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代詞曲互涉現象論述
作者:林和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ChunLi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高美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明代明傳奇明詞曲化曲的詞化詞曲互涉Ming DynastyCiQuMing Chuan QiInteractivity between Ci and Q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2
中國古典韻文學的詞與曲發展至明代以後,產生了密切的文體互動,甚至彼此影響創作內容,後世學者稱為「明詞曲化」和「曲的詞化」。而學者討論明代詞曲的互動影響時,多從文字風格、雅俗之別等著手,並未論及格律的影響;然而,對於詞牌、曲牌而言,格律因素卻是影響牌調個性、特色的重要內涵,在明代詞譜與曲譜的格律制定上,也可發現部分的南曲曲牌與詞調實有深厚的淵源,更能見出彼此影響的跡象。此外,討論明代詞曲關係時學者多談詞調與散曲,而多忽略戲曲;但是在明代的戲曲體製──明傳奇之中實有許多詞調的使用,更是戲曲體製的一部分,其中戲曲與詞調的影響更不下於散曲。因此,本論文的研究主旨在於從以下三方面分析明代詞曲彼此影響、互涉的現象:第一,明代的詞曲理論,文本為詞話、曲話;第二,明代的詞譜與曲譜的格律歸納 之同異現象;第三,明傳奇中詞調與劇曲的關係。本論文藉由明代的詞、曲相涉現像分析,以瞭解在「明詞曲化」、「曲的詞化」的彼此影響之下,說明格律亦為詞曲互動之中一項重要的因素而非僅有風格雅俗的相涉,並且從戲曲的角度審視明代詞曲的互動,既補散曲之不足,亦可提出詞曲研究之新見。
Ci and Qu are both intimate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y are called “ Ming Ci Qu Hua (Ci be influenced by Qu)” and “Qu De Ci Hua (Qu be influenced by Ci)” in study. But, the study haven’t discussed the Ge Lu (rules and form) besides styles of words and Ya-Su(elegant of vulgar style). In fact, Nan-Qu and Ci are interactive closely in origin, and they are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Ge Lu of Ci Pai (A lonely Ci’s rules and form) and Qu Pai (A lonely Qu’s rules, music and form). So there will analyse the Interactive Phenomenon between Ci and Qu in the Ming Dynasty by three points : (1)To survey all theory in Ming Dynasty’s Ci Hua(Ci’s theory) and Qu Hua(Qu’s theory) for knowing the interactive phenomenon in call’s and definition .(2) To analyse Ci Pu(all rules and form in Ci) and Qu Pu (all rules and form in Qu) in Ming Dynasty for knowing the interactive phenomenon in Ge Lu. (3)To Study the rules and form in Ci be used in Ming-Chuan-Qi(Chinese Opera drama in Ming Dynasty) for knowing the interactive phenomenon in creation.
The paper emphasize how interactive each other between Ci and Qu in Ming Dynasty, and to analyse this relation from three point : theory, Ge Lu, and creation in Chinese Opera drama in Ming Dynasty. The main materials are all theoretical writings, major Ci Pu and Qu Pu, and all Chinese Opera drama in Ming Dynasty to show special construction for study on relation between Ci and Qu in Ming Dynasty.
The main methods is “異同顯著(Yi Tong Xian Zhu)” called by 任中敏(Ren Zhong Min) and compared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with Ci and Qu for discovered the interactive phenomenon.
The paper grounded on all theoretical writings and Ge Lu Pu, and confirm the interactive between Ci and Qu by created in all Chinese Opera drama. By comparing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with Ci and Qu on theory, Ge Lu, and creation, we can find the other viewpoints that never be discussed and harvest in study the relation of Ci and Qu.
The study of interactive phenomenon between Ci and Qu in the Ming Dynasty get major discoveries: (1) The interactive phenomenon include Ge Lu that are clearest reflect between Ci and Qu, and the interactive phenomenon don’t only have words style or Ya Su syle. (2) The interactive phenomenon include Ci and Chinese Opera drama, and there never be discussed but have be proved in the paper. (3) To provide new categories and subjects for the study in Ci and Qu, especially the both interactive relation.
一、原典專書
(宋)劉斧:《青瑣高議》(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7年4月)。
(宋)沈括:《夢溪筆談》。收錄於《四部叢刊續編‧子部》(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12月)。
(宋)張炎:《詞源‧謳曲要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2月)。
(元)羅貫中、(明)施耐庵著,王利器校訂:《插圖水滸全傳校訂本》(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7月)。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詩餘》(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12月)。
(明)陳子龍:《雲間三子新詩合稿‧幽蘭草‧倡和詩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明)楊慎:《百琲明珠》,《楊升菴叢書》(成都:天地出版社,2002年12月)。
(明)周玄暐《涇林續記》。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雷應元纂修:《揚州府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臺南:莊嚴文化,1996年8月)。
(清)紀昀總纂:《集部詞曲類‧東坡詞提要》。收錄於《四庫全書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清)吳衡照:《蓮子居詞話》,《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第1734冊。
(清)戈載:《詞林正韻》(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
(清)朱彛尊著,周毅龍、王遠生主編:《詞綜》(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1998年2月)。
(清)萬樹:《詞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
(清)王奕清編:《御定詞譜》,《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第500冊。
(元)楊維楨:《東維子集》。
(元)顧瑛:《製曲十六觀》。
以上收錄於俞為民、孫蓉蓉編:《歷代曲話彙編:新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唐宋元編》(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1月)。
(明)魏良輔:《南詞引正》,見俞為民、孫蓉蓉編:《歷代曲話彙編‧明代編》(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3月)第一集。
(清)焦循《劇說》。見俞為民、孫蓉蓉編:《歷代曲話彙編:新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清代編》(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8月)。
(明)馮夢龍:《太霞新奏》。
(明)陳霆:《渚山堂詞話》。
(明)沈德符《野獲編》卷二十五,《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道光七年刻同治八年重校刊補本。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明)陳繼儒:《晚香堂集》。
(明)王世貞:《曲律》。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
(明)李開先:《李中麓閒居集》。
(明)張鳳翼:《處實堂集續集》。
(明)陳繼儒:《陳眉公集》。
(明)王維楨:《槐野先生存笥稿》。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明)曹安:《讕言長語》。
(明)蘇祐:《逌旃瑣言》。
(明)蔣一癸:《堯山堂外紀》。
(明)凌迪知:《萬姓統譜》。
(明)楊儀:《猥談》。
(明)李春熙:《道聽錄》。
(明)詹景鳳:《詹氏性理小辨》。
(明)陸深:《儼山外集》。
(明)陳霆:《渚山堂詞話》。
(明)楊慎:《詞品》。
(明)袁宏道:《錦帆集》。
(明)于慎行:《穀山筆塵》。
(明)吳訥:《文章辨體》。
(明)茹天成:《重刻絕妙詞選引》。
(明)汪惟穌:《詞府全集》。
(明)唐順之:《稗編》。
(明)王文祿:《詩的》。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
(明)郎瑛:《七修類藁》。
(明藍田:《藍侍御集》。
(明)徐復祚:《花當閣叢談》。
(明)李維楨:《大泌山房集》。
(明)熊明遇:《文直行書文》。
(明)梅鼎祚:《青泥蓮花記》。
(明)袁宏道:《袁中郎觴政》。
(明)湯顯祖評:《花間集》,內閣文庫藏明刊朱墨套印本湯顯祖評。
(明)朱權:《西江詩法》。
(明)劉鳳:《劉子威集》。
(明)胡應麟:《詩藪》。
(明)王圻:《稗史彙編》。
(明)李蔉:《黃谷 談》。
(明)顧梧芳:《尊前集》。
(明)臧懋循:《負苞堂文選》。
(明)程涓:《千一疏》。
以上收錄於鄧子勉編:《明詞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12月)。
(宋)沈義父:《樂府指迷》。
(明)俞彥:《爰園詞話》。
(清)李漁:《窺詞管見》。
(清)謝元淮:《填詞淺說》。
(清)彭孫遹:《金粟詞話》。
(清)江順詒:《詞學集成》。
以上收錄於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2月)。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
(明)徐渭:《南詞敘錄》。
(明)呂天成:《曲品》。
(明)王驥德:《曲律》。
(明)何良俊:《曲論》。
(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
(明)沈寵綏:《度曲須知》。
(清)徐大樁:《樂府傳聲》。
(清)毛先舒:《南曲入聲客問》。
(清)李漁:《閒情偶寄》。
(清)黃周星:《製曲枝語》。
以上收錄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7月)。
(明)沈璟:《增定南九宮曲譜》。
(明)沈自晉:《南詞新譜》。
以上收錄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8月)。
(清)周祥鈺、鄒金生編:《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影印清乾隆內府本。見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11月)。
(明)張綖:《詩餘圖譜》,《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1735冊。
(明)程明善:《嘯餘譜》,《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明萬曆年間刊本)1736冊。
(明)錢允治輯:《類編箋釋國朝詩餘》,《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第1728冊。
(清)萬樹:《詞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清光緒二年本影印)。
(清)錢謙益撰、錢陸燦編:《列朝詩集小傳》,見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10月)第11冊。
丁放、甘松、曹秀蘭著:《宋元明詞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12月)。
《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古本戲曲叢刊》二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55年7月)。
《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2月)。
林侑蒔編:《全明傳奇》(臺北:天一出版社,1983年)。
上海崑劇團編:《振飛曲譜》(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8月)。
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元散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9月)。
王兆鵬:《唐宋詞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月)。
王季烈、劉富樑:《集成曲譜》(臺北:進學書局,1969年1月)。
王易:《詞曲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
王偉勇:《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4月)。new window
王國維:《人間詞話》(臺南:南台圖書公司,1984年9月)。
王國維著、施議對譯注:《人間詞話譯注》(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5月)。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台北:里仁書局,1993年9月)。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9月)。
田玉琪:《詞調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任訥(任中敏):《散曲叢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6月)。
任中敏著、金溪輯校:《散曲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10月)。
何志華、朱國藩編:《唐宋類書徵引《淮南子》資料彙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5年9月)。
吳梅:《詞餘講義》(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4月)。
吳梅:《詞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4月)。
吳梅:《南北詞簡譜》(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5月)。
吳梅著、王衛民編校:《吳梅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吳新雷:《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李惠綿:《王驥德曲論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2年12月)。
汪經昌:《曲學例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7年10月)。
周維培:《曲譜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岳淑珍:《明代詞學批評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
林克勝:《詞譜律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4月)。
林玫儀:《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12月)。
林照蘭:《《全明散曲》中的南曲體製研究》(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年9月)。new window
侯淑娟:《戲曲格律與跨文類之承傳、變異》(臺北:國家出版社,2013年9月)。
俞平伯:《俞平伯詩詞曲雜著》(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11月)。
俞為民:《宋元考南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9月)。
俞為民:《曲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6月)。
俞為民:《中國古代曲體文學格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3月)。
施蟄存、馬興榮等編:《詞學》第10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洛地:《詞樂曲唱》(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年3月)。
洪惟助:《詞曲四論》(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1月)。
洪惟助:《崑曲宮調與曲牌》(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年6月)。
唐圭璋編:《全金元詞》(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
唐圭璋編:《新校標點全宋詞》(臺北:文光出版社,1983年1月)。
張世斌《明末清初詞風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
張仲謀、王靖懿:《明代詞學編年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
張仲謀:《明代詞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3月)。
張仲謀:《明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2月)。
張宏生:《清詞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
許守白:《曲律易知》(臺北:郁氏印獎會,1979年7月)。
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陳水雲:《明清詞研究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陳多、葉長海注釋:《曲律注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
陳多、葉長海等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陳寧:《明清曲韻書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
陶子珍:《明代詞選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3年7月)。new window
曾昭岷、王兆鵬等編:《全唐五代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曾永義:《曾永義學術論文自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new window
曾德珪編:《粵西詞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年7月)。
黃文吉主編:《詞學研究書目(1912-1992)》(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
黃振林:《明清傳奇與地方聲腔關係考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
趙義山:《明代小說寄生詞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12月)。
聞汝賢:《詞牌彙釋》(臺北:聞汝賢,1963年5月)。
趙山林:《詩詞曲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劉子庚:《詞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3年9月)。
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古本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0月)第三十一輯。
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8月)。
鄭海濤:《明代詞風嬗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8月)。
鄭騫:《景午叢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年3月)。
鄭騫:《北曲新譜》(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4月初版)。
鄭騫:《鄭騫戲曲論集》(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年7月)。
盧前:《詞曲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5月)。
盧元駿:《曲學》(臺北:黎明文化,1980年11月)。
錢南揚校注:《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3月)。
錢南揚:《宋元戲文輯佚》(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1月)。
龍沐勛:《唐宋詞格律》(臺北:里仁出版社,1995年8月)。
龍榆生:《詞學十講》(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
謝伯陽編:《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3月)。
藍立蓂校注:《劉知遠諸宮調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3月)。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二、學位論文
李冠然:《沈璟《南曲全譜》研究》,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4月。
林惠美:〈楊慎論詞的特色與創作實踐〉,《楊慎及其詞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武藝:《晚明曲家沈自晉研究》,蘇州大學戲劇戲曲學碩士論文,2008年。
范俊敏:《《張協狀元》韻部研究》,寧波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11年1月。
趙義山:《明散曲史研究》,四川大學中國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論文,2004年9月。
劉單單:《楊慎詞曲用韻考》,吉林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4月。
劉穎:《沈自晉研究》,西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11月。

三、期刊論文
元鵬飛:〈明清傳奇開場考源〉,《中華戲曲》,2005年第2期,頁162-183。
王昭洲:〈《南詞新譜》刻本問題初探〉,《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頁91-93。
丘海洲:〈〈沁園春〉形式要點淺談〉,《長白山詩詞》,2005年第4期,
左芝蘭:〈論楊升庵曲與明曲詞化現象〉,《四川戲劇》第134期,2010年3月,頁81-83。
田玉琪:〈三聲通協與詞曲之辨〉,《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第1期,2011年2月,頁6-10。
吳萍:〈南戲《小孫屠》用韻考〉,《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12年1月,頁73-78。
呂薇芬:〈從北曲格律看詞曲淵源〉,《文學遺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2011年第2期,頁70-81。
李惠綿:〈從音韻學角度論述王驥德南曲度曲論之建構〉,《戲劇研究》創刊號,2008年1月,頁131-178。new window
汪超:〈明代戲曲中的詞作初探──以毛晉《六十種曲》所收傳奇為中心〉,《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5期,2011年10月,頁87-91。
林和君:〈論《瓊林雅韻》於南北曲的應用意義〉,《戲曲研究通訊》第八期,2012年3月,頁61-90。
林深:〈論崑曲吳江派〉,《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2期,2006年5月,頁77-81。
林逢源:〈同名詞牌、曲牌初論〉,《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2期,2006年6月,頁43-79。new window
俞為民:〈沈璟《南九宮十三調曲譜》對南曲曲律的規範〉,《文化遺產》,2013年1月第1期,頁13-25。
俞為民:〈沈璟對崑曲曲體的律化〉,《東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110-115。
胡元翎、張笑雷:〈論楊慎詞曲的「互融」、「互異」兼及「明詞曲化」的研究理路〉,《文學評論》,2011年第5期,頁64-74。
胡元翎:〈依時曲入歌──「明詞曲化」的表現方式之一〉,《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2卷第6期,2012年11月,頁107-112。
胡元翎:〈明代分類本《草堂詩餘》與「明詞曲化」之發生〉,《黑龍江社會科學學報》,2010年第5期,頁83-87。
祝東:〈《三言二拍》多用〈西江月〉詞原因探析〉,《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2期,2009年3月,105-110。
(明)高明原著、錢南揚校注、李殿魁補注:《琵琶記》(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1月)。
張仲謀:〈明代話本小說中的詞作考論〉,《明清小說研究》第87期,2008年,頁202-216。
張敬:〈南曲聯套述例〉,《文史哲學報》第15期,1966年8月,頁345-395。new window
陳水雲:〈明詞研究二十年〉,《明代研究通訊》(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3年12月)第6期,頁83-113。
陳富容:〈元雜劇上場詩之階段性差異研究〉,《國文學報》第18期,2013年6月,頁105-130。new window
陶子珍:〈明代兼具選詞與訂譜作用之譜體詞選──《詩餘圖譜》、《詩餘》、《嘯餘譜》試論〉,《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6期,2001年12月,頁55-78。new window
曾永義:〈永樂大典戲文三種述評〉,《臺灣戲專學刊》第12期,2006年1月,頁3-17。new window
黃天驥、李恒義:〈元明詞平議〉,《文學遺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94年)第4期,頁69-76。
黃思超:〈沈自晉《南詞新譜》集曲增訂論析──「備於今」的做法與價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6期,2011年4月,頁145-184。new window
楊釗:〈楊慎「以曲入詞」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3期,2010年5月,頁62-67。
廖奔:〈南戲體制變化二例〉,《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1月,第18卷第1期,頁22-25。
廖藤葉:〈論「副末開場」與「開場詞」〉,《國文學報》第6期,2007年6月,頁35-75。
趙義山:〈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南曲之盛行與曲文學創作之復興〉,《文藝研究》12期,2005年,頁92-100。
蔣星煜:〈南戲、傳奇的演出與『副末開場』〉,《杭州師範學報》,1996年7月第4期,頁1-7。
鄭永曉:〈從宋元話本看詞在民間之創作與傳播──以《清平山堂話本》和《熊龍峰四種小說》為例〉,收錄於潘碧華、陳水雲主編:《2012詞學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金元明清卷》,《馬來亞大學華人研究叢書》(Kuala Lumpur:馬來亞大學,2012年8月)第2集。
鄭海濤、霍有明:〈論明詞曲化的表現和成因──兼談對明詞曲化的評價〉,《長江學術》,2010年1期,頁25-30。
鄭海濤、趙義山:〈寄生詞曲與明代中篇傳奇小說的文體變遷〉,《浙江學刊》(杭州:浙江省社會科學院,2013年)第5期,頁73-79。
鮑曉東、陳志勇:〈「白薴體」與梁辰魚的散曲創作〉,《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7年,頁52-55。
謝桃坊:〈宋金諸宮調與戲文使用之詞調考略〉,《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4期,2005年7月,頁95-101。
謝桃坊:〈《詞譜》誤收之元曲考辨〉,《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4期,2009年7月,頁87-92。
羅麗容:〈宋詞元曲之音樂與文學承傳疑義辨析〉,《彰師大國文學誌》第17期,2008年12月,頁1-37。new window

四、其他
劉有恒:《集粹曲譜》(2011年,台北出版)版權聲明於網路公開流通。http://phuluong.wordpress.com/2011/07/26/%e5%b4%91%e6%9b%b2%e9%9b%86%e7%b2%b9%e6%9b%b2%e8%ad%9c-%e5%a4%9c%e5%ae%b4%e9%9c%b8%e7%8e%8b%e5%a4%9c%e5%ae%b4%e5%8d%83%e9%87%91%e8%a8%98%e6%98%8e%e6%b2%88%e9%87%8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