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道互補論的辨析與詮定
作者:陳德和
書刊名:儒家思想的哲學詮釋
頁次:30-54
出版日期:2003
出版項:臺北市:洪葉文化
主題關鍵詞:儒道互補辨析與詮定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莊萬壽(1992)。《大學》、《中庸》與黃老思想。道家文化研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敦康(1992)。《周易》的思想精髓與價值理想--一個儒道互補的新型的世界觀。道家文化研究,1,122-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明(1989)。儒道互補人格結構的可能、必然與完全。北京社會科學,19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廣保(1996)。道家哲學主幹說--當代新道家學術研討會紀要。中國哲學,17,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鄒昌林(1998)。從《老子》對待文明的態度看儒道的異同及其現代意義。中國哲學,19,93-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文修(1996)。儒學與道教--儒道關係的歷史考察。中國哲學,17,10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德和(19990600)。略論老子的年代與思想--對劉笑敢《老子》的幾點質疑。鵝湖學誌,22,179-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弼。老子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榕(1975)。周子全書。臺北:廣學社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重慶(1993)。儒道互補--中國人的心靈建構。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澤厚(1989)。華夏美學。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樓宇烈(1981)。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星衍(1994)。問字堂集。北京: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再林(1997)。中西哲學比較論.中國古代哲學的重新闡釋。長安:西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程顥、程頤(1982)。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台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鼓應(1994)。易傳與道家思想。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牟宗三(1978)。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澤厚(1986)。美的歷程。蒲公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漱溟(1982)。中國文化要義。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邦雄(1980)。老子的哲學。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鼓應(1993)。老莊新論。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德和(1999)。淮南子的哲學。南華管理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殷海光(1980)。自由主義的趨向。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邦雄(1999)。道家思想的倫理空間--論莊子「命」、「義」的觀念。21世紀的儒道。台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