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太史公「成一家之言」研究
作者:魏聰祺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ei, Tsung-Chi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賴明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史記太史公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表述形式表述技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43
史公在<太史公自序>中,曾引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也。」在<滑稽列傳>篇首,引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六家學說皆務為治,六藝作用皆於治一也,其所重視者,皆在「治」這個字。尤其史公所明言要「繼」的<<春秋>>,更是「長於治人」,所以說史公是以「論治」作為「成一家之言」的基本立場。
所謂「言」,即是議論、思想和主張。「成一家之言」就是獨創一個思想體系,具有完整的內涵,啟迪世人,影響社會。史公寫作史記的目標,即是要「成一家之言」,將自己的完整思想體系透史記表達。<太史公自序>云:
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
事,……著十二本紀…… 作十表……作八書……作三十世
家……作七十列傳。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
太史公書。序略,以拾遺補藝,成一家之言。
<報任安書>亦云: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壤之理,亦欲以究天人
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史公的這兩段話,把他「成一家之言」的內涵和表述形式都揭示得
很明白。在表述形式方面,是以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凡百三十篇的紀傳通史形式呈現;在思想內涵方面,是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作為「稽其成敗興壤之理」的方法,以達成論治的目的。
史公的「究天人之際」,是透過「古今之變」的觀察,發現世有治亂盛衰,國有興廢存亡,事有成敗得失,人有吉凶禍福,但是決定治亂、盛衰、興廢、存亡、成敗、得失、吉凶、禍福的原因,則是「天」與「人」交互作用,互相影響之後的結果。所以在史公的觀念中,天與人是可以交相作用,並形成天人感應的關係。
史公認為三代之得天下,莫不以德,故皆受天命而得帝位;及其衰也,皆失德,遂喪其天祿。這其中,人君失德,則天示象預警,若能修德補過,可以挽回未變之天命;若不知改過,且變本加厲,則天亦棄之。
在個人方面,史公認為有功者,德澤蔭及子孫,如燕之「社稷血食者八、九百歲,於姬姓獨後亡,豈非召公之烈邪!」(燕召公世家贊)、「舜之德可謂至矣!禪位於夏,而後世血食者歷三代」(陳杞世家贊)、句踐滅吳稱霸,「蓋有禹之遺烈焉」(越王句踐世家贊)。反之,有陰禍者,不僅本身遭殃,甚至貽害子孫,如白起詐坑趙卒數十萬於長平,故身死杜郵;王離三世為將,其所殺伐多矣,其後受其不祥,故敗於鉅鹿;李廣詐殺降羌八百餘人,故不得封侯;甚至陳平「多陰謀」、「多陰禍」,以致曾孫陳掌欲續封陳氏,然終不得。
天人交互作用之後,呈現出來的現象有三:一為天命已定,人力難回,也就是說天的影響力大於人力;二為天道之完成,有待人力之表現,也就是說天本無言,須假手於人,始能完成其天意,則人事亦有其作用;三為天命隨德而漸變,虞、夏、商、周、秦等朝代,其所以得天命而王天下,非一朝一夕之故,乃「積善累功數十年」、「脩仁行義十餘世」、「百有餘載」的漸變過程,才能得天命而王。反之,已得天命為王,若要失天命而亡國,亦非一朝一夕之故,如夏后氏德衰,自帝孔甲始,其後經帝皋、帝發、帝桀,而後才轉移天命。殷之興衰亦經五次,而後武王伐紂,才更天命。周自懿王始衰,經厲王、幽王,而後天命仍須經春秋、戰國才轉移。如此,則人力雖然有限,但也有可以努力的範圍。
既然人事亦有可以努力的範圍,則應善盡人事之責。首先要「盡人事以知天命」,對於傳遞天意的媒介要有重視的態度,但卻不迷信,如「凡天變,過度乃占」(天官書)、「五謀而卜筮居其二,五占從其多,明有而不專之道也」(龜策列傳);反之,不重視天命,太過輕狂,則災禍及身;但若太過痴迷,則被愚弄。其次,則要「盡人事以合天命」。受命帝王以「應天改制」及「實施德治」,來上合天命;仁人志士則須把握「時機」,發揮己能,「立功名於天下」;若不遇時,亦能盡其在我,做到「扶義俶儻」之行。其三,須有人事已盡,才歸之天命的認知。若是人事已盡,就算事有不成,亦可問心無愧;若是人事未盡,可以察知人謀不臧,以為殷鑑;如此,則人力有其可貴處,使人可以盡其在我,而不是迷失在渺茫的天命之中。史公這種先盡人事,以企待於天的觀點,與孔子「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的說法,有一脈相通之處。
史公的「通古今之變」,是以「原始察終」的方法,來研究古今變化。他發現整個歷史變化有其客觀趨勢,亦即事物之來,必有所「漸」;漸之既久,必有所「變」;漸是變之「始」,變是漸之成;成則能「盛」,盛極則「衰」,衰則有「敝」,敝之極是事之「終」;接續者就必須「承敝通變」,從頭開「始」,故曰:「變則通,通則久」。我們可以說整個歷史演變趨勢即是由「漸 -- 變 -- 終始」的循環,暗藏有「物盛則衰」、「承敝通變」的歷史教訓。
史公以「原始察終」的方法,去研究歷史上的「變」,然而「變所從來,亦多故矣」,在史記書中,提到的「變」,有天變、時變、人變和事變,前三者是影響歷史變化的因素,後者是歷史變化的情形。
所謂天變,本是指天文星象變化,「其與政事俯仰,最近天人之符」,所以天象變化對人間的事變有影隨響應的效果;日月星辰之變化,在史公觀念中即是天意,所以「天變」的另一層意義,是指天意是影響歷史的變數,此與第二章「究天人之際」有互通之意。
所謂時變,指不同時代有不同形勢,不同形勢則應有不同的措施來應付當前狀況,而不該墨守成規,不知變通;反之,相同措施若用在不同時代、不同形勢,其結果也必有很大差異。時變的另一層意義,是指歷史趨勢有一定的時間週期變化,所謂「天運三十歲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載大變,三大變一紀,三紀而大備」(天官書),即是指這層意思。
所謂人變,一方面指人是影響歷史的變因,一方面指探究每位歷史人物一生成敗得失的變因。本文指出「家世背景」、「個人遭遇」、「為人性格」、「學術專長」及「其他」五項變因,皆有關人物之成敗得失。
另外,經由古今重大事變之敘述,得出治亂之原有二,而這二點都是史公讀書有感,為之流涕,為之廢書而歎。其一,「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乃興治之原;反之,「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則是衰亂之原。元首之明,首先聖明在德,除了本身仁義禮讓修養之德性,更重要的是有功於民,實施德政,此又與「究天人之際」之「盡人事以合天命」相通。其次,明於知人善任,本文指出,以「測試考察」、「納諫改過」,可以糾正識人不明之失;以「兼收並蓄」、「棄瑕錄瑜」、「禮賢下士」,可以有善於用人之明:這些都是元首應盡之責。股肱之良,只要有「及時立功名之才」或「扶義俶儻之行」,皆可視為良臣,此又可與「究天人之際」之「盡人事以合天命」相通。
元首聖明,股肱賢良,君臣相得,則「庶事康哉」;但歷史告訴我們,「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淮陰侯列傳),必須避免「功高者危」的情況,才能繼續君臣相得,保有治世;否則淪為「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的衰亂現象。
其二,利誠亂之始也,夫好利則爭,爭的最大對象,就是國與天下;爭的慣用手段,就是「詐」與「力」,這是天下大亂與生民塗炭的根本原因。於是,史公欲「以禮義防于利」,以義絀利,以讓息爭,防範於未然,頗有防微杜漸之意,故其在篇目次序安排上,八書以〈禮書〉為首,以〈平準書〉居末;列傳以〈伯夷列傳〉為首,以〈貨殖列傳〉居末,皆有「先本絀本,以禮義防于利」(平準書贊)的用意。
史公的「一家之言」,其表述形式,是借史的形式以發表。而其所欲寫的歷史,乃是一部人類全史,如此才能通古今之變,而無所遺漏。他並且兼采記人、記事、記時三種方法,加以綜合貫通,而創立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兼備的紀傳體。
十二本紀,以宰制天下者為選材考慮,故大都是帝王,項羽、呂后雖非帝王,但仍實際掌有天下大權,亦列為本紀。本紀乃全書綱要記載,故其述事「體貴簡要,僅書大事」,且以編年記時為主。
十表,是以表格形式表明史事。而其功用有四:「整齊年差」、「提綱挈領」、「會通史事」、「通紀傳之窮」。其作法有二:「刪繁就約」,則能達成將史事提綱挈領的功用;「匯總史事」於一表,則能達成會通史事的功用;「詳略有別」,則有世表、年表、月表之分。
八書,各述一件專門事情,而每件皆為專門之學,且史公之作八書,其目的在「觀事變」、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有垂法後世之意,因此,八書所述就不能只是一代的朝章國典,必須通論古今。而其作法,以記事之始末為主軸,並且兼顧「書體貴詳」、「詳而知要」的原則,因此八書主要文字有二種類型:一為敘述創作本意者,可視為制度論;一為敘述沿革大端,可視為沿革史。
三十世家,記世傳其家的輔弼股肱之臣,而其作法,在先秦世家方面,記事以本國為主,附見他國大事,並要求「體貴簡要」,采編年記時為主;在漢代世家方面,由於立國較短,故其作法,以始封王侯之事為主,子孫點到為主,頗似列傳體例。
七十列傳敘列扶義俶儻之士,和及時立功名於天下者,令其事跡可傳於後世。而其作法,采傳記記人為主,講究「規模相稱」,故以分合連書之法,分成單傳、合傳、類傳、附傳;為求突顯人物性格及功業,故其記事原則是「體貴詳要」、「論其行事而不論其著作」。
在列傳中,因為分合連書而有單傳、合傳、類傳、附傳之分,但因單傳乃一人一傳,體例簡明,不必贅述,故第二節專就合傳、類傳、附傳而詳析之。
合傳者,合二人或二人以上,因其性質相近,或關係密切而合為一傳。性質相近者,或因行性相近而合者,或因學術同源而合者,或因功業相似而合者,或因氣概相同而合者,或因技藝相同而合者,因傳主之間,行事大都互不相關,故其敘事方法,大都採一人敘完另敘一人之法,顯得段落分明;又因傳主性質相似,但同中有異,故採對稱法以見其同,採對照法以見其異。
關係密切者,因傳主行事相關涉,故其敘事方法各異:有篇首並列者,有篇中穿插者,有因事銜接者,有彼此互見者,有總敘而分敘者,皆各隨傳主互動而安排。
類傳者,別立名目,以類相從,其人物可以時地不同,唯須志向行為相似,即可因類而合。其特點有四:一為人物特色,分開看,各人有各人特色;合攏看,又是整體綜合形象。二為傳主銜接方式,有各自成傳,以「其後某年某事」銜接者;有各自成傳,篇篇獨立者:有各自成傳,依附帝王者;有先總敘,後分敘者;有比較對照,穿插銜接者,皆各隨傳主特色而安排。三為增列序論,另有涵義:類傳的內容,除了代表人物的傳記外,尚須對整個集體活動作全面追溯、探究和介紹,因此增列序論,作為表白。四為行文結構,以見微意:類傳人物眾多,且經常與類似之人事產生交互影響,則必形成某些共同現象,史公利用此種行文結構,可以略見微意。
附傳者,次要人物以牽連附書之法,依附於相關篇章,其事或詳或略,但皆非該篇主體,僅是依附而已。附傳不僅在列傳出現,在本紀、書、世家皆有附傳之出現;而在一篇之中,亦見於不同位置,有見於正文篇末者,有散見正文之中者,有見於篇末贊語者,有分散二文以見其全者。附傳原因,有因事附傳者,有因類附傳者,有附繫親友者,有附載子孫者。而其作用,或彰顯主旨,或因應體例,或精簡文字,或補述逸人。
五體之外,另有「太史公曰」一體,附載於全書各篇,以呈現史公一己思想。此一體例,仿自左傳「君子曰」,而另有創新,不再只是就事論事,而是渾然形成一種體系,具有濃厚的理論色彩。其在篇首者曰「序」,篇末者曰「贊」,亦有篇中夾敘夾議者。論其內容功用,則有八項:一曰記述經歷,二曰補充軼事,三曰明言去取,四曰參驗訂誤,五曰闡明緣起,六曰論略篇義,七曰寄託感概,八曰品評人事。若細加分析,則去取原則有「擇其言尤雅者」、「論其軼事」、「世多有,故不論」、「疑者闕焉」、「疑則傳疑」;寄託感慨有「贊揚忍辱負重的精神」、「提出發憤著書的見解」、「認清生死意義」、「痛心世態炎涼」、「感慨好利之弊」;品評人事則有「引用成辭以評論」、「直言褒貶」、「史事解釋」三項。由此可見「太史公曰」一體,內容豐富,功用多端。
史公創立五體兼備的表述形式,來達成一家之言。但這五種體例,在寫作安排上,必須因應各體寫作要點,其中表最簡略,本紀次之,世家又次之,書、列傳則需詳述,因此「繁省得宜,詳略互見」,便穿插散見於史記全書。另外,當某一事件關係到二人以上時,史家對其敘述位置的安排,即反映他對此一事件與其所關係到的各個人的輕重看法,所以「互見法」是史公成一家之言的表述技巧。
互見法的運用方式有三:「此有彼無者」、「此詳彼略者」、「互有詳略者」;而其功用效果有五:「避免重複」、「寄託褒貶」、「掩飾忌諱」、「把握主題」及「因應體例」。
史記全書有其寫作目的,亦即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但史記五體之內容,是篇篇獨立,每一篇都自成一完整系統,皆有其單篇之主題。透過篇章結構之分析,可以由細節以見全貌,瞭解史公成一家之言在細節上的表述技巧。
本文以「辨體」、「主旨」、「取材」構成「篇法」;以「外部形式之組合」及「內部材料之聯繫」構成「章法」。並舉〈留侯世家〉、〈司馬穰苴列傳〉、〈伍子胥列傳〉、〈商君列傳〉、〈魏公子列傳〉、〈田單列傳〉、〈老子韓非列傳〉、〈孫子吳起列傳〉、〈仲尼弟子列傳〉、〈孟子荀卿列傳〉等十篇,加以分析,以見篇篇自成體系的表述技巧。
史記每篇皆有其單篇主旨,史料亦以圍繞此主旨而取材,寫作技巧亦以達成主旨而著力,於是在記載事件中,形成對事件的詮釋。而這種詮釋,一方面是史公對事件作「稽其成敗興壞之理」的史識詮釋;另一方面是史公對自己所建構的文學世界,作「統一性」文學情調的創造,並藉此詮釋傳中人物的品質,與事件的意義。於是本文以〈淮陰侯列傳〉、〈魏公子列傳〉、〈老子列傳〉為例,分析各篇透露出來的統一性文學情調,以見史公成一家之言的另一類表述技巧。
史公效法孔子,繼春秋而作史記,其中褒貶精神,更是貫串於全書。經由褒貶技巧之探究,可以深入認識史公成一家之言的內涵。本文提出史記之褒貶方式,約有十二:一曰明言褒貶,一目了然;二曰直述其事,褒貶自見;三曰透過標題,呈現褒貶;四曰安排體例,依據功業;五曰此有彼無,互見美刺;六曰對照相比,以見褒貶;七曰一事多見,以表重視;八曰其事怪誕,欲見愛憎;九曰篇末引言,作為論斷;十曰故為矛盾,以寓微意;十一曰暢言古事,實為諷今;十二曰訴諸民意,蓋棺論定。可見史公的褒貶技巧是處處可見。
參考書目
一、與史記相關專書
〈一〉評點校注史記的原書
△史記評林 明代.凌稚隆 輯校;李光縉增補 日本.有井範平補標 影印日本明治十六年六月刊本 地球出版社 台北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第一版
△史記菁華錄 清.姚祖恩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台北 民國七十九年九月初版第九次印行
△史記集評 清.吳汝綸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民國五十九年五月臺一版
△史記論文 清.吳見思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民國七十六年十月臺二版
△史記會注考證 日人.瀧川龜太郎 宏業書局 台北 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再版
△史記今釋 楊家駱 正中書局 台北 民國七十七年十月臺初版第四次印行
△史記選注匯評 韓兆琦編注 文津出版社 台北 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初版
〈二〉研究史記的專書
△史記札記 清.郭嵩燾 世界書局 台北 民國六十三年八月三版
△史記志疑 清.梁玉繩 收於鼎文書局之四史辨疑 台北 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初版
△太史公書義法 清.孫德謙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民國七十四年十月臺三版
△史記探源 清.崔適 廣文書局 台北 民國六十六年七月再版
△太史公書知意 劉咸炘 收於鼎文書局之四史知意 台北 民國六十五年二月初版
△史記評議 李景星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長春市 一九八六年第一版
△史記考索 朱東潤 台灣開明書店 台北 民國七十六年一月臺四版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李長之 台灣開明書店 台北 民國七十一年四月臺十三版new window
△史記評介 徐文珊 維新書局 台北 民國六十九年八月再版
△司馬遷研究 劉偉民 文景書局 台北 民國六十四年二月new window
△史記解題 吳福助 河洛出版社 台北 民國六十八年四月臺排印初版
△司馬遷與其史學 周虎林 文史哲出版社 台北 民國七十六年七月三版
△司馬遷與史記新探 張維嶽編 崧高書社 台北 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司馬遷其人及其書 王國維等 長安出版社 台北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再版
△司馬遷之學術思想 賴明德 洪氏出版社 台北 民國七十二年二月
△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 范文芳 文史哲出版社 台北 民國七十六年五月初版
△史記論文選集 黃沛榮編 長安出版社 台北 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再版
△歷代名家評史記 楊燕起等 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台北 民國七十九年二月初版
△史記索引 黃福鑾 大通書局 台北 民國七十五年三月初版
△史記論贊研究 施人豪 文史哲出版社 台北 民國六十八年
△史記方法論 游信利 文史哲出版社 台北 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初版
△司馬遷所見書考 金德建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一九六三年二月第一版
△史記人物傳記論稿 郭雙成 中州古籍出版社 河南 一九八五年三月第一版
△史記論贊輯釋 張大可 陝西人民出版社 西安 一九八六年八月第一版
△司馬遷年譜新編 吉春 三秦出版社 西安 一九八九年四月第一版
△史記研究史略 張新科、前樟華 三秦出版社 西安 一九九年十一月第一版
△民族精神譜—<<史記>>人物述評 陳志輝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北京 一九九二年八     月第一版
△史記春秋十二諸侯史事輯證 劉操南 天津古籍出版社 天津 一九九二年八月第一版
△<<史記>>文獻研究 張大可 民族出版社 北京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第一版
△史記舊注平義 王駿圖、王駿觀 正中書局 台北 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台二版
△史記新證 陳直 學海出版社 台北 民國六十九年九月初版
△史記會注考證斠訂 嚴一萍 藝文印書館 台北 民國六十五年十月初版
△史記斟證 王叔岷 中研院史語所 台北 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史記博議 韓兆琦 文津出版社 台北 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初版
△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 周先民 文津出版社 台北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初版
△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 陳桐生 文津出版社 台北 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
△史記美學論 何世華 水牛出版社 台北 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二刷
△司馬遷和史記 胡佩韋 國文天地 台北 民國八十一年七月初版二刷
△話說史記 蔡信發 萬卷樓圖書公司 台北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初版
△史記政治人物述評 汪惠敏 師大書苑 台北 民國八十年四月初版
△司馬遷與老莊思想 劉光義 商務印書館 台北 民國八十一年九月二版new window
△史記研究粹編 張高評主編 台灣復文圖書出版社 高雄 民國八十一年四月初版
△史記賞析集 韓兆琦主編 巴蜀書社 四川 一九八八年八月一版
△史記評賞 賴漢屏 三民書局 台北 民國八十七年一月初版
△司馬遷的世界 鄭樑生編譯 志文出版社 台北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再版
二、其他專著
△毛詩正義 西漢•毛亨傳 東漢•鄭玄箋 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台北 景印阮元刻十三經注疏本 民國七十年元月八版
△周禮注疏 東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藝文印書館 台北 景印阮元刻十三經注疏本 民十年元月八版
△禮記注疏 東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台北 景印阮元刻十三經注疏本 民國七十年元月八版
△春秋三傳 楊家駱主編增訂中國學術名著 世界書局 台北 民國七十年十一月三版
△說文解字注 漢•許慎著 清•段玉裁注 藝文印書館 台北 民國六十八年六月五版
△大戴禮記解詁 清.王聘珍 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台北 民國七十六年十月初版
△四書集註 宋.朱熹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詩集傳 宋•朱熹 商務印書館 台北 四部叢刊續編冊五 民國六十五年六月臺二版
△國語 周.左丘明撰 晉.韋昭注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戰國策 西漢.劉向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漢書 東漢.班固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後漢書 晉.范曄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梁書 唐•姚思廉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隋書 唐•魏徵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漢書補注 清•王先謙 商務印書館 台北 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 民國五十七年十二月台一版
△史通通釋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    
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史通釋評 唐•劉知幾著 清•浦起龍釋 民國•呂思勉評 世華出版社 台北 民
國七十年十一月新版一刷
△古史 宋•蘇轍 商務印書館 台北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三七一冊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校讎通義 清.章學誠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十七史商榷 清.王鳴盛 收於鼎文書局《王鳴盛讀書筆記十七種》 台北 民國六十
八年九月初版
△廿二史劄記 清.趙翼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老子 周•老聃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莊子 周•莊周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墨子 周•墨翟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荀子 周•荀況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韓非子 周•韓非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呂氏春秋 秦•呂不韋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新書 西漢.賈誼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臺四版
△淮南子 西漢.劉安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六年八月臺六版
△春秋繁露 西漢.董仲舒 商務印書館 台北 四部叢刊初編縮本 民國五十四年八月台一版
△法言 漢.揚雄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六年八月臺六版
△鹽鐵論校注札記 漢.桓寬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老子讀本 余培林 三民書局 台北 民國七十四年二月五版
△猗覺寮雜記 宋•朱翌 藝文印書館 台北 百部叢刊集成之廿九,知不足齋叢書第三

△黃氏日抄 宋.黃震 商務印書館 台北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0八冊 民國七十
五年七月初版
△鶴林玉露 宋.羅大經 商務印書館 台北 景印文淵洛四庫全書第八六五冊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古今源流至論前、後、續集 宋.林駉 商務印書錧 台北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九四二冊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日知錄集釋 清•顧炎武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

△讀通鑑論 清•王夫之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推十書 清.劉咸炘 成都古籍書店影印四川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梁啟超 華正書局 台北 民國六十三年九月臺一版
△古史辨 羅根澤主編 明倫書局 台北 民國五十九年
△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台北 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初版第七次印行
△史學方法論 杜維運 三民書局 台北 民國七十八年三月十版
△昭明文選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 藝文印書館 台北 民國六十八年三月九版
△二程全書 宋•程灝、程頤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 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臺四版
△嘉祐集 宋•蘇洵 商務印書館 台北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一○四冊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遜志齋集 明•方孝儒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四部備要本民國七十年六月豪華一版
△弇州四部稿 明.王世貞 商務印書錧 台北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二八0冊 民
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升菴集 明•楊慎 商務印書館 台北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二七0冊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皇明文衡 商務印書館 台北 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冊108 民國五十四年八月臺一版
 △潛研堂文集 清•錢大昕 商務印書館 台北 四部叢刊初編本民國五十四年八月台一版
△愚菴小集 清•朱鶴齡 商務印書館 台北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三一九冊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方望溪先生全集 清.方苞 商務印書館 台北 四部叢刊初編縮本 民國五十四年八月臺一版
△義門讀書記 清•何焯 商務印書館 台北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六○冊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 劉師培 台灣中華書局 台北 民國七十一年三月臺五版
△人文學概論 李亦園等 空中大學 台北 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參版
△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 台灣開明書店 台北 民國八十三年七月new window
△文學美綜論 柯慶明 長安出版社 台北 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再版new window
△修辭學 沈謙 空中大學 台北 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
三、論文
〈一〉學位論文:
△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 阮芝生 台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六十二年new window
△司馬遷春秋學 張添丁 政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七十四年new window
△史記列傳義法研究 金苑 政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new window
△史記文學價值與文章新探 李寅浩 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年五月new window
  △西漢天人思想研究—以<<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記>>為中心 簡松興 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史記的褒貶義法 郭瓊瑜 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二〉期刊論文:
△孔子之春秋與司馬遷之史記 洪安全 孔孟學報第三十四期 民國六十六年九月 中華民國孔孟學會new window
△司馬遷的史學 雷海宗 清華學報第十三卷第二期 民國三十年十月 清華大學
△史記導讀 潘重規 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二期 一九六○年九月 香港 新亞書院
△史記決疑 李奎耀 清華學報第四卷第一期 民國十六年六月 清華大學
△論史記 徐復觀 大陸雜誌第五十五卷第五、六期 民國六十六年十一、十二月 台北new window
△司馬遷傳與史記研究 梁若容 師大學報第一期 民國四十五年六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宏揚儒學的功臣司馬遷 尤信雄 孔孟月刊第十八卷第一期 民國六十八年九月 中華民國孔孟學會new window
△試為司馬遷史記撰擬史例 徐文珊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五期 民國六十二年五月new window
△司馬遷與班固史學之比較 賴明德 中國學術年刊第四期 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國立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new window
△司馬遷及其成就 尤信雄 師大國文學報第十二期 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系new window
△史記與司馬遷 黃介瑞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六卷第六期 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台北
△試論司馬遷的一家之言 張大可 西北師院學報一九八三年第三期
△釋太史公自敘成一家之言 程金造 人文雜誌一九八三年第四期 陝西人民出版社
△說「成一家之言」 白壽 歷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一期
△司馬遷「成一家之言」說 吳匡忠 人文雜誌一九八四年第四期 陝西人民出版社
△司馬遷一家之界說 張大可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一九九四年第一輯
△論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 張維華 文史哲一九八0年第五期
△史記中的相人 蔡信發 東方雜誌復刊第二十一卷第四期 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台北
△司馬遷的心 阮芝生 台大文史哲學報二十三期 民國六十三年十月 國立台灣大學new window
△試論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 阮芝生 史學評論第六期 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台北 華世出版社
△試論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 阮芝生 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三 華世出版社 台北 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初版再印new window
△論司馬遷的思想 文崇一 大陸雜誌第二十四卷第十、十一期 民國五十一年五、六 月 台北
△太史公思想之蠡測 蔡信發 孔孟月刊第十八卷第六期 民國六十九年二月 中華new window
民國孔孟學會
△史記所顯示的群經大義 杜松柏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三卷七期 民國五十九年七月new window
台北
△太史公怎樣搜集和處理資料 阮芝生 書目季刊七卷四期 民國六十三年三月 台北
△史記篇例考述 李崇遠 中華學苑第九期 民國六十一年三月 國立政治大學中研new window

△史記的思想性及其藝術特色 田博元 人文學報第二卷第十九期 中華民國人文科new window
學研究會印行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卅一日
△史記「太史公曰」探析 李毓善 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十期 民國七十年六月 輔仁大學
△立言與弘道:董仲舒和司馬遷關係論 王保頂 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十二期 民國八十六年八月new window
△司馬遷關於于「勢」的思想 楊燕起 人文雜誌一九八三年第五期 陝西人民出版社
△司馬遷儒道思想辨析 吳汝煜 人文雜誌一九八四年第三期 陝西人民出版社
△司馬遷的生死觀 沈新林、孫應杰 人文雜誌一九八四年第五期 陝西人民出版社
△<<史記>>體例與褒貶 趙生群 人文雜誌一九八五年第三期 陝西人民出版社
△略論司馬遷的榮辱觀 呂錫生 人文雜誌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陝西人民出版社
△崇高的人格 創新的精神—紀念司馬遷誕辰二千一百三十周年 張大可 人文雜誌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陝西人民出版社
△論司馬遷及其歷史編纂學 盧南喬 文史哲一九五五年第十一期 山東大學
△司馬遷在祖國文化遺產上的偉大貢獻與成就 盧南喬 文史哲一九五六年第一期 山東大學
△司馬遷的諷刺語言的藝術 衛仲珀 文史哲一九五八年第二期 山東大學
△<<史記>>語言的藝術特徵 楊樹增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學版)一九八八年第五期 長春
△<<史記>>藝術略論 楊樹增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八九年第五期 長春
△略論<<史記>>人物的心理刻劃 朱一清 安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一九七七年第三期
△《史記》標題論 趙生群 大陸雜誌第九十三卷第一期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
△司馬遷繼《春秋》辨 戴晉新 輔仁歷史學報第五期 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 輔仁大學歷史系
△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的述與作 阮芝生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六期 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 台灣大學歷史系new window
△論史記五體的體系關聯 阮芝生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七期 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台灣大學歷史系new window
△《史記》列傳及其與本紀的關係 逯耀東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報二十期 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 台灣大學歷史系new window
△論吳太伯與季札讓國 ││ 〈再論禪讓與讓國〉之貳 阮芝生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報十八期 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 台灣大學歷史系new window
△史記中的夢 李毓善 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十九期 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輔仁大學
△史漢比較研究之一例 徐復觀 大陸雜誌第五十七卷第四期 民國六十七年十月 台北new window
△史記中的互見筆法 江惜美 孔孟月刊第二十三卷第十期 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台北new window
△司馬遷「通古今之變」的「今」之開端 逯耀東 輔仁歷史學報第五期 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 輔仁大學歷史系
△史記太史公自序箋證 高步瀛 女師大學術季刊第一期 一九三○年三月
△析論項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魏聰祺 台中師院學報第十期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台中師院
△史記中創業型的帝王 汪惠敏 輔仁國文學報第七集 民國八十年六月 輔仁大學中文系
△大風歌與高祖心態 黃湘陽 輔仁國文學報第七集 民國八十年六月 輔仁大學中文系new window
△漢高祖是政權奪取與穩固的奇才 蔡信發 國文天地十一卷十二期 民國八十五年五月 台北new window
△司馬遷筆下的高祖形象 王文顏 孔孟月刊第二十七卷第十二期 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台北new window
△<<史記.天官書>>論略 宋紋縯 人文雜誌一九八五年第五期 陝西人民出版社
△司馬遷筆下的星漢世界 杜升雲 國文天地四卷八期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台北new window
△三司馬與漢武帝封禪 阮芝生 台大歷史學報二十期 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 台灣大學歷史系new window
△漢武帝封禪與《史記.封禪書》 逯耀東 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主編 民國八十年二月
△《史記.河渠書》析論 阮芝生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報 第十五期 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台灣大學歷史系
△《史記.平準書》書法初探 吳儀鳳 孔孟月刊第三十七卷第一期 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台北
△生命的輝映—司馬遷和孔子 顏天佑 國文天地第三卷第四期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台北
△司馬遷與<<陳涉世家>> 晁福林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一九八一年第三期 北京
△《史記、外戚世家》命觀研析 梁淑媛 輔仁國文學報第十五期 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輔仁大學中文系
△論留侯與三略 阮芝生 食貨月刊復刊十一卷二、三期 民國七十年五月、六月 台北
△伯夷列傳析論 阮芝生 大陸雜誌第六十二卷第三期 民國七十年三月 台北
△伯夷列傳發微 阮芝生 台大文史哲學報第三十四期 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國立台灣大學
△《史記、梁孝王世家》初探 蔣宜芳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七期 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輔仁大學中研所
△伯夷叔齊怨邪非邪?--天道的破產與正義法則的追尋 林聰舜 國文天地第二卷第十一期 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台北new window
△〈伯夷列傳〉為《史記》列傳總序說之略探 顏天佑 中華學苑第四十三期 民國八十二年三月 國立政治大學中研所
△《史記.伯夷列傳》典型形象探討 李黛顰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七期 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輔仁大學中研所
△從篇章結構論〈伯夷列傳〉之旨趣 胡正之 輔仁國文學報第十四集 民國八十八年三月 輔仁大學中文系
△﹁管晏列傳﹂新探 黃慶萱 取自《中國文學鑑賞舉隅》 東大圖書公司 台北 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初版
△《史記.管晏列傳》中的對比技巧 林于弘 中國語文四八八期 民國八十七年二月 台北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解讀 王令樾 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廿二期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輔仁大學
△史記老子列傳所呈現的老子形象 ││ 其猶龍邪 魏聰祺 國教輔導第三十六卷第五期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台中師院實習輔導處
△從〈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看馮諼與孟嘗君 簡繡鈺 國文天地第一O卷一期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台北
△評孟嘗君之養士 魏聰祺 台中師院進修學訊第二期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台中師院進修推廣部
△從〈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看戰國之士 傅正玲 中國語文四七三期 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 台北
△恩恩相報的溫馨世界—信陵君和他的門下客 林聰舜 國文天地第二卷第十期 民國七十六年三月 台北new window
△評信陵君之養士 魏聰祺 中師語文第六期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台中師院語教系
△布衣卿相背後的辛酸—游士范雎的悲劇 林聰舜 國文天地第三卷第一期 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台北new window
△曠世英雄韓信的小市民性格 林聰舜 國文天地第二卷第八期 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台北new window
△兵家之仙 ││ 韓信他真的謀反了嗎? 江國貞 國文天地四卷七期 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台北new window
△讀淮陰侯列傳 黃坤堯 國文天地十五卷一期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台北new window
△褒貶紛紜的漢家儒宗叔孫通 林聽舜 國文天地第二卷第七期 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台北
△劉敬叔孫通列傳析評 魏聰祺 中師語文第九期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台中師院語教系
△虛矯的豪傑與怙勢凌人的權臣 ││ 魏其武安兩外戚 林聰舜 國文天地第二卷第九期 民國七十六年二月 台北
△論《史記》的兩篇合傳 ││ 〈魏其武安侯列傳〉與〈衛將軍驃騎列傳〉 洪淑苓 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一卷第一期 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台北
△現實世界之外的人物—天才將領李廣 林聰舜 國文天地第二卷第六期 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 台北new window
△史記汲鄭列傳探義 杜水封 興大中文學報第五期 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new window
△酷吏群相 ││ ﹁緣飾以儒術﹂的真相 林聰舜 國文天地三卷四期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台北
△《史記.酷吏列傳》初探 陳儷文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五期 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輔仁大學中研所
△由《酷吏列傳》看太史公的吏治觀 郭慧娟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五期 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輔仁大學中研所
△《史記.游俠列傳》解讀 顏天佑 中華學苑第四四期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 國立政治大學中研所印行
△《史記.游俠列傳》析論 吳玉燕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三集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輔仁大學中研所
△滑稽與六藝 ││ 《史記.滑稽列傳》析論 阮芝生 台大歷史學報二十期 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 台灣大學歷史系
△《史記.滑稽列傳》的寫作手法 李栖 國文天地十二卷九期 民國八十六年二月 台北
△貨殖與禮義 ││ 《史記.貨殖列傳》析論 阮芝生 台大歷史學報十九期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台灣大學歷史系
△史漢貨殖傳較析 李美慧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八期 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輔仁大學中研所new window
△論司馬遷究天人之際的承繼與突破 侍芳玲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六期 民國八十五 年六月 輔仁大學中研所new window
△賞析國中古典詩歌散文之淺見 劉崇義 孔孟月刊第三二卷第八、九、十、十一、十二期 民國八十三年四、五、六、七、八月 台北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