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家組織法的憲法解釋--兼評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三八七與四一九號解釋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作者:李惠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Hwai-tzong
出版日期:1997
卷期:26:4
頁次:頁13-75
主題關鍵詞:權力分立權能區分內閣制總統制國家組織法之解釋憲法統一性原則客觀的先存理解民主國家原則釋字四一九號解釋釋字三八七號解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9
  • 點閱點閱:233
     我國憲法有關國家組織法有諸多矛盾,主要係源於「以權能區分為形骸,以權力 分立為實質」的設計。本文認為,權力分立制衡之法理,才是我國國家組織法之基本原理, 因此遂有內閣制與總統制的問題。現行憲法採「修正內閣制」,此種設計所可能造成憲政問 題,本文認為可以憲法解釋加以解決。我國國家組織法基本決定,諸如民主國家原則、共和 國家原則、法治國家原則和德國並無大異,故德國憲法學所發展出來的憲法解釋原則,本文 認為可以援用。大法官會議對此種「權力分立而制衡」之「先存理解」,已在釋字十四、三 十三、十二八、三四二等號解釋正確表達。就此,釋字三八七號解釋結論值得贊同。副總統 和行政院長同屬行政權之職位,其不能兼任,雖於憲法無明文禁止,但於憲法法理則不得謂 不明。釋字四一九號解釋,雖未直接對「此兼任之事實」宣告為違憲,其結論應可認為係宣 告此種兼任不當且已違憲。
期刊論文
1.呂炳寬(19951100)。我國中央政府之類型:修憲前後之比較。空大行政學報,4,281-3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涂懷瑩(19940500)。憲法增修條文之法律性質的檢討。法令月刊,45(5),1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華(19950400)。論憲法解釋之一些基本問題。憲政時代,20(4),1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Ehmke, Horst(1963)。Prinzipien der Verfassungsinterpretation。VVDStRL,20,53-102。  new window
5.蔡志方(19970300)。論「違憲無效」之判斷基準--以釋字第四一九號為探討中心。月旦法學,22,90-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湯德宗(19960600)。司法院大法官有關「權力分立原則」解釋之研究(下):個案評釋。政大法學評論,55,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湯德宗(19951200)。司法院大法官有關「權力分立原則」解釋之研析(上):總體分析。政大法學評論,54,19-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彥棻(1982)。中華民國憲法之基本精神。法令月刊,33(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起華(19890200)。我國中央政制性質的爭論。法律評論,55(2)=1256,3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樹立(19941000)。國家元首有無否決公布法律之權。憲政時代,20(2),17-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與齡(19941000)。論憲法增修條文修正後之國民大會。法令月刊,45(10),8-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錦堂(19940700)。總統直選與憲政體制改革。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15,735-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壯熙(19950500)。法國政治制度中的正當性平衡。社會文化學報,2,211-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董翔飛(19970300)。從國家永續及分權制衡觀點論副總統可否兼任行政院院長--兼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一九號解釋。法律評論,63(1-3)=1325,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馬起華(19890400)。我國中央政制性質的爭論。法律評論,55(4)=1258,2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慈陽、林奇青、梁宇賢(19960100)。「修憲後監察委員之地位」學術研討會。憲政時代,21(3),3-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席代麟(19950500)。我國釋憲法制下的政治問題:以「國會」為例。空大行政學報,3,253-2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洪貴參、劉家昆、林瑋桓、謝明道(19961000)。「副總統得否兼任行政院長釋憲案」研討會。月旦法學,17,56-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盧瑞鍾(19950500)。總統制與內閣制優缺點之比較。政治科學論叢,6,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蔡宗珍(19970100)。國民主權於憲政國家之理論結構。月旦法學,20,30-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湯德宗(1997)。權力分立原則與違憲審査制度設計--試論大法官違憲審査權之界限。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中研院社科所舉辦 (會議日期: 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建良(1997)。政治問題與司法審査。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中研院社科所舉辦 (會議日期: 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翔飛(1997)。從權力制衡及國家永續性看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長之憲政爭議。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中研院社科所舉辦 (會議日期: 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俊雄(1997)。從「整合理論」之觀點論個案憲法解釋之規範效力界限問題。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中研院社科所舉辦 (會議日期: 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1997)。司法院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嘉尹(1992)。憲法解釋理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紀東。憲法釋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君勱(1970)。國憲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科(1970)。憲政要義。臺北:雲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彥棻(1990)。憲法論叢。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董霖(1968)。戰前之中國憲政制度。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1989)。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Lijphart, Arend、陳坤森(1994)。當代民主類型與政治。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Dreier, Ralf、Schwegmann, Friedrich(1976)。Probleme der Verfassungsinterpretation。Baden-Baden。  new window
9.林銘德(1988)。五權憲法中的國民大會。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力行(1994)。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臺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薩孟武(1990)。中國憲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繆全吉(1989)。中國制憲史資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鴻禧(1995)。李鴻禧憲法教室。臺北:月旦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Badura, Peter(1986)。Staatsrecht。München。  new window
15.林紀東(1983)。大法官會議憲法解釋析論。五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董翔飛(1994)。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董翔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Hesse, Konrad(1993)。Grundzüge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Heidelberg:C. F. Müller Juristischer Verlag。  new window
18.羅志淵(1990)。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Larenz, Karl(1979)。Richtiges Recht。München。  new window
20.薩孟武(1992)。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Bleckmann, Albert(1993)。Staatsrecht I--Staatsorganisationsrecht。  new window
22.Larenz, Karl(1985)。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  new window
23.Bydlinski, Franz。Juristische Methodenlehre。  new window
24.Stern, Klaus(1984)。Das Staasrecht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new window
25.Degenhart(1994)。Staatsrecht。  new window
26.Schmalz(1991)。Staatsrecht。  new window
27.葉啓芳、瞿菊農。洛克政府論次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子欣。美國憲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左潞生(1972)。比較憲法。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賀凌虛(1995)。孫中山政治思想論集。臺北:臺大三民主義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任卓宣(1982)。五權憲法之歷史與理論。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君勱(1972)。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國國民黨中央委負會黨史委負會(1984)。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馬起華(1981)。民主憲政的道路。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管歐(1993)。憲法新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劉慶瑞(1971)。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劉慶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Haverkate(1992)。Verfassungslehre。  new window
38.馬起華(1989)。政治學原理。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田炯錦(1992)。憲法論集。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宗祿(1978)。中國憲法論。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1994)。中國比較法學會年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台麟(1995)。法國政府與政治。五南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新民(1995)。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陳新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荊知仁(1985)。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陶百川(1978)。比較監察制度。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張治安(1994)。中國憲法及政府。臺北:五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Larenz, Karl、陳愛娥(1996)。法學方法論。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薛化元(19930000)。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臺北:稻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林紀東(1987)。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960606)。李登輝宣布連戰續兼閣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60531)。總統可否慰留閣揆,六十二位立委連署聲請解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60622)。副總統能否兼任閣揆,司法院下月舉辦公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60723)。副總統可否兼任行政院長釋憲審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60730)。總辭提名,可否著毋庸議,釋憲案昨再論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50509)。國大集會預算立院刪掉九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姚立民(19890530)。論立法院「同意權」的性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960223)。二月看守內閣、五月聯合內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如應(19960723)。副總統不宣兼任閨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960126)。閣揆角色定位應格外慎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970101)。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70102)。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970102)。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970103)。大法官的政治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970103)。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970110)。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新民(1994)。憲法「統帥權」之研究--由德國統帥制度演進之反省。軍事憲法論。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昭元(1997)。修憲界限理論之檢討。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臺北市:月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志雄(1993)。權力分立之理論與現實。憲法之基礎理論。稻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秉成(1992)。地方自治事項。地方自治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九如(1978)。致憲草審議委員會會書。民國憲政運動。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彥棻(1990)。五權憲法理論的研究。憲法論叢。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雷震(1978)。制憲國民大會的波瀾。民國憲政運動。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蔣介石。本黨對國民大會中爭執諸點的意見。蔣公總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蔣介石。政府對於中共問題所持之方針。蔣公總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蔣介石。二讀會後憲草之缺點及補救辦法。蔣公總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俊榮(1997)。消散中的「憲法時刻」。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月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宗力(1993)。憲政改革芻議。法與國家權力。月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Leisner(1994)。Betrachtungen zur Verfassungsauslegung。Walter Leiser Staat。  new window
14.吳庚(1988)。論憲法之基本原則。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司法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湯德宗(1987)。論憲法前言之內容及性質。中美憲法論文集。中國憲法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說明憲法草案制訂之經過意見。蔣公總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