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進黨派系政治:2000-2008
作者:謝瑞明
作者(外文):Hsieh, Jui-Mi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呂亞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民進黨派系陳水扁DPP factionalismChen Shui-bi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4
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民進黨取得中央執政的地位。在民進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2000年至2008年中央執政無疑是極為重要的發展過程及觀察重點。首先,這是台灣史上首次政黨輪替及民進黨史上首次中央執政,民進黨政府在這八年中對台灣政治發展有深刻的影響,具有歷史上的意義。其次,民進黨在八年中央執政後期卻深陷弊案,進而失去執政權,其中也深具反省的意義。
八年中央執政過程中,派系政治仍是黨內、黨政之間引起爭端及對立的主要根源,也是社會各界觀察民進黨政府執政的主要焦點。本論文的研究主題是八年中央執政時期民進黨派系政治的發展,從整體發展、派系的世代分布、派系與政黨事務、派系與選舉事務及派系與政府事務等角度,分別探討民進黨派系政治的發展過程、原因與主要本質。
本論文發現:中央執政後,派系政治仍是民進黨政治運作及權力結構的主要特徵。為配合執政及總統決策因素,傳統衝撞、合議及共治型態的派系政治的確已逐漸弱化與和緩。執政時期派系政治的型態,主要為陳水扁總統主導下的派系政治與圍繞總統候選人及地方行政首長所形成的個人派系。
陳水扁總統主導因素特別突顯,八年執政時期的諸多政黨事務、選舉事務及政府事務變遷,主要是此運作的呈現。不過,當陳水扁總統相關弊案陸續爆發後,其個人及所屬派系的權威已降低,黨內派系運作又逐漸回復至傳統型態。
民進黨是派系聯盟型態的政黨,整體事務由派系共同協商與決策。中央執政後,派系影響力弱化,成為穩定型的派系結構,陳水扁總統因半總統制下崇高的黨政地位,成為最重要的主導力量;原本派系產生重組,派系影響力走向弱化。所以中央執政後,民進黨較偏向黨內集權型的政黨。
過去個別存在、地位平等的普通及較制度化派系,在陳水扁總統及前述個別領導人自利主導下,逐漸轉變成個人侍從派系。以陳水扁總統為最高層,下轄前述個別領導人的複雜派系,是中央執政後民進黨的派系型態。此種複雜派系的型態,在執政中、後期爆發相關貪瀆弊案後才有所變遷。
另外,從競爭特徵與範圍的角度,執政前民進黨的派系運作為開放型態,因為派系競爭範圍包括廣泛的組織成員,甚至訴諸於社會團體或大眾。執政後,派系運作走向封閉型態,競爭範圍較侷限於領導核心的少數人,特別是陳水扁總統及少數高層領導人。而從派系發展的角度,民進黨派系發展與日本自民黨頗為相似,即由多元走向個別及共同主導的派系發展。
所以在2000年開展中央執政後,民進黨派系的正面、競爭功能已相當程度的喪失。因配合執政及陳水扁總統的主導,原本派系的影響力已大為降低。過去因派系競爭所展現的公開、民主、多元性格,在中央執政後也較為淡薄。民進黨派系的競爭功能也逐漸喪失,也是最終導致八年執政終結的主要原因之一。
The following research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factions, which consists of setting, form, range and reason in the DPP government time. Such a development could be comparable to traditional faction.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is that the operations of factions influence the political decisions and political powers in the DP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factions is very complicated. Political power is centralized in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Justice Alliance faction and New Tide faction. But since that the actual affair can unite the different faction in the party, which bring about ruling-group and opposition-group. Additionally, the original existing faction split himself.
Traditionally, factional politics apply collegiate system and shared governance. However, this situation has been mitigated by centralizing president’s authority. Dominant faction was led by Chen Shui-bian or local leaders during ruling period.
The reasons that influence factions consist of president, government policy,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electoral system. Chen Shui-bian played a key role in party affairs, election and policy during his ruling period.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relevant scandal,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and his faction lost prestige. In the meanwhile, the operations of the factions return to traditional model.
The equal, norm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ion in the past had gradually transferred into an individual servant faction under the ruling of self-interest dominant by Chen Shui-bian and other central leaders refer above. And this resulted in the complexity of the factions, which had changed right after the eruption of the scandals.
On the other hand, perceiving from the aspect of the comparative feature and range, the operation of faction in DDP was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however, it has changed into a reserved form since the ruling period, and the range of competition was restricted to the people in the core of ruling, especially to former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and other senior leadership. Moreover, from the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ctions,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y between DDP and LDP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in Japan, since that they both transferred their faction from a multiple form into a single and co-leading form.
Therefore, the positive and comparative function of DDP had strongly diminished since the ruling in 2000, not to mention the public, democratic and multiple features under the competition of faction had also profoundly decreased since the ruling. And this is undoubtedly the main reason that led to the end of eight- year-executive governance.
(一)、中文文獻
Blondel, Jean & Cotta, Maurizio主編,曾森、林德山譯,2006,《政黨政府的性質:一種比較性的歐洲視角》(The Nature of Party Government: A Comparative European Perspectiv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Mannheim, Karl著,徐彬譯,2002,《卡爾.曼海姆精粹》,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Michels, Robert 著,任軍鋒等譯,2003,《寡頭統治鐵律:現代民主制度中的政黨社會》(Political Parties;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Oligarchical Tendencies of Modern Democracy),天津:天津人民。
Nathan, Andrew著,何大明譯,2007,《從極權統治到韌性威權:中國政治之路》(Political Change in China: From Totalitarian Rule to Resilient Authoritarianism),台北:巨流。
Pye, Lucian W. 著,胡祖慶譯,1988,《中國政治的變與常》(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台北:五南。
丁仁方等,2006,〈地方派系與政黨結盟轉移理論之探索-民進黨為何未能瓦解地方派系?〉,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系,9月17日。
丸山勝著,楊鴻儒譯,2001,《陳水扁時代:台灣、民進黨,從誕生到執政》(陳水扁の時代:台湾・民進党、誕生から政権獲得まで),台北:凱侖。
方德琳,1997,〈民進黨新銳份子第一多〉,《財訊》,期183(6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157-161。
王 丹等,2011,《心理學家閱讀陳水扁》,台北:心靈工坊。
王美琇編,1995,《夢想台灣國》,台北:前衛。
王進名,2009,《民主進步黨地方黨職主任委員產生之制度穩定研究》,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業立,1998,〈選舉、民主化與地方派系〉,《選舉研究》,卷5,期1(5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頁77-94。new window
王業立,2000,《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業立、楊瑞芬,2001,〈民意調查與政黨提名:1998年民進黨立委提名與選舉結果的個案研究〉,《選舉研究》,卷8,期2(11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頁1-29。new window
包宗和,2001,〈政黨結盟重組的原因及其影響〉,蘇永欽主編,《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再出發?》,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頁3-12。
台 北,2001,〈民進黨擬提高台灣前途決議文位階〉,《民眾日報》,8月30日,版1。
台灣政治領袖心理檔案工作小組,2011,《信任與背叛-陳水扁心理檔案》,台北:心靈工坊。
田弘茂,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
田習如,2008,〈民進黨眾天王還在等〉,《財訊》,期318(7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80。
朱顯龍,2007,《民進黨執政後的台灣政局》,澳門:澳門理工學院。
自由談,2007,〈「會好也不完全」〉,自由時報,5月3日,版A2。
何孟奎,2002,〈派系搶人 正義連線大勝〉,《中國時報》,1月20日,版2。
何榮幸,2001,《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台北:時報。
何榮幸等,2000,《破曉 2000陳水扁勝選大策略》,台北:時報。
吳文程,1996a,《台灣民主轉型:從權威的黨國體系到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台北:時英。new window
吳文程,1996b,《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
吳玉山,1998,〈三黨大陸政策的趨同:選民偏好的常態分配與選票極大化策略〉,《理論與政策》,卷12,期3(9月),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頁5-21。new window
吳典蓉,2001,〈反傳統二粒土豆仁 打天下一本恩仇錄〉,《中國時報》,1月29日,版9。
吳典蓉,2002,〈亂自立院起 痛在執政者〉,《中國時報》,2月3日,版4。
吳明上,2011,〈從自民黨總裁選舉制度分析自民黨派閥勢力的形成與消長〉,《政治科學論叢》,期48(6月),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頁33-62。new window
吳芳銘,1996,《地方派系之結盟與分化變遷之研究-以嘉義縣和高雄縣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重禮,2002a,〈台灣地區「派系政治」研究文獻的爭議」:美國「機器政治」分析途徑的啟示〉,《政治科學論叢》,期17(12月),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頁81-106。new window
吳重禮,2002b,〈民意調查應用於提名制度的爭議:以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民主進步黨初選民調為例〉,《選舉研究》,卷9,期1(5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頁81-111。new window
吳重禮,2008,《政黨與選舉: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new window
呂亞力,1997,《政治學》,台北:三民。
呂亞力等編譯,2000,《民主理論選讀》,台北:風雲論壇。
宋朝欽等,1993,《民進黨執政之路》,台北:風雲論壇。
李心怡,2004,〈新文化論述是在討好不認同台灣的人?〉,《新台灣新聞周刊》,期426(5月),台北: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27-28。
李心怡,2006,〈黨政合議 游主席要落實〉,《新台灣新聞周刊》,期513(1月),台北: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26-27。
李志華,2007,〈游︰憲法一中 不符民進黨黨綱〉,《台灣時報》,4月21日,版2。
李欣芳,2011,〈綠排藍民調引爆派系互嗆〉,《自由時報》,1月18日,版A4。
李美惠等,2005,〈民進黨上台五年 把行政院長做小了〉,《商業周刊》,期896(1月),台北:城邦,頁76-80。
李家泉,2003,《陳水扁主政台灣總評估》,北京:華藝。
李家泉,2007,《陳水扁現象透視》,台北:海峽學術。
李森煙,2000,〈民進黨四派系籌組主流聯盟〉,《中央日報》,5月14日,版4。
李逸洋,1989,〈獨斷領導的迷思-民進黨體質與體制之析論〉,《新潮流》,試刊號(1月),台北:新潮流評論,頁24-29。
李濠仲,2002,〈民進黨派系影響立早已大不如前〉,《新新聞》,期785(1月),台北: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30。
李濠仲,2007,〈南流北流分流〉,《聯合晚報》,6月2日,版2。
村松岐夫、伊藤光利、辻中豊著,吳明上譯,2005,《日本政府與政治》(日本の政治),台北:五南。
沈有忠,2012,〈半總統制「權力總統化」之比較研究〉,《臺灣民主季刊》,卷9,期4(12月),頁1-36。new window
沈富雄,2006,〈異哉!黨政合議機制〉,《中國時報》,4月6日,版15。
沖野安春著,曹瑞泰譯,2000,《現代日本政治-制度與選舉過程》(現代日本の政治 制度と選挙過程),台北:國立編譯館。
卓榮泰,2007,《守護台灣 開創新局-陳水扁總統執政8年向人民報告(2000-2008)》,台北:總統府。
周玉寇等,2000,《唐飛-在關鍵年代裡》,台北:英特發。
周玉蔻,2000,《權力遊戲荒謬劇》,台北:商智。
明居正,1998,〈向心競爭與中華民國政黨政治之發展〉,《理論與政策》,卷12,期2(5月),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頁142-156。new window
林 勁,2001,〈民進黨執政之後的困境與走向〉,《台灣研究季刊》,期3(3月),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頁12-19。
林岱緯,2004,《民主進步黨黨政關係之研究(2000-2003)》,台北: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河名,2004,〈青壯派定位 中華民國執政黨〉,《聯合報》,4月24日,版4。林修全,2004,《選戰新文化論述盼成主軸》,《聯合晚報》,4月24日,版2。
林河名,2007,〈王世堅提「排藍」民調 王拓反制〉,《聯合報》,1月23日,版4。
林俊福等編著,1987,《鑼聲若響》,台北:黃信介、張俊宏發行。
林政忠,2005,〈羅文嘉” 新民進黨運動” 黨內撻伐〉,《聯合報》,10月2日,版4。
林晨柏,2006,〈游:總統支持黨政合議機制〉,《中國時報》,2月12日,版7。
林淑玲,1998,《陳水扁武功心法》,台北:時報。
林嘉誠等著,1992,《民主制度設計》,台北:業強。
林瑩秋,2001,〈另類「基本教義派」〉,《財訊》,期228(5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128-129。
林瑩秋,2002,〈新潮流「機要群」深藏不露〉,《財訊》,期246(5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162-164。
林瑩秋,2003,〈「股市是二十一世紀台灣最重要產業」〉,《財訊》,期258(1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93-101。
林瑩秋,2004,〈民進黨「長久執政」變新潮流「永續執政」〉,《財訊》,期268(11月),臺北:財信雜誌社,頁183-186。
林瑩秋,2005,〈新潮流集錢集權秘笈大公開〉,《財訊》,期275(2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140-146。
林瑩秋,2006,〈民進黨為何不倒扁?〉《財訊》,期296(4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138-139。
林瑩秋,2007a,〈「排藍民調派」大獲全勝!〉,《財訊》,期303(5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122-123。
林瑩秋,2007b,〈民進黨四天王各懷什麼鬼胎?〉,《財訊》,期301(7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132-134。
林濁水,2009,《歷史劇場-痛苦執政八年》,台北:INK印刻。
邵宏祥,2002,〈新潮流老中青三代逐漸成形〉,《財訊》,期247(3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42。
邱育王爭等,2004a,〈「新」政府,「舊」官僚?:中央政黨輪替與行政菁英的流動〉,《公共行政學報》,期12(9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頁1-40。
邱育王爭等,2004b,〈民進黨執政菁英的形成:以第一次中央政黨輪替為觀察對象〉,《台灣政治學刊》,卷8,期2(12月),台北:臺灣政治學會,頁121-183。
南方朔,1982,《帝國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台北:四季。
南方朔等,2008,陳國祥主編,《哭泣的台灣-看民進黨執政八年》,台北:INK印刻。
施正鋒,2004,〈新潮流 老二哲學的背後〉,《中國時報》,8月1日,版A15。
紀淑芳,2005,〈呂、游、蘇、謝「恐怖平衡」大對決〉,《財訊》,期279(5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130-131。
紀淑芳,2006,〈民進黨不倒扁四大關鍵〉,《財訊》,期297(11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98-99。
胡忠信,2001,《權力的傲慢-陳水扁的總統之路》,台北:商智。
若林正丈,1989,《轉型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台北:故鄉。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月旦。
唐 飛,2011,《台北和平之春-閣揆唐飛140天全記錄》,台北:天下遠見。
徐永明,2008,〈二次政黨輪替之後-民進黨的改革與發展與臺灣民主〉,卷5,期2,頁149-160。new window
徐永明等,2004,〈黨內派系競合與政黨選舉命運~以民進黨為例〉,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9月15日。new window
徐永明等,2005,〈派系競爭與派系發展~以民進黨為例〉,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系,9月20日。
徐永明等,2006,〈「消滅派系」?民進黨中央菁英流動的初步分析〉,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系,9月17日。
徐萬勝,2004,《日本自由民主黨「一黨優位制」研究》,天津:天津人民。
郝培芝,2013,〈半總統制的演化:總統化與內閣不穩定〉,《問題與研究》,卷52,期1(3月),頁101-141。new window
高永光等,2001,〈陳水扁政府決策模式之探討〉,《國家政策論壇》,卷1,期3(5月),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26-32。
高有智、蔡慧貞、李文輝、陳惠芳,2005,〈新生代疾呼反省、改革〉,《中國時報》,10月2日,版A4。
高明輝,1995,《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台北:商週文化。
高洪,2004,《日本政黨制度論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寇健文,2005,《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台北:五南。
張文生等,2004,《民進黨選舉策略研究》,北京:九州。
張台麟,1990,《法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漢威。
張甫行,2008,《民進黨人頭黨員之研究-歷史制度論之觀點》,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孟豐,2005,《民主進步黨派系變遷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張昆山等,1996,《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台北:聯合報。
張炎憲等主編,2011a,《吳釗燮與外交突圍》,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等主編,2011b,《蔡明憲與捍衛國防》,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等主編,2012a,《羅福全與台日外交》,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等主編,2012b,《許世楷與台灣認同外交》,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等編著,2005,《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青、林美玲、凌佩君、郭瓊俐,2000,〈核四如果不建 唐飛:政院無權推翻立院決議〉,《聯合報》,9月30日,版2。
張俊宏,1989,《臺灣的危機與轉機》,台北:自立晚報。
張振鋒,2008,〈民進黨青壯派改革8主張〉,《台灣時報》,5月26日,版6。
張國政,2005,〈游錫堃:黨本來就應常反省〉,《台灣日報》,10月2日,版4;
張富忠等編著,2005,《綠色年代-台灣民主運動25年【上冊】、【下冊】》,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
張瑞猛、陳華昇,〈政黨決策過程〉,楊泰順編著,1991,《政黨政治與台灣民主化》,頁95-122,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張燦鍙,2006,《八千哩路自由長征》,台北:前衛。
梁文傑,2007,〈直接回到台獨黨綱〉,《中國時報》,5月15日,版A15。
莊光彩,1992,《海外台獨問題論集》,台北:海外。
許志煌,2006,〈治國無能、治家無方 綠委籲扁提前交出權力〉,《台灣新生報》,5月26日,版2。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台北市: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碩士論文獎助出版委員會。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
郭正亮,2000,《新政治出發》,台北:高寶。
郭正亮,2000,《變天與挑戰》,台北:天下遠見。
郭正亮,2001,《政治突圍》,台北:時報。
郭瓊俐,2001,〈正義連線招兵買馬 御林軍成形〉,《聯合報》,12月6日,版3
陳 星,2011,《民進黨結構與行為研究》,北京:九州。
陳水扁,1999,《台灣之子》,台中:晨星司。
陳水扁,2001,《世紀首航》,台北:圓神。
陳水扁,2004,《相信台灣-阿扁總統向人民報告》,台北:圓神。
陳水扁,2009a,《台灣的十字架》,台北:財團法人凱達格蘭基金會。
陳水扁,2009b,《關不住的聲音:阿扁坐監ㄟ五十張批》,台北:財團法人凱達格蘭基金會。
陳水扁,2010,《1.86坪的總統府》,台北:財團法人凱達格蘭基金會。
陳宏銘,2009,〈台灣半總統制下的黨政關係:以民進黨執政時期為焦點〉,期41(9月),頁1-56。new window
陳杉榮,2000,〈民進黨四派系 週五合組主流〉,《自由時報》,5月14日,版4。
陳佳宏,2006,《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地方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明通等,2002,〈200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中國政策研究〉,《中國事務》,期1(5月),台北:政治機構典藏,頁6-28。
陳芳明,1989,《在美麗島的旗幟下》,台北:前衛。
陳芳明,1993,《和平演變在台灣》,台北:前衛。
陳哲男,2001,《總統府週記:陳水扁總統的第一個365天》,臺北市:圓神。
陳財官,2007,〈林佳龍:台灣不等於中華民國〉,《台灣時報》,8月5日,版4。
陳婉真,1992,《啊!黑名單》,台北:前衛。
陳敏鳳等,2007,《傾倒的政權》,台北:愛鄉。
陳淞山,2004,《關鍵年代-陳水扁執政風雲》,台北:新自然主義。
陳榮儒編著,2001,《台美人的民間外交》,台北:前衛。
陳銘城等,2000,《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台北:前衛。
陳鴻斌,2003,〈日本的中央省廳改革〉,吳寄南主編,《新世紀日本的行政改革》,北京:時事,頁35-83。
陶五柳,1994,《陳水扁震撼》,台北:大村文化。
章綠淨,2001,〈總統府、新潮流冷戰大內幕〉,《財訊》,期229(2月),台北:財信雜誌社,頁160-163。
彭威晶,1996,〈張俊宏割袍斷義〉,《聯合報》,6月16日,版3。
彭國華,2010,《民進黨派系發展的政經分析》,台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恩,1987,〈四十年來曲折多變的台灣反對運動〉,《當代》,期9(1月),台北:合志文化,頁29-35。。
焦點話題,2006,〈綠營黨是會議訴求廉能政府〉,《台灣日報》,4月11日,版3。
黃 年,2008,《這樣的陳水扁:執政八年同步紀實》,台北:聯經。
黃彥棻,2002,〈民進黨派系逐漸走向剛性化〉,《話題雜誌》,期27(5月),台北:話題雜誌社,頁40-41。
黃家興,1997,《民進黨提名制度與黨內派系》,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創夏,2011,〈新潮流系黨政兩路全面抓權〉,《商業周刊》,期736(1月),台北:城邦,頁49-50。
黃富三,2001,《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五○~七○年代文獻專輯 美麗島事件》,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黃雅詩,2006,〈破天荒 民進黨『列管』政院政策〉,《聯合報》,4月9日,版4。
黃雅詩、林河名,2006,〈解散派系 黨內大攻防〉,《聯合報》,7月23日,版4。
黃德福,1992,《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new window
黃德福,2000,〈少數政府與責任政治:台灣『半總統制』之下的政黨競爭〉,《問題與研究》,卷39,期12(12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1-24。new window
黃憬真,2008,〈收拾與重起民進黨的第五修練〉,《卓越》,期285(9月)台北:高見文化行銷股份有限公司,頁36-39。
黃錦堂,1998,〈行政組織法之基本問題〉,翁岳生編,《行政法》,頁257-347,台北:翰蘆。
黃麗香,1999,《國會政黨的組織誘因與立法團結:以第二屆立法院為例的探討》,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1999,《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台北:時報。
楊 照,2003,〈新潮流變成保皇黨了嗎?〉,《新新聞》,期863(3月),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4。
楊舒媚,2001a,〈阿扁與新潮流相敬如冰〉,《新新聞》,期724-725(5月),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28-29。
楊舒媚,2001b,〈新潮流已成台灣最大派系〉,《新新聞》,期769A(6月),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29。
楊舒媚,2003,〈民進黨幕僚世代報到〉,《新新聞》,期867(6月),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43-45。
楊舒媚,2009,《陳水扁執政與台灣民主化的發展-民主鞏固理論的分析》,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政府與公共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舒媚等,2004,〈阿扁搬開最後的石頭 新潮流被打入冷宮〉,《新新聞》,期896(9月),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26-30。
楊鈞池,2006,《從「派閥均衡」到「官邸主導」》,台北:翰蘆。
楊毅周,2004,《民進黨組織派系研究》,北京:九州。
楊憲村等,2002,《世紀交鋒-民進黨如何與共產黨打交道?》,台北:時報。
葉柏祥,1994,《黃信介前傳-民進黨的永遠大老》,台北:月旦。
葛永光編著,2006,《鑑往知來:陳水扁執政六年檢討》,台北:幼獅。
福井治弘,1972,《日本自由民主黨及其政策的制定》,上海:人民出版社。
趙永茂,1988,〈台灣省基層政治菁英之個人背景分析〉,《思與言》,卷25,期6(6月),臺北市:思與言雜誌社,頁22-44。new window
劉 紅,2004,《民進黨執政狀況研究》,北京:九州。
劉一德,1991,《民進黨第三代》,台北:劉一德出版。
劉子琦,2007a,〈終極綠色壓垮多元空間〉,《蘋果日報》,2007年5月8日,版A24。
劉子琦,2007b,〈新潮流處境 民進黨困境〉,《蘋果日報》,5月17日,版A24。
劉子琦,2008,〈民進黨別再怨派系 醒醒吧〉,《蘋果日報》,7月26日,版A24。
劉子琦,2010,〈揮別美麗島世代〉,《蘋果日報》,4月14日,版A24。
劉子琦,2011a,〈民進黨能轉型選舉機器?〉,《中國時報》,1月28日,版A15。
劉子琦,2011b,〈光平衡派系 民進黨無望執政〉,《蘋果日報》,6月7日,版A24。
劉重義等,1998,《風起雲湧》,台北:自由時代週刊。
劉聖鴻,2001,〈政黨派系不同調 阿扁安內費周章〉,《新台灣新聞周刊》,期255(2月),台北: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24-25。
蔡同榮,2007,《熱情為台灣》,台北:民視文化事業公司。
蔡同榮,2010,《顧台灣》,台北:財團法人民視文教基金會。
蔡英志,2005,《政治生態變遷下地方派系與政黨互動之研究-以嘉義縣陳明文模式為例》,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毓智,2008,〈社會網絡:社會學研究的新取向〉,《思與言》,卷46,期1(3月),頁1-33。new window
蔡增家,2005,《日本轉型:九○之後政治經濟體制的轉變》,台北:五南。
蔡慧貞,2007,〈謝蘇磨合 問題才剛開始〉,《中國時報》,8月14日,版A4。
豬口 孝,賴郁君譯,1994,《日本-經濟大國的政治運作》(經濟大国の政治運營),台北:月旦。
鄭明德,2003,《民進黨派系政治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鄭明德,2004,〈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黨鞭制度〉,《中華人文社會學報》,期1(3月),新竹:中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頁38-55。new window
鄭明德,2004,《一脈總相承:派系政治在民進黨》,台北:時英。
鄭明德,2005,〈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組織問題之研究〉,《政治科學論叢》,期25(9月),台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頁135-166。new window
鄭明德,2006,〈民進黨菁英世代初探〉,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系,9月10日。
鄭明德,2010,〈民進黨辯護律師世代的形成與發展〉,《北台灣學報》,期33(3月),台北:北臺灣科學技術學院,頁209-222。new window
鄭明德,2011年,〈民進黨新潮流派系的台灣前途論述〉,《中華行政學報》,期8(6月),新竹: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頁223-235。new window
鄭明德,2012,〈民進黨政治菁英的教育及專業背景〉,《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期1(5月),台北: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中心,頁141-155。new window
鄭聲等,1995,《陳水扁兵法-1994台北市長勝選秘笈》,台北:月旦。
鄧維賢,出版年不詳,〈民主-黨外新生代的事業〉,林正杰,《寧為黨外》,台北:林正杰發行。
黎劍瑩譯,1983,〈美國國會的資深制度〉,《憲政思潮》,期64(12月),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頁45-59。
謝長廷,2000,〈民主進步黨的變與不變〉,《民主進步黨簡介》,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謝復生,1998,〈統獨決定政治生態〉,《聯合晚報》,12月6日,版2。
謝毓智,2008,〈社會網絡:社會學研究的新取向〉,《思與言》,期1(3月),頁1-34。
鍾年晃,2001,〈民進黨團三長將採資深制〉,《聯合報》,12月26日,版4。
鍾年晃,2001,《失落的民進黨》,台北:商智。
鍾年晃,2002,〈扁意志無法凌駕黨團自主〉,《聯合報》,1月28日,版4。
顏振凱,2001a,〈民進黨立委 推動資深制〉,《聯合晚報》,12月5日,版7。
顏振凱,2001b,〈民進黨立院三長改「資深制」〉,《聯合晚報》,12月25日,版7。
魏廷朝,1997,《台灣人權報告書(1949-1995)》,台北:文英堂。
羅曉荷、郭瓊俐,2001,〈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視同黨綱〉,《聯合報》,10月21日,版1。
蘋 論,2006,〈派系名亡實存〉,《蘋果日報》,7月24日,版A4。
蘇永欽主編,2001,《聯合政府-台灣民主體制的新選擇》,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二)、英文文獻


Beller, Dennis C., and Frank P. Belloni. eds. 1978. Faction Politics: 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 ABC-Clio Press.
Chao, Chien-min. 2002.“The DPP in Pow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1(33) January. pp. 605-612.
Cheng, Tun-jen, 1989.“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World Politics 64(4) July. pp. 471-499;
Chou, Yang-sun and Andrew J. Nathan. 1987.“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27(2) February. pp. 277-299.
Cox, Gary W., France McCall Rosenbluth and Michael F. Thies. 1999. ”Electoral Reform and Fate of Factions: The Case of Japan’s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British Journal Political Science 29(1) December. pp. 33-56.
Cyr, Arthur. 1978. “Cleavages in British Politics.” in Beller, Dennis C., and Frank P. Belloni. eds. Faction Politics: 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 ABC-Clio Press, pp. 287-303.
Dittmer, Lowell. 2003. “Leadership Change and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China Quarterly (176) June. pp.903-925.
Dunleavy, Patrick. 1993. “The Political Parties.” in P. Dunleavy, A. Gamble, I. Holiday and G. Peele eds., Developments in British Politics, London: Macmillan, pp. 123-133.
Duverger, Maurice, Barbara and Robert North, trans. 1954.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London: Methuen & Co.
Eliassen, K, and Svaasand. L. “The Formation of Mass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 (10) September. pp. 95-120.
Fukui, Haruhiro. 1978. “ Japan: Factionalism in a Dominant-Party System.” in Beller, Dennis C., and Frank P. Belloni. eds. Faction Politics: 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 ABC-Clio Press, pp. 43-72.
Gillespie, Richard, Michael Waller, and Lourdes L. Nieto. eds. Factional Politics and Democratization. London: Frank Cass & Co.
Glenn, Norval D. 1977. Cohort Analysis. Beverly Hills: Sage Press.
Goodman, David S. 1994. DengXiaop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 political bi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Hamilton, Alexander, James Madison and John Jay. 1995. The Federalist Papers. Richmond: Westvaco Corporation.
Huntington, Samuel P.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Klecka, William R. 1971. “Applying Political Generations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Behavior: A Cohort Analysi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5(3) March. pp. 358-473.
Lasswell, Harold D. 1931. ”Factions.” in Edwin R. A. Seligman,ed., 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6,New York: The Macmillian Company, pp.49-51.
Li, Cheng. 2000.“Jiang Zemin’s Successors: The Rise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Leadership in the PRC.” China Quarterly (161) May. pp. 1-40.
Li, Chia-lung. 1998. “Paths to Democracy: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Machado, K. G. 1978.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Philippine Factionalism.” in Beller, Dennis C., and Frank P. Belloni. eds. Faction Politics: 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 ABC-Clio Press, pp.193-217.
Marias, Julian. 1968.“Generations.” in Sills, David L. and Robert K. Merto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aipei: Rainbow Bridge. pp. 88-92.
Nathan, Andrew J. 1973.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53) June. pp. 34-66.
Nathan, Andrew. 1978. “ An Analysis of Factionalism of Chinese Communist.” in Beller, Dennis C., and Frank P. Belloni. eds. Faction Politics: 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 ABC-Clio Press, pp. 387-414.
Nicholson, Norman K. 1972. “The Factional Model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5(3) September. pp. 291-314.
Pilcher, Jane. 1994.“Mannheim’s Sociology of Generations: An Undervalued Legac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45(3) November. pp. 481-495.
Rigger, Shelley. 2001. From Opposition to Power: Taiwan’s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Rigger, Shelley. 2003.“The Ruling Party: Finding Effective Governance.” Taipei Review 53(2) October. pp. 24-29.
Rintala, Marvin. 1963.“A Generation in Politics: A Definition.” Review of Politics 25(4) March. pp.509-522.
Roback, Thomas, H., & Judson, L. James, 1978. “ Party Fa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Beller, Dennis C., and Frank P. Belloni. eds. Faction Politics: 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 ABC-Clio Press, pp. 329-355.
Robinson, James. A. 1991. “The KMT as a Leninist Regime: Prolegomenon to Revolutionary Leadership through Institution.” Political Chronicle: Journal of the Florida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3(1) November. pp. 1-8.
Roniger, Luis. 1994. The Comparative Study Clientelism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Civil Socie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Shirk, Susan L. 1993.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mith, Steven S., and Christopher J. Deering. 1990. Committees in Congress. Washington, D. 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Wu, Jau-shieh. 2002.“Political Earthquake and Aftershocks: The DPP after the 2000 Presidential Elec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1(33) August. pp. 625-644.
Yahuda, Michael.1979.“Political Generations in China.” China Quarterly (80) October. pp.793-805.



(三)、日文文獻
佐藤幸人、竹內孝之編,2004,《陳水扁再選—台湾総統選挙と第二期陳政権の課題—》,千葉:アジア経済研究所。
若林正丈編,2010,《ポスト民主化期の台湾政治:陳水扁政権の8年》,千葉:アジア経済研究所。
(四)、網站資料
朱蒲青,2011,「台開案 / 郭正亮、林濁水:總統威信降到低點 應提前交棒」,《Nownews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06/05/25/91-1945927.htm,上網檢視日期:2011年09月11日。
吳子嘉,2011,「終於,蔡主席動怒了!」,《美麗島電子報》,http://www.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id=11490,上網檢視日期:2012年01月19日。
林修卉,2011,「陳水扁:身邊人列不分區安全名單,蔡英文對勝選沒信心」,《Nownews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11/07/12/11490-2727085.htm,上網檢視日期:2011年11月15日。
海洋台灣國,2007,「強烈抵制民進黨的11寇及不分區4賊」,http://tw.myblog.yahoo.com/taiwan-yes/article?mid=495&prev=496&next=209&l=f&fid=8&sc=1,上網檢視日期:2008年12月10日。
梁芳瑜等,2006,「新民進黨/殷鑑不遠」,《Nownews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05/10/15/10844-1856834.htm,上網檢視日期:2008年10月04日。
陳淞山,2011,「羅文嘉怎麼好意思又選立委?」,《台灣海外網》,http://taiwanus.net/news/press/2011/201103251139441934.htm,上網檢視日期:2011年12月27日。
黃德福,2001,「立法院委員會資深制之建立」,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0-019號,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0/CL-R-090-019.htm,上網檢視日期:2008年05月11日。
趙永茂,2001,「民進黨內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政策論壇》,卷1,期4,http://www.npf.org.tw/monthly/00104/theme-047.htm,上網檢視日期:2008年07月23日。
鄭明德,2010,「民進黨全代會為何解散派系?」,《美麗島電子報》,http://www.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id=4006,上網檢視日期:2010年10月30日。
瞿海源,2002,「民進黨組織的問題」,《民視新聞網-民視評論》,http://www.ftvn.com.tw/NewsCri/ch0208.htm,上網檢視日期:2008年06月30日。
顏振凱等,2006,「擴大黨政合議 政院指違憲」,《蘋果日報》,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2761338/IssueID/20060720,上網檢視日期:2008年01月1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