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都市藝文活動參與選擇行為之研究
作者:古宜靈
作者(外文):Ku, Yi-L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都市計劃研究所
指導教授:辛晚教
吳森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文化藝文活動藝文展演設施環境行為文化生活圈區域發展都市文化策略結構理論culturecultural activitycultural facilityenvironmental behaviourcultural perimeterregional developmentcultural strategyStructur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1
都市文化活動之發展,近年來成為各國在因應都市國際化與全球化所帶來文化衝擊,以及地方經濟蕭條時,重要的都市經濟與文化發展策略。隨著台灣社會經濟發展變遷,國民生活時空結構的轉變,促使常民對文化活動參與的社會需求大為提升,文化活動也成為常民重要的遊憩休閒方式。唯完整的文化資源建設與發展,尚須瞭解整個文化資源的結構系統,並重視民眾對活動參與的需求和行為的傾向;因此,闡明在藝文活動方面民眾的參與行為影響因素,以及反映在空間(設施)的表徵,是一值得的研究。
為探究台灣地區的藝文環境和活動參與行為的傾向,本研究以「人」為本位,首先藉由結構歷程與社會溝通理論之觀點,從個體和外在的社會結構元素與環境分析,來建構理論基礎和整個參與的決策過程,並在台灣地區藝文資源發展形貌的討論後,進行新竹地區藝文活動參與和設施使用行為的實證調查分析。其內容包括:(1)藝文活動參與的時間與選擇、參與的動機和認知、以及參與影響因素等三方面構成的個體參與資源和限制之綜合分析,(2)藝文活動與設施之關聯特性,(3)個體屬性的參與行為傾向,(4)文化展演設施的選擇,(5)活動參與效用分析等五方面的研究。從理論的推演到實證的分析與驗證,確實反映民眾的藝文活動參與行為處於一個循環的社會結構系統中,行為傾向也明顯受到個體習癖因素和社會群體的作用影響。整體而言,外在的環境與設施(空間)等因素雖然「規範和制約」了文化資源的供給,但由於扮演的是潛藏與行為形成之後階段條件,若過度強調硬體建設的導向和資源分配,而忽略地區文化資源的結合與民眾的行為基礎,文化硬體資源將與參與活動的結合漸行漸遠。是以,藝文活動參與環境的建置,必須重視個體的因素和社會群體的互動關係,亦即強調從「結構」的觀點,來重新解析藝文資源的分布與環境的形塑,才得以在活動的推動與設施(空間)的規劃和建設上,得到較為完善和理想的結果。研究成果,除了已經形塑藝文活動參與環境建置與規劃的分析架構外,過程中所建立的藝文資源本土性的分析資料,也可以作為空間規劃的引證基礎和相關政策施為研訂的參考。
In recent decad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ctivities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strategies to enhance urb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mpact of globalisation. As one of people''s leisure activities,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in Taiwan, have also become a key social issue for further transform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and facilities is based on the perception of the cultural system and people''s demand,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relevant factors on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its representation of participant behaviour in space.
Generally, cultural activities are regulated with the previous cultural practices and people''s desire, social classification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re contributed to people''s participant behaviour. For investigating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f personal habitus and cultural capital on participant behavior in cultural activities, this study develops a framework of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f cultural participants with reference to both theories of Structuratio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It explores the shape of culture in Taiwan and the empirical situation is also discussed by us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Hsinchu City. The basic discussion includes: (1)the influences of time-restricted, ideologies, motives, and environmental visions on participant behaviour; (2)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facilities/space; (3)participant desire and tendency in cultural activities; (4)the choice and probability of cultural facilities/space; and (5)a perspective of utility function model. As a result, it confirms that cultural habitus, interaction of actors, power domination, and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are located in the combined and continuous social regulation system, their circuit and interaction have influenced on people''s demand and participant behaviour in Taiwan''s cultural activities.
Nevertheless, because of weakened policy emphasis and the restricted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faciliti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eople''s participant opportunity, the culture in Taiwan had been always difficult to bring into human''s life. Consequently, it is necessary to plan and establish a better participant environment of cultural activities by emphasising the struct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factors including habtius,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power influences, real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shape, and integrating the form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Due to the complexity on discussing participant behavior in cultural activities, the study not only offers a theoretical result and establishes the basic data of the shape of Taiwan''s culture, but also proposes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further studies on the facility construction, cultural activity supply sid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should be conducted for more findings.
于宗先主編(1989)空間經濟學,經濟學百科全書(8)-二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文崇一(1993)台灣休閒生活的趨勢─以表演藝術為例。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文化研究發展委員會《八十一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73-10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崇名(1995)從「階級態度」到「個人品味」的轉換:伊利亞斯與布狄厄論西方日常生活特質之比較。思與言,33(4),171-192。new window
王敏順(1995)都市建築高層劃對使用者行為影響理論涵構之回顧與評析。規劃與設計學報,1(4):1-34。
王志宏(1994)空間與社會:邁向社會優位的空間理論。空間雜誌,60: 92-97。
王明蘅、劉致錚(1994)混雜的邏輯:關於混合使用的功能關係。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學會。
王鴻楷、陳坤宏(1993)都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第一部份各都市消費空間結構理論的介紹與批評。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6,43-63。new window
王鴻楷、陳坤宏(1991)都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第二部份一個新的都市消費空間結構理論的建構。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7,1-17。new window
王鴻楷、陳坤宏(1989)有關都市商業設施空間結構的一些理念。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4(1),1-18。new window
日本NHK放送文化研究所世論調查部(1995)生活時間的國際比較。日本:NHK。
古宜靈、辛晚教(1999)都市化、階層化、文化認同與藝文活動參與,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3):532-554
古宜靈、辛晚教(1997a)文化生活圈與文化設施發展之研究。都市與計劃,24(1),43-68。new window
古宜靈、辛晚教(1997b)休閒文化活動參與行為之研究-新竹市之實證。戶外遊憩季刊,10(1),19-42。
古宜靈、辛晚教、郭倩如(1997c)文化展演活動與都市空間互動之研究。二十一世紀集居環境之展望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政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社區與地方文化發展工作計畫參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朱元鴻(1993)台中市生活風格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辛晚教(1997a)文化活動與設施(空間)互動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辛晚教(1997b)都市藝文活動及其設施、空間。中國大陸,廈門:第四屆海峽兩岸都市發展研討會。
辛晚教(1996)全國文化生活圈整體規劃先期研究案─全國文化生活圈文化硬體(展演)設施發展綱要計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計畫,台北: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辛晚教(1996)「全國文化展演設施先期研究─新竹文化生活圈調查之研究」。台北: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
辛晚教(1996)「文化硬體(展演)設施資源調查手冊」。台北: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
辛晚教(1995)文化生活圈與文化展演設施規劃理念。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辛晚教(1991)都市及區域計畫─五版。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李素馨(1995)環境知覺和環境美質評估。規劃與設計學報,1(4),53-74。
李素馨(1991)如何創建遊憩主管機關行政體系中公眾參與公眾關係。戶外遊憩研究,4(1)。
李瑞金(1995)展演藝術文化活動需求之研究。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正萍(1991)從竹塹到新竹:一個行政、軍事、商業中心的空間發展。台灣師範大學碩論。
李建興(1988)社會大眾藝文興趣取向之研究(教育計畫叢書之九十三)。教育部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青山吉龍等(1987)效用最大化による都市設施の利用行動理論に關する基礎的研究。日本土木學會論文集(第377號/IV-6),89-96,日本:日本土木學會。
林美容(1995)祭祀圈、信仰圈與民俗宗教文化活動的空間形構。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new window
林士欽(1995)1945年以前新竹城市中心的形成與轉化。中華工學院碩論。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傳策略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晏州(1986)遊憩活動特性與需求之分析。都市與計劃,13,107-140。new window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劃,10,33-49。
何紀芳(1995)都市服務設施鄰避效果之研究。政治大學碩論。
吳必虎譯(1996)遊憩地理學─理論與方法。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公司。
周志龍(1995)台灣的政經變遷與文化生活空間規劃。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施鴻志、解鴻年、古宜靈(1995)高科技產業區位發展之探討。都市與計劃,22(2),181-200。new window
洪淑禎(1992)觀光遊憩需求強度之研究-階層羅吉特模式之應用。成功大學碩論。
胡淑雲(1988)台北市居民利用公園的行為地理研究。師範大學碩論。
姜易成(1987)從行為與環境互動的相關性探討精神復健場所之設計。成功大學碩論。
孫本文(1986)社會心理學。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孫清山、黃毅志(1997)台灣階級結構:流動表與網絡表的分析。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57-102。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夏鑄九(1988)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翁德明譯(1995)文化理念。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翁慶鈞(1990)台灣都市中心區混合使用開發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碩論。
許木柱、簡美玲(1994)文化體系的理論架構。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文化研究發展委員會《文化發展計畫先期規劃研究報告》,7-2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許嘉猷(1990)台灣的階級流動及其與美國的一些比較。中國社會學刊,14,1-30。new window
淡江大學都市設計與環境規劃研究室(1979)台北市都市活動體系與相關設施研究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
陳小紅(1981)時間預算研究(Time-Budget Studies)─理論基礎與實證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陳文欣(1990)台北市公館商店街商業活動系統與市街空間之研究。中興大學碩論。
陳志梧(1987)文化、社會與空間:評安東尼.金三本書及泛文化論。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3(1),197-208。
陳其南(1995)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專題演講。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台北:詹氏書局。new window
陳坤宏(1994)空間結構-理論、方法論與記劃(二版)。台北:明文書局。
陳坤宏(1989)有關都市生態學空間結構的理論與批評。規劃學報,16,1-20。new window
陳秉璋、陳信木(1993)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文化手邊冊 26。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敏郎(1994)文化秩序與社會秩序:布迪厄(P.Bourdieu)論文化正當性的建構及其再生產。思與言,32(3),113-138。new window
陳肇堯(1989)自用小客車選擇遊憩區與旅遊路線模式之建立。成功大學碩論。
連乾文(1995)1945年以前新竹城市中心的形成與轉化。私立中華工學院碩論。
張桂林(1995)國土計畫文化功能網路的建議理念。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祖璿(1992)都市及區域規劃。台北: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張順勝(1991)以公共財的觀念來分析我國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的規劃理念。成功大學碩論。
張華褓(1989)社會學(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章英華(1997)都市化、階層化與生活形態。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229-263。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章英華(1990)都市社會學中有關空間的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27,40-47。
陸雲(1990)環境資源估價之研究-非市場估價法。經濟論文,18(1)。new window
郭真(1993)中美青少年消費行為之跨文化研究。廣告學研究第一集,67-98。
郭真(1997)台灣地區民眾消費行為傾向之形成。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265-310。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郭建興(1987)大型公共建築對都市環境影響之研究─以藝文展覽設施為例。台灣大學碩論。
曾旭正(1995)以文化設施建設作為社區動員之起點的可能與歷史意義。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菁敏(1996)消費者多重行為與商業土地使用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碩論。new window
畢恆達(1989)環境的社會性象徵。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3(1),225-234。new window
畢恆達(1985)環境心理學介紹。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1(4),46-51。
傅仰止(1995)都市人的非慣俗傾向。台大社會學刊,24,35-98。new window
游明國(1986)都市空間使用之探討。造園,1(4),28-36。
新竹市政府(1997)新竹市綜合發展計畫-文化部門計畫。新竹:新竹市政府。
楊裕富(1989)都市空間理論與實例調查。台北:明文書局。
莊武釗(1985)台北市商業區商業區活動特性之研究。中興大學碩論。
鄒政勇(1992)台北市民對開放空間的休閒遊憩行為與視覺之研究。台灣大學碩論。
黃宗煌(1997)如何評估旅遊憩效益?-旅遊成本法。環境經濟,22、23、24。
黃宗煌(1989)遊憩資源之經濟效益的評估方法與實證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黃宗煌(1988)時間價值對遊憩效益之影響及其評估方法。土地金融季刊,77,1-10。
黃勝雄(1996)族群、社會文化與空間意涵。思與言,34(3),185-240。new window
黃勝雄(1996)族群因素與地域空間發展之關係研究。政治大學博論。new window
黃勝雄、古宜靈(1995)文化生活圈與文化展演設施規劃之初步研究。第八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new window
黃毅志(1994)台灣地區民眾主觀階級認同。東吳社會學報,25,265-301。new window
黃建二(1987)台灣:與醜陋賽跑。當代,14,31-37。
黃淑姿(1982)都市鄰里公園區位之研究。中興大學碩論。
劉麗卿、蔡國棟譯(1996)都市文化空間之整體營造(Cultural Facility in Mixed- Use Development)。台北:創興出版社。
劉錦桂、邱士榮(1993)影響遊憩區選擇之地點特性與遊憩利益因素及其關係之研究。規劃與設計學報,1(2),101-117。
劉維公譯(1992)片斷化的象徵世界:波笛爾文化社會學的省思,Honneth,A.(1992)。當代,77,14-31。
董娟鳴(1994)以使用者活動行為觀點探討地區性鐵路車站前開放空間之設計。中興大學碩論。
趙蕙鈴(1995)布狄厄「文化資本」的再生產結構─文化區辨與社會區辨的社會建構過程。思與言,33(1),161-184。new window
權尚俊(1994)都市發展之空間文化整合與空間效果。空間,4,31-33。
葉光毅(1992)由最大效用原理探討都市公共設施需求行為。建築學報,6,1-19。new window
葉智魁(1996)消費與休閒:另一種「台灣經驗」。戶外遊憩季刊,9(1),79-106。new window
葉肅科(1993)日落台北城-日治時期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灣本土系列2。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葉龍彥(1996)新竹市電影史:1900-1995,竹塹文化資產叢書81。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葉維廉(1990)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欲望。當代,52,40-5。new window
蔡采秀(1994)台灣的文化現況。文化發展計畫先期規劃研究報告,21-52。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文化研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蔡岱峻(1995)都市大型商業展覽設施及其毗鄰地區活動特性分析─以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為例。台灣大學碩論。
蔡美瑛(1994)電視廣告、消費者自我與特定品牌偏好傾向之關聯。廣告學研究第四集,125-155。new window
蔡政文主編(1996)跨世紀的生活品質策略。台北:財團法人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
蔡淑鈴、瞿海源(1992)臺灣教育階層化之變遷。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彙刊,2(1),98-118。
蔡源煌(1992)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出版社。
蔡國川等(1992)迎西飛躍慶十年,慶祝新竹市改制十週年專輯。新竹市政府。
蔡勇美、郭文雄(1992)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鄭明樁譯(1992)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Garnham, N. & R. Williams(1992)。當代,77,32-41。
瞿海源(1997)社會階層、文化認同與音樂喜好。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189-228。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關秉寅、黃毅志(1997)台灣社會民眾對成就之歸因及重分配政策之態度。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147-187。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關華山、魏亞勳譯(1980)現象學與環境行為研究,Seamond, D.(1989)。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5(6),60-69。new window
羅世宏(1992)民意與文化的生態: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初探。當代,77,42-51。
蕭代基(1987)核四廠對遊憩活動影響的外部成本。台電核四廠計劃可行性評估分項報告(11)。中華經濟研究院。
蕭新煌(1994)跨世紀臺灣的個人、族群、階級與文化。人為本位發展新台灣系列研討會,台北:新台灣發展文教基金會。
嚴勝雄(1986)地方生活圈之規劃與實施。台北:國建會區域發展組研習資料,179-191。
蘇瑛敏(1997)女性休閒環境架構之基礎研究-以台北縣市女性為例。政大地研所博論。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