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湛甘泉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作者:游騰達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祖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湛若水陳獻章合一之學隨處體認天理自然心學Chan Jo Shuia learning both sound in theory and practiceExperiencing Heavenly Principle EverywhereThe Natural (Tzu-j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7
本論文以「湛甘泉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為題,試圖以甘泉的學思發展歷程為線索,對其學說要旨進行析論。
甘泉自二十九歲問學於陳白沙,白沙告之曰:「此學以自然為宗者也」,並授之以「勿忘勿助之旨,而發之以無在無不在之要」,可惜甘泉「以是持循,久未有著落處」。所幸白沙亦曾手授二程遺書予甘泉,他因此而得悟「隨處體認天理」之說。白沙卒後,門人對於先師晚年思想的進展產生爭議,甘泉力主白沙乃由靜坐工夫轉為勿忘勿助,學宗自然。又聲稱先師不欲人靜坐,由此可觀甘泉極力為白沙辯誣(近禪)之用心。然此處亦有其哲學理據,即靜時無法用功,唯有動時方可著力,乃慎動以養其靜,最終要達到動靜兩忘,察見天理而涵養之的境地。
又甘泉早年便已表現出重視心地工夫的特點,如語「聖人之學,心學也」,使學者知用功於心性之上。又言「學於古訓」(讀書)以感發、喚醒心中固有之理。由此亦可見甘泉學問的基調。
從丁憂至西樵歸隱期間,是甘泉思想的昇進時期。他有鑑於學界或是內而非外,或務外而遺內,造成割裂內外、心事、體用、物我而偏執於一隅的支離之見,因此推尊程明道的「內外合一之學」,期望有以救正之。至於此論點的具體內容則展現為「德業、舉業二業本同一致」的「二業合一」說與「仕、學非二」的「政學一體」論。除了合一之學以外,甘泉因陽明「格物」新說的刺激,重新領會孔門一貫之旨,曉得古本《大學》之益在於扣緊修身申述格物之功,又由《大學》中提煉出「知行並進」的知行觀。以上兩點表現出甘泉重視融通性、整合性的思想特質。
繼之,探討甘泉的心性論與理氣論。甘泉之論心,廣為人知者有「大心」之說,此亦是從與陽明的爭辯中發展出來者,所謂的「大心」乃是指心通內外,包貫天地萬有,具有超越的性格,非僅是在腔子內,與物為對者。這一點正可通過其體物不遺、與物感通無隔的能力來加以領會。又,此說以「宇宙間只是一氣充塞流行」為理論基礎,由此亦可發現甘泉即氣以言心性的特點,故說心為虛靈明覺之認知心,又有「性氣相即不二」、「氣之中者,性也」的主張。然甘泉更有「心之本體」本自高明廣大、虛明中正、本無一物的體會,故其語「心」存在二義,論「性」亦然。故又說性為心之生理,反對割裂心、性為二,所以有「心、性一也」的說法,表示心、性乃有別而不二,是一體相即的關係,同樣地,甘泉說心不是理,中正之心方為天理。
至於甘泉的理氣論,筆者澄清甘泉所表現者為重氣的思想,非主張唯氣論(氣本論)之學者,因為他仍堅持保有形上、形下之分辨,故其觀點乃是即氣以言道的「理氣一體無二」說。
耳順之年以後甘泉確立以「隨處體認天理」為思想宗旨與教學綱領,這是於日用間察識天理而涵養的工夫,其理論基礎在於「道器一體圓融」,乃是即用以見體,即器以證道的工夫路數。至於實際的方法則是主一無適的持敬工夫與勿忘勿助以使心中正的修養,前者乃「心中無事,天理自見」,後者則是調停節度使心中正,「這時節天理自見」。「隨處體認天理」之說遭陽明批判為求理於外,甘泉本人曾有過回應,本論文繼之聲明天理內在於吾人,且甘泉言天理為人心之中自有之的天然不易之則,是心之不容已而無所為而為者,故體認天理乃「體認自家本來天理」,非求之於外也。
古稀之年以後甘泉終於重新契接白沙「自然」之學,是為其思想的完成階段。但此時除了體會到「自然」是無絲毫人力造作、安排的修養境界外,他更提出以自然之工夫體證自然之本體的論點,此則較白沙所言具有顯明的工夫論意涵。
此外,甘泉對於當時學術風氣亦多所反省。對於陽明「良知」說,他擔憂後學徒以靈明知覺為良知,又廢棄「致良知」之工夫,於是提倡「良知必用天理,天理莫非良知」的說法,期望以工夫落實之,以天理救正之,並統合兩家之說。
與陽明學的興盛相呼應,乃有慈湖學說的風行,甘泉以為此說不僅造成廢學之弊,且語「人心即道」,便有墮入禪學之病。因作《楊子折衷》以糾其謬。
復次,門人之中竟有王順渠者,作《老子億》,倡「孔老相通」,甘泉為求分辨江門「自然」絕非承自老、莊而來,乃作《非老子》一書痛加駁斥。
通過以上的考察可知甘泉的思想進程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初始階段:早年從學於陳白沙;二是昇進階段:五十歲時倡發「合一」之學;三是穩立階段:確立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旨;四是完成階段:回歸白沙「自然」之學。
This research divides Chan Kan Chuan’s philosophy into four stages.Firstly, the initial stage: learning from the eminent scholar Chen Hsien Chang in Chan’s early years.Secondly, the progressive stage: advocating “A Learning Both Soun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an’s age of 50.Thirdly, the stable stage: establishing the theory objective on “Experiencing Heavenly Principle Everywhere”.Fourthly, the accomplished stage: returning to the philosophy of “The Natural” (Tzu-jan).
The above mentioned are the keys of chapter 2, 3 and 5 in this essay and chapter 4 probes Chan’s Mind-nature Theory and Li-qi Theory.
Finally, this essay claims that although Chan can be classified as a member of Mind School, his emphasis on “Heavenly Principle” makes his theory different from Wang Yang Ming’s Mind School.Therefore, Chan’s philosophy can be concluded as seeking a balanced School of mind-heart between “Mind” and “Principle”.
以下參考書目,典籍與學位論文依時代或時間先後排序,除此之外,則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 典籍 (依時代先後排列)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周敦頤:《周敦頤》,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張 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
(宋)張伯端:《悟真篇》,收錄於《修真十書》,《道藏》(三家本)第四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宋)朱 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 熹:《朱子全書外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宋)朱 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重印。
(宋)張 栻:《張栻全書》,長春:長春出版社,1999年。
(宋)呂祖謙:《東萊別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明)曹 端:《曹端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明)胡居仁:《居業錄》,臺北:廣文書局,1991年。
(明)薛 瑄:《薛瑄全集》,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明)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明)莊 昶:《定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93冊(總第125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林 光:《南川冰蘖全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
(明)羅欽順:《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湛若水:《泉翁大全集》八十五卷,嘉靖十九年刻,萬曆二十一年修補本,今藏臺灣國家圖書館。
《甘泉先生續編大全》三十三卷,嘉靖三十四年刻,萬曆二十三年修補本,今藏臺灣國家圖書館。
以上兩善本之標點整理(鍾彩鈞校點),可見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甘泉先生文錄》二十一卷,嘉靖九年刻本,《故宮珍本叢刊》第527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原刻本書名作:甘泉先生文錄類選)
《甘泉先生文集》四十卷,嘉靖十五年刻本,今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甘泉先生文集》四十卷,《儒藏》精華編‧二五三 (董平校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五卷,萬曆七年刻本,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湛甘泉先生文集》,清康熙二十三年黃楷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第56、5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出版,1997年。
《重遊南岳紀行錄》一卷,嘉靖三十五年刻本,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楊子折衷》,明嘉靖葛澗刻本,《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93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格物通》,《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遵道錄》,《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43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基金會,1978年。
《白沙先生詩教解、外傳》,明刻本,《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第3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出版,1997年。
《二禮經傳測》,明刻本,《四庫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104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出版,1997年。
《古樂經傳全書》,明嘉三十四年祝廷滂刻本,《四庫存目叢書》,經部樂類第18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出版,1997年。
《春秋正傳》,《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6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明)夏尚樸:《夏東巖先生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王守仁,陳榮捷編著:《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1998年。
(明)方獻夫:《西樵遺稿》,清康熙三十五年方林鶴刻本,《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第59冊,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
(明)黃 綰:《明道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明)嚴 嵩:《鈐山堂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3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王 艮:《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
(明)魏 校:《莊渠遺書》,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明)聶 豹:《聶豹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王 道:《王文定公遺書》二十卷,明萬曆三十七年朱延禧南京刊本,今藏臺灣國家圖書館。
(明)鄒守益:《鄒守益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歐陽德:《歐陽德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錢德洪,錢明編校整理:《錢德洪語錄詩文輯佚》,《徐愛 錢德洪 董澐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唐 樞:《木鐘臺集》,私藏明嘉靖萬曆間刻本,《四庫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第162、16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出版,1995年。
(明)唐 樞:《一菴雜問錄》,明萬曆繡水水沈氏刻寶顏堂祕笈本,《四庫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第84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出版,1995年。
(明)洪 垣:《覺山先生緒言》,《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王 畿:《王畿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顏 鈞:《顏鈞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明)羅洪先:《羅洪先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羅汝芳:《羅汝芳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蔡汝楠:《自知堂集》,明嘉靖刻本,《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第9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出版,1997年。
(明)許孚遠:《敬和堂集》,明萬曆二十二年序刊本,現存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明)楊時喬:《新刻楊端潔公文集》,明天啓楊聞中刻本,《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第139、14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出版,1997年。
(明)馮從吾:《少墟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劉蕺山:《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黃宗羲全集》第七、八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沈芝盈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全祖望:《鲒埼亭集》,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清)陸世儀:《思辨錄輯要》,《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黃虞稷,瞿鳳起、潘景鄭整理:《千頃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二) 近人論著
1. 研究專著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黎明文化,1993年。
王俊彥:《王廷相與明代氣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new window
王邦雄等編著:《中國哲學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new window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古清美:《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呂思勉:《理學綱要》,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吳光、錢明、屠承先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76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
林繼平:《明學探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吳 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1522 ~ 1602》,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吳 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吳 震:《泰州學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new window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2年3月。
容肇祖:《中國歷代思想史:明代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孫振青:《宋明道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章 沛:《陳白沙哲學思想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
陳 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陳 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 來:《宋明理學(第二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郁夫:《江門學記—陳白沙及湛甘泉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陳鼓應、辛冠潔、葛榮晉編:《明清實學思潮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1522-16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鐘凡:《兩宋思想述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new window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喬清舉:《湛若水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 (一)》,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 (三上)》,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黃明同:《陳獻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new window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new window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黎業明:《湛若水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熊十力:《十力語要》,臺北:明文書局,1989年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錢 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戴君仁:《戴靜山先生全集》,臺北:戴靜山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1980年。
簡又文:《白沙子研究》,香港:簡氏猛進書屋,1970年。
羅 光:《中國哲學思想史 元明代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2. 單篇論文
丁為祥:〈從“格物”之辯看陽明與甘泉心學的分歧〉,《孔子研究》,1994年第2期,頁87-92。
王煜:〈明儒王道(純甫)折衷三教〉,《新儒學的演變─宋代以後儒學的純與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年),頁101-128。
方國根:〈湛若水心學思想的理論特色—兼論湛若水與陳獻章、王陽明心學的異同〉,《哲學研究》2000年第10期,頁51-58+80。
方映靈:〈試論陳白沙與湛甘泉哲學的師承關系—兼與陳來先生商榷〉,《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頁84-88。
朱鴻林:〈明儒湛若水撰帝學用書《聖學格物通》的政治背景與内容特色〉,《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220-258。
朱鴻林:〈明代嘉靖年間的增城沙堤鄉約〉,《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256-311。
朱漢民:〈湛若水的倫理思想〉,《船山學刊》1996年1期,頁75-83。
成洪燕:〈湛若水的詩文書法藝術〉,《嶺南文史》2004年第1期,頁61-65。
牟宗三:〈研究中國哲學之文獻途徑〉,《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市: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出版,2003年) 第27冊《牟宗三先生晚期文集》,頁329-347。new window
吳 震:〈楊慈湖在陽明學時代的重新出場〉,吳震、吾妻重二 主編:《思想與文獻:日本學者宋明儒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343-355。
李 鵬:〈湛甘泉格物思想研究——以湛甘泉、王陽明爭論為背景〉,《現代企業教育》2008年02月下期,頁103-104。
李錦全:〈白沙與甘泉在認識方法上的異同—兼對“靜坐” 問題的評述〉,《燕山大學學報》第2卷第2期(2001.05),頁13-14。
李弘祺:〈試論思想史的歷史研究〉,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市:水牛出版公司,1987年),頁241-281。new window
志賀一朗:〈王陽明與湛甘泉學派的論爭〉(周全華譯),《儒家道德哲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
姜允明:〈三人行—論陳白沙、湛甘泉與王陽明的傳承關係〉,《華岡文科學報》,第22期(1998.03),頁1-22。
馬淵昌也:〈明代後期「氣的哲學」之三種類型與陳確的新思想〉(林永勝譯),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唐君毅:〈中國哲學研究之一新方向〉,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市:水牛出版公司,1987年),頁123-139。new window
殷金桃、王麗英:〈湛若水“隨處體認天理”的心學意蘊及其特點〉,《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頁68-71。
徐復觀:〈重印名相通釋序〉,《佛家名相通釋》,臺北市:洪氏出版社,1984年,頁1- 4。
陳 奇:〈湛若水心學探析〉,《貴州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頁15-17。
陳 來:〈善本《甘泉先生文集》及其史料價值〉,《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頁560-574。
陳 來:〈元明理學的“去實體化”轉向及其理論後果─重回“哲學史”詮釋的一個例子〉,《詮釋與重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394-421。
陳熙遠:〈在民間信仰與國家權力交疊的邊緣:以明代南京一座祠祀的禁毀為例證〉,《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臺北市:中央硏究院、聯經出版社,2009年),頁87-143。new window
陳獻猷:〈論湛甘泉對陳白沙的繼承與揚棄〉,《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頁31-35。
許惠敏:〈論甘泉心與理的關係─從梨洲觀點說起〉,《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頁47-74。new window
郭曉東:〈致良知與隨處體認天理一王陽明與湛若水哲學之比較〉,《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4期,頁83-88。
張克偉:〈王湛二子之論交與學說趨歸〉,《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1989.12),頁259-278。new window
張佑珍:〈江門道統與〈非老子〉〉,《花蓮師院學報》第16期(2003.06),頁17-32。new window
張曉劍:〈芻議甘泉《新論》〉,《學術論壇》2005年03期,頁187-189。
張曉劍、王申:〈湛若水“體用渾一”思想綱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4期(2008.07),頁129-132。
喬清舉:〈甘泉哲學體系及其後傳研究〉,《哲學研究》,1994年02期,頁52-59。
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頁243-301。new window
黃敏浩:〈陳白沙自然之學的定位問題〉,《清華學報》第38卷第4期(2008.12),頁599-634。new window
黃淑基:〈湛甘泉與王陽明學說思想論辯之初步解析〉,《鵝湖》第31卷第9期(2006.03),頁43-52。new window
勞悅強:〈溫故知新─孔子之川流不舍與朱熹之川流不息〉,《文內文外:中國思想史中的經典詮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頁341-389。
游騰達:〈陽儒陰釋:論羅整庵、湛甘泉對楊慈湖的評判〉,《中國文學研究》第26期(2008.06),頁77-116。new window
游騰達:〈慈湖學說在明代中葉的迴響─以陽明後學評騭「不起意」說為焦點〉,《國文學報》第43期(2008.06),頁75-107。new window
湛偉恩:〈湛甘泉與紫云書院〉,《嶺南文史》2005年01期,頁43-44。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06),頁247-281。new window
劉宗賢:〈湛、王心學異同論略〉,《孔子研究》1994年第1期,頁74-80。
劉興邦:〈論江門學派〉,《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1期(2004.02),頁17-21。
劉興邦:〈論湛若水的心學思想〉,《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4期(2006.11),頁1-5+9。
潘振泰:〈明代江門心學的崛起與式微〉,《新史學》第7卷第2期(1996.06),頁1-45。new window
鄧洪波:〈王、湛之學與明代書院的輝煌〉,《湖南大學學報》,第10卷第01期(1996年),頁57-63。
黎業明:〈湛若水與嚴嵩交往述略〉,《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2期,頁121-128。
鄭宗義:〈甘泉心學探微〉,《儒學、文化與宗教─劉述先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頁125-155。
鄭宗義:〈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09),頁337-388。new window
錢茂偉:〈論湛若水《楊子折衷》的學術價值〉,《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5卷第2期(2002年6月),頁63-67。
賴志玲、吳愛邦:〈隨處體認天理—論湛若水道德修養的途徑〉,《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2006.05),頁20-23。
鍾彩鈞:〈湛甘泉哲学思想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09),頁345-406。
鍾彩鈞:〈儒家與民間信仰的關係:以湛甘泉《參贊事略》為例〉,《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頁491-520。new window
(三) 學位論文 (依時間先後排列)
黃敏浩:《湛甘泉的生平及其思想》,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亨指導,1988年。
潘振泰:《湛若水與明代心學》,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家儉指導,1992年。new window
賴昇宏:《湛甘泉理學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俊彥指導,1998年。new window
張佑珍:《從出世到入世─湛若水對「學宗自然」之闡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祝平次指導,2003年。
李宇婷:《湛甘泉哲學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姜允明指導,2003年。
劉同輝:《湛若水教育心理思想之研究》,上海師範大学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燕國材指導,2003年。
張伯宇:《湛甘泉心學思想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周志文、殷善培指導,2004年。
虞瀟浩:《湛甘泉學說中的理氣與心》,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吳愛邦:《隨處體認天理─湛若水道德修養理論研究》,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碩士論文,江雪蓮、鄭維銘指導,2005年。
童中平:《隨處體認天理─湛甘泉哲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高瑞泉指導,2007 年。
張曉劍:《湛若水的“體用渾一”之學與踐履》,浙江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束景南指導,2008年。
黎業明:《湛若水生平與學術思想研究》,中山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馮達文指導,2009年。
王文娟:《湛甘泉哲學思想研究》,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陳來指導,2011年。
(四)、外文資料
山井湧:《明清思想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0年。
岡田武彥:〈湛甘泉の学的精神〉,《哲學年報》(九州大學)第18卷,昭和30(1955)年。
荒木見悟:〈湛甘泉と王陽明─なぜ甘泉學は陽明學ほど發展しながつたか〉,《明代思想研究》(東京:創文社,1978年),頁51-80。
志賀一朗:〈王陽明と湛甘泉〉,《日本中国学会报》第21集,1969年。
志賀一朗:《湛甘泉の研究 》, 東京:風間書房,1980年。
志賀一朗:《湛甘泉の学説》,東京:風間書房,1983年。
志賀一朗:《湛甘泉と王陽明の関係》,東京:風間書房,1985年。
志賀一朗:《湛甘泉の教育》,東京:風間書房,1987年。
Chan, Wing-tsit,Chan Jo-shui's influence on Wang Yang-ming,Philosophy East and West(January and April 1973),Vol.23, p.9-30.
Woo, Ann-ping Chin,Chan Kan-ch’uan and the continuing Neo-Confucian discourse on mind and principle,Ann Arbor, Mich. :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87, c198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