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家“德行倫理”與中國倫理形態的現代建構
書刊名:哲學研究
作者:陳繼紅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9)
頁次:109-118
主題關鍵詞:儒家德行倫理道德心理行為規則現代倫理形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1
  • 點閱點閱:10
從儒家經典的分析中可以發現,儒家倫理形態是一種不同于西方美德倫理(Virtue Ethics)和規則倫理(Normative Ethics)的"德行倫理"。它涵蘊著內外兩個向度:就內在向度而言,是"在心為德",強調行為者的道德心理是"德"之實現的內在根據,并賦予人之為人的目的性價值,這在后儒對孟子的承續與發展中呈現出豐富的圖景;就外在向度而言,是"施之為行",即同時強調行為規則在"德"之實現中的價值。基于此內外統一的理論進路,儒家德行倫理雖然兼及了"Virtue Ethics"或"Normative Ethics"的意涵,卻不宜直接將其納入二者的分析框架,而應作為一種獨立的倫理形態而存在。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儒家德行倫理"作為一種"會通型"倫理形態的地方性資源,應積極參與創建新時代條件下的全球倫理,而這也正是當代中國倫理形態現代建構的方向所指。"現代性轉化"與"開放性吸收"始終是這個過程不可省略的方法和立場。
期刊論文
1.Stocker, Michael(197608)。The Schizophrenia of Modern Ethical Theories。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73(14),453-466。  new window
2.沈清松(19951100)。德行倫理學與儒家倫理思想的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22(11)=258,975-9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明輝(2012)。儒家、康德與德行倫理學。哲學研究,2012(10),11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國榮(2000)。道德系統中的德性。中國社會科學,2000(3),85-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來(2002)。古代德行倫理與早期儒家倫理學的特點--兼論孔子與亞里士多德倫理學的異同。河北學刊,22(6),3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安樂哲、孟巍隆(2014)。儒家角色倫理。社會科學研究,20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真(2013)。論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義。哲學研究,2013(6),10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潘小慧(19921200)。德行與原則--孔、孟、荀、儒家道德哲學基型之研究。哲學與文化,19(12)=223,1087-10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斯洛特、王楷(2011)。情感主義德性倫理學:一種當代的進路。道德與文明,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向東(2007)。美德倫理與道德要求。江蘇:江蘇人民山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紀元、林航(2009)。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焦循(2007)。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熹、黎靖德(2007)。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段玉裁(1981)。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Kant, Immanuel、鄧曉芒、楊祖陶(2003)。實踐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寶楠(1990)。論語正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程顥、程頤(2004)。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戴震(1982)。孟子字義疏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君勱(2006)。新儒家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蒙培元(2010)。朱熹哲學十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Hursthouse, Rosalind、李義天(2016)。美德倫理學。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來(2009)。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麥金太爾、宋繼傑(2008)。追尋美德。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熹(2002)。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Taylor, R.(1985)。Ethics, Faith and Reason。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new window
17.Annas, J.(2011)。Intelligent Virtu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8.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韓愈、馬其昶、馬茂元(1986)。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來(2000)。朱子哲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阮元(1980)。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賈誼、閻振益、鍾夏(2000)。新書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立、吳則虞(1994)。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陽明、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石元康(2000)。二種道德觀--試論儒家倫理的形態。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