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邵雍先天《易》經世演用之研究-以中國歷代政權興替之戰爭為例
作者:郭世清
作者(外文):Kuo,Shih-Ching
校院名稱:政治作戰學校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孫劍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邵雍先天易皇極經世元會運世皇帝王伯歷代政權興替之戰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3
三千餘年一旦暮,百萬征戰似盤棋;皇極經世撼天地,漁樵自樂擊壤吟!
觀《易》自太極而兩儀、四象、八卦,八八相乘為六十四。看似簡易,實可複雜。藉由北宋邵雍「先天《易》」的經世演用,筆者整理繪製百餘張圖表,逐一探討中國歷代「政權興替」的過程,以及相關戰爭之關係,期能另開《易》學歷久彌新的參考價值。
邵雍運用先天卦數,綜論天道人事,經緯古今歷史,氣度高明英邁,見識超詣絕人。尤能體現宇宙萬物陰陽相對的關係,推摩變易規律,顯示事物螺旋發展的變化週期,向以「溯知過去,預測未來」著稱,已將《易》學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高峰階段。他特別強調宇宙生成運動和歷史治亂趨勢,並藉此說明古今事物興衰之道。諸如「元會運世」等思維,更是其主要創見學說。自堯舜以下,迄五代十國而北宋初興的歷代更迭過程,均可見於「先天《易》」圖數的推演之跡;至於宋元明清迄民國肇建之年,雖在邵子身後而未明言,然亦能尋繹其經世演用模式,參酌史料以賡續推論之。
本文的核心命題,為「中國歷代『政權興替之戰爭』,與邵雍『先天《易》』推演結果的相關程度」之檢證。目前,精密算出的「夏商周年表」,與《皇極經世》的「以運經世」對照,證明邵雍於北宋即已確定前朝各代帝王在位時間,比其他史家能掌握的部份,提前千餘年數之多。因此,深入瞭解邵雍所推「歷史帝王年表」的來龍去脈,對於我們檢證「中國歷代戰爭年表」,會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最後,「元會運世」每一年所屬的卦氣,按照「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的順序而走,實有可重複驗證性。筆者特別將時空軸線拉長放大,慎重核對相關卦象顯示的史實徵候,方能驗諸北宋以後的「政權興替」與卦氣之流變,再聚合於「戰爭史事」的焦點之上。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得失之林,吉凶之鑒。」考古可以鏡今,固持至慎之中,寓有忠愛之道,殆康節之微言大義!
本文研究發現,包括「先天《易》」的科學觀、數學觀、歷史觀、政治觀和人性觀;研究建議,包括「深入邵父聲韻,分析國名生克」和「整合電腦統計,計算戰爭因素」;未來研究方向,則包括「推論歷代國祚」、「審度歷代國都」、「體悟明心見性」等三者。期能對邵子「先天《易》學」的現代詮釋,再盡棉薄之力。
參考書目
一.古籍(以作者撰著朝代為序)
漢 司馬遷著
《史記》,(台北:樂天出版社)。
漢 焦延壽著
《焦氏易林》,(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漢 孔安國註
《書經》,(台北:龍泉出版社)。
漢 毛亨傳,鄭玄箋
《詩經》,(台北:龍泉出版社)。
晉 杜預註
《春秋左氏傳》,(台北:龍泉出版社)。
宋 司馬光著
《資治通鑑》,(台北:中新書局)。
宋 邵雍著
《皇極經世書》,《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一○九.術數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邵伯溫著
《聞見錄》,《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三四四•小說家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邵伯溫著
《易學辨惑》,《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三•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黃震著
《黃氏日鈔》,《景印四庫全書•經部十四•儒家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王應麟著
《困學紀聞》,《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一六○•雜家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張行成著
《易通變.卷二十六》,《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一一○.術數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朱震著
《漢上易傳》,《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五•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朱熹著
《周易本義》,《景印四庫全書•經部六•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晦庵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唐仲友著
《帝王經世圖譜》,《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二二八•類書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祝穆著,
《古今事文類聚前集》,《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二三一•類書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章如愚著
《群書考索續集》,《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二四四•類書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王應麟著
《通鑑地理通釋》,《景印四庫全書.史部七○•編年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 黎靖德編
《朱子語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元 托克托著
《宋史•道學傳》,《四部備要•史部》冊十八,(台北:中華書局)。
元 董真卿著
《周易會通》,《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二○•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元 錢義方著
《周易圖說》,《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二○•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明 胡廣著
《性理大全書》卷七至卷八,(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膠卷第5565號)。
明 顧起元著
《說略》,《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三三•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明 章潢著
《圖書編》,《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二七四•類書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明 張九韶著
《理學類編》,《景印四庫全書•子部十五•儒家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明 顧炎武著
《日知錄》,《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一六四•雜家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王夫之著
《周易稗疏》,《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三三•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船山易學》,(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台景印初版)。
---《讀通鑑論》,(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3月台景印初版)。
清 黃宗羲著
《易學象數論》,《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三四•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黃宗羲著
《易學象數論》,(台北:廣文書局)。
---《宋元學案》,(台北:世界書局)。
清 黃宗炎著
《圖學辯惑》,《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三四•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胡渭著
《易圖明辨》,《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三八•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陳夢雷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台北:文星書局)。
清 畢沅編
《續資治通鑑》,(台北:建宏書局)。
清 李光地著
《御纂周易折中》,《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三二•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孫奇逢著
《讀易大旨》,《景印四庫全書•經部三三•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連斗山著
《周易辨畫》,《景印四庫全書•經部四七•易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王懋竑著
《白田雜著》,《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一六五•雜家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俞琰著
《易外別傳》,《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三六七•道家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王植著
《皇極經世書解》,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一一一.術數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游藝著
《天經或問》,《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九九•天文算法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梅文鼎著
《歷算全書》,《景印四庫全書.子部一○○•天文算法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永瑢、紀昀等著
《景印四庫全書•總目三•史部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四庫全書•總目四•集部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 江永著
《河洛精蘊》,(台北:鼎文書局)。

二.專書(以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一)《易學》類
朱伯崑主編
《周易知識通覽》,(山東:齊魯書社,2004年1月初版三刷)。
江弘毅著
《邵雍皇極經世史表》,(台北:文笙書局,2001年初版)。
江國樑著
《周易原理與古代科技》,(廈門:鷺江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
---《易學研究基礎與方法》,(台北:學易齋,2000年12月出版)。
吳康著
《邵子易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出版)。
吳森著
《應用易經》,(台北:好友印刷企業有限公司出版)。
余敦康著
《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1月初版)。
李一忻點校
《皇極經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9月初版一刷)。
李申著
《易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一刷)。
李煥明撰
《易經的生命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李樹菁、段長山、徐道一主編
《周易與現代自然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
沈仲濤著
《易卦與代數之定律》,(上海:中華新教育社,1932年7月出版)。
沈宜甲著
《科學無玄的周易》,(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6年2月再版)。
杭辛齋著
《易數偶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鉛印本影印版)。
---《讀易雜識》,(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鉛印本影印版)。
---《沈氏改正揲蓍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出版)。
苗孝元、羌在生著
《易之道》,(濟南:日照日報社,2002年9月初版一刷)。
施維著
《周易八卦圖解》,(四川:巴蜀書社,2003年3月初版)。
孫劍秋著
《易理新研》,(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再版)。
馬菲博士(德)著
《潛在意識與占卜》,(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
高懷民著
《邵子先天易哲學》,(台北:自印,1997年3月初版)。
---《偉大的孕育》,(台北:自印,1997年2月初版)。
張其成主編
《易學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2月第一版三刷)。
---《象數易學》,(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6月初版一刷)。
張承緒著
《周易象理證》,(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重印本)。
張善文著
《象數與義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月初版一刷)。
---《尚氏易學存稿整理》四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一刷)。
郭懿雲編
《邵子易數講義》,(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4月修訂一版一刷)。
郭俊義、劉英編著
《易經與廣義預測》,(南昌:江西高校,2002年6月初版四刷)。
陳良運著
《焦氏易林詩學闡釋》,(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二刷)。
閆修篆編輯
《皇極經世書今說》,(台北:問津堂,2004年1月出版)。
黃元炳撰
《易學探源》,(台北:集文書局,1977年影印出版)。
黃本英著
《易經科學》,(台北:集文書局,1980年出版)。
黃慶萱著
《易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80年出版)。
董光璧著
《易圖的數學結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物理時空新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易學與科技》,(台北市:大展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一刷)。
劉子華著
《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出版)。
劉瀚平著
《宋象數易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2月初版一刷)。
劉大鈞著
《象數精解》,(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初版)。
鄭吉雄著
《易圖象與易詮釋》,(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2月初版一刷)。
鄭萬耕著
《易學源流》,(台北:大展出版社,2002年4月初版一刷)。
蕭元主編
《周易大辭典》,(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二刷)。
賴貴三主編
《臺灣易學史》,(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2月10日初版)。
薛學潛著
《易與物質波量子力學》,(北京:中國科學公司,1937年出版)。
嚴靈峰編輯
《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27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鉛印本影印版)。
老古文化
《善本易經》,(台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台五版)。

(二)理學類
古清美著
《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書局,1996年11月初版)。
吳康著
《宋明理學》,(台北:華國出版社,1977年10月增訂四版)。
杜保瑞著
《北宋儒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初版一刷)。
岡田武彥(日)主編
《二程全書》下冊,(台北:中文出版社,1979年5月再版)。
孫振青著
《宋明道學》,(台北:千華出版公司,1986年9月15日初版)。
蔡仁厚著
《宋明理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9月修訂四版)。
蕭永明著
《北宋新學與理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錢穆著
《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修訂重版4刷)。

(三)文學類
竺家寧著
《古音之旅》,(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3月再版七刷)。
胡應麟著
《詩藪》,(台北:廣文書局)。
陳明點校
《伊川擊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一刷)。
章培恒、駱玉明主編
《中國文學史》上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一版九刷)。
湯可敬撰
《說文解字今釋》,(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12月新一版三刷)。
鄭定國著
《邵雍及其詩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


(四)史學類
王仲孚著
《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2月初版)。
王式智著
《中國歷代興亡述評》,(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1月增訂一版)。
王家范著
《中國歷史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初版)。
王雲五主編
《竹書紀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臺初版)。
王壽南主編,
《中國歷代思想家》第九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更新版一刷)。
---《中國歷代創業帝王》,(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政治基金會,1964年1月初版)。
王錦貴主編
《中國歷史文獻目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初版三刷)。
任映滄編著
《歷代中興復國史述要》,(台北:正中書局,1961年4月臺一版)。
朱希祖著
《中國史學通論》,(台北:莊嚴出版社,1977年10月初版)。
朱堅章著
《歷代篡弒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政治基金會,1964年12月初版)。
江濤主編
《中華帝國爭霸史》,(台北:華嚴出版社,1995年5月初版)。
牟宗三著
《歷史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6年9月四版)。
何炳松著
《通史新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11月臺一版)。
余英時著
《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3月初版十八刷)。
吳小如、莊銘權編著
《中國文史工具資料書舉要》,(北京:明倫出版社,1978年11月)。
吳德霖編著
《中國歷朝年代干支表》,(台北:馬陵出版社,1978年8月初版)。
李季平著
《古史探微》,(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9月二版)。
李衡眉著
《先秦史論集》,(山東:齊魯書社,1999年10月初版)。
李豐斌譯
《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5月初版)。
杜維運撰
《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3月十版)。
沈起煒編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古代篇),(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5月初版)。
門巋主編
《二十六史精粹今譯》續編,(台北:建宏出版社,2002年5月初版二刷)。
林平編著
《宋代史學編年》,(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林達禮編著
《中華五千年大事記》,(台北:大孚書局,1985年8月再版)。
姜文奎著
《夏商周年代考》,(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2000年12月初版)。
柏楊編著
《中國歷代年表》上下冊,(台北:躍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元月初版)。
胡秋原著
《史學方法之要點》,(台北:學術出版社,1970年3月初版)。
夏曾佑著
《中國古代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4月臺二版)。
徐鴻修著
《先秦史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
柴德賡著
《史學舉要》,(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10月初版)。
高明士主編
《中國史研究指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4月初版)。
高振鐸主編
《古籍知識手冊》,(山東: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
高越夫著
《中國歷朝興亡紀》,(台北:維新書局,1968年8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
《中國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0年12月臺一版)。
張玉法著
《歷史學的新領域》,(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12月初版七刷)。
張習孔、田珏等編
《中國歷史大事編年》,(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9月初版)。
張蔭麟著
《中國上古史綱》,(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9月初版)。
梁啟超著
《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旋風出版社,1958年8月初版)。
許倬雲著
《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10月初版)。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台北:英文漢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初版)。
郭廷以編著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四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5月初版)。
陳叔諒、李心莊編
《重編宋元學案》第一冊,(台北:國立編繹館,1976年3月台五版)。
陳建智等編著
《中國古代王位更替》,(台北:雲龍出版社,1993年5月再版)。
陳韜譯,伯倫漢(E.Bernheim)著
《史學方法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麥勁生著
《近代史學與史學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0月初版)。
馮愛群編著
《五千年中國歷代世系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3年9月初版)。
黃仁宇著
《新時代的歷史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月初版)。
黃忠天著
《周易程傳註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年9月二版)。
楊家駱主編
《宋元學案》,收錄於「歷代學案第一期書」第一冊,(台北:世界書局)。
楊殿珣著
《中國歷代年譜總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5月初版)。
楊遠鳴編
《中國歷代大事年表》,(台北:集文書局,1982年9月初版)。
楊寬著
《西周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初版)。
楊豫譯
《當代史學新趨勢》,(台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
楊懋春著
《史學新論》,(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74年12月初版)。
萬國鼎編
《中國歷史紀年表》,(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10月補訂)。
賈虎臣編著
《中國歷代帝王譜系彙編》,(台北:正中書局,1966年1月臺一版)。
趙干城、鮑世奮譯
《史學方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1月初版)。
劉琳、吳洪澤著
《古籍整理學》,(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初版)。
潘英著
《中國上古史探微》,(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3月初版)。
黎東方著
《我對歷史的看法》,(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79年6月再版)。
賴榕祥編著
《中國歷代治亂興衰史》,(台北:大東書局,1970年6月初版)。
錢穆著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初版十四刷)。
---《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1月初版五刷)。
---《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11月修訂三版二刷)。
嚴耕望著
《治史經驗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11月五版)。
顧頡剛口述
《中國史學入門》,(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11月初版)。
山東大學編
《中國歷史大事典》,(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初版)。

(五)數學類
代欽著
《儒家思想與中國傳統數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6月初版)。
林夏水著
《數學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初版)。
金健民著
《中國古代典籍中的自然科學思想》,(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初版)。
常秉義著
《周易與曆法》,(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4年9月二版四刷)。
趙定理著
《中華自然哲學的數理原理》,(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
劉洪濤著
《古代曆法計算法》,(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二刷)。
樂愛國著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初版)。

(六)軍事類
卜延軍著
《軍事預見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
H.沃羅比約夫(俄)著
《軍事未來學》,(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02年4月初版一刷)。
中共國防大學「戰史簡編」編寫組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簡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10月初版二刷)。
中共國防大學「中國軍事史」編寫組
《中國歷代戰爭年表》上下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1月二版)。
李厚壯譯
《近代中國的軍事與戰爭》,(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8月初版)。
李零著
《孫子古本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二刷。
李興斌注釋
《孫子兵法新譯》,「銀雀山漢墓竹簡校本」,(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3月初版二刷)。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
《戰爭與中國社會之變動》,(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11月初版)。
陶希聖、沈任遠合著
《中華民族戰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5年7月初版)。

(七)其它類
卞曉平等譯,阿爾努(法)等著
《科學與哲學的對話》,(北京:三聯書社,2001年9月初版)。
江日新主編
《中西哲學的會面與對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宋稚青、林如豪著
《邏輯與科學方法》,(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0年3月再版)。
吳泓渺譯,埃德加.葛蘭(法)著
《方法:天然之天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
唐明邦著
《邵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
秦海鷹譯,埃德加.莫蘭(法)著
《方法:思想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
陳鼓應主編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10月初版一刷)。
葉至誠、葉立誠等合著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2月)。
熊十力著
《讀經示要》,(台北:明文書局,1984年7月初版)。

三.論文(以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一)學位論文
1.博士論文
徐紀芳撰
〈邵雍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博士論文,1994年12月)。
彭涵梅撰
〈邵雍元會運世說的時間觀〉,(台北:台灣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3年)。
黃忠天撰
〈宋代史事易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6月23日)。
2.碩士論文
王國忠撰
〈邵雍《易》數哲學探究〉,(台北:輔仁大學碩士論文,1995年)。
胡文欽撰
〈邵雍觀物思想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碩士論文,2001年)。
張新智撰
〈邵康節先天《易》學之歷史哲學研究〉,(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2年)。
陳玉琪撰
〈邵雍「先天圖」研究〉,(台北:東海大學中文碩士論文,2001年)。
廖添洲撰
〈邵雍處世思想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碩士論文,1996年)。
謝智偉撰
〈組織變遷邏輯之探討:易經哲學的觀點〉,(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二)期刊論文
于載洽撰
〈宋《易》象數學簡論〉五篇,刊載於《中華易學》,(台北:中華民國易經學會,1995年2,4,5,7,11月)。
---〈漢《易》象數學簡論〉上下篇,刊載於《中華易學》,(台北:易經學會,1993年2-3月)。
王利民撰
〈《伊川擊壤集》與先天象數學〉,刊載於《孔子研究》2003年第三期,(濟南:曲阜師範大學)。
王國忠撰
〈揚雄太玄的象數結構與形上思想〉,刊載於《中華易學》第十九卷第九至十一期,(台北:中華民國易經學會,1999年1月)。
王曉毅撰
〈從象數到本體-漢魏之際思維方式的演變〉,刊載於《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二卷七期,(台北:哲學與文化雜誌社,1995年7月)。
李申撰
〈邵雍的皇極經世書〉,刊載於《周易研究》,(濟南:山東大學,1989年第2期)。
李秋麗撰
〈朱熹對邵雍先天象數〉,刊載於《孔子研究》2003年第一期,(濟南:曲阜師範大學)。
李滿撰
〈邵雍美學思想述評〉,刊載於《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四期,(江西: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李霖生撰
〈周易政治哲學芻議〉,刊載於《哲學雜誌季刊》第十八期,(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11月)。
竺家寧撰
〈皇極經世書〉,刊載於《聲韻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2年7月)。
金祖孟撰
〈論邵雍的天圓而地方〉,刊載於《自然科學史》第8卷第3期,(北京:科學出版社)。
金起賢撰
〈王弼易學與象數之關係〉(上中下篇),刊載於《中華易學》,(台北:中華民國易經學會,1995年4-6月)。
柯資能撰
〈先天易的數學基礎初探-試論先天卦序與二進位制〉,刊載於《周易研究》2001年第三期,(安徽:合肥)。
高懷民撰
〈邵雍先天易論史述評〉,刊載於《政大學報》第63期,(台北:政治大學,1991年9月)。
---〈數往知來談易經哲學〉,刊載於《哲學雜誌季刊》第十六期,(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4月)。
陳郁夫撰
〈論邵康節的詩〉,刊載於《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二卷第十一期,(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9年11月)。
張其成撰
〈邵雍:從物理之學到性命之學〉,刊載於《孔子研究》2001年第三期,(濟南:曲阜師範大學)。
---〈論「象本論」學派〉,刊載於《東南學術》2000年第一期,(福建:東南學術雜誌社)。
張新智撰
〈試論黃宗羲易學象數論的得失-以其對納甲及先天圖之評述所作的試探〉,刊載於《孔孟月刊》第三十六卷第二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97年10月)。
黃一農撰
〈候氣說是個騙局〉,刊載於《科學人》中文版創刊號,(台北:宇泰圖書公司,2002年3月出版)。
黃人傑撰
〈方法論的研析〉,收錄於《三民主義學報》第三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1979年6月)。
黃沛榮撰
〈易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錄於鍾彩鈞主編之《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5月初版)。
董光璧撰
〈以科學的觀點看象數學-兼論道家與易學〉,刊載於《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10月)。
廖名春撰
〈《帛書易傳》象數說探微〉,刊載於《漢學研究》十三卷二期,(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5年12月)。
廖維藩撰
〈象數與天地萬物之生成變化〉及〈象數理則釋例〉,分別刊載於《學粹雜誌》三卷一、二期,(台北:學粹雜誌社,1961年1-2月)。
潘雨廷撰
〈論邵雍與《皇極經世》的思想結構〉,刊載於《周易研究》總第22期,(濟南:山東大學,1994年)。
蕭行易撰,
〈論「學術論著」撰寫要領〉,刊載於《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1992年6月)。
簡博賢撰
〈論象數推《易》之學-由《退溪易說》談起〉,刊載於《中興大學中文學報》第四期,(台中:中興大學,1991年1月)。

(三)研討會論文
王國忠撰
〈先天《易》的理象思想〉,刊載於《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集》,(湖北:武漢大學,2000年11月)。
向世陵撰
〈六十四卦方圓圖說〉,收錄於「首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發表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易經學會,2000年)。
杜保瑞撰
〈邵雍儒學建構之義理探討〉,發表於「兩岸四地中青年哲學家學術論壇」會議,(澳門:中國哲學會,2004年1月7日)。
陳榮灼撰
〈《周易》重建與智測現象學〉,刊載於《中西哲學的會面與對話》,第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之三,(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2月)。
彭涵梅撰
〈邵雍先天八卦次序圖初探〉,刊載於《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集》,(湖北:武漢大學,2000年11月)。
楊翰柳撰
〈邵雍《易》學影響及現代評價〉,發表於「1999年兩岸《易》學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易經學會,1999年7月30日)。

四.電子文獻
(一)「中央研究院漢籍文獻資料庫」,網址: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ihp/ftmsw3.
(二)「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網址:
http://libnt.npm.gov.tw/s25/index.htm.
(三)「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網址:
http://datas.ncl.edu.tw/theabs/00/.
(四)郭彧撰,〈《皇極經世》與夏商周年表〉,網址: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xshzhnbiao.htm.
(五)李財盛譯,〈地球會重現冰河期嗎?〉,刊載於「科學月刊雜誌」,網址:http://book.tngs.tn.edu.tw/database/scientieic/content/1980/00100130/0014.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