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代理/代課教師製造甘願之形塑經驗與社會實踐
作者:陳展宇
作者(外文):CHEN, CHAN-YU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劉正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代理/代課教師師資培育制度製造甘願substitute teacherteacher educationmanufacturing cons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
目前中小學校園有著「正式教師」與「代理/代課教師」之區分,兩種教師形成的二元分立結構關係,如同「一個學校,兩個世界」。這樣的結構對代理/代課教師產生了許多不公平。然而,即便如此,許多代理/代課教師仍不惜耗費青春年華,堅持長期代理/代課,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甘願為教育做出奉獻?
本研究以臺南市公立國中代理/代課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究正式教師與代理/代課教師的二元分立的結構關係形成;另應用Burawoy「製造甘願」的理論觀點,一方面對相當數量的正式老師以及代理/代課老師進行了深入訪談;一方面發放問卷,進行統計分析並對照差異。經由如此質、量並用的研究方式,期能整理出代理/代課教師「甘願勞動」的因素與其過程中的製造機制。
從訪談與分析的結果發現,師資培育制度如同一套走入甘願的結構設計:在代理/代課教師進入教育市場之前,教師甄試的束縛形塑了甘願;在進入教育市場之後,有三大機制---教人遊戲、內部勞動市場、以及內部國家---更加鞏固了這種甘願。代理/代課教師一旦開始就任,就很難不繼續擔任,其教職生涯如同一部被製造甘願的歷程。我們另將上述三大機制轉化成統計變項進行分析,更發現代理/代課教師隨著年資累積,有更高的工作投入意願,即使勞動條件不佳,依舊甘之如飴。最後,本研究從師資培育的制度層面角度去做全面檢視,探究現行的師資培育制度對代理/代課教師所產生的影響,也提出政策上的建議。
The phenomenon of “one school but two different worlds” is common on campus today. That is, two kinds of teachers, regular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both exist in the same school. Teachers are divided into either regular teachers or substitute teachers based on the dual structure simultaneously. Even though substitute teachers are confronted with many social injustices under this structure, they still persist in dedicating themselves to the role of substitute teachers. Thus,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behind this phenomenon.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ual structure, the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are the substitute teachers of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nan. Moreo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rawoy’s “Manufacturing Consent,” we set out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that render substitute teachers willing to accept such adverse conditions, by using both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According to our interviews and analyses, we found that the syste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aiwan constitutes a structural formula for building consent. Before substitute teachers enter the education market, they are bound by teacher recruitment practices, which finally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consent. After their entrance, this consent is reinforced by three mechanisms: the teaching game, the internal labor market, and a mirage-like internal state. Consequently, once substitute teachers take up this job, they enter the process of consent formation, and it becomes difficult for them to withdraw.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ree mechanisms mentioned above have also been transformed into different factors for statistical analyse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spite of the inferior working conditions, the job involvement of substitute teachers shows corresponding growth with their years of service. Furthermore, we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aiwan, explore its influences on substitute teachers, and followed by proposing further policy suggestions.
1111教職網(2017)。歷屆全國各縣市公立國中教師甄試相關統計資料。取自:https://teacher.1111.com.tw/stat/index.asp?kind=stat
中央研究院(2015)。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七期一次工作與生活。取自:https://www.ios.sinica.edu.tw/sc/cht/datafile/tscs152.pdf
王百合(2003)。高雄縣市已婚女性代課教師不連續就業之歷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王百合、游美惠(2003)。教育界的勞動後備軍-已婚女性代課教師之初探性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4),頁61-92。
王采薇(2015)。也談代理/代課教師:性別角度的檢視與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頁17-22。
王瑞賢(1999)。“陽關道”與“獨木橋”?-“二元分立”的國小生活實踐邏輯。通識教育,6(3),103-117。
王禮福(2005)。師資培育政策轉變過程之研究--從「流浪教師現象」談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麗雲(2003)。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65-306)。高雄市:麗文文化。
公視NGO(2013)。遊牧教師多薪酸? 教育崩壞窮孩子?!。取自:http://ngoview.pts.org.tw/2013/09/blog-post_25.html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16年4月14日)。因應少子女化全教總為國教請命,呼籲以積極作為落實精緻教育【新聞稿】。取自:http://www.nftu.org.tw/news/news_view.aspx?NewsID=20160414145232E738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17)。性別統計資料庫。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oFY8y9Ie%2B29efGOh8MAmoQ%3D%3D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取自:
https://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7911117100ZT9Y70G.pdf
江昭青、張瀞文、何琦瑜(2009)。台灣省思:四大危機,挑戰教師素質。
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2336-特別企劃-台灣省思:四大危機,挑戰教師素質/
自由時報(2005)。流浪教師今上街頭陳情。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21669
吳靖國(2015)。合格教師,是取得證書或取得專業?。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04-07。
沈姍姍(1996)。專業主義、教師權力與教育行政體制關係:教師權力消長的動 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9,103-128。
呂美惠(2008)。從攻城到突圍:一位邊緣教師之生命史敘說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6,77-99。
李文惠(2007)。學校中的臨時工/吉普賽人-國中代理/代課教師工作處境及專業認同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俐穎(2008)。駐足的過客-國小代理教師社會化歷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李倩慧(2015)。國民小學代理/代課教師的工作價值觀和工作壓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李麗雲、李麗日(2014)。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工作投入之關係研究--以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5,65-95。
宋慶瑋(2017a)校長嘆「代理教師很薪酸!和正職老師同工不同酬...」。取自:https://news.tvbs.com.tw/ttalk/detail/topic/5582
宋慶瑋(2017b)。錢少事多壓力大,代理教師何時才能不再當「小媳婦」?。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5933
林均玨(2015)。一個學校兩個世界,國小代課代理教師的影響,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3),55-57。
林俊瑩(2009)。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主觀社會地位與階級認同之特性。教育與社會研究,19,43-81。
林俊瑩(2013)。被剝削的勞工階級?中小學教師階級地位之檢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0),59-61。
林俊賢、黃毅志(2008)。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客觀階級位置、文化資本與主觀階級認同:與其他職業做比較。教育研究集刊,54(3),99-136。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臺北市:巨流。
林宗弘(譯)(2005)。Burawoy, M.著。製造甘願(Manufacturing Consent)。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79)。
林燕琇(2016)。教育教學環境對代理/代課教師角色認同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聖約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新北市。
林昭仁(2008)。教育界的遊牧民族,逐教缺而居—國民小學代理教師處境與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邱明昌(1989)。國小代課教師問題的探討。師友月刊,260,24-26。
洪雅苓(2011)。代理代課教師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7(1),39-48。
姜添輝(2000)。論教師專業意識、社會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究,創刊號,1-24。
段菀翠(2014)。國小代理教師對烙印覺知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苗栗市。
高文彬(2010)。勞動過程中勞工自願性服從的控制機制。臺灣勞動評論,2(2),431-448。
徐聖堯、楊靜利(2004)。國小教師之供給量與需求量推估:民國92-102學年度。教育與社會研究,7,99-118。
秘舒、凌旻華(譯)(2018)。Willis, P.著。學做工(Learning to Labour)。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年:1977)
梁金都(2010)。國小代課教師文化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4,1-34。
張正霖(譯)(2017)。Arlie Hochschild著。第二輪班(The Second Shift)。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89)。
張民杰(2010)。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的功能--代理教師觀點。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7(1),33-60。
張民杰(2012)。過渡的日子-代理教師生涯發展困擾之分析權。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6(2),1-24。
張秀娟、賴念華(2011)。「出走」與「走出」:從困頓於代課教師到走出一條自我實現的旅程。應用心理研究,50,217-244。
張晉芬(2015)。勞動社會學。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張晏華(2011)。小學長期代理/代課教師生涯抉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台中市。
張豊儒(2000)。女性代課教師的生命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教育部(2011)。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取自:https://ws.moe.edu.tw/Download.ashx?u=C099358C81D4876CAB2A505317883859B802FD41A3A5BD4C4FAFE99CF9F73C19743F0A598A5C72AC2A2FA60FCADDAEAB&n=8FCED0C537BA76E9&icon=..pdf
教育部(2015)。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7805/51139/a1f2218f-a458-49b8-89d0-a64bfe64d7fb.pdf
教育部(2016a)。高級中等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取自:https://www.k12ea.gov.tw/Tw/Law/Lawlist?filter=CCE6B166-542B-4923-A20C-4612EE02AF28&cate1_id=B525EFBD-772B-479E-9489-265CE33FA36C&department_id=&Keywords=%E4%BB%A3%E8%AA%B2&page=0
教育部(2016b)。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7805/56140/af507524-07e1-4fe1-b06d-3bd278ef9a2e.pdf
教育部(2017a)。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50049
教育部(2017b)。性別統計指標匯總性資料--教職員。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C1EE66D2D9BD36A5
翁筱矞(2010)。邁向正式教師之路—國民中學儲備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台中市。
許宏儒(2015)。待課、代課、怠課:臺灣中小學代課教師的處境與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38-41。
陳慧淑(2011)。代理/代課教師生涯發展與生命意義感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研究所,高雄市。
莊雅君(2016)。代理等於不專業?—國民小學代理教師專業社會化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康瀚文(2011)。臺灣教師專業論述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渠東(譯)(2002)Emile Durkheim著。社會分工論(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臺北市:左岸文化(原著出版年:1893)。
曾凡慈(譯)(2016)。Erving Goffman著。污名(Stigma)。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63)。
游美惠、王百合(2007)。已婚女性代課教師不連續就業之歷程探究。教育與社會研究,14,119-152。
黃淑玲(2008)。世界主要國家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比較分析。載於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頁273-312)。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彥超、翁福元(2009)。臺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知覺與專業認同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2),37-38。
黃嘉莉(2008)。教師專業制度的社會學分析。師大學報,53(3),125-151。
葉偉崧(2007)。不確定職場-代課教師之經驗與心路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葉宛瑜(2016)。國小初任正職教師的代理/代課生涯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屏東市。
黃筠珮(2011)。在流浪中代理/代理中流浪-一位國小教師的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屏東市。
黃嫣柔(2015)。國小長期代理教師之生存與生涯發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楊泰和(2007)。華人商業交易場域中的應酬經驗與“關係流”管理-有關係、沒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嘉義市。
楊家瑜(2013)。國小代理教師情緒勞務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7(1),39-55。
楊嘉雯、李麗日(2013)。國小代理/代課教師壓力與壓力影響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4,137-165。
楊嘉雯(2013)。國小代理/代課教師壓力與壓力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台中市。
楊賀凱、黃毅志(2009)。影響教師專業認同的因果機制:以台東縣國中教師為例。中正教育研究,8(2),75-114。
楊雅婷(2012)。論教師會與教師工會之法律爭議。學校行政雙月刊,80,138-155。
楊朝祥(2007)。高核退率無法解決師資供過於求的窘境。取自:https://www.npf.org.tw/3/1706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2018)。106學年度臺南市教育統計。取自:
http://boe.tn.edu.tw/boe/wSite/public/Attachment/f1533170947219.pdf
潘俊宏(2009)。趕新聞遊戲下的「真實」:攝影記者的勞動處境與專業焦慮(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潘俊宏(2009)。趕新聞遊戲下的「真實」:攝影記者的勞動處境與專業焦慮。新聞學研究,105,247-275。
蔡燕瑾(2010)。國中代理/代課教師的困境、未來發展與因應之道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1-34。
劉正、楊承祥、許湘翎(2018)。能力分班、補習與學習成效的關聯:從地域特徵與學校屬性談起。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7,41-79。
劉玲君(2005)。我的變與辯:一位國小女性代課老師追尋教師專業認同的生命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劉欣宜(2007)。流浪教師的夢與現實─師資培育政策變革後準教師的困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劉梅貞(2010)。我不代課了:女性國小代理/代課教師生涯轉換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劉國兆(2015)。教師專業身份形構:批判的教育社會學分析與研究。教師專業研究期刊,10,33-55。
賴韋婷(2014)。國民小學代理/代課教師專業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嘉義市。
蕭文龍(2009)。多變量分析最佳入門實用書。臺北市:碁峰。
聯合新聞網(2017)。教師中的弱勢代理/代課教師權益待保障。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719614
謝雨生(2015)。研究設計。載於瞿海源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總論與量化研究方法(頁 65-106)。台北市:東華書局。
謝卓君(2016)。師資培育制度變革與師範校院轉型:社會制度論的分析與反思。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2),29-56。
謝國雄(1997)。純勞動:臺灣勞動體制諸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謝國雄(2015)。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臺北市:群學。
謝宛廷(2013)。國中代理代課教師壓力、生涯韌性、工作滿意度、工作投入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簡妙如(2015)。甘願勞動:歌唱選秀節目的遊戲、順從與業餘者明星夢。傳播研究與實踐,5(1),1-31。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關秉寅(2016)。同儕補習風氣對國中生學習成就之影響。臺灣社會學刊,60,99-133。
蘇國勳(2008)。國小代理教師情緒經驗描述與解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蘇揚期(2015)。當代理/代課教師成為學校主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47-51。
Nakao Eki(譯)(2008)Rosabeth Moss Kanter著。公司男女(Men and women of the corporation)。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77)。
Braverman, H.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Burawoy, M. (1983). Between the Labor Process and the State: The Changing Face of Factory Regimes under Advanced Capit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5), 587-605
Burawoy, M. (1985).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London: Verso.
Burawoy, M. (2001). Donald Roy: Sociologist and Working Stiff.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0(5), 453-458.
Campbell, S. (1994). Being dismissed: The politics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Hepatica, 9, 46-66.
Clawson, D and Fantasia, R. (1983). Beyond Burawoy; The Dialectics of Conflict and Consent on the Shop Floor. Theory and Society, 12, 671-680.
Dain, N. (1994). Reflection on antipsychiatry and stigma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psychiatry.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 45, 1010-1014.
Densmore, K. (1987). Professionalism, proletarianization and teacher work. In T. S. Popkewitz (Ed.), Critical studies in teacher education—Its folklore, theory and practice (pp. 130-160). New York: Falmer.
Freeland, R. F. (2001). Consent and Rational Choice.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0(5), 446-448.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ottfried, H. (2001). "Manufacturing Consent" to "Global Ethnography:" A Retrospective Examinatio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0(5), 435-438.
Heck, S. F and Williams, C. R. (1984). The Complex Roles of the Teacher: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Larson, M. S. (1977).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eidner, R. (2001). "Manufacturing Consent" Reeaxamined.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0(5), 439-442.
Neuman, W. L. (2006).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6th ed.). Boston: Pearson / Allyn and Bacon.
Pierce, J. L. (2001) "Manufacturing Consent" in the "New" Global Econom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0(5), 445-446.
George, R. (2009). Establishing Control and Manufacturing Consent in Teachers’ Work. New Zealand Journal of Teachers’ Work, 6(1), 47-64.
Salzinger, L. (2001). Manufacturing the Ungendered Subject.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0(5), 451-453.
Seidman, G. (2001). The Other Michael Burawo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0(5), 449-451.
Schaufeli, W. B and Bakker, A. B. (2004). Job demands, job resour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burnout and engagement: A multi‐sample stud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5(3), 293-315.
Tuckman, A and Whittall, M. (2002). Affirmation, games, and insecurity: cultivating consent within a new workplace regime. Capital & Class, 26(1), 65-93.
Vllas, S. P. (2001). Burawoy's Legac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0(5), 442-444.
Wachter, M. L., Gordon, R. A., Piore, M. J and Hall, R. E. (1974)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bor markets: A critique of the dual approach.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3, 637-693.
Weiss, D., Dawis, R., Lofquist, L and England, G. (1967). Manual for the 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Minneapolis: Industrial Relations Cente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