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自漢至隋皇帝與皇太子經學教育禮制蠡測
作者:郭永吉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朱曉海
李學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皇帝皇太子經學教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3)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8
本文探討自漢至隋皇帝與皇太子的經學教育禮制,主要依受學期間、學成儀式與學成後再度研習三個階段,分底下幾個層面進行論述。
首先,執教者與伴學者,前賢有關這一部份,多想當然爾的認為即由太子太傅、少傅執教,然實際上從兩漢一直到隋,真正負責經書教育者,乃另有其人,即朝臣以侍講、執經、侍讀等名銜兼職入授,而其中又有細微變化,無法籠統言之。
其次,受業年齡及教材,既言經書教育,教材似乎已固定,毋庸贅言。然受學者不同年齡所習經書次序如何?不同朝代對五經是否有不同偏重?則需仔細甄別方能見其梗概。
其三,教育儀式,除簡述養老禮儀節外,主要釐清講經有不同指謂,不同身份、場合所行釋奠禮的實際景況,以及講經與釋奠禮之關係。
其四,講經集會,指出有關經書的講經集會有兩種,一乃因釋奠禮而舉行者,另一則平時召集之講經集會。前者乃作為幼君、儲君受學告一段落的考成典禮,此種講經集會中設有各個職司以擔負不同任務,並有固定進行程序。後者則是平時研討經義而舉行。皇帝與儲君於此兩種講經集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差別。另外,不論是何種講經集會,會發現所講論經書具有很高的集中性,均以《孝經》為主,尤其是釋奠講經集會,更無一例外。
其五,教育地點,探討當時辟雍、中央官學的設立實況,以解釋這一時期幼君、儲君受學及舉行教育儀式的地點,何以屢有更動,並持與先秦禮書中儒生所建構的理想圖景作比較,以察其流變。
最後,針對一些相關問題,如執教者與伴學者的待遇、經書教育成果的評量等,另作補充論述。
參 考 書 目
古籍:
孔穎達,《毛詩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1999
,《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1999
邢 昺,《孝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1999
,《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1999
,《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1999
孫 奭,《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1999
徐 彥,《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1999
賈公彥,《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1999
,《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1999
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
陳 澔,《禮記集說》,臺北:世界書局,1990
陳壽祺,《尚書大傳輯校》,臺北:藝文印書館,《續經解尚書類彙編》,1986
皇 侃,《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廣文書局,1991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98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6
王先謙,《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盧 弼,《三國志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吳士鑑、劉承幹,《晉書斠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沈 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陳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魏 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令狐德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魏 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劉 昫,《舊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荀 悅,《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
周天游,《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周壽昌,《漢書注校補》,臺北:鼎文書局,1977
劉 琳,《華陽國志校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許 嵩,《建康實錄》,成都:巴蜀書社,《中國野史集成》第一冊,1993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5
王 溥,《唐會要》,臺北:世界書局,1974

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91
閻振益、鍾夏,《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梁 端校注,《列女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
黃 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
繆啟愉,《四民月令輯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
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8
鄧安生,《蔡邕集編年校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何清谷,《三輔黃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徐湘霖,《中論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9
楊 勇,《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書局,1992
王 嘉,《拾遺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慧 皎,《高僧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高僧傳合集》,1991
酈道元,《水經注》,長沙:岳麓書社,1995
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范祥雍,《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楊 勇,《洛陽伽藍記校箋》,臺北:正文書局,1982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new window
俞紹初,《昭明太子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梁元帝,《金樓子》,臺北:世界書局,1990
倪 潘,《庾子山集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
吳兆宜,《徐孝穆集箋》,臺北:世界書局,1984
賈思勰,《齊民要術》,北京:團結出版社,1996
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1979
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
章 樵,《古文苑》,臺北:鼎文書局,1973
王象之,《輿地紀勝》,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陳 模,《東宮備覽》,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叢書集成新編.哲學類》,1985
洪 适,《隸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
劉承幹,《希古樓金石萃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歷代碑誌叢書》第八冊,1998
趙 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羅 新、葉 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
中國畫像石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

李 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虞世南,《北堂書鈔》,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唐代四大類書》,2003
歐陽詢,《藝文類聚》,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唐代四大類書》,2003
杜 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李 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
,《文苑英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
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應麟,《玉海》,揚州:廣陵書社,2003
王欽若,《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94
秦蕙田,《五禮通考》,臺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
繆荃孫編,《蕅香零拾》,北京:中華書局,1999
羅國威,《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

近人著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西漢禮制建築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編,《武威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王仲犖,《北周六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2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書店,1996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1993
皮錫瑞,《經學歷史》,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3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朱曉海,《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余嘉錫,《余嘉錫文史論集》,長沙:岳麓書社,1997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燕石續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new window
李 憑,《北魏平城時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new window
屈萬里,《古籍導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金 鶚,《求古錄禮說》,濟南:山東友誼書社,《孔子文化大全》,1992
姜 波,《漢唐都城禮制建築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柳詒徵,《柳詒徵史學論文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洪 業,《洪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國現代學術經典》,1996
胡 適,《易林斷歸崔篆的判決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
高 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
張政烺,《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
陳 槃,《舊學舊史說叢》,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
彭美玲,《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以三禮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new window
葉國良等,《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楊 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古史新探》,臺北:坊間本,出版年不詳
楊鴻勛,《宮殿考古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閻步克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品位與職位》,北京:中華書局,2002

教育史及相關著作: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合著,《中國教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
毛禮銳等編,《中國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再版
王鳳喈,《中國教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88
石劍生,《我國南北朝以前之大學教育》,臺北:漢明書局,1972
李國鈞、王炳照總主編,《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4年再版
周予同,《中國學校制度》,上海:上海書店,《民國叢書》第三編,1991
孟憲承等編,《中國古代教育史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胡美琦,《中國教育史》,臺北:三民書局,1978
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高明士,《中國教育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中國傳統政治與教育》,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臺北:國立編譯館,1984
高時良,《中國教育史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梅汝莉主編《中國教育管理史》,臺北:三民書局,1978
陶愚川,《中國教育史比較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年
程方平、畢 誠,《中國教育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程舜英,《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史資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
楊吉仁,《三國兩晉學校教育與選士制度》,臺北:正中書局,1970
楊榮春,《中國封建社會教育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

學位論文:
郭永吉,《西漢儒家的政治地位及其對國家政策的影響力》,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7
曾佩芬,《鄉飲酒禮的源流及其社會功能》,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龐 駿,《南北朝儲君制度淺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
陳燕梅,《魏晉時期喪服禮議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論文:
王 健,〈漢代君主研習儒學傳統的形成及其歷史效應〉,《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3期
王文東,〈論北朝鮮卑貴族的尊師興學之禮〉,《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朱曉海,〈潘岳論〉,《燕京學報》2003年第15期
,〈魏晉時期文學自覺說的省思〉,《淡江大學中文學報》2003年第9期
李 零,〈郭店楚簡研究中的兩個問題――美國達慕思學院郭店楚簡《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感想〉,《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李學勤,〈試論新發現的 方鼎和榮仲方鼎〉,《文物》2005年第9期
李貞德,〈漢魏六朝的乳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9年第七十本第二分new window
周永衛,〈略論漢代的皇家教育〉,《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
胡克森,〈西晉國子學建立原因初探〉,《晉陽學刊》2003年第6期
高明士,〈唐代的釋奠禮制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大陸雜誌》1980年第61卷第5期
郭永吉,〈先秦兩漢東宮稱謂考〉,將於鄭州大學主辦,《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2005年11月new window
,〈兩漢經學師法家法考〉,《李學勤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待刊
賴亮郡,〈六朝隋唐皇太子監國——以監國制度為中心〉,《臺東師院學報》2002年第13期(下)new window
龐 駿,〈北齊儲君制度探論〉,《許昌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