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空權:過去、現在與未來
作者:唐仁俊
作者(外文):Ren-Chun T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大陸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文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局部戰爭攻防兼備國土防空人民戰爭combination of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operationspeople’s warlocal warlocal war under high-tech conditionsnational territory air defen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0
中共空軍建軍最初的數10年,其空軍戰略係以支援陸軍為主,中共空軍未來戰略構想發生劇變,係肇因於1985年鄧小平提出「戰略決策」;該決策要求軍方從準備遂行「早打、大打、打核戰」改為遂行「局部戰爭」。這些改變包括撰寫新教材、研究攻防兼備的能力以及研析戰役與戰略理論等。1987年王海提出「攻防兼備」的構想,卻未受到公開的矚目。波灣戰爭以後,中共空軍了解到其軍事科技的落後,及空軍作戰訓練準則已不適用於現代戰爭,這使得本身面臨了空軍戰略調整的壓力。1999年中共空軍司令員劉順堯開始強調攻勢作戰的必要性,並宣佈「攻防兼備」空軍戰略,以建立打一場「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軍事能力。
在未來「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中,中共空軍將「首當其衝,全程使用」。它正逐漸從支援軍種轉型成獨立軍種,也正由「國土防空型」轉變成「攻防兼備型」的空軍。並且正朝改革軍隊組織架構、調整軍事訓練大綱及汰除舊式裝備方向前進,以此建立現代高技術環境中的全天候攻、防戰力,達到打一場「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五:
壹、整理出當前空權理論與現在戰爭的發展方向及內涵。
貳、整理出各階段中共空軍發展與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表現。
參、釐清中共空權各階段的理論內涵。
肆、歸納當前及未來中共空權理論面及實際面的內涵與作為。
伍、分析中共空權未來發展與所面臨的挑戰。
藉由以上的研究希望就理論與實際面的探討,能為中共空權發展之過去、現在與未來,整理出一個中共空權發展的解釋模型,作為說明中共空權發展的參考依據。
During its first few decades,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 Force strategy was primarily formulated to support the ground forces’ needs. Serious changes in the way the PLAAF thought about its future really began as a result of Deng Xiaoping’s 1985 “strategic decision” that directed the armed forces to change from preparation for an “early, major, and nuclear war” to preparation for “local war.” These changes included writing new teaching materials, conducting research on combination of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capabilities, and doing research on campaign and strategic theory. Wang Hai initiated the concept of combination of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operations in 1987, but it did not receive much publicity. Since the Gulf war, the PLAAF has been grappling with the demands of a radically changed its strategy that underscored the technological obsolescence of their armaments and so fundamentally affected the missions of the air forces that its traditional training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 were largely inapplicable to. In late 1999, the PLAAF’s commander, Liu Shunyao, began to emphasize the need to fight offensive battles and declare PLAAF’s strategy of combination of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operations to build a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apable of waging “local war under high-tech conditions.”
In a future high-tech local war, the PLAAF will be called up as the first one to encounter the enemy and fight until the last minute. It is gradually transitioning from a support service into an independent one and from a national territory air defense type of air force into one that conducts combination of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operations. The PLAAF is working on its way to reform its military conformation, adjust its military training guidelines and renew its old equipment. By establishing an all-weather and attack-defense air force to battle in a modern high-tech environment, it is expected to acquire the full ability to perform “local war under high-tech conditions.”
The purposes of the thesis are as follows:
1. Illustrate the tendency and contents of current air power theories and wars.
2. Illustrate the stages of PLAAF’s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s and performances it takes on in the wars.
3. Clarify the theoretic contents of PLAAF’s air power in each stage.
4. Conclude the present and future contents and actions of the PLAAF’s air power on the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aspects.
5. Analyze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of PLAAF’s air power.
Expected to focus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aspects, the thesis was organized as a modal for explaining the PLAAF’s air power and to be used as the referential basis to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LAAF’s air power.
壹、中文資料

〈Su-27家族現況(上)〉,《尖端科技》,總第249期,2005年5月,頁49。
〈中共空軍在西北大戈壁演習〉,《聯合報》,1996年9月17日,版9。
〈中共預警機計畫 恐推遲〉,《聯合報》,2006年6月6日,版A13。
〈中共預警機問世 頻繁試飛專家:空警2000採相位陣列雷達 比美俄先進〉,《聯合報》,2005年3月2日,版A13。
〈中共籌建空降第十六軍〉,《聯合報》,2003年8月27日,版13。
〈中科院倡建航空航天戰略委 改革管理體制 加強統一領導 形成研發戰略聯盟〉,《大公報》,2003年3月25日,版16。
〈中國大陸空軍發展新戰術〉,《中國軍事文摘》,2003年1月15日。
〈中國月球探測計畫進展順利技術攻關有重大突破〉,《中國航天》,總第304期,2003年8月,頁3。
〈中國空軍有長翼〉,《科學發現報》,2002年1月15日,版7。
〈中國空軍決加強進攻力量—劉順堯司令稱將儘快完成由防空型轉向攻防兼備型〉,《文匯報》,1999年11月8日,版A1。
〈中國空軍邁向戰略空軍 戰力空前提升〉,〈www.9999cn.com/articles/article/kj_2436136.html〉。
〈中國國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7/29/content_1674299.htm〉。
〈中國籌建戰略空軍〉,《成報》,2004年6月28日。
〈反對太空軍事化航天戰略 神舟嗆聲〉,《聯合報》,2005年10月14日,版A15。
〈天軍顯露雛形〉,《中國航天報》,2004年11月26日。
〈太空合作敏感 中共有意美遲疑〉,《中國時報》,2006年4月5日,版13。
〈世界空間科學大會京開幕50多國科學家與會〉,《明報》,2006年7月18日,版26。
〈斥資3.6兆登陸月球中共15年內圓夢溫家寶掛帥2020年進人創新型國家2050年成科技強國〉,《聯合報》,2006年2月11日,版13。
〈成空航空兵某師參謀長董智強編寫多部新型戰機實用理論專著〉,《解放軍報》,2006年5月10日,版2。
〈成空航空兵某師貼近實戰錘煉新機部隊〉,《解放軍報》,2006年7月1日,版5。
〈自製預警機墜毀?中央軍委調查〉,《中國時報》,2006年6月6日,版A13。
〈我首批空降兵指揮專業學員完成學業〉,《解放軍報》,2004年7月9日,版1。
〈我國繞月工程研製轉入正樣階段 將於2007年發射常娥一號衛星〉,《解放軍報》,2005年12月30日,版1。
〈亞太上空的鷹—中共、日本、印度新型主力戰機大比拼〉,《全球防衛雜誌》,第154期,1997年6月,頁31。
〈空地實兵對抗礪硬功廣空成功組織航空兵部隊不同機型大機群海空戰鬥巡邏〉,《解放軍報》,2007年1月3日,版1。
〈空軍人才研究中心在空軍指揮學院成立〉,《解放軍報》,2004年9月24日,版1。
〈空軍某航空兵師首次新機高強度晝夜攻防對抗演練成功〉,《解放軍報》, 2004年06月25日,版1。
〈空軍貼近實戰大力加強對抗性訓練參訓「紅藍」飛行員增加一倍多〉,《解放軍報》,2005年12月30日,版1。
〈空軍裝備研究院科研成果助推空軍轉型建設〉,《經濟日報》,2007年4月3日,版14。
〈空軍運輸航空兵某團 實施大機群大航程空投演練〉,《解放軍報》,2006年2月24日,版2。
〈空軍選拔培養飛行員出台新政策〉,《解放軍報》,2006年2月7日,版9。
〈空警-2000性能優仍在試飛〉,《中國時報》,2006年6月6日,版A13。
〈俄羅斯再邀中國研製第五代戰機〉,《世界報》,2005年,1月7日,版9。
〈南空以軍事訓練創新促進部隊戰鬥力提高 92%航空兵團跨入“甲類戰鬥團”行列〉,《解放軍報》,2006年2月19日,版1。
〈某航空兵師首次成功實施大型運輸機快速投送訓練〉,《解放軍報》,2005年8月29日,版1。
〈為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開闢“綠色通道”空軍一批年輕骨幹進入地方高校攻讀博士〉,《解放軍報》,2006年4月16日,版1。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人民日報暨海外版》,2006年2月10日,版5。
〈從伊戰看解放軍發展 應以攻對攻劉亞洲:空中打擊 首要武力〉,《聯合報》,2004年6月1日,版A14。
〈許其亮、吳勝利 升副總參謀長分為空軍和海軍中將 打破來自陸軍慣例 意在強化多軍種協同作戰〉,《聯合報》,2004年7月18日,版A13。
〈傳中共籌建「戰略空軍」〉,《中國時報》,2004年6月29日,版A4。
〈新飛行安全觀為戰鬥力成長提速—空軍航空兵部隊扎實開展全員全裝深訓精訓,針對性練習取得新突破〉,《解放軍報》,2006年5月2日,版1。
〈解放軍加強空中攻擊力〉,《蘋果日報》,1999年11月8日,版A18。
〈圖- 22戰略轟炸機值得買嗎?〉,《青年參考》,2005年2月2日。
〈擔當新的戰略角色—從空軍作戰觀念的變化看未來戰場定位〉,《解放軍報》,1999年11月7日,版2。
〈蘇30共軍獲俄授權生產〉,《中央日報》,2000年11月7日,版9。
〈殲-10量產衝著幻象戰機而來〉,《中國時報》,2002年1月20日,版11。
〈殲10駐沿海威脅我空軍〉,《蘋果日報》,2006年11月22日,版A19。
〈殲11可能戰法研析〉,《全球防衛雜誌》,總第261期,2006年5月,頁5。
〈殲十部署浙江圖牽制我戰機〉,《中國時報》,2007年1月21日,版A4。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11月5日,版8。
《民眾日報》,2003年3月11日,版6。
《解放軍報》,1993年8月2日,版2。
《解放軍報》,1998年10月23日,版1。
《解放軍報》,1999年6月3日,版1。
《解放軍報》,2000年12月19日。
《解放軍報》,2003年9月2日,版1。
《解放軍報》,2006年3月23日,版2。
《聯合晚報》,1995年11月30日,版2。
《聯合報》,1997年4月15日,版9。
《聯合報》,2001年8月12日,版13。
《蘋果日報》,2004年1月19日,版14。
丁向陽,〈構築航天仁才高地〉,《中國人才》,2006年第3期,2006年2月,頁28。
丁樹範,〈中共未來的軍備政策〉,《遠景季刊》,第2卷第2期,2001年4月,頁2-3。new window
丁樹範,〈中共精簡軍隊內容、性質、未來〉,《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9期, 1992年9月,頁56。
丁樹範,《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
力寰譯,〈中共空軍的現代化〉,《國防譯粹》,第26卷第2期,1999年2月,頁73。
三軍大學譯,《空中戰爭》(台北:三軍大學,1973年)。
上海辭書出版社編,《空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
于光,〈朝鮮戰爭中的蘇聯空軍〉,《炎黃春秋》,2004年第1期,頁50。
于東升,〈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現代軍事》,總第275期,1999年12月,頁19。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編,《空軍戰役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部所編,《八一開國將帥》(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編,《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學習綱要》(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編輯部編,《中國空軍戰史》(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國空軍司令部編,《空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適應航太事業發展需要 構築高技能人才成長平台〉,《中國人才》,2004年1期,2004年1月,頁70。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歐洲聯盟關於防擴散和軍備控制問題的聯合聲明〉,《中國外交2005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5月),頁422-4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編,《中國外交概覽1991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中國的航太》白皮書(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10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航太白皮書》(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0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編,〈第三章中國特色軍事變革〉,《2004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4年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編,〈第三章國防建設〉,《中國的國防》(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98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編,〈第四章人民解放軍〉,《2006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編,〈第四章軍隊建設〉,《2000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0年10月)。
天星,〈「北斗」定位衛星提升中國軍力〉,《鏡報月刊》,總第312期,2003年7月,頁38。
天風,〈中共空軍加強遠程戰力—空軍要在戰爭中擔「主角」獨立完成任務〉,《廣角鏡月刊》,總第334期,2000年7月,頁42。
天風,〈中國空降部隊已成精銳之旅〉,《鏡報月刊》,總第291期,2001年10月,頁36。
天嘉,〈中國空軍步入攻防兼備階段〉,《鏡報月刊》,總第290期,2001年9月1日,頁23。
孔雲,〈中國空軍空戰實力透視〉,《軍事文摘》,總第64期,2000年2月5日,頁10。
文馨,〈對中國威脅論之研析〉,《中共研究》,第29卷第8期,1995年8月,頁67。
毛澤東,《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王小源、廖新華,〈台海空戰系列戰略篇克制與沖突—金門空戰雙方作戰指導思想淺析〉,《國際瞭望》,第511期,2005年3月,頁12。
王文周譯,《論空戰—作戰計畫》(台北:三軍大學空軍學院,1997年)。
王文榮主編,《戰略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定烈,《當代中國空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王法安,〈用制度創新推動國防和軍隊跨世紀發展— 江澤民領導軍事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軍事歷史》,總第116期,2002年9月,頁13。
王春永,〈太空軍事化趨勢對世界軍事的影響〉,《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第21卷第3期,1998年5月,頁96。
王津生,〈史無前例的秘密空戰—朝鮮戰爭中蘇、美空軍的較量(上)〉,《環球軍事》,2003年第16期,頁24。
王湘穗,〈空中化的戰爭〉,《學習時報》,2005年1月24日。
王瑤,〈空天一體化作戰理論〉,《中國空軍》,總第118期,2005年9月,頁56。
王福貴主編,《空軍戰役教程》(北京:空軍指揮學院,1993年7月),頁65。
王輔一,〈張愛萍與一江山島登陸作戰〉,《軍事歷史》,總第128期,2004年9月,頁36。
王錦堂,《大學學術研究與寫作》(台北:東華書局,1992年),頁43。
王繼新,〈太空是維護國家利益新的戰略制高點〉,《解放軍報》,2006年4月13日,版6。
亓樂義,〈中共空軍戰略 從固土防禦轉向攻防兼備波灣戰爭給予北京大夢初醒的感慨 江澤民指示要有在戰爭中「當主 角」的準備〉,《中國時報》,2000年4月30日,版14。
史文(Michael D. Swaine),田弘茂、朱雲漢編,張鐵志、林葦芸譯,〈解放軍現代化對中國與亞太的影響〉,《江澤民的歷史考卷》(China Under Jiang Zemin)(台北:新新聞出版社,2000年)。
台風,〈中國引進大型運輸机的影響〉,《艦載武器》,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頁85。
瓦•達•索科洛夫斯基,《軍事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0年)。
白春玲,《論中國空間安全碩士論文》(西北工業大學,2005年3月)。
石之瑜,《中共外交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初版)。new window
仲一平,〈中共確立新的建軍架構〉,《鏡報月刊》,總第332期,2005年3月,頁22。
仲一平,〈從對外軍購看中國軍工發展方向〉,《鏡報月刊》,總第335期,2005年6月,頁34。
仲晶,〈中國軍隊實施人才戰略工程〉,《瞭望新聞周刊》,總第39期,2003年9月29日,頁50。
任峰,〈歐盟解禁對華軍售大勢所趨〉,《鏡報月刊》,總第330期,2005年1月,頁30。
任新夏、任章奇,〈空權之軍事革命〉,《中國軍事科學》,第9卷第1期,1996年1月,頁43。
曲儉,〈中國對外軍售走出谷底〉,《廣角鏡月刊》,總403期,2006年4月16日,頁38。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3年6月)。
朱增泉主編,《飛天圓夢》(北京:華藝出版社,2003年)。
江湖,〈美國:組建航空航天部隊〉,《國際展望》,總第400期,2000年8月,頁40。
江澤民,〈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跨世紀發展的戰略目標〉,《江澤民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頁82-90。
江澤民,《江澤民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
何廷一,〈空軍和防空軍合併〉,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477。
余陽,〈中國會買遠程戰略轟炸機嗎?〉,《廣角鏡月刊》,總第389期,2005年2月,頁49-50。
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關中心,1995年12月初版3刷)。
吳奕寬,〈一江山島—我軍首次海陸空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文史春秋》,2005年第4期,頁23-24。
吳春秋,〈淺談大戰略和國家戰略〉,《世界知識》,1984年12期,1984年12月,頁2。
吳偉仁主編,《世界國防科技工業概覽》(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4年)。
吳富善,〈空軍院校是怎樣恢復、重建和逐步走上正規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
呂有生,〈大國關係與東北亞安全〉,《瞭望新聞週刊》,第21期,2000年5月22日,頁6。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6年)。
呂亭,〈中國軍備發展重投俄國懷抱〉,《廣角鏡月刊》,總397期,2005年10月,頁49。
宋士兵、張新勤,〈聯合軍演俄方裝備印象〉,《國防科技工業》,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60。
李大光,〈試論制天權〉,《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第15卷3期,2004年6月,頁56。
李大光,《太空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李文通,《中共空軍戰略之研究—論「攻防兼備」戰略的轉型與實踐》(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李世安,〈抗美援朝作戰中的空軍思想政治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348。
李江平,〈地緣政治學發展沿革初見〉,《新疆社科論壇》,1999年第3期,頁15。
李承紅,〈中俄軍事技術合作:回顧與展望〉,《俄羅斯研究》,總第134期,2004年12月,頁20。
李純、華人杰譯,《空中國防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
李健,〈軍工院校為載人航太工程輸送140 名領軍人物〉,《中國青年報》,2005年12月27日, 版6。
李傳薰,《普法戰爭研究》(台北:三軍大學,1961年4月)。
李榮長等編,《空天一體信息作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
李德義、李大倫主編,〈軍事戰略〉,《20世紀以來中外軍事著作要覽》(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7月),頁78-79。
李曉國,〈人民戰爭:永不過時的制勝法寶〉,《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頁95。
李樹山、王葉紅,《中國空軍戰史》(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
李樹山主編,《世界空軍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李繼紅主編,《局部戰爭戰役政治工作》(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7月)。
沈水榮、葛善斌、王海粟,〈鄧小平制空權思想及其對國防建設的指導意義〉,《中國軍事科學》,第17卷第5期,2004年9月,頁99。
沈偉光主編,《21世紀軍兵種》(北京:新華社出版社,2001年1月)。
沈國楨,〈筧橋精神永耀寰宇〉,《青年日報》,2006年8月14日,版3。
辛明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手冊—空軍分冊》(青島:青島出版社,1991年)。
邢世忠,〈大力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黨建研究》,2000年第8期,頁16。
阮哲仁,〈越大戰研究—解放軍臨戰戰場實務工作〉,《尖端科技》,第245期,2005年1月,頁103-104。
卓愛平,〈中國空軍從朝鮮戰爭走向世界〉,《世紀橋》,2002年第6期,頁20。
周建明、張曙光,《美國安全解讀》(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尚曉華,〈空軍形成新機自主維修保障體系〉,《解放軍報》,2006年2月25日,版1。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出局,1984年9月)。new window
林玉冰譯,《空權史—空權之軍事運用》(台北:空軍總司令部,1979年)。
林虎主編,《空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書局,1990年3月)。
林德時,〈對人民戰爭思想的現實思考〉,《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2005年6月,頁35。
武貴麗,〈俄軍的空天一體化構想〉,《中國空軍》,總第115期,2005年3月,頁69-70。
空軍司令部編,《空軍戰役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
空軍總司令部編,《空軍之發展與戰術思想之變遷》(台北:空軍總司令部,1956年)。
空軍總司令部編,《空軍作戰要綱》(台北:空軍總司令部,1999年5月24日)。
空軍總司令部編,《空權理論輯要》(台北:空軍總司令部,1960年10月)。
空軍總司令部譯,《空權之鍵》(台北:空軍總司令部,1958年)。
空軍總司令部譯,《空權與機動作戰》(台北:空軍總司令部,2000年11月)。
空軍總司令部譯,《空權論》(台北:空軍總司令部,1956年2月)。
邵青、宋忠偉,〈空中打擊:主導現代戰爭〉,《科技日報》,2004年9月2日。
金千里,〈中共副總参謀長許其亮中將評傳〉,《前哨月刊》,總第172期,2005年6月,頁71。
金超英、王法森,〈略論志愿軍空軍作戰的特點及意義〉,《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胜利50週年論文集》﹙北京:黃河出版社,2003年﹚,頁287。
信強,〈太空權論〉,《國際觀察》,2000年第4期,2000年4月,頁42。
姚峻主編,《中國航空史》(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
炳焱寶、江建軍,〈空中空間打擊成為獨立作戰樣式〉,《解放軍報》,2003年2月18日,版6。
胡光正、蕭顯社編,《影響到二十一世紀的爭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2月)。
胡思遠,〈首先使用、貫穿全程、重在制空—試論我軍聯合戰役空軍運用〉,《國防大學學報》,總第110期,1998年10月1日,頁47-48。
唐仁俊,〈中共對信心建立措施之立場、實踐經驗與策略運用〉,《中國大陸研究季刊》,第47卷第1期,2004年3月,頁109。new window
孫茂慶、李國利,〈喬清晨鄧昌友在人民空軍成立55 週年紀念日前夕表示努力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的攻防兼備的人民空軍〉,《人民日報》,2004年11月11日,版1。
徐勇軍,《波灣戰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頁49。
格雷厄姆,《高邊疆—新的國家戰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年)。
秦耀祁主編,《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概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12月)。
鈕先鍾,《戰略研究與戰略思想》(台北:軍事譯粹社,1988年)。
鈕先鍾,《現代戰略思潮》(台北:黎明出版社,1985年)。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耿豔棟、肖建軍,〈關於空天一體化的初步研究〉,《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第15卷第6期,2004 年12月,頁50。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袁明,〈21世紀初東北亞大國關係〉,《國際問題研究》,1996年第4期,1996年8月,頁21。
袁澤祿,〈太空作戰引論〉,《地面防空武器》,總第311期,2004年3月,頁44。
郝文諍,〈一江山島戰役十問﹙上篇﹚〉,《世界軍事》,總第148期,2005年4月,頁38。
郝文諍,〈一江山島戰役十問﹙下篇﹚〉,《世界軍事》,總第149期,2005年5月,頁36。
馬杰、郭朝蕾,〈直面挑戰:新軍事變革與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重任〉,《中國軍轉民》,總第59期,2005年1月,頁21。
馬振坤,〈從克勞塞維茲戰爭理論剖析中共三次對外戰爭〉,《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馬德祖、楊春源,〈空軍指揮學院構建任職教育新平臺〉,《解放軍報》,2005年12月21日,版2。
高文華,〈中國航天軍〉,《遠望》,總第186期,2004年3月,頁52。
高厚良、紀亭榭,〈從陸軍到空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220。
國立政治大學中共政治精英資料庫http://ics.nccu.edu.tw/chinaleaders/index.htm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成立太空軍種可行性分析〉,《國防譯粹》,第32卷5期,2005年5月,頁11。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聯合作戰中的太空武力〉,《國防譯粹》,第32卷5期,2005年5月,頁19。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中共軍事現代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7月)。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中共解放軍空軍戰力研析》學術研討會(台北:國防部空軍司令部,2006年9月)。
國防部編,《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0年8月)。
國防部編,《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1973年)。
國防部編,《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2000年)。
國防部編,《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2004年)。
寇立研,〈海外關注中國打造戰略空軍〉,《國際先驅導報》,2004年7月2日,版2。
崔長琦主編,《21世紀空襲與反空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常青、張農科,〈在未來戰爭中首當其衝—從中國空軍重大演習看其現代化走勢〉,《紫荊雜誌》,總第109期,1999年11月5日,頁32-35。
常顯奇,〈空間戰略與國家安全〉,《中國軍事科學》,第15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7。
常顯奇等,《軍事航天學》(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年)。
張加禮、閔增富,〈試論局部戰爭空中化〉,《中國軍事科學》,第18卷第1期,2005年1月,頁37-39。
張立偉,〈專家呼籲中國建立航空航太戰略委員會〉,《財經時報》,2003年3月22日,版8。
張廷發、高厚良,〈撥亂反正空軍建設進入歷史新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621-622。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出版社,1999年2月)。new window
張昌治,〈20世紀空中力量發展與戰爭型態的變革〉,《中國軍事科學》,第13卷第2期,2000年3月,頁55。
張治昌,〈空中的優勢在進攻〉,《解放軍報》,1994年10月14日,版3。
張虎,《剖析中共對外戰爭》(台北:幼獅出版社,1996年)。
張偉、丁明主編,《戰神添翼:飛機發展與戰爭演變》(北京:藍天,2003年10月)。
張執之,〈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的空軍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661。
張萬年主編,《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
張農科,〈向攻防兼備型轉變—訪空軍司令員劉順堯中將、政委喬清晨中將〉,《紫荊雜誌》,總第109期,1999年11月5日,頁5-9。
張震、蘇慶誼主編,《高技術與現代空軍》(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年)。
張濤,〈譜寫中國航天新篇章〉,《國防科技工業》,2003年3月,頁16。
張耀秋,〈中共侵越經緯〉,《問題與研究》,第18卷第6期,1979年3月,頁12。new window
曹里懷,〈對編寫條令教材工作的回憶〉,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514-515。
梁占方,馬宏驕,〈劉亞樓與朝鮮空戰〉,《黨史天地》,1996年第9期,頁11。
梁曉秋,〈空間安全戰略的若干理論問題〉,《中國軍事科學》,第18卷第1期,2005年1月,頁27-33。
許毅、馬軍鴻、杜文冰,〈飛行模擬:想定未來戰爭〉,《中國空軍》,第118期,2005年9月,頁31-33。
郭成良,〈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加強空軍後備力量建設〉,《國防》,總第158期,1999年4月,頁6。
郭凱,〈逞威長空—人民空軍現代化建設大紀實〉,《國防》,總第198期,2002年8月,頁12。
郭凱、賴皇城、肖海洪,〈空軍加強高層次人才建設〉,《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8月1日,版2。
陳文光,〈美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及其發展〉,《導彈與航太運載技術》,總第251期,2001年6月,頁57。
陳東龍,《新世代解放軍》(台北:黎明出版社,2003年)。
陳梓龍,〈高技術戰爭條件的中共軍事人才建設〉,《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2期,2002年4月,頁62。
陳新能,〈空中力量的未來角色〉,《中共戰略與戰術研究專輯》(台北:國防部,1998年),頁403-404。
陳新能,〈試析獨立空中戰爭理論〉,《中國空軍》,總第74期,1998年5月,頁11。
陳新能,〈漫談戰略空襲〉,《現代軍事》,總第261期,1998年11月,頁34。
陸文至,〈鯤鵬展翅上九天—人民空軍五十年建設和發展的光輝里程〉,《國防》,總第163期,1999年9月,頁44。
陸俊元,〈日本安全戰略中的地緣政治因素〉,《鐵道師院學報》,第12卷第3期,1995年9月,頁37。
章吉,〈空天一體戰:未來戰爭新樣式〉,《現代軍事》,2006年第1期,2006年1月,頁49。
章儉、管有勛主編,《15場空中戰爭—20世紀中業以來典型空中作戰評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喬清晨,《中國空軍百科全書(下卷)》(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5年)。
喬清晨,《中國空軍百科全書(上卷)》(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5年)。
彭光謙,〈從海灣、科索沃、阿富汗3場戰爭看—現代戰爭的發展特點和規律〉,《中國國防報》,2003年3月18日。
程連昌,〈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高質量—促進我國航太產業快速發展〉,《質量與可靠》,總第97期,2002年1月,頁2。
華人杰、曹毅風、陳惠秀主編,《空軍學術思想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
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1988年4月第2版)。
華強、奚紀榮、孟慶龍,《中國空軍百年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越勇民,〈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指導原則探討〉,《國防大學學報》,總第114期,1999年2月,頁24。
馮連舉,〈論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在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的指導地位〉,《長白學刊》,1995年第2期,頁55。
黃乃一,〈東北老航校成立前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76。
黃天中、潘錫堂,《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書局,1993年)。
黃宏、洪保秀,《世界新軍變革中的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黃河,〈中俄航空合作新貌與俄羅斯空軍現況〉,《全球防衛雜誌》,總第129期,2001年3月,頁13-14。
黃朝茂譯,〈「中共軍事能力之現代化〉,《國防譯粹》,第29卷第2期,2002年2月,頁36。
黃裕沖,《一代天驕—新中國空軍實戰錄》(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
楊中美,〈中共空軍戰略方針的演變形成〉,《中共研究》,第34卷第10期,2000年10月,頁98。
楊中美,〈空軍司令員劉順堯〉,《中共研究》,第35卷10期,2001年10月,頁119-200。
楊國樞等,《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1990年)。new window
溫家寶,〈溫家寶總理哈佛演講:『把目光投向中國』〉,《人民網》,http://test.peopledaily.com.cn/BIG5/shehui/1061/2241298.html。
溫熙森,《國防科學技術論》(北京: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萬水獻,〈天軍組織編制的歷史及其發展規律初探〉,《軍事歷史》,2003年第5期,頁34。
董子峰,〈深刻認識我軍建設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軍隊政工理論研究》,第5卷第1期,2004年2月,頁20。
董文先,〈天軍真會成為新的軍種嗎?〉,《環球軍事》,2003年12期,頁26。
董文先,〈放棄空天戰場必吃敗仗〉,《中國國防報》,2003年6月24日。
董文先,〈空天一體—空軍戰略思想發展趨勢之二〉,《現代空軍論(續編)》(北京:藍天出版社,2005年),頁246。
董文先,〈戰略轟炸機還有多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現代空軍論(續編)》(北京:藍天出版社,2005年7月),頁141。
董良慶,《戰略地理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廖文中,〈大陸天軍進入星際平臺建設階段〉,《世界報》,2005年7月27日,版12。
廖文中,〈中共空軍戰略及武器裝備現代化〉,《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出版,2001年1月),頁362。
廖文中,〈中共空軍戰略及武器裝備現代化之概況〉,《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第187期,2000年3月,頁36。
維宜,〈軍方將領大換班〉,《廣角鏡月刊》,總第400期,2006年1月16日,頁10-11。
裴志耕、謝斌,〈緊急入閩作戰奪取制空權〉,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508。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5月)。
趙秀蘭,劉漢宗,〈美、俄的太空戰準備〉,《現代防禦技術》,第32卷第1期,2004年2月,頁3。
趙春山,〈論中共的對外開放政策〉,《東亞季刊》,第26卷第1期,1994年7月,頁1。new window
劉文孝編,《中共空軍史》(台北:中國之翼出版社,1993年)。
劉玉明,〈關於高技術條件下堅持人民戰爭的探索〉,《國防》,總第104期,1994年10月,頁8。
劉玉堤,〈在十八集團軍工程學校和總參謀部航空組的日子裡〉,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38。
劉志輝主編,《軍隊院校教育改革和發展問題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
劉亞樓,〈在陸軍的基礎上建設空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3。
劉亞樓,〈創建人民空軍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417。
劉俊平,《中國近現代化國防思想史研究碩士論文》(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6月)
劉勁松,〈中美軍事關系的歷史演變、問題和前景〉,《戰略與管理》總第24期,1997年10月,頁106。
劉彥軍、萬水獻、李大光、郭彤,《論制天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順堯,〈著眼現代戰爭特點建設強大人民空軍〉,《人民論壇月刊》,總第65期,1997年8月,頁20。
劉順堯,〈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國家安全與空軍建設〉,《中國軍事科學》,第11卷第4期,1998年7月,頁76-77。
劉順堯,〈邁向21世紀的中國空軍〉,《中國空軍》,總第86期,2000年5月,頁4-6。
劉新,〈中國加盟「伽利略」,美太空霸權受挑戰〉,《鏡報月刊》,總第338期,2005年9月,頁49-50。
劉廣智,〈新軍事變革大潮中的空軍〉,《中國國防報》,2003年8月14日。
劉廣智,〈論現代制空權〉,《中國軍事科學》,第16卷第3期,2003年5月,頁34。
劉廣華譯,〈伊拉克自由作戰展現了美軍空中武力的轉型〉,《國防譯粹》,第30卷第10期,2003年10月,頁24。
劉德海,〈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朝鮮半島政策與日本政策〉,《國際關係學報》,第9期,1994年10月,頁120。new window
劉震,「一域多層四四制空戰戰術原則的形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346。
劉轉林、李廷立,〈空軍裝備研究院與清華等高校全面合作〉,《光明日報》,2004年8月17日。
樊會濤、王起飛、白曉東,〈從伊拉克戰爭論奪取制空權的軍事手段〉,《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總第265期,2003年5月,頁6。
歐陽維,〈美國擬調整太空政策與部署〉,《解放軍報》,2005年6月6日。
歐錫富,〈解放軍空軍現況〉,《中國大陸工作簡報》,2004年4月,頁13。
編輯部,〈「殲-10的傳說〉,《國際展望半月刊》,總第539期,2006年5月,頁12。
蔣建雄,〈從中國空軍的產生和在兩場戰爭中的作用看空軍的發展建設〉,《軍事歷史》,1999年第6期,1999年11月28日,頁23。
蔣建雄,〈新中國國土防空作戰綜述〉,《軍事歷史》,總第128期,2004年9月,頁26。
蔡風震,鄧攀,〈空天戰場與國家空天安全體系初探〉,《中國軍事科學》,第19卷第2期,2006年3月,頁50-51。
蔡鳳震、田安平等著,《空天一體作戰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蔡鳳震、田安平等著,《空天戰場與中國空軍》(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鄭文翰,《軍事辭海(軍事綜合卷第一卷)》(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鄭文翰主編,《軍事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鄧小平,〈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頁126-129。
鄧小平,〈軍隊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58。
盧天祝,《居高臨下的太空武器》(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1月)。
蕭占中主編,《現代軍人素質全書》(北京:九州圖書,1999年)。
蕭雨生,〈中國空軍新發展〉,《廣角鏡月刊》,總第280期,1996年1月,頁78-79。
龍樂豪,〈中國航天運輸系統的現況與展望〉,《中國航天》,總第316期,2004年8月,頁11。
戴金宇,《空軍戰略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6年)。
謝永高、秦子增、黃海兵,〈軍事航太技術的回顧與展望〉,《中國航太》,總第290期,2002年6月,頁36。
鍾堅,〈共軍空軍戰略及武器裝備現代化概況〉,《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1年1月),頁427。
韓明陽,〈蘇聯空軍是否參加過抗美援朝空戰〉,《縱橫》,2000年12期,2000年12月,頁61。
聶珊珊、寇立研,〈美俄三軍走向天軍化〉,《國際先驅導報》,2003年10月17日,版11。
聶風智,〈配合陸海軍解放一江山島〉,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空軍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445。
魏晨曦等,〈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介紹〉,《中國航天》,總第305期,2003年9月,頁23。
羅志成,〈中華民國空軍下一代戰機的作戰需求〉,《國防政策評論》,第5卷第2期,2004/5冬季,頁51-52。
譚傳毅,〈高技術條件下解放軍之作戰指導〉,發表於「跨世紀兩岸軍力發展與區域安全」學術研討會(高雄:空軍官校主辦,1999年),頁2。
權月,〈中國空軍務求打贏高技術戰爭—空軍司令員劉順堯回答本刊訪問〉,《中國評論》,總第29期,2000年5月1日,頁33。

貳、英文資料

“Beijing to Acquire AEW Capability,” Jane’s Defense Weekly, June 4, 1997, p. 12.
“First Flight for F-10 Paves Way for Production,” Jane’s Defense Weekly, May 27, 1998, p. 17.
“Made in China’s Deal is Forged for Su-27s,”Jane’s Defense Weekly, vol. 23, no. 17, May 6, 1995, p. 3.
“PLA Airborne Brigades Become Divisions,” Jane’s Defense Weekly, vol. 20, no. 14, October 2, 1993, p. 12.
Air Force Doctrine Document 1, Air Force Basic Doctrine (Maxwell AFB, AL: Headquarters, Air Force Doctrine Center, September 1997).
Air Force Doctrine Document 2, Organization and Employment of Aerospace Power (Maxwell AFB, AL: Headquarters, Air Force Doctrine Center, September 1997).
Allen, Kenneth W., “Logistics Support for PLA Air Force Campaigns ,” in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 eds., China’s Growing Military Power: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Ballistic Missiles, and Conventional Capabilities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2), pp. 251-306.
Allen, Kenneth W., “PLA Air Force Logistics and Maintenance—What has Changed?” in James Mulvenon and Richard Yang eds.,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anta Monica, CA: RAND, 1999), pp. 79-98.
Allen, Kenneth W., “PLA Air Force Oper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Susan M. Puska ed.,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0), pp. 189-253.
Allen, Kenneth W., “PLA Air Force Organization ,” in James Mulvenon and Andrew Yang eds.,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s Organization (Santa Monica, CA: RAND, October 2002), pp. 346-457.
Allen, Kenneth W., “PLAAF Modernization: An Assessment,” in James R. Lilley and Chuck Downs eds.,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1997), pp. 216-247.
Allen, Kenneth W., “The PLA Air Force: 1949-2002 Overview and Lessons Learned,” in Laurie Burkitt,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 eds., 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3), pp. 89-156.
Allen, Kenneth W., Glenn Krumel, and Jonathan D. Pollack, China’s Air Force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Santa Monica, CA: RAND, 1995).
Allen, Kenneth W.,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 Force (Washington, D. C.: 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 1991).
Baark, Erik,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China and India: Implications for Modernization,” in Eric Arnett ed., Military Capacity and the Risk of War: China, India, Pakistan, and Ir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 109.
Barrie, Douglas, “China Builds on Russian Adder to Develop Active Radar Missile,” Aviation Week and Space Technology, June 3, 2002, p. 26.
Barrie, Douglas, “Cultural Revolution,” Flight International, October 8-14, 1997, p.37.
Beaufre, Andre, 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 (Faber and Faber, 1965).
Bitzinger, Richard A., “Going Places or Running in Place? China’s Efforts to Leverage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Susan M. Puska ed.,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0), pp. 27-28.
Bitzinger, Richard A., “Military Spending and Foreign Military Acquisitions by the PRC and Taiwan,” in James R. Lilley and Chuck Downs eds.,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1997), p. 92.
Blasko, Dennis J., “Chinese Army Modernization: An Overview,” Military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2005, p. 68.
Briganti, Giovanni de, and Barbara Opall, “France Opens Arsenal Door for Chinese,” Defense News, September 16-22, 1996, p. 1.
Brodie, Jonathan, “China Moves to Buy More Russian Aircraft, Warships, and Submarines,” Jane’s Defense Weekly, December 22, 1999, p. 13.
Bueschel, Richard M., Communist Chinese Air Power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68).
Burles, Mark and Abram N. Shulsky, Patterns in China’s Use of Force: Evidence from History and Doctrinal Writings (Washington D. C.: Santa Monica, CA: Rand, 2000).
Butowski, Piotr, “Su-32 Could Hit Market by 2002,” Jane’s Defense Weekly, August 9, 2000, p. 12.
Cebrowski, Arthur K. and John J. Garstka, “Network Centric Warfare: Its Origin and Future,” Proceedings, vol. 124, no. 1, January 1998, pp. 28-35.
Chain, Jr., John T., “Strategic Bombers in Conventional Warfare,” Strategic Review, no. 16, Spring 1988, pp. 23-32.
Chan, Steve, “Is There a Power Transition between the U. S. and China? The Different Faces of National Power,” Asian Survey, vol. 45, no. 5, September/October 2005, pp. 687-701.
Cheong, Inkyo, “An East Asian FTA: Recent Progres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Zhang Yunling ed., East Asian Cooperation: Searching fo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Beijing: World Affairs Press, 2004), pp.108-138.
Clark, Philip, “Chinese Designs on the Race for Space,”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vol. 9, no. 4, April 1997, p. 17.
Clausewitz, Carl von, On War ed. and trans. by Michael Howard and Peter Pare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Cody, Edward, “China Now Test-Flying Homemade ACACS: Radar Places Intended For Use in Taiwan Strait,”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3, 2004.
Cole, Bernard D. and Paul H. B. Godwin, “Advanced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the PLA: Priorities and Capabil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in Larry M. Wortzel ed., 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in the 21st Century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1999), p. 170.
Collins, John M., Grand Strate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3).
Commission to Assess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curity Spa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to Assess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curity Spa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1).
Cooper, Cortez A., “Future PLA Ground Forces: Role, Doctrines, Capabilities, and Impact,” The China Strategic Review, vol. 3, no. 1, 1998, p.55.
Correll, John T., “Casualties,” Air Force Magazine , vol. 86, no. 6, June 2003, p. 49.
Coyne, James P., Air Power in the Gulf (Virginia: The Air Force Association, 1992).
Decker, Jeffery W., “Return of the Bomber Barons: The Resurgence of Long-Range Bombardment Aviation for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Air and Space Power, vol. 19, no. 2, Summer 2005, p. 29.
Department of Defense USA,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 (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6).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2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July 2002).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6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6).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7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7).
Department of Defense, Conduct of the Perstan Gulf War: Final Report to Congress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April 1992).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06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6).
Department of Defense, The 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defense,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February 1995).
Department of Defense, U. S. Air Force Transformation Flight Plan, 2004 (Washington, D. C.: Headquarters US Air Force, December 2004).
Douhet, Giulio, The Command of the Air (New York: Coward-McCann, Inc., 1984).
Dudney, Robert S., “The Gulf War 2 Air Campaign, by the Numbers,” Air Force Magazine, vol. 86, no. 7, July 2003, p. 37.
Easton, David,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Wiley, 1965).
Emme, Eugene M., “Soviet Air Policy,” in Eugene M. Emme ed., The Impact of Air Power (New York: Van Nostrand, 1959), pp. 509-514.
Faber, Peter R., “Interwar US Army Aviation and the Air Corps Tactical School: Incubators of American Airpower,” in Phillip S. Mellinger ed., The Paths of Heaven: The Evolution of Airpower Theory (Maxwell AFB, AL: School of Advanced Airpower Studies, 1997), p. 186.
Feigenbaum, Evan A., China’s Techno-Warrior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Fisher, Jr., Richard D., “Foreign Arms Acquisition and PLA Modernization,” in James Lilley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a’s Military Faces the Future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 1999), p. 112.
Fisher, Jr., Richard D., “PLA Air Force Equipment Trends,” in Stephen J. Flanagan and Michael E. Marti eds.,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2003), pp. 139-175.
Fogleman, Ronald R., “Aerospace Doctrine More Than Just a Theory,” Air Power Journal, vol. 10, no. 2, Summer 1996, p. 41.
France, Martin E. B., Mahan’s Elements of Sea Power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Power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National War College, 2000), p. 1.
Frieman, Wendy, “The Understated Revolution in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plications for the PL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James Lilley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a’s Military Faces the Future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 1999), p. 257.
Fulghum, David A., “China Buys Su-27 Rights from Russia,” Aviation Week and Space Technology, May 12, 1996, p. 60.
Garthoff, Raymond L., “Air Power and Soviet Strategy,” in Eugene M. Emme ed., The Impact of Air Power (New York: Van Nostrand, 1959), p. 533.
Godwin, Paul H. B., “China’s Defense Modernization: Aspirations and Capabilities,” Washington Journal of Modern China, vol. 6, no.1, Spring 2000, p. 15.
Godwin, Paul H. B., “The PLA Face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eflections on Technology, Doctrine,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in James Lilley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a’s Military Faces the Future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 1999), p. 44.
Godwin, Paul H. B., “The PLA Face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eflections on Technology, Doctrine,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in James Lilley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a’s Military Faces the Future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 1999), p. 58.
Grant, Rebecca, “Hand in Glove,” Air Force Magazine , vol. 86, no. 7, July 2003, p. 31.
Grant, Rebecca, “The Chinese Calculus,” Air Force Magazine, vol. 89, no. 2, February 2006, p. 38.
Hebert, Adam J., “The Long Reach of the Heavy Bombers,” Air Force Magazine, vol. 86, no. 11, November 2003, pp. 24-29.
Hebert, Adam J., “Toward Supremacy in Space,” Air Force Magazine, vol. 88, no. 1, January 2005, p. 24.
Hewson, Robert, “Shenyang J-8ⅡM Flighter: Another Attempt at the Second Generation,” World Airpower Journal, Summer 1997, p. 21.
Holley Jr., I. B., Ideas and Weapons (Washington, D. C.: Air Force History and Museum Program, 1997).
Jencks, Harlan, “People’s War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Wishful Thinking, National Suicide, or Effective Deterren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98, June 1984, p. 310.
Johnson, Dana J., Scott Pace, and C. Bryan Gabbard, Space Emerging Options for National Power (Santa Monica, CA: RAND, 1998).
Kennedy, Pau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Kim, Samuel 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amuel S. Kim ed.,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4th edition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8), p. 3.
King, Chen, China’s War with Vietnam, 1979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e Press, 1987).
Lambeth, Benjamin S., NATO’s Air War for Kosovo: A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Assessment (Santa Monica, CA: RAND, 2001).
Leonhard, Robert R., The Principle of War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Novato: Presidio, 2000).
Lewis, John Wilson and Xue Litai, “China’s Search for a Modern Air For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4, no. 1, Summer 1999, pp. 64-94.
Li, Nan, “The PLA’s Warfighting Doctrine, Strategy, and Tac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6, June 1996, p.445.
MacKenzie, Donald, “Technology and the Arms Ra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4, no. 2, Summer 1989, pp. 161-176.
McCabe, Thomas R., “The Chinese Air Force and Air and Space Power,” Air and Space Power, vol. XVII, no. 3, Fall 2003, p. 80-81.
Meilinger, Phillip S., “Bogus Charges against Airpower,” Air Force Magazine, vol. 85, no. 9, September 2002, p. 73.
Millsap, Ralph and D. B. Posey, “Organizational Options for the Future Aerospace Force,” Aerospace Power, vol. 14, no. 2, Summer 2000, p. 52.
Mitchell, William, Winged Defense (New York: Dover, 1988).
Murray, Williamson, “May 1940: Contingency and Fragility of the German RMA,” in MacGregor Knox and Williamson Murray eds., The Dynamics of Military Revolution 1300-205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157.
Murray, Williamson,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Begin Work on a Bomber Now,” Policy Analysis, no. 368, March 16, 2000, p. 12.
Nevin, David, Architects of Air Power (Alexandria, Virginia: Time-Life Books Inc., 1981).
Newmyer, Jacqueline A., “China’s Air-Power Puzzle,” Policy Review, June/July 2003, pp. 71-85.
Pilisbury, Michael, China Debates the Future Security Environment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ower, Thomas S., “Strategic Air Command and the Ballistic Missile,” in Eugene M. Emme ed., The Impact of Air Power (New York: Van Nostrand, 1959), p. 484.
Robinson, Alec M., Distinguishing Space Power from Air Power: Implications for the Space Force Debate (Alabama: Air Command and Staff College Air University, 1998).
Roy, Denny, “Restructuring Foreign and Defense Polic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Anthony McGrew and Christopher Brook eds., Asia-Pacific in the New World Or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 140.
Sengupta, Prasun, “China Expands Air Forces,” Military Technology, vol. 16, no. 8, 1992, p.49.
Seversky, Alexander De, Air Power-Key of Survival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0).
Shambaugh, David, “A Bibliographical Essay on New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Thomas W.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
Shambaugh, David, 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Progress, Problem, and Prospect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2).
Shimshoni, Jonathan, “Technology, Military Advantage, and World War Ⅰ,”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5, no. 3, Fall 1990, pp. 187-188.
Smith, Bob, “The Challenge of Space Power,” Air and Space Power, vol. 13, no. 1, Spring 1999, p. 37.
Spaatz, Carl A., “Strategic Air Power in the European War,” in Eugene M. Emme ed., The Impact of Air Power (New York: Van Nostrand, 1959), p. 228.
Spicrs el al., David N. ed., Beyond Horizons: A Half Century of Air Force Space Leadership (Peteson AFB, COL: Air Force Space Command, 1997).
Stokes, Mark A., China’s Strategic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1999).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06 (London: Routledge, 2006).
Tirpak, John A., “Things to Come,” Air Force Magazine, vol. 87, no. 11, November 2004, p. 34.
Treverton, Gregory F. and Seth G. Jones, Measuring National Power (Santa Monica, CA: RAND, 2005).
United State Air Force, Space Operation—Air Force Doctrine Document 2-2 (United State Air Force, 2001).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Air Force, Vision 2020, America’s Air Force: Global Vigilance, Reach and Power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the Air Force, 2000).
USAF Historical Division, Air Operation in the Taiwan Crises of 1958 (Washington, D. C.: United State Air Force, November 1962).
Vetock, Dennis, Lessons Learned: A History of U.S. Army Lesson Learning (Carlisle Barracks, PA: U.S. Army Military History Institute, 1998).
Warden, John A., The Air Campaign: Planning for Comba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1988).
Waters, Gary, Gulf Lesson One—The Value of Air Power: Doctrinal Lessons for Australia (Canberra: Air Power Studies Center, 1992).
Weeks, Michael R., “Cost-Benefit Economics: Enhanc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Air and Space Power,” Air and Space Power, vol. 17, no. 3, Fall 2003, p. 28.
Wolf Jr., Charles, Anil Bamezai, K. C. and Benjamin Zycher, The Asian Economic Trench and Their Security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RAND, 2000).
Zhang, Xiaoming, “Air Combat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 Force in Action, 1949-1969,” in Mark A. Ryan, David M. Finkelstein and Michael A. Mcdevitt eds., Chinese Warfighting: the PLA Experience Since 1949 (New York: The CAN Corporation, 2003), pp. 270-3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