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
作者:楊弘任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ng-Renn Y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葉啟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地方派系在地知識文化轉譯社區營造社會運動community movementlocal knowledgelocal fa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本系博士論文無須附上中英文摘要
如上
參考書目
【1.統計資料】
屏東縣政府
屏東縣統計要覽(歷年)。屏東:屏東縣政府。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946 「表206 歷年果實種植株數面積產量及價值」,見《台灣省五十一來統計提要》,頁566-567。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臺灣農業年報(民國34年至88年)。台中: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
1944 《臺灣農家便覽(改定增補第六版)》。臺灣農友會發行。

【2.文史資料】
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1997-2004 「林仔邊」月刊(各期)。
林邊庄役場
1936-1939 《林邊庄勢一覽》。
林邊鄉公所
1985 《林邊鄉志》。屏東:林邊鄉公所。

【3.中文文獻】
王金壽
2004 「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東為例」,台灣社會學第7期,頁177-207。
王甫昌
1999 「社會運動」,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501-536。台北:巨流。
王德男
1979 「蓮霧」,收錄於《經濟果樹(下)》,頁151-162。台北:豐年社。
1983 《蓮霧栽培》。行政院農委會/省政府農林廳編印。
王德男、翁瑞亨
1996 「台灣蓮霧產業經營之變革及展望」,收錄於《台灣熱帶地區果園經營管理研討會專刊》,頁101-107。台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編印。
朱慶國
1979 「香蕉」,收錄於《經濟果樹(下)》,頁171-197。台北:豐年社。
吳泉源、林宗德
2000 「從網球拍到半導體:臺灣產業技術特質的探討」,收錄於《臺灣產業技術發展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李丁讚
1997 「公共論述、社會學習與基進民主:對『食物中毒』現象的一些觀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
李筱峰
1999 《台灣史100件大事(上卷•戰前篇)》。台北:玉山社。
李賢德
1997 「蓮霧草根性技術創新之發展」,收錄於《蓮霧產銷班草根性技術創新經驗發表會專輯》,頁1-18。屏東:台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李賢德、邱宗治
1999 「提升台灣蓮霧產業之國際競爭力」,收錄於「第一屆永續發展管理研討會—跨世紀海峽兩岸永續企業經營研討會論文集」,頁661-670。屏東:屏東科技大學管理科技學院。
余光雄
2000 《台灣魚顛覆傳統》。台北:養魚世界雜誌社。
林德福
1992 《區域發展不平等之研究—論屏東地區檳榔之資本積累性質與機制》。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
夏鑄九
1993 《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夏鑄九、成露茜、陳幸均、戴伯芬
2002 「朝向市民城市:台北大理街社區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6期,頁141-172。
莊孔韶
2000 《銀翅:中國的地方社會與文化變遷》。北京:三聯書店。
陳介玄
1997 「派系網絡、樁腳網絡及俗民網絡—論台灣地方派系形成之社會意義」,見《地方社會》,頁31-68。台北:聯經。
陳弱水
1994 「華人社會文化現代化的幾點省思:以公德問題為主」,當代雜誌第101期,頁46-63。
1997 「公德觀念的初步探討:歷史源流與理論建構」,人文及社會科學叢刊第9卷第2期,頁39-72。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
陳明通
1995 《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其南、陳瑞樺
1998 「台灣社區營造運動的回顧」,台灣省政府經建與研考委員會「研考報導」期刊,頁21-37。
陳瑞樺等
1999 《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蘇昭英、蔡季勳主編),頁7-2,頁87-101。行政院文建會出版。
黃麗玲
1994 《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
黃天行
1982 「蓮霧栽培管理座談會」,興農雜誌,七十一年七月號,頁7-13。
曾貴海、張正揚等著
2000 《高屏溪的美麗與哀愁》。台北:時報。
費孝通
1991[1947] 《鄉土中國》。香港:三聯。
葉啟政
2001 《傳統與現代的鬥爭遊戲》。台北:巨流。
溫英男等
1982 「蓮霧專題報導」,興農雜誌,七十一年七月號,頁40-47。
楊弘任
2002 「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第2期,頁1-57。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楊致福
1951 台灣果樹誌。台北:中央印製廠台北廠。
蔡明惠、張茂桂
1994 「地方派系的形成與變遷:河口鎮的個案研究」,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77期,頁125-156。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劉淑靚
2001 《臺日蕉貿網絡與臺灣的經濟菁英(1945-1971)》。台北:稻鄉。
劉還月
1999 《地方文史工作室現況初探》。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計畫案結案報告書。
蕭全政
1986 「第六章 台灣地區支持性米價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見《政治與經濟的整合》,頁127-164。台北:桂冠。
謝國雄
1997 《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研院社會所籌備處。
2003 《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顧忠華
1999 「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6期,頁 123-146。

【4.中譯文獻】
井出季和太
2003[1936] 《日據下之臺政:臺灣治績誌》第一卷。郭輝編譯。台北:海峽學術。
宮崎清等
1995 「內發性的鄉鎮建設」,收錄於《人心之華—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頁49-52。南投: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Bourdieu, Pierre(布迪厄)
2003[1980] 《實踐感》。蔣梓驊譯。南京:譯林。
Castells, Manuel(柯司特)
2002[1997] 《認同的力量》。夏鑄九、黃麗玲等譯。台北:唐山。
Evans-Pritchard, E. E.(埃文思—普里查德)
2002[1940] 《努爾人:對尼羅河畔一個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等譯。北京:華夏。
Geertz, Clifford(格爾茲)
1999[1973] 《文化的解釋》。納日碧力戈等譯。上海:上海人民。
2002[1983] 《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楊德睿譯。台北:麥田。
Jacobs, J. Bruce(家博)
1992[1980] 《台灣鄉村地方政治》。嚴安林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Meskill, J. M.(麥斯基爾)
1986[1979] 《霧峰林家:台灣拓荒之家》。王淑埩譯。台北:文鏡文化。
Polanyi, Michael(博藍尼)
1985[1967] 《博藍尼演講集:人之研究、科學信仰與社會、默會致知》。彭懷棟譯。台北:聯經。
2000[1962] 《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許澤民譯。貴州:貴州人民。
Ricoeur, Paul(里克爾)
1995[1969] 〈第一部:詮釋學與結構主義〉,見《詮釋的衝突》,頁27-108。林宏濤譯。台北:桂冠。
Sahlins, M.(薩林斯)
2002[1976] 《文化與實踐理性》。越丙祥譯。上海:上海人民。
2003[1985] 《歷史之島》。藍達居等譯。上海:上海人民。
Silverman, M. and P. H. Gulliver
1999[1992] 《走進歷史田野:歷史人類學的愛爾蘭研究》。賈士衡譯。台北:麥田。
Thompson, E. P.(湯普森)
2000[1963] 《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錢乘旦等譯。南京:譯林。
Tilly, Charles(查爾斯•提利)
1999[1986] 《法國人民抗爭史:四個世紀/五個地區》。劉絮愷譯。台北:麥田。
Tocqueville(托克維爾)
1997[1951;1835/1840] 《論美國的民主•上下卷》。董果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Touraine, Alain(杜漢)
2002[1988;1984] 《行動者的歸來》。舒師偉等譯。台北:麥田。
2003[1997] 《我們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異》。狄玉明、李平漚譯。北京:商務。
Weber(韋伯)
1991[1930;1904]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于曉、陳維綱譯。台北:唐山。

【5.西文文獻】
Bourdieu, Pierre
1989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73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Pp.3-32.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On the Nature of Anthropological Understanding.” In Local Knowledge, Pp.55-70.
Giddens, Anthony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bermas, Jurgen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MIT Press.
2000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London: Heinenman.
Klandermans, Bert
1988 “The 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Consensus.”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Vol. 1: 173-196.
Latour, Bruno
1987 Science in Ac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8[1983] “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 In The Science Studies Reader. Mario Biagioli ed. Pp.258-275. New York: Routledge.
Lu , Hsin-yi(呂欣怡)
2001 The Politics of Locality: Making a Nation of Communities in Taiwan.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Anthropology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cAdam, Doug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Conceptual Origins, Current Problems, Future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Doug McAdam et al. Pp.23-4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1973 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Morristown, N.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Melucci, Alberto
1989 Nomads of the Present. Hutchinson Radius Ltd.
Polanyi, Michael
1967 The Tacit Dimension. Anchor Books.
Putnam, Robert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 et al.
1999 “How Americans Become Civic,” in Skocpol, T. & M. P. Fiorina eds., Civic Engagement in American Democracy, Pp.27-80.
Tilly, Charles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Touraine, Alain
1981 The Voice and the Ey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Research V.52, N.4: 749-787.
Turnbull, David
2000 Masons, Tricksters and Cartographer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Wu, Nai-Teh (吳乃德)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Politics Science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