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楊慎詩歌與詩學之研究
作者:許如蘋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張高評
蔡崇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楊慎詩歌詩學唐音宋調之爭李杜優劣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9
中文摘要本論文結合楊慎詩歌與詩學,首先論述楊慎的詩歌成就。分為詠史、詠物、山水等三大類,於每類中再細分為三類,並且採整首的分析解讀,非摘章截句的片斷泛覽,並且,詮釋解讀結合楊慎的身世遭遇,有助於了解楊慎詩風的轉變。此外,整理出楊慎詩歌的藝術經營模式,進而看出楊慎對於宋詩的學習與宗法。再者楊慎學六朝體,前人以「六朝派」來劃歸楊慎。本論文研究結果顯示,楊慎實是上溯六朝初唐,下勘中唐、晚唐與宋詩,認為不當偏廢,應折中學習之。也就是說,在唐宋之爭的議題中,楊慎並非只附和明代唐詩學,而是有識見的表現「人人有詩,代代有詩」的態度,學習唐宋的精華。所以,楊慎不只是有「不可云宋無詩」的論調,詩歌上也學習宗法宋詩。另外,重審〈詩史〉條,發現楊慎並不是反對詩史,其反對者,是宋人強加道德性情於詩上,還反對只是僅以韻語紀時事便拱為詩史,認為應當達到「意在言外,使人自悟」的境界,才可稱為詩史,多了一層詩趣的要求。在李杜優劣論方面,楊慎曾舉杜詩類於訕詰者,並嫌惡之,因此,易被誤為刻意崇李黜杜的傾向。事實上,從各個方面來看,並非如此,如詩教傳統上,捻出「溫柔敦厚」與「言之無罪」;才性學問上,以「斗酒百篇」與「讀書萬卷」,稱揚二人的特長。在明代雅化的主流詩學中,楊慎的文藝觀,仍不偏頗一人,稱李詩「變幻出奇」,也讚杜詩「工緻細潤」;又以《史記》喻太白,《漢書》喻子美,此亦未議優劣,而是結合人格與風格,言李白如「仙翁劍客」,杜甫若「雅士騷人」。本論文的成果,對於楊慎的研究、明代前後七子、明代文學批評,以及從唐到宋的文論,或多或少,都能提供一些參考。還有,詩學理論與實際創作,一同研究,也有參考價值。
AbstractThe thesis combined the discussion of Yang Shen’s poetry and poetics. First, the achievement of Yang Shen’s creations was elaborated. Then the elaboratio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areas: the history, the matter, the scenery and so on. Each areas was sub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ncluded the entire analysis explanation of the poetry and poetics. The annotation unified the life experience of Yang Shen and also enhances understan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 poetry and poetics learning from the style of the Song Dynasty. Furthermore, owing to Yang Shen imitated the style of the Six Dynasties, the former researchers incorporated into Yang Shen by “the Six Dynasties Group”. The findings in this thesis showed that Yang Shen’s writings ranged covered the beginning of the Six Dynasties,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poem of the Song Dynasty. Not only emphasized the poetics of the Tong and Ming Dynasty, but also learned from the Song Dynasty. Moreover, resurveyed Shishi (詩史), Yang Shen did not oppose it, what he opposed was the moral personality in the poem intentionally. Yang Shen also opposed taking only the current events composing as Shishi. Based on the boundary “what implied causes the human from becomes aware”, could be relegate Shishi. To comment on the works of Li Po (李白)and Du Fu (杜甫), Yang once said the poetry of Du’s often ridiculed topicality, and detested it. Therefore, Yang was misunderstood that he preferred Li Po’s poetry to Du’s. In fact, Yang was not biased. The creations by Li and Du were totally different in each aspect. Yang called Li the poem “extraordinarily”, approved the Du poem “delicately” and also approved Li Po by the "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 (史記), Du Fu by the" Book of Han " (漢書) that unified the personality and the style, said Li Po like the immortal swordsman, Du Fu like the elegant literator. The achievement here, regarding around Yang Shen research, the group of Ming Dynasty Qi Zi (七子), Ming Dynasty literary criticism, as well as the theory from Tang to Song, provided some references, and also the poetics theory together with the actual creation, offered the referable value.
引用書目一、專著(一)、楊慎著作(明)楊慎:《升庵詩話》,(清)李調元編:《函海》,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68年。(明)楊慎:《畫品》,(清)李調元編:《函海》,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68年。(明)楊慎:《升庵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楊慎:《升庵全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明)楊慎:《升庵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5月。(明)楊慎:《丹鉛總錄》,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楊慎著;王文才輯校:《楊慎詞曲集》,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明)楊慎輯:《風雅逸篇》,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據《函海》本排印。(明)楊慎纂:《古今風謠》,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據《藝海珠塵》本排印。(明)楊慎纂:《古今諺》,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據《藝海珠塵》本排印。(明)楊慎著;王仲鏞箋證:《升庵詩話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明)楊慎著;楊文生校箋:《楊慎詩話校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明)楊慎輯;(明)焦竑批點:《絕句辨體》,《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二)、一般古籍1.經部(漢)毛亨傳;鄭元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市:新文豐,2001年。(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周易註疏》,臺北市:臺灣學生,1967年10月。(宋)朱熹:《詩集傳》,臺北市:臺灣中華,1970年。(元)劉瑾:《詩傳通釋》,臺北市:臺灣商務,1972年。(清)王夫之:《周易外傳》,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6年。2.史部(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晉)嵇含:《南方草木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唐)房喬等撰:《晉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歐陽脩、宋祁等撰:《新唐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79年。(宋)歐陽脩:《集古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計有功著;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成都市:巴蜀書社出版,1989年8月。(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市:新興書局,1963年10月。(元)托克托等修:《宋史》,臺北市: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1972年。(明)劉若愚:《酌中志》,《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明)周弘祖編:《古今書刻》,嚴靈峯編:《書目類編》,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8年7月)。(清)張廷玉等奉敕修:《明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清)鄂爾泰等監修:《雲南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清)葉德輝:《書林清話》,臺北市:世界書局,1968年。3.子部(宋)王欽臣:《王氏談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宋)周煇:《清波雜志》,《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明)劉績:《霏雪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葉盛:《水東日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李贄:《藏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8月。(明)李贄:《續藏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5月。(明)李贄:《明燈道古錄》,《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臺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明)李贄:《焚書》,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5月10日。(明)朱國禎:《湧幢小品》,《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明)陳耀文:《正楊》,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明)顧起綸:《國雅品》,臺北市:明文書局,1991年。(清)黃忠羲:《明儒學案》,臺北市:明文,1991年元月。(清)周亮工:《因樹屋書影》,《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清)王士禎:《香祖筆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清)王士禎:《居易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4.總集(梁)蕭統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95年10月。(梁)劉勰撰;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8月。(唐)歐陽詢:《藝文類聚》,臺北市:文光出版社,1974年。(元)方回:《瀛奎律髓》,《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元)楊士弘:《唐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元)劉履:《風雅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高棅:《唐詩品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唐元竑:《杜詩攟》,《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賀復徵:《文章辨體彙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杜應芳;(明)胡承詔輯:《補續全蜀藝文志》,《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市:世界書局,1965年4月。(清)陳焯編:《宋元詩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清)聖祖敕編:《全唐詩》,臺南市:平平出版社,1974年12月再版。(清)朱彝尊:《明詩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清)張玉書等編:《御定佩文齋詠物詩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清)沈德潛:《明詩別裁》,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市:中華出版社,1987年。5.別集(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年12月5刷。(唐)韓愈撰;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月。(唐)元稹:《元氏長慶集》,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唐)杜牧:《樊川文集》,臺北市:九江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6月30日。(唐)李商隱撰;劉學鍇、余恕誠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10月初版。(唐)司空圖:《詩品二十四則》,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唐)孟棨撰:《本事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歐陽脩:《歐陽脩全集》,上海市:中國書店出版,1992年10月。(宋)王安石:《臨川文集》,臺北縣:華正書局,1975年4月。(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宋)蘇軾:《集註分類東坡詩》,《四庫叢刊初編》,臺北市:臺灣商務,1967年。(宋)蘇轍:《欒城集》,《四部叢刊初編》,《四庫叢刊初編》,臺北市:臺灣商務,1967年。(宋)黃庭堅:《山谷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陳師道:《後山居士詩話》,《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宋)李綱:《梁谿先生全集》,臺北市:漢華,1970年。(宋)葉夢得:《石林詩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宋)陳善:《捫蝨新話》,《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宋)洪適:《盤洲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陸游撰;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宋)楊萬里:《誠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陳巖肖:《庚溪詩話》,《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宋)姚寬:《西溪叢語》,《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宋)戴復古:《石屏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元)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四部叢刊初編》,臺北市:臺灣商務,1967年。(宋)劉學箕:《方是閒居士小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臺北市:世界書局,2005年5月7版。(宋)劉克莊:《後村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黄徹撰:《溪詩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嚴羽;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元)戴表元:《剡源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元)方回:《桐江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元)楊維楨:《東維子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元)戴良:《九靈山房集》,《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明)張以寧:《翠屏集》,《四庫全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宋濂:《宋學士全集》,《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明)蘇伯衡:《蘇平仲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王禕:《王忠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方孝孺:《遜志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楊士奇:《東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楊士奇:《東里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林鴻:《鳴盛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陳獻章撰;(明)湛若水校定:《陳白沙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李東陽:《懷麓堂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瞿佑:《歸田詩話》,《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明)都穆:《都玄敬詩話》,臺北市:廣文,1973年9月。(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夏尚樸:《東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王守仁:《王陽明全書》,臺北市:正中書局,1970年5月。(明)俞弁:《逸老堂詩話》,《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明)李夢陽:《空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何景明:《大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李攀龍:《滄溟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薛蕙:《考功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王世貞:《明詩別裁》,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明)謝榛:《四溟詩話》,《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明)唐順之:《荊川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臺北市:臺灣商務,1967年。(明)王慎中:《遵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焦竑:《焦氏筆乘續集》,《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明)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明)胡應麟:《詩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市:世界書局,1963年4月。(明)許學夷:《詩源辨體》,《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明)胡震亨:《唐音癸籤》,《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鍾惺著;李先耕、崔重慶標校:《隱秀軒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9月。(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明)袁中道:《珂雪齋前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清)仇兆鼇:《杜詩詳註》,臺北市:廣文書局,1962年3月。(清)沈德潛:《說詩晬語》,《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清)方東樹:《昭眛詹言》,《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清)永瑢等撰;王雲五主持:《合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未收書目禁燬書目》,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二、研究楊慎之專書王文才:《楊慎學譜》,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豐家驊:《楊慎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王文才選注:《楊慎詩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三、碩博士論文高美華:《楊升庵夫婦散曲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7月。陳清茂:《楊慎的詞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4年。劉桂彰:《升庵詩話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5月。江俊亮:《楊慎及其詞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雷磊:《楊慎詩學研究》,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6月。2006年12月,已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林惠美:《楊慎及其詞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7月。黃勁傑:《楊慎《升庵詩話》之詩學理論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四、其他史梅岑:《中國印刷發展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1月。曹炯鎮:《中韓兩國古活字印刷技術之比較研究》,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86年5月。李致忠:《歷代刻書考述》,成都市:巴蜀書社出版,1990年4月。黃永年:《古籍版本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市:明倫出版社,1972年6月5版。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蔡鎮楚:《中國詩話史》,長沙市: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5月。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之五,袁震宇、劉明今著:《明代文學批評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中國文學理論史》,臺北市:洪葉文化出版社,1994年5月。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市:華正書局,1996年7月。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朱易安:《唐詩學史論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陳文新:《明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陳伯海、蔣哲倫主編,黃寶華、文師華著:《中國詩學史‧宋金元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9月。陳伯海主編:《唐詩學史稿》,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查清華:《明代唐詩接受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孫春青:《明代唐詩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陳國球:《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鄧新躍:《明代前中期詩學辨體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以翻案詩、禽言詩、詩中有畫為例》,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3月。張高評:《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市:成大出版組,2000年8月。張高評:《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華文軒等編:《杜甫卷》,北京市:中華書局,1964年8月。繆鉞:《詩詞散論》,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局,1971年4月臺四版。高興選注:《古人詠百花》,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賈昭順主編:《中國文論類編》,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12月錢鍾書:《談藝錄》,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2月2刷。五、期刊論文陳友琴:〈談楊慎批評杜甫〉,《文匯報》,1961年9月28日;《杜甫研究論文集》,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頁276-678。橫田輝俊:〈楊慎の詩論〉,《廣島大學文學部紀要》,20期,1962年。錢存訓:〈論明代銅活字板問題〉,喬衍琯,張錦郎編:《圖書印刷發展史論集》(臺北市:文史哲,1977年),頁327。聶索:〈楊慎和他的《升庵詩話》〉,《昆明師院學報》,1979年3期。張增祺:〈有關楊慎生平年代的訂正〉,《昆明師院學報》,1980年1期、穆藥:〈也談楊慎生平年代的訂正〉,《昆明師院學報》,1981年1期王仲鏞:〈楊慎杜詩學評述〉,《草堂》(《杜甫研究學刊》),1982年第1期(總第3期),1982年3月。張義德:〈楊慎對宋明理學的批判〉,《中國哲學史研究》,1982年2期。王仲鏞:〈楊慎論李白評述〉,《四川師院學報》,1983年1期。廖仲安:〈楊慎與杜詩〉,《光明日報‧文學遺產》,579期,1983年3月22日。穆藥:〈楊慎卒年新證〉,《昆明師院學報》,1983年3期。賈順先、方陸:〈獨具新風的思想家--楊慎〉,《中國哲學史研究》,1984年2期,1984年4月。鄔國平:〈楊慎的文學批評〉,《文學遺產》,1985年3期,1985年9月。賈順先:〈楊慎反對「空談」主張求實的思想與宋明理學〉,《宋明理學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賈順先:〈楊慎的求實哲學〉,《孔子的研究》,1988年4期。吳明賢:〈試論楊升庵與李白〉,《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總第67期),1989年4月。賈順先:〈楊慎的考據博學〉,《明清實學思想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黃寶華:《楊升庵詩論初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周子瑜:〈從《升庵詩話》看楊慎研究「杜學」的方法及他提出的一些觀點〉,《草堂(杜甫研究學刊),1991年第1期。林慶彰、賈順先合編:《楊慎研究資料彙編》(上)、(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10月)。(共收錄單篇論文148篇)駱小所:〈修辭:神、聖、工、巧--楊慎辭修理論再探討〉,《雲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報》,26卷4期,1994年8月。李朝正:〈楊慎的文學觀及其對復古派的抗爭〉,《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6月。陶應昌:〈楊慎與明代中期的雲南文學〉,《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陳文新:〈明代詩學對“詩史”概念的辯證〉,《社會科學輯刊》,2000年第6期(總第131期)。徐希平:〈博取眾長 獨樹一幟--楊慎《升庵詩話》論李杜評析〉,《杜甫研究學刊》,2002年第1期。 雷磊:〈二十世紀楊慎研究述評〉,《求索》,2003年4月。 孫之梅:〈明清人對“詩史”觀念的檢討〉,《文藝研究》,2003年第5期。 周裕鍇:〈惠洪與換骨奪胎法--一樁文學公案〉,《文學遺產》,2003年第六期。 莫礪鋒:〈再論“奪胎換骨”說的首創者--與周裕鍇兄商榷〉,《文學遺產》,2003年第六期。 李薇:〈風流蘊藉 柳之絕唱──楊慎〈柳〉詩評析〉,《古典文學知識》,2004年9月 高小慧:〈楊慎的“詩史”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1期,2004年1月。 鄧新躍:〈楊慎對杜詩“詩史說”的批判及其批評史意義〉,《杜甫研究學刊》,2005年第1期。 鄭家治、周邦君:〈楊慎詩歌體式論初探〉,《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5年4月。 豐家驊:〈楊慎卒年卒地新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3月第2期。 雷磊:〈楊慎與李東陽:觀察明代詩學流變多樣態的視角〉,《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第3期,總第164期。 高小慧:〈楊慎研究綜述〉(上)、(下),《天中學刊》,第21卷第1期,2006年2月、第21期第3卷,2006年6月。 董來運:〈楊慎卒年卒地新考〉,《圖書館雜誌》,2006年第6期。 張高評:〈北宋讀詩詩與宋代詩學—從傳播與接受之視角切入〉,《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 鄧新躍:〈楊慎卒年新考〉,《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3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