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書畫藝術市場仲介機制研究——以榮寶齋為例(1911-1937)
作者:王子琪
作者(外文):WANG, ZI-Q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光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藝術仲介藝術社會榮寶齋藝術管理Art intermediaryArt societyRong Bao ZhaiArts Manag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1
1672年榮寶齋的前身松竹齋成立,供應科舉考試的試卷、官員給皇帝的奏折用紙。2017年12月,北京榮寶齋秋拍成交額8.5億人民幣(約38億新台幣)。345年來,榮寶齋從一家高級文化用品商店轉變為一家集藝術品交易、藝術教育、出版等業務的大型文化集團,期間幾經沉浮。1911年至1937年間,在中國現代藝術社會制序形成的時期,也是榮寶齋轉型為藝術仲介機構的重要時期,與它交織在一起的名字有:齊白石、張大千、溥心畬、黃賓虹等中國現代畫壇最璀璨的明星。因此,本文選取民初的榮寶齋為代表,在藝術管理專業的視角下,在藝術社會學學科範式下,以藝術菱形為檢視框架,來探討中國書畫社會,尤其是書畫市場在秩序形成時期的仲介機制。在藝術社會學的研究範式下,我們強調藝術世界中行動者的互動網絡關係,通過文化生產場域、資本、慣習等概念,探討榮寶齋所處的場域環境、行動者對資本的積累和轉化方式、植根於中國文化的慣習,並且以廣泛的社會、生產、消費、藝術品為藝術菱形的四個頂點,將仲介機構置於菱形中間,分別探討行動主體之間的關係。
本文通過對榮寶齋藝術仲介角色的分析加深了學界對民初藝術社會秩序形成時期的仲介機制的理解,發現隨著民初藝術社會的複雜化,榮寶齋作為藝術仲介時刻與時俱進,以外儒內法的管理理念,審慎的財務制度、嚴格的人才培養制度、高度的服務意識,掌握了優秀的藝術生產來源,通過藝術作品的流通和木版水印技術,實現了場域內資本的增值,機構本身獲得了先驅者優勢,增強了機構的傳播能力,為中國藝術的傳播擴展了深度和廣度。
本文採取單一個案的研究方法,通過對民國時期書信、日記、報刊雜誌文章、社會檔案、口述歷史等資料,採取深度描寫的方法以實現其表面效度。其中,塵封百年的榮寶齋萬金老賬是第一次外借應用于學術研究,為我們探究榮寶齋的組織管理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本文強調植根於本民族文化脈絡下、歷史經驗之中的藝術管理專業的研究,以期將來基於更豐富的詳盡、扎實、深入的單一個案研究來建構更具有適用性的藝術管理方法和理論,填補西方為主導的全球性藝術管理理論的空白。
Rong Bao Zhai was established in 1672 under the name Song Zhu Zhai as a provider for the paper used in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In its autumn auctions in December, 2017, it generated a turnover of 850 million CNY (approximately 3.8 billion NTD). 345 years of business experience has transformed Rong Bao Zhai from a high-class stationary store into a comprehensive cultural enterprise across the sectors of art trading, art education, publishing, etc. The period between 1911 and 1937 witnesse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art society order; it was also the critical period of Rong Bao Zhai’s transition into an art intermediary, when its activities wer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brightest stars of the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circle, including Qi Baishi, Zhang Daqian, Pu Xinyu and Huang Binhong. Therefore, this thesis chooses Rong Bao Zhai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s its case study. Tak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f Arts Management and Sociology of Arts, this thesis employs the art rhombus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investigates the intermediary mechanism of the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society, especially th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market, during the period of its order making. Under the Sociology of Arts paradigm which emphasises the interactive network of actors in the art world,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in which Rong Bao Zhai was situated, the actors’ means to accumulate and transform capital, and the habitus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Art intermediaries are positioned in the center of the rhombus, with the society, creators, consumers and arts at four vertices, respectively,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actors.
This thesis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mediary mechanism in the order making of the early Republican art society through analysis of Rong Bao Zhai’s art intermediary role. It concludes that Rong Bao Zhai constantly adapted its intermediary role as the early Republican art society became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With its “outwards Confucianism, inwards Legalism” management philosophy, cautious financial system, strict staff training system and strong service-oriented attitude, it accessed quality sources of art production, and increased the value of its capital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of ar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oodblock printing techniques. Thus, Rong Bai Zhai gained the first mover advantage, increased its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and deepened and broadened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art.
This thesis follows the single case study approach, investigates various sourc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including correspondences, diaries, newspaper and magazine articles, archives and oral history materials, and applies thick description to achieve face validity. It analyses the century-old Rong Bao Zhai Wanjin account books, which is the first academic attempt to use this source and provides precious primary data for the study on Rong Bao Zhai’s management. This thesis emphasises Arts Management research rooted in national culture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seeks to construct more widely applicable Arts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methods based on detailed and in-depth single case studies, to fill the gap in Western-dominated global Arts Management theories.
外文部分

Adorno, T., & Horkheimer, M. 2002.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Cutural Sociology.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Agnes, H. 1985. The Power of Shame:A Rationalist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Alexander, V. D. 2003. Sociology of Arts: Exploring Fine and Popular Forms.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Alpers, S. 1988. Rembrandt's Enterprise: The Studio and the Marke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ng, H. P. 2004. Cultural Governance: Governing Self-Reflexive Modern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821, 157-190.
Baumol, W. J., & Bowen, W. G. 1966. Perfroming Arts- The Economic Dilemma. New York: The Twentith Century Fund.
Beasley-Murray, J. 2000. Value and Capital in Bourdieu and Marx. Pierre Bourdieu: Fieldwork in Culture.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Becker, H. 1982. Art Worl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njamin, W. 200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London: Penguin Group.
Bennett, T. 1992. Putting Policy into Cultur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pp. 23-34. London: Routledge.
Berle, A., & Means, G. 1968.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Bertaux, D. 2003. The Usefulness of Life Stories for a Realist and Meaningful Sociology. Biographical Research in Eastern Europe: Altered Lives and Broken Biographies. Farnham, Surrey: Ashgate.
Best, S. 2012. Understanding and Doing Successful Research: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Routledge.
Blumer, H. 1979. Critiques of Resear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 Appaisal of Thomas and Znaniecki's The 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ress.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c of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Melbourne &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 1986. Forms of Capital.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60. New York: Greenwood.
——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3a.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 1993b. Sociology of Question. London: Sage.
—— 1996.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 Passeron, J.-C. 1964. Les Héritiers. Paris: Les Editions De Minuit.
—— 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New York: Sage.
Brown, S. J. 2003. Pastimes: Scholars, Art Dealer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y, 1870-1928.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Bürger, P. 1984. Theory of Avant-Gard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rsota Press.
Bürger, P., & Bürger, C. 1992. The Institutions of Art. L. Kruger, Trans. Lincoln &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Cahill, J. 1995. The Painter's Practice: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aves, R. E. 2002.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n, P. 2013.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Legtitimatization of Guohua: Art Societies in Republican Shanghai. Modern China, 541-570.
Chong, D. 2010. Arts Management.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Currid, E. 2008a. The Warhol Economy: How Fashion, Art, and Music Drive New York City. Princeton: Princetion University Press.
Danto, A. 1964. The Artworl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580.
—— 1998. The Artworld. Aesthetics: The Big Questions. Cambridge: Blackwell.
Dean, M. 1999. Governmentality: Power and Rule in Modern Society. London: Sage.
Dickie, G. 1992. What Is Art?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The Philosophy of the Visual Ar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lick, U. 2007a. 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 Eine Einführung. Berlin: Rowohlt Taschenbuch Verlag.
Foucault, M. 1989.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 1991. Governmentality.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pp. 87-104.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Gernet, J. 1962. Daily Life in China on the Eve of the Mongol Invasion, 1250-1276.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riswold, W. 1994.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London: Pine Forge Press.
Habermas, J. 1990. 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 Untersuchungen zu einer Kategorie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Berlin: Suhrkamp Verlag.
Harrington, A. 2004. Art and Social Theory: Sociological Arguments in Aesthetics. London: Polity.
Hauser, A. 1951. 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 S. Godman 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2012. Sociology of Art. London: Routledge.
Hood, M. 1983. Staying Away: Why People Choose Not to Visit Museums. Museum News, 50-57.
Lacan, J. 1977. Ecrits: Aselectioin. A. Sheridan Tran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Levenson, J. R. 2006. The Amateur Ideal in Ming and Early Ch'ing Society: Evidence From Painting.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A Trilogy. ACLS History E-Book Project.
Marx, K. 1887.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Mauss, M. 1966. The Gift: Forms and Functions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London: Cohen & West Ltd.
McLeod, J. 1994. Doing Counselling Research. CA: Sage.
Mintzberg, H. 2004. Managers Not MBAs: A Hard Look at the Soft Practice of Managing and Management Development.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Painter, J. 1995. Regulation, Theory, Post-Fordism and Urban Politics. Theories of Urban Politics, pp. 276-295. London: Sage.
Peterson, R. A. 1994. Culture Studie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Perspective: Progress and Prospects. The Sociolgoy of Culture Emerging Theoretical Perspecitves, pp. 163-189. Oxford: Blackwell.
Plummer, K. 2008. Herbert Blumer and The life History Tradition. Life Story Research. London: Sage.
Scott, A. J. 2000.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 Essays on the Geography of Image-Producing Industries. London: SAGE.
Smith, P. 2001.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Sullivan, M. 1959. Chinese A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96. Art and Artists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Oakland,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hrosby, D. 1999. Cultural Capital.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3-12.
——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eblen, T. 1994.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White, H. C., & White, C. A. 1965. Canvases and Careers: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French Painting Worl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lliams, R. 1981.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 1982.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Wuthnow, R. 1989. Communitities of Discours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Yin, R. K. 198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Beverly Hill, CA: Sage.


中文部分

(一)書籍專著
Alexander, V. D.。2013。《藝術社會學》,章浩、沈楊譯。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Barker, G.。2012。《名利場——1850年以來的藝術市場》,馬維達譯。北京:三輝圖書、商務印書館。
Baudrillard, J.。2000。《消費社會》,劉成富等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Best, S.。201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李文政譯。臺北:心理出版社。
Bourdieu, P.。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4。《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
——。2015。《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Bourdieu, P., & Passeron, J.-C.。2002。《繼承人:大學生與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Caves, R. E.。2004。《創意產業經濟學》。北京:新華出版社。
Cahill J.。2012。《畫家生涯——傳統紅果畫家的生活與工作》。北京:三聯書店。
Chong D.。2017。《藝術管理》,方華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Clunas, C.。2012。《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北京:三聯書店。
Currid, E。2008b。《安迪沃荷經濟學:紐約夜店引爆的億萬創意生產線》。臺北:原點。
Durkheim, E.。2000。《社會分工論》,渠東譯。北京:三聯書店。
——。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東、汲喆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Foucault, M.。2001。〈文學的功能〉。《重寫現代性——當代西方學術話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Flick, U。2007b。《質性研究導論》,李政賢譯。臺北:五南。
Gamble S. D.。2010。《北京社會調查》。北京:中國書店。
Gérard, M。2003。《法國文化政策:從法國大革命至今的文化藝術機構》,陳麗如譯。臺北:五觀藝術管理。
Habermas J.。1999。《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東譯。北京:北京學林出版社。
Harrington, A.。2010。《藝術與社會理論:美學中的社會學論爭》,周計武、周雪娉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Hauser, A.。1987。《藝術社會學》,居延安譯。上海:學林出版社。
Keller, K. L.。2016。《戰略品牌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Marx, K.。2009。《資本論》,郭大力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Mauss, M.。2002。《禮物》,汲喆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Parsons, T.。2003。《社會行動的結構》,張明德等譯。北京:譯林出版社。
Scott, A. J.。2010。《城市文化經濟學》,董樹寶、張寧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Simmel, G.。2000。《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顧仁明譯,劉小楓選編。上海:學林出版社。
Smith, A.。2010。《國富論》,謝宗林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Sullivan, M.。1989。《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林同奇譯。北京:中華書局。
——。2006。《藝術中國》,徐堅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Sullivan, M.。2013。《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Throsby, D.。2015。《經濟學與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Veblen T. B.。2005。《有閑階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4。《有閒階級論——關於制度的經濟研究》,甘平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Wakeman, F. E. Jr.。2005。〈市民社會和公共領域問題的論爭——西方人對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的思考〉,常欣欣、張小勁譯。《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1991。《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王岳川。1997。《後殖民主義與新曆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013。《當代西方最新文論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王樹村。1999。《花箋掇英》。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王銘。2002。《榮寶齋——中國蘇富比》。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王彬。2003。《中國名畫家全集:溥心畬》。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中秀、茅子良及陳輝。2004。《近現代金石書畫家潤例》。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
王家誠。2007。《溥心畬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new window
王茹芹。2008。《京商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王宗光。2011。《木版水印》。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王雙啟。2015。《花箋圖說》。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王雯雯、劉童。2016。《北京榮寶齋木版水印技藝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天津市文史研究館編。1994。《津沽舊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巴東。1996。《張大千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new window
——。2011。〈齊白石的藝術創作特質與時代啓發意義〉。《人巧勝天——齊白石書畫展》,頁24-31。遼寧省博物館藏。
北京大學歷史系編。1985。《北京史》。北京:北京出版社。
北京畫院編。1994。《20世紀北京繪畫史》。北京:中國書店。
——。2007。《20世紀北京繪畫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3。《人生若寄——北京畫院藏齊白石手稿日記》。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
《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1989。《民國叢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包亞明。1997。《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包銘新。2003。《海上閨秀》。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
白謙慎。2006。《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上海:三聯書店。new window
——。2016。《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一項個案研究(增訂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田川流。2011。《藝術管理概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米景揚。2007。《榮寶瑰夢》。北京:北京出版社。
曲剛、姚鳳林。2012。《榮寶齋木版水印》。北京: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辛廣偉、王守勳。1987。《通用古典文學手冊》。北京: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
花建、於沛。1989。《文藝社會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7汪啟淑。1998。《水曹清暇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阮榮春、胡光華。1991。《中華民國美術史1911-1949》。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余英時。2003。《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儒家倫理與商人精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北京:九州出版社。
李歐梵。2008。《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毛尖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李向民。1995。《中國藝術經濟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永翹。1998。《張大千全傳》。廣州:花城出版社。
李鑄晉。2013。《中國畫家與贊助人——中國繪畫中的社會及經濟因素》。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李鑄晉、萬青力。2012。《中國現代繪畫史》,第二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李宗侗。1981。〈敬悼溥心畬大師——兼述清末醇王對恭王政爭的內幕〉。《溥心畬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出版社。
沈寧。2015。《難忘帥府園,民國時期美術史料劄記》。臺北:新銳文創。
林熙。1979。〈從恭王府談到舊王孫〉。《溥心畬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出版社。
林語堂。2002。《林語堂散文經典全編》,第四卷。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8。〈動人的北平〉。《林語堂散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林福臨編。2004。《北京市宣武區志》。北京:北京出版社。
周肇祥。1985。《琉璃廠雜記》。北京:燕山出版社。8周汝珍編。1992。《古玩指南全編》。北京:北京出版社。
屈祖明。1996。〈記先祖屈兆麟與清廷如意館〉。《古都藝海擷英》,頁371-374。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吳嘉陵。2006。《明末民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臺北:秀威資訊。
邵文菁。2017。《中國箋紙箋譜》。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胡正言。1934。《十竹齋箋譜》,鄭振鐸、周樹人重編。北京:榮寶齋。
胡金兆。2006。《百年琉璃廠》。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侯愷。1986。〈文化老店榮寶齋〉。《馳名京華的老字號》,頁274。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
神林恆道、潮江宏三及島本浣編。1996。《藝術學手冊》,潘襎譯。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孫殿起。1962。《琉璃廠小志》。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2。《琉璃廠小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孫天奇。1962。《琉璃廠小記》。北京:北京出版社。
孫隆基。2011。《中國文化深層結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旭光。2014。《恭王府與溥心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容天圻。1985。〈溥心畬傳稿〉。《溥心畬傳記資料(三)》。台北:天一出版社。
夏仁虎。1998。《枝巢四述 舊京瑣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袁賓、康健編。2010。《禪宗大詞典》。武漢:崇文書局。
徐秀珊、王彬編。2011。《北京地名字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高艾軍、傅民。2013。《北京話詞典》。北京:中華書局。
高鑫。2015。〈技術美學研究〉。《傳播藝術與藝術傳播:探索與重建》,李立編。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陳雋甫筆錄。1979。〈溥心畬先生自述〉。《溥心畬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出版社。
陳重遠。1996。《文物話春秋》。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5。《琉璃廠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
陳永怡。2007。《近代書畫市場與風格遷變:以上海為中心(1843-1948)》。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陳步一。2009。《張大千致張目寒信札》。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
陳巨來。2011。《安持人物瑣記》。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陳明遠。2013。《文化人的經濟生活》。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陳師曾。2015。《中國繪畫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許烺光。1990。《美國人和中國人》。北京:華夏出版社。
許紀林、陳達凱編。1995。《中國現代化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
許寶華、宮田一郎編。1999。《漢語方言大詞典》,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
許紀霖、劉擎。2014。《何為現代,誰之中國?——現代中國的再闡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子西編。1994。《北京通史》。北京:中國書店。
張宗平、呂永和。1994。《清末北京志資料》。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張紹勳。1997。《中國印刷史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次溪筆錄。2010。《白石老人自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5樂震文編。2016。〈陳師曾年表〉。《海上書畫人物年表匯編(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張恨水。2015。〈五月的北平〉。《北京人隨筆》,頁231-233。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1逸明。1995。《民國藝術市民與商業化的時代》。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章利國。1995。《走向藝術市場——理論與應用》。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梁漱溟。2005。《中國文化要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都梁。2008。《榮寶齋》。北京:長江文藝出版社。
閆立群。2014。〈張大千繪畫作品題跋涉及人物考〉。《耕耘錄:吉林省博物院學術文集 2012-2013》。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勇。2014。《中國美術制度與美術市場》。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陶小軍。2016。《大雅可鬻——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研究(1912-1937)》。北京:商務印書館。
陶詠白、李提。《失落的歷史——中國女性繪畫史》。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馮芷癢編。1935。《北平旅行指南》。北平:經濟新聞社出版。
馮鵬生。1999。《中國木版水印概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馮志純。2010。《現代漢語用法詞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彭信威。1958。《中國貨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費孝通。1998。《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雲雪梅。2002。《金城》。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萬青力。2005。《並非衰落的百年》。臺北:臺灣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8。《並非衰落的百年:19世紀中國繪畫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喬曉軍編。2007。《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補遺一編》。西安:三秦出版社。
惲茹辛。2008。《民國書畫家匯傳》。臺北:商務印書館。
楊念群。2001。《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楊東平。2006。《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京:新星出版社。
楊美惠。2009。《禮物、關係學與國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溥心畬、國立臺灣故宮博物院編委會。1993。《溥心畬先生詩文集(下)》。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溥心畬。1999。〈溥心畬先生自述〉。《百年國士•三》,頁299-303。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榮寶齋。1935。《北平榮寶齋詩箋譜》。北京:榮寶齋。
——。1985。《榮寶齋一九五零-一九八五》。北京:榮寶齋。
——。1994。《榮寶齋1894-1994》。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2001。《榮寶齋新記50週年》。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2016a。〈文心雕龍•信札〉。《榮寶齋2016年秋拍圖錄》。北京:榮寶齋。
榮寶齋編輯部。1994。《榮寶齋(1894-1994)》。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榮名為寶——榮寶齋》。2008。北京:中國出版社、榮寶齋出版社。
齊白石。1952。《齊白石畫集》。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1996。《齊白石全集》,第十卷。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9。《榮寶齋珍藏7》。北京:榮寶齋珍藏。
——。2012。《齊白石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
——。2017。《齊白石自述》。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劉海粟。2007。《存天閣談藝錄》。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劉仁慶。2008。《簡明中國手工紙書畫紙及書畫常識辭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魯迅。1976。《魯迅書信集》,上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北平箋譜》序〉。《魯迅全集》,第七卷,頁427-428。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潘榮陛、富察敦崇。1983。《帝京歲時紀勝 燕京歲時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滕守堯。1987。《藝術社會學描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鄭理。1992。《榮寶齋三百年間》。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鄭茂達。2012。《製箋藝術》。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鄭逸梅。1994。《藝林散葉》。北京:中華書局。
鄭振鐸。1998a。〈《北平箋譜》序〉。《鄭振鐸全集》,第十四卷,頁221-222。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1998b。〈訪箋雜記〉。《鄭振鐸全集》,第十四卷,頁212-220。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1998c。〈《十竹齋箋譜》跋〉。《鄭振鐸全集》,第十四卷,頁257-259。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鄧之誠。1996。《古董瑣記全編》。北京:北京出版社。
魏學峰。2002。《聾道人指畫經典》。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盧輔聖編。1999。《近代字畫市場使用詞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韓光輝。1996。《北京歷史人口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薩本介。2001。《齊白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末代王風——溥心畬》。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最後的輝煌——齊白石萬年的藝術世界》。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蘇甲榮。1930。《北平市全圖》。上海:日新與地學出版社。
〈隋書〉。1986。《二十五史》,第五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鐘離權。2004。〈靈寶畢法·真源〉。《鐘呂傳道集注譯・靈寶畢法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顧康伯。1933。《本國文化史(高級中學用)》。上海:大東書局。

(二)期刊文章
王銘銘。2006。〈物的社會生命——莫斯《論禮物》的解釋力和局限性〉。《社會學研究》,頁225-238。
王振中。1990。〈張大千三十年代在北平〉。《文史雜誌》,第二期,頁4。
巴東。2007。〈張大千的藝術成就與時代意義〉。《歷史文物》,頁7-19。new window
成喬明。2004。〈藝術中介管理的幾個理論問題〉。《藝術百家》,頁129-133。
匡驍。2012。〈文化社會學視角下的藝術體制理論〉。《文藝理論研究》,頁101-107。
李淑蘭。1998。〈析構成京味文化的三種因素〉。《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汪和建。2005。〈再訪塗爾幹——現代經濟中道德的社會建構〉。《社會學研究》,頁149-169。
呂曉。2011。〈齊白石的收藏、信札、遺物及其他〉。《中國書畫》,第三期。
阿蘇。1935。〈賣畫〉。《人世間》,第二十二期。
邵培仁。1993。〈中介者:藝術傳播中的「雅努斯」〉。《鹽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
周憲。2003。〈藝術世界的文化社會學分析〉。《社會學研究》。
周冉。2016。〈中国文人画最后的一笔 旧王孙溥心畬成为画家是一种耻辱〉。《国家人文历史》,第九期,頁110-115。
俞劍華。1928。〈現代中國畫壇的狀況〉。《真善美》,第二期。
胡志平。2005。〈論民國時期書畫潤例語言形式的廣告價值〉。《中國政治青年學院學報》,頁125-130。
——。2006。〈民國時期書畫潤例的制定與刊布形式〉。《綏化學院學報》,頁176-178。
郝秉鍵。1996。〈明清紳士的構成〉。《歷史教學》。
徐茂明。2003。〈明清以來鄉紳、紳士與士紳諸概念辨析〉。《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馬驍驊。2010。〈民國初年北京的官僚畫家與京派繪畫〉。《邯鄲學院學報》,第一期。
孫可鎂。2017。〈二十四節氣箋〉。《中華手工》,第八期,頁58-59。
孫樹梅、孫志萍。2012a。〈我所親歷的榮寶齋木版水印發展歷程(二)〉。《榮寶齋》,第三期,頁264-271。
——。2012b。〈我所親歷的榮寶齋木版水印發展歷程(一)〉。《榮寶齋》,第二期。
——。2013。〈榮寶齋木版水印背後的故事(一)〉。《榮寶齋》,第二期。
陳師曾。1921。〈人文畫的價值〉。《繪學雜誌》,第二期。
陳永怡。2009。〈清末民初的書畫經營機構和贊助人〉。《榮寶齋》,頁248-257。
陳鵬。2013。〈1928年遷都後北平商業的衰落〉。《北京檔案》,頁44-45。
啟功。2005。〈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新美域》,第二期。
黃劍。2008。〈基於清末民初「藝術家」角色的歷史建構〉。《甘肅社會科學》,頁137-140。
黃光國。2001。〈儒家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及其方法論基礎〉。《教育與社會研究》,第二期,頁33。new window
閆立群。2014。〈張大千繪畫作品題跋涉及人物考〉。《書畫研究》。
張楠。2015。〈北京畫院藏《北平榮寶齋詩箋譜》〉。《大匠之門》,第四期。
張濤。2012a。〈故鄉無此好天恩——齊白石三上北京的職業化之路〉。《美術研究》,頁77-84。
——。2012b。〈游離中的角色——民國前期北京書畫家參與市場的三種形態〉。《天津美術學院學報》,頁52-54。
——。2014。〈莫愁遮斷山河影——論民國北京畫界〉。《天津美術學院學報》,頁39-45。
——。2015。〈紙上濟蒼生——民初北京的古物流失與畫家經營〉。《大匠之門》。
張衛武。2016。〈曾熙與齊白石交游考——曾熙事跡考析之四〉。《榮寶齋》,第二期。
萬青力。2000。〈南風北漸:民國初年南方畫家主導的北京畫壇〉。《美術研究》,頁44-52。
鄭茂達。2003。〈老榮寶齋成功的秘訣〉。《榮寶齋》,頁230-236。
——。2006a。〈關於榮寶齋歷史的幾個問題〉。《榮寶齋》,頁250-256。
——。2006b。〈張大千與榮寶齋〉。《榮寶齋》,頁258-264。
——。2007。〈齊白石與榮寶齋〉。《榮寶齋》,頁20-24。
鄒典飛。2014。〈淺析民國期間的北京書畫市場〉。《藝術品》。
——。2015。〈民國時期的北京書畫銷售市場與「鬼市」交易〉。《榮寶齋》。
劉國松。1976。〈溥心畬先生的畫與其教學思想〉。《大成》,第三十五卷。
劉暢。2014。〈榮寶齋木版水印的歷史發展與傳承〉。《藝術與設計(理論)》,第九期,頁141-143。
劉璁。2016。〈北平榮寶齋生肖箋考〉。《文學與文化》,第二期。
薛永年。2002。〈民國初期北京畫壇傳統派的再認識〉。《美術觀察》,第四期。
薩本介。1998。〈齊白石年表〉。《書畫世界》,第四期,21-40。
難知。1935。〈十竹齋的小擺設〉。《文飯小品》,第五期。
〈溥心畬的藝術與生活——啓功訪談錄〉。1993。《雄獅美術》,第十期,頁34。
蘅。1910。〈琉璃廠之國粹〉。《憲志日刊》,第四期。

(三)報紙文章
〈謀官者之人數〉。1914年6月17日。《天津大公報》。
〈榮寶齋展覽古今書畫〉。1932年2月6日。《京報》。
〈廠甸新點綴——榮寶齋窗間張畫〉。1932年2月6日。《京報》。
〈畫展-榮寶齋〉。1934年12月1日。《中央日報》。
于非誾。1935年5月22日。〈南張北溥〉。《北平晨報》。
〈榮寶齋書畫展覽〉。1941年6月23日。《申報》。
〈北平榮寶齋明開書畫展〉。1946年11月4日。《中央日報》。
俞劍華。1947。〈七十五年來的國畫〉。《申報》。
麗音。2011年8月4日。〈大千《荷塘月色》奪魁保利小拍〉。《中國商報》。
何頻。2013。〈研究陳師曾的一個盲點〉。《東方早報》。
——。2017。〈陳師曾的湖南朋友圈〉。《東方早報》。

(四)網絡資料
榮寶齋。2016b。2016年3月。《歷史沿革》。
http://www.rongbaozhai.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id=74
——。2016c。2016年3月〈榮寶齋概況〉。《走進榮寶齋》。
http://www.rongbaozhai.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2
——。2016d。2016年9月《徐悲鴻先生與榮寶齋》。
http://www.rongbaozhai.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0&id=51
——。2017a。2017年10月。《大家風範 各領風騷——40位名家代表作木版水印畫聯展》。
http://www.rongbaozhai.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6&id=1270
——。2017b。2017年10月《十竹齊箋譜》。
http://www.rongbaozhai.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38&modelid=22&fenlei=4&b=1
——。2017。2017年10月。《榮寶齋概況》。
http://www.rongbaozhai.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2
雅昌網。2017年8月。《1952年作齊白石致榮寶齋信札》。
http://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67090187/
朱萬章。2014。2017年8月。《陳師曾與齊白石的藝術交游》。
http://news.artron.net/20141231/n696671.html


(五)其他
《榮寶齋萬金老賬》。1886-1949。榮寶齋。
《大明會典》。萬曆十五年(1587)。台灣:東南書報社影印。
《大清會典》。光緒二十五年(1899)。台灣:中文書局影印。
杜生華。1956。《榮寶齋的木版水印畫》,電影。
李炳。2004。《百年傳奇——榮寶齋》,電影。
張濤。2012c。《民國前期北京畫家生活狀況與市場形態研究》。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
廖佳玲。1995。《美國藝術社會學制度觀點之探討與實證研究——以畫家陳澄波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劉瑞寬。2003。《中國美術的現代化:美術期刊與美展活動的分析(1911-193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