 湛若水:《甘泉文集》(台南:莊嚴文化,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集部》,據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年黃楷刻本影印)
42. 湛若水:《格物通》,(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四庫全書珍本》)
43. 王廷相:《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44. 周汝登:《聖學宗傳》(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89《孔子文化大全》)
45. 高攀龍《小心齋札記》 (台北:廣文書局,1975,《中國哲學思想要籍叢編》)
46. 馮柯:《求是編》(收錄於金純甫撰《鳴道集說》,荒木見悟解題,京都:中文,昭和52,1977,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書)
47. 顧憲成:《小心齋劄記》(台北:廣文書局,1975,《中國哲學思想要籍叢編》)
48. 孫奇逢:《理學宗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據康熙五年孫氏兼山堂刊本影印)
49.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50. 張廷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乾隆四年核校本》)
51. 黃宗羲 黃百家、全祖望:《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
52. 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
53.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台北:里仁書局,198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