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先賢洪棄生駢文初探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鄭宇辰
出版日期:2013
卷期:9
頁次:頁601-620
主題關鍵詞:臺灣前賢洪棄生臺灣駢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6
  • 點閱點閱:8
洪棄生(1866-1928)是清末到日治時代臺灣有名的文人,在日治期間閉門不仕,為傳承漢學,乃不遺餘力地寫作古典文學。他的文章各體皆工,近來研究者已關注到他的詩作、詩話、詩學,間亦有研究其賦者,至於其駢文,則乏人問津。近代駢文專家張仁青(1939-2007)教授著《六十年來之駢文》,亦對他隻字不提,又坊間駢文史的敘述僅及清末,從未關注臺灣早期的駢文發展,實屬憾事。職是之故,本文通過歸納、比較,探討其駢文的思想與藝術特色,期能將駢文史的脈絡與研究延續到臺灣清治日治時期。
圖書
1.呂雙偉(2011)。清代駢文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仁青(197704)。六十年來之駢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庾信、倪墦、許逸民(2006)。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勰、楊明照(2005)。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伯偉(2002)。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杜甫、仇兆鰲(200706)。杜詩詳註。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漢臣(1959)。臺灣省通志稿。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哲永、吳福助(200707)。寄鶴齋駢文集。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棄生(197003)。寄鶴齋制義文集。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仁青(2009)。中國駢文發展史。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程玉凰(1997)。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嶙峋志節一書生。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施梅樵(2001)。梅樵詩集。臺北市: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統、李善(2000)。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聖祖、彭定求、曹寅、中華書局編輯部(1999)。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兆洛、譚獻(196603)。駢體文鈔。臺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趙爾巽、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國史館(1990)。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闓運、馬積高(199609)。湘綺樓詩文集。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永照(2007)。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洪棄生(1993)。寄鶴齋古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邵伯溫、李劍雄、劉德權(1997)。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洪亮吉、劉德權(2001)。洪亮吉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方苞、劉季高(1983)。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元稹、冀勤(1982)。元稹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徐陵、許逸民(2008)。徐陵集校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冠(2006)。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向、張敬(1994)。列女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左丘明、杜預、孔穎達(1993)。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