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龍溪「見在良知」說研究
作者:高瑋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O WEI-CHIE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邦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見在良知即存有即活動即當下即圓滿體用一源即本體即工夫頓悟漸修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9
本論文研究之主要目標在於對王龍溪「見在良知」說進行一哲學系統之建構,同時對此一學說在歷史上獲得的主要評價進行回顧與檢討,冀能宣暢龍溪之本懷,發揮其思想之精義,還原其本來之面目,確立其應有之價值。
在研究的方法上則採取牟宗三先生所謂「文獻的途徑」,以求對於龍溪的智慧能有相應地理解。所謂「文獻的途徑」並不是指重視訓詁考據,而是要對古聖先賢所說的話有一生命上的感應,知道他們說這些話的社會背境、文化背境是什麼,然後對於文句有恰當的了解,進一步形成恰當的概念,如是才能進到思想的問題。
何謂「見在良知」呢?簡言之,即強調良知具有「見在性」是也,亦即顯表「良知」為「當下具足且隨時可以呈現」者也。良知既「當下具足」且「隨時可以呈現」,則不僅成聖有當下必然的根據,道德實踐亦成為即時可見之行。若然,則吾人隨時可從「見在良知」處立基以作工夫也。龍溪云:「若果信得良知及時,只此知是本體,只此知便是工夫。良知之外,更無致法;致知之外,更無養法。」因此,所謂的「體」與「用」,「本體」與「工夫」,似乎皆一齊凝合於「當下」之中。這便是龍溪依「見在良知」而說「即本體即工夫」之實義,亦是龍溪對良知本體的特殊洞見也。
其實,所謂龍溪對於良知本體的「特殊洞見」,說穿了也不過是本於儒家言「心即理」的傳統而來,把良知「即存有即活動」和「即當下即圓滿」的特性完全加以展露而已,依此亦可以說並無特殊之處。不過一番拈動一番新,言「良知」而強調其為「見在」,則當下便能「見體」,當下便能「起用」,更不待擬議安排,這便是龍溪所謂「不犯作手本領工夫」,也是「無工夫中真工夫」也。
基於以上的認知,本文在研究的進程上,首先從儒家的心學傳統論起,以明龍溪「見在良知」說之思想背景;其次再闡述陽明致良知教,以明龍溪「見在良知」說之義理傳承;再直接就著「見在良知」說所引發的爭辯析論之,以明「見在良知」說之根本意涵;進一步依此「見在良知」說之根本意涵,去闡發龍溪關於本體論和工夫論方面的見解,從而架構出龍溪的思想系統;最後,再針對龍溪「見在良知」說在歷史上獲得的主要評價,進行一番回顧與檢討。依此,龍溪「見在良知」說之哲學系統與思想定位於焉完成。
一、古代文獻: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明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阮元校勘),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王守仁:《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1976年。
王 艮:《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明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阮元校勘),第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王 畿:《龍谿王先生全集》(明萬曆乙卯〔43年,1615〕 嘉善丁賓編,山陰張汝霖校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微卷12105。
王 畿:《王龍溪全集》(清道光壬午〔2年,1820〕會稽莫晉刻本影印),臺北:華文書局,1970年。
王 畿:《王龍溪語錄》,臺北:廣文書局,1986年。
王懋竑:《朱子年譜》,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朱 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朱 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朱 熹:《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朱 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朱 熹著,黃坤校點:《四書或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朱 熹著,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 贄:《焚書》,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周敦頤:《周子通書》,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周汝登:《聖學宗傳》,山東: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輯,山東友誼書社出版,1989年。
胡 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唐順之:《唐荊川集》(四部叢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班 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陸九淵:《象山全集》,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
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張 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張廷玉:《明史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黃宗羲:《宋元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劉宗周著,戴璉璋、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梁汝魁陜西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微卷11987。
聶 豹:《雙江聶先生文集》(明嘉靖甲子〔43年,1564〕永豐知縣吳鳳瑞刊隆慶六年增補序文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微卷11899。
羅洪先:《念庵羅先生文集》(明隆慶元年〔1567〕刊本),臺北:臺灣大學總圖書館。
羅洪先:《石蓮洞羅先生文集》(明萬歷丙辰〔44年,1616〕年陳于廷文江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微卷12048。
羅洪先:《念庵文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三八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羅汝芳:《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羅汝芳:《旴江羅近溪先生全集》(明萬曆戊午〔46年,1618〕劉一焜浙江刊本 ),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微卷12362。
顧憲成:《顧端文公集》(明崇禎無錫顧氏家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微卷12739。
顧憲成:《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二、現代著作:
丁福保編纂:《佛學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85年。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著:《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著:《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印 順:《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98年。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new window
朱鴻林:《明儒學案點校釋誤》,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
牟宗三:《王陽明致良知教》,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new window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new window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new window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6年。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呂妙芬:《胡居仁與陳獻章》,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呂 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new window
李明輝:《康得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new window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new window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吳 光主編:《陽明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吳 震:《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吳 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庵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岡田武彥著,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侯外盧、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姜允明:《心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8年。
陳 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陳 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陳 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3年。
麥仲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勞思光:《思辯錄——思光近作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new window
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new window
張君勱著,江日新譯:《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張永儁:《二程學管見》,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曾陽晴:《無善無惡的理想道德主義》,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楊國榮:《王學通論 : 從王陽明到熊十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楊伯峻編著:《論語譯注》,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
楊伯峻編著:《孟子譯注》,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書局,1995年。new window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new window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劉述先:《黃宗羲的心學及其定位》,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new window
錢 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錢 穆:《陽明學述要》,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new window
戴瑞坤:《陽明學漢學研究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三、期刊論文: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2分(1994年6月)。new window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收入《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1991年6月。new window
王財貴:《儒家判教之基型——有關王龍溪四無圓教義之探討》,《鵝湖學誌》,第13期(1994年12月)。new window
王財貴:《從天台圓教論儒家心學建立圓教之可能性》,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水野實、永富青地、三澤三知夫校注,張文朝譯:《稽山承語》,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3期(1998年9月)。new window
牟宗三:〈陸王一系之心性之學〉,原刊於《自由學人》,第1卷,第1期至第3期(1956年8月至10月);今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0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牟宗三:〈研究中國哲學之文獻途徑〉,原刊於《鵝湖月刊》,第121期(1985年7月);今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7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new window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六)〉,《鵝湖月刊》,第353期(2004年11月)。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第14期(1995年6月)。new window
呂妙芬:〈顏子之傳:一個為陽明學爭取正統的聲音〉,《漢學研究》,第15卷,第1期(1997年6月)。new window
呂妙芬:〈陽明學派的建構與發展〉,《清華學報》,第29卷,第2期(1999年6月)。new window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收入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3年。
李明輝:〈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4期(1994年3月)。new window
李明輝:〈劉蕺山論惡之根源〉,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年。new window
李明輝:〈存心倫理學、形式倫理學與自律倫理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5期(1999年1月)。new window
林月惠:《陽明「內聖之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期刊》,第25期(2004年9月)。
林志欽:〈王龍溪四無說釋義〉,《鵝湖月刊》,第184期(1990年10月)。new window
林惠勝:〈試論王龍溪「三教合一說」——以《調息說》為例〉,臺北:《中國學術年刊》,第14期(1993年)。new window
高瑋謙:《王門天泉證道研究——從實踐的觀點衡定「四無」、「四有」與「四句教」》,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93年5月。
高瑋謙:〈牟宗三先生論「天泉證道」之檢討〉,收入李明輝主編:《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高瑋謙:〈宗密對儒道兩家思想之批判與肯定〉,《鵝湖月刊》,第308期(2001年2月)。new window
高瑋謙:〈唐君毅先生論「德性之知」與「知識之知」的關係之檢討〉,《鵝湖月刊》,第316期(2001年10月)。new window
高瑋謙:〈《明儒學案.浙中王門學案》中錢緒山與王龍溪思想之述評〉,《鵝湖學誌》,第27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陳 來:〈自然為學:王畿哲學的本質特徵——兼論中純夫先生王門三派說質疑〉,《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3期,1999年。
陳 來:〈《遺言錄》《稽山承語》與王陽明晚年思想〉,收入吳光主編:《陽明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陳熙遠:〈黃黎洲對陽明「心體無善無惡」說的疏解與其在思想史上的意涵〉,《鵝湖月刊》,第177期(1990年3月)。new window
屠承先:〈陽明學派的本體功夫論〉,《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1990年)
張永儁:〈朱熹哲學思想之「方法」及其實際運用〉,收入《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3年。
彭國翔:〈王龍溪的先天學及其定位〉,《鵝湖學誌》,第21期( 1998年12月)。new window
彭國翔:〈王龍溪的《中鑒錄》及其思想史研究〉,《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 2001年12月)。
彭高翔(彭國翔):〈王龍溪先生年譜〉,原刊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4期(1997年12月);今收入氏著:《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附錄一,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彭國翔:〈明刊《龍溪會語》及王龍溪文集佚文——王龍溪文集明刊本略考〉,原刊於《鵝湖月刊》,第286-288期(1999年4月至6月);今收入氏著:《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附錄二,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楊國榮:〈王門後學致良知說的演進〉,《學術界》,第5期(1988年)。
楊國榮:〈從現成良知說看王學的衍化〉,《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7期( 1990年7月)。new window
楊祖漢:〈王龍溪對王陽明良知說的繼承與發展〉,《鵝湖學誌》,第11期(1993年12月)。new window
楊祖漢:〈王龍溪哲學與道德教育〉,《鵝湖月刊》,第231期(1994年9月)。new window
楊祖漢:〈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3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蔡家和:《王龍溪思想的衡定》,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劉桂光:《王龍溪與聶雙江、羅念庵論辯之研究——以陽明學為判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鄭址郁:〈王龍溪「現成論」的考察〉,《鵝湖月刊》,第269期(1997年11月)。new window
錢 明:〈陽明學派分化的思想基礎〉,《浙江學刊》,第4期(1986年)。
錢 明:〈王學流派的演變及其異同〉,《孔子研究》,第6期(1987年4月)。
鍾彩鈞:〈錢緒山及其整理陽明文獻的貢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3 期(1998年9月)。new window
四、外文論著及期刊:
Ching, Julia(秦家懿):“Beyond Good and Evil:The Culmination of the Thought of Wang Yang-ming(1472-1529)”, Numen, No.22, 1973, pp.127-136.
Kant, Immanuel: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trans. by Lewis White Beck. New York:Liberal Arts Press, 1956.
中譯:牟宗三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Kant, Immanuel: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Akademieausgabe), Berlin:de Gruyter 1902 ff., Bd. 4.
中譯:李明輝譯:《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Tang, Chun-I(唐君毅):“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Moral Mind from Wang Yang-ming to Wang Chi”,Wm. T. de Bary, eds.,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93-11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