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前漢《詩》經解的詮釋脈絡--以〈關雎〉為中心
書刊名:清華中文學報
作者:詹秉叡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 Ping-jui
出版日期:2022
卷期:27
頁次:頁63-121
主題關鍵詞:關雎春秋祭祀樂教The Classic of PoetryGuanju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Ritual sacrificesEducation through music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4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鄭毓瑜(20030900)。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3,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錦少(20151200)。論清人三家《詩》分類理論中的「師承法」--以劉向及《説苑》爲例。嶺南學報,復刊4,75-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寶三(2009)。東亞《詩經》學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瀧川龜太郎(2007)。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耀潾(1996)。西漢三家詩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曄、李賢、司馬彪、劉昭(1965)。後漢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季旭昇、陳美蘭、蘇建洲、陳嘉凌(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程元敏(2005)。詩序新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玉潤、李先耕(1986)。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定生(1968)。詩經今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倬雲(1982)。求古編。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桐生(2002)。儒家經傳文化與史記。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孫詒讓(2000)。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熹(2016)。四書章句集注。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邢義田(1987)。秦漢史論稿。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季旭昇、陳霖慶、鄭玉珊、鄒濬智(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儒賓(19960000)。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培翬、段熙仲(1993)。儀禮正義。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聘珍、王文錦(1983)。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左丘明、杜預、孔穎達、浦衛忠(2001)。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毛亨、鄭玄、孔穎達(2001)。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焦循、焦琥(1998)。孟子正義。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車行健(20110000)。釋經以立論 : 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朱熹(2017)。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蘇輿、鍾哲(199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韓嬰、屈守元(1996)。韓詩外傳箋疏。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徐復觀(1982)。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Puett, Michael、楊起予、唐鶴語(2020)。作與不作:早期中國對創新與技藝問題的論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充、張宗祥、鄭紹昌(2010)。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錢穆(2015)。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胡昌智(1992)。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佐藤將之(20160000)。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屈萬里(1983)。尚書集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顏崑陽(2017)。詩比興系論。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先謙、吳格(1987)。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Puett, Michael、張常煊、李健芸(2020)。成神:早期中國的宇宙論、祭祀與自我神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深川真樹(20180000)。影響中國命運的答卷:董仲舒《賢良對策》與儒學的興盛。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峰屹(2014)。兩漢經學與文學思想。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張岩(2014)。詩經國風祭詞研究。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徐復觀(1999)。兩漢思想史。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崧(2005)。說緯。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陳壽祺、曹建墩(2013)。五經異議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陳立、吳則虞(1994)。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荀卿、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1988)。荀子集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揚雄、汪榮寶、陳仲夫(1987)。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劉安、高誘、何寧(1998)。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班固、王先謙、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2008)。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劉寶楠(1981)。論語正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孫希旦、沈嘯寰、戴聖、王星賢(1989)。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左丘明、楊伯峻(1993)。春秋左傳注。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鼎國(20110000)。「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詮釋與實踐。臺北: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亞傑(2018)。美刺與正變:詩經比興的應用。經典詮釋與生命會通。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