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毛澤東意識形態之研究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黃筱薌
出版日期:1991
卷期:46
頁次:頁97-139
主題關鍵詞:毛澤東意識形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Easton, David(1957)。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System。World Politics,9,383-400。  new window
2.黃筱薌(19910600)。列寧之意識形態與實踐之研究。復興崗學報,45,279-3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筱薌(19901200)。馬克斯意識形態之解析。復興崗學報,44,329-3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毛澤東。論新階段。解放,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67)。紀念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發表一週年。紅旗雜誌,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英明(19871200)。論中共意識形態。共黨問題研究,13(12),29-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廣華(1990)。毛澤東的辯證策略觀。龍旗雜誌,108,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中明(19910300)。唯物辯證法的認識論及其運用。共黨問題研究,17(3),40-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希哲(1981)。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七十年代,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學稼(19770900)。評「毛澤東思想」。中華雜誌,15(9),35-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韋玉莉(19901200)。毛澤東的意識形態危機--關於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起因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16(12),35-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平生(19910100)。中共意識型態結構的變遷。共黨問題研究,17(1),54-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朱新民(1985)。中共政治體系調適能力之研究(一九七八-一九八五)(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彭澤益(1946)。太平天國革命思潮。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雨蒼(1974)。毛澤東思想剖析。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cLellan, David、施忠連(1991)。意識形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姜新立(1980)。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貧困。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蔣中正(1978)。蘇俄在中國。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大衛‧艾克敏、譚志強(1990)。未完成的民主運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史諾、方霖(1949)。毛澤東自傳。香港:新民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海濤(1976)。毛澤東孽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銳(1957)。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毛澤東(1964)。毛澤東的四篇哲學論文。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eymour, James D.(1976)。China: The Politics of Revolutionary Reintegration。New York:Thomas Y. Crowell co. Inc.。  new window
12.哈伯瑪斯(1970)。Towards a Rational Society。Bosto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Nettle, J. P.(1967)。Political Mobilization。NY:Basic Books。  new window
14.王健民(1965)。中國共產黨黨史稿,第三編延安時期。臺北:王健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Michael, Franz(1977)。Mao and Perpetual Revolution。New York: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Inc.。  new window
16.Schurman, Franz(1970)。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7.Edinger, Lewis J.(1967)。Political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ized Society: Studies in Comparative Analysis。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window
18.Ho, Ping-ti、Tsou, Tang。China in Crisis: China Heritage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System。Book One。  new window
19.(1973)。一九七二年匪情年報。臺北:情報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葉青(1974)。毛澤東思想批判。臺北: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Starr, John Bryan(1973)。Ideology and Culture。New York:Harper and Row Publisher。  new window
22.溫偉耀(1979)。共產主義與基督教。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Schram, Stuart R.(1967)。Mao Tse-Tung。Pall Mall:Praeger Press。  new window
24.馬克斯。費爾巴哈的提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成中英(1989)。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周綱(1973)。楊成武和林彪的兵變真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劍英(19790930)。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英時(19871231)。衝決極權羅網的『反思』--與兩位大陸青年思想家談大陸的改革前景和思想出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毛澤東(1969)。實踐論--論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和行的關係。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澤東(1969)。矛盾論。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殷海光(1986)。中國現代化的問題。中國現代化的歷程--知識份子與中國現代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毛澤東(1977)。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廷以(19831115)。中國現代的延悮。中國現代化的歷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廷以(19831115)。近代西洋文化之輸入及其認識。中國現代化的歷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滕傑(1985)。中國共產黨組織之剖析。組織與策略。臺北:龍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Gasster, Michael、古偉瀛(19831115)。中國政治現代化運動中的改革與革命。中國現代化的歷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Eisenstadt、吳樂道(19831115)。傳統,變遷與現代性:中國經驗之反省。中國現代化的歷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毛澤東(1969)。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毛澤東(1969)。星星之火,可以燦原。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少奇(1950)。論黨。中共「解放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毛澤東(1969)。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70)。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主席的五篇哲學著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毛澤東(1969)。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列寧(1963)。民族和殖民地問題委員會的報告( 一九二〇年七月二十六日)。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毛澤東。在北戴河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思想萬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毛澤東。在一次滙報時的插話( 一九六四年三月)。毛澤東思想萬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毛澤東。在杭州會議上的講話(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毛澤東思想萬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毛澤東(1969)。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毛澤東(1969)。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列寧(1961)。論對馬克斯主義的諷刺畫和『帝國主義經濟主義』。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毛澤東(1969)。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89)。中共第二部憲法。中共現行法律彙編。臺北:法務部調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澤厚(1987)。試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956)。鄧匪小平在匪黨八全大會上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匪黨八全大會報告與決議彙編。臺北:陽明山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56)。中國共產黨黨章。匪黨八全大會報告與決議彙編。臺北:陽明山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馬克思、恩格斯(1965)。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斯、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毛澤東。蘇聯『政治經濟學』讀書筆記(第一部分)。毛澤東思想萬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溫偉耀。共產主義與基督教。中國大陸研究論文選輯。中國大陸研究教學資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羅曉南。毛澤東思想--一個農民馬克思主義的烏托邦。中國大陸研究論文選輯。中國大陸研究教學資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毛澤東(1953)。改造我們的學習。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毛澤東。「在八大二次會議上的講話」,第三次講話。毛澤東思想萬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馬克思(1965)。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傅偉勳。大陸學者的哲學研究評論。海峽兩岸學術研究的發展。臺北:中國論壇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邱垂亮(1988)。中國大陸最需要現代化的科學:政治學。海峽兩岸學術研究的發展。臺北:中國論壇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Pye, Lucian、徐火炎(1980)。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權威危機。中國現代化的歷程:知識份子與中國現代化。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