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時期華北黃泛區文化景觀之形塑與變遷-以開封府地區為主
作者:白璧玲
作者(外文):Pai, Pi-l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楊宗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黃河黃泛區環境變遷生態複合體歷史脈絡文化景觀Yellow RiverYellow River Flood Areaenvironmental changeecological complexhistorical contextcultural landscap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4
明清時期河道南徙於開封府境內頻繁改道泛濫,屢次順黃河沖積扇奪渦、潁、睢等河而流,使得府內各縣多因河患沙淤影響,不僅岡阜地形逐漸夷平,土壤與河道也遍布沖積土沙,低窪地區多積水難消,如此造成表土分布特性的變化,而地表水資源蓄積能力也日趨薄弱。隨著明初策略性移民開墾荒地、於豫東黃泛區拓展生活空間,因而再度增加須承受此時黃河泛濫威脅之人口,擴大受災影響層面;不論區內居民改種適宜生長之作物、遷居至適宜之地,或於故道、灘區沃土謀取耕種之利,及官方於此興築河防工程、挑濬河道、賑災救災等種種因應策略,皆在於挑戰環境變遷的試煉,尋求適應生存的人地關係模式,從而形塑文化景觀。
本研究針對黃泛區環境特性來剖析其文化景觀的形塑與演變,釐清此災害環境條件如何影響區域歷史發展,歷史過程又如何反映在居民生活方式與景觀的變遷上,構成各種人文現象在區域中的分布脈絡。研究架構以人文生態學的複合體研究模式,及聚落景觀與區位研究方法來建立。考量研究區在明代開封府轄域內涉及縣份多,為便於進行細部研究,則就各縣所在區位特性,以及文獻資料豐富性與可閱覽情形,選取樣縣進行個案研究。藉由樣縣之區位特性所反映的地域發展差異,分析其景觀之形塑與變遷特性,歸結受黃河泛濫影響之區域,在特定時空範疇中,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之人文生態結構,闡述其文化景觀之空間形式、發展類型與變遷趨勢。
研究結果顯示,明清時期官方政策主導防災體系之空間格局,導致豫東黃泛區在明清時期泛濫頻仍,不斷對地表帶來重塑的動能,使得聚落景觀隨之消長變化。河患也使得黃泛區所在之邊緣地帶人口減少,並且有頻繁向下的社會階層流動現象,形成貧富分化之區域社會結構,而居民承受政策主導環境條件,採共體時艱、安土重遷之適應方式,並成為自給生活所需資源的主要生產者,依循簡約傳統的生活方式,不致於對災害環境多加諸擾動,從而發展仰賴市集交易的農村經濟,實為本區基於防災之共同利益的平衡發展模式。本研究所呈現種種災害環境下的適應生活方式,構成黃泛區文化景觀的內涵,至今仍有跡可循。
Yellow River flooded and changed course frequently along the alluvial fan through the eastern plain in the area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of Henan Province of North China during the Ming-Qing Period, caused disaster-prone environment mainly in the area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of Kai-feng Fu, while the government migrated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to the flood area for land reclamation in the early Ming period, and then expended the influence from the following flood events. The residents and the government adopted many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the condition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so that particular cultural landscapes have been forming in Yellow River flood area during the Ming-Qing Period.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cultural landscapes in Yellow River Flood Area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proces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is based on the model of ecological complex, and involves the analytical methods of settlement and location; for observing more details abou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mplements with the sample counties belonging to the area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of Kai-feng Fu, which are selected on their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richness and availability of the litera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a human ecological system in Yellow River Flood Area in a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n to interpret the spatial-temporal 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types, and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 cultural landscapes.
In conclusion, the spatial pattern dominated principally by the official disaster prevention policy during the Ming-Qing Period, resulting in frequent floods and reshaping regional landscapes continually. The changeable flood environ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alluvial fan in the area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of Kai-feng Fu brought about a tendency toward declining population and descending social mobility, and enlarged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residents basically followed the austere lifestyle of traditional North China, and the daily necessities tended to rely more on the exchang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towns with regular farmers market. The adaptive lifestyle formed and changed the cultural landscapes in Yellow River Flood Area during the Ming-Qing Period, and can still be traced today.
一、史料
[西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1。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
[後魏]酈道元:《水經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73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上海:上海書店,據上海涵芬樓借景江寧鄧氏群碧樓藏明鈔本重印本重印,1989;繆啟愉校釋,繆桂龍參校,《齊民要術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
[唐]房玄齡等:《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8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9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李燾:《續資治通治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元]脫脫等:《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80。
[元]脫脫等:《金史》,台北:鼎文書局,1980。
[明]宋濂等:《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81。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明]申明行等奉敕重修,《大明會典》。台北:國風出版社,1963。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72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謝肇淛:《北河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76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31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焦竑編:《國朝獻徵錄》。台北:明文書局,1991。
[明]潘季馴:《河防一覽》。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李濂:《汴京遺跡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87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刊本影印,1983。
[明]王圻:《明萬曆續文獻通考》。台北:文海,1979。
[明]陳子龍等選輯:《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明]張縉彥撰、張興亞點校:《菉居封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明]萬恭原著、朱更翎整編:《治水筌蹄》。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5。
《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據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影印,1966。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中央研究院典藏:《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
《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雍正十年敕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6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張廷玉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80。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崑岡等奉敕著:《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清同治十二年(1872)刊本。
[清]和珅等奉敕撰,《大清一統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4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穆彰阿纂:《嘉慶重修一統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清史館藏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進呈寫本影印,1966。
[清]尹會一著,張受長編:《尹少宰奏議》。台北:新文豐,據畿輔叢書本排印,1985。
[清]麟慶:《鴻雪因緣圖記》。台北:新興書局,據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影印,1986。
[清]明李光壂:《守汴日志》,《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10冊。台北:新興書局,據清嘉慶四年(1799)刻本影印,1974。
[清]俞森:《荒政叢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63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傅澤洪:《行水金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80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李世祿敘述:《修防瑣志》。南京:中國水利工程學會,1937。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據民國二十年間上海中華書局影印清聚珍影印,1976。
[清]周在浚:《大梁守城記》。成都:巴蜀書社,1993。
[清]靳輔:《大清治河書》,康熙十六年(1677)三月刊本。
[清]王莘樵纂:《惠濟河輯說》,同治庚午(1870)秋汲古堂藏本。
[清]祈寯藻撰,高恩廣、胡輔華注釋(1999):《馬首農言》。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清]痛定思痛居士著,李景文、王守忠、李湍波點校(2006):《汴梁水災紀略》。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台北:鼎文書局,1981。
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沈節甫編:《紀錄彙編》。台北:民智出版社,1965。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5):《清代奏折匯編:農業•環境》。北京:商務印書館。
水利電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編(1993):《清代黃河流域洪澇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
水利電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編(1988):《清代淮河流域洪澇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
宋正海主編(1992):《中國古代重大自然災害和異常年表總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李文治編(1957):《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東京:大安,據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第1版影印,1967-1968。
河南省水文水資源總站編(1982):《河南省歷代旱澇等水文氣候資料》。鄭州:河南省水文水資源總站。
章有義(1957):《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彭雨新編(1992):《清代土地開墾史資料彙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二、地方志書
[明]韓思忠纂修(1515):《中牟縣志》。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據北平圖書館藏明正德乙亥(十)年刊本攝製,1997。
[明]段翹然修,[明]張民表纂(1626) :《中牟縣志》。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據北平圖書館藏明天啓丙寅(六)年刊本攝製,1997。
[明]曹金(1585年):《開封府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76。濟南:齊魯出版社,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十三年刻本影印,2001。
[明]劉訒纂(1537):《鄢陵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51。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上海古籍書店影印浙江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十六年刻本重印,1982。
[明]褚宦修,[明]李希程纂(1545):《蘭陽縣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浙江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重印,1965。
[明]曾嘉誥修,[明]汪心纂(1548):《尉氏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49。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浙江寧波天一閣藏嘉靖二十七年刻本影印,1963。
[明]王欽誥修,[明]郄尚賢纂:《項城縣志》。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據明萬曆二十八(1594)年刊本攝製,1997。
[明]安都纂:《太康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58。上海:上海書店,據明嘉靖刊本影印,1990。
[明]不著撰人:《儀封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59。上海:上海書店,據明藍絲闌鈔本影印,1990。
[明]韓玉纂:《通許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58。上海:上海書店,據明嘉靖刊本影印,1990。
[清]劉純德增修,[清]郭金鼎纂(1659):《胙城縣志》清順治十六年刊本。
[清]錢綸纂修(1659):《開封府志》,清順治己亥年刊本。
[清]賈漢復修(1660):[清]沈荃編纂,《河南通志》,清順治庚子(十七)年刊本。
[清]張俊哲修,[清]張壯行、馬士騭纂(1661):《祥符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4册。北京:中國書店,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清順治十八年刻本影印,1992。
[清]田文鏡、王士俊等監修,[清]孫灝、顧棟高等編纂:《河南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5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2。
[清]陳德敏重修,[清]王貫三等纂(1698):《考城縣志》,清康熙三十七年刊本。
[清]劉德昌重修,[清]葉澐編輯(1705):《商邱縣志》,清康熙四十四年刊本。
[清]孫和相修,王廷宣纂(1754):《中牟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據清乾隆十九年刻本影印,2001。
[清]武昌國修,胡彥昇等纂(1761):《太康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據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影印,2001。
[清]戴鳳翔重纂修,[清]高崧等編輯(1828):《太康縣志》,清道光戊子(八)年刊本。
[清]紀黃中等修,宋宣纂(1764):《儀封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據清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影印,2001。
[清]阿思哈、嵩貴纂修(1767):《續河南通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20。台南:莊嚴,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影印,1996。
[清]阮龍光纂修,邵自祐編輯(1770):《通許縣舊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三十五年修、民國二十三年(1934)重印本影印,1976。
[清]周璣纂修(1788):《杞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影印,1976。
[清]永銘纂修,[清]趙任之纂(1826):《淮寧縣志》,清道光六年刊本。
[清]王榮陛修,[清]方履籛纂(1829):《武陟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九年刊本影印,1976。
[清]熊燦修,[清]張文楷纂(1893):《扶溝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十九年刊本影印,1976。
[清]元淮等重纂修(1896):《柘城縣志》,清光緖丙申(二十二)年刊本。
[清]劉鎔等修,施景舜纂(1914):《項城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宣統三年石印本影印,1968。
陳揚(1914):《籌豫近言》。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三年石印本影印,1968。
景大啟彙輯(1921):《洪洞古大槐樹志》,民國十年石印本。
王琴林等纂修(1931):《禹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二十年刊本影印,1976。
杜鴻賓修,劉盼遂纂(1933):《太康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二十二年鉛印本影印,1976。
周秉彝修,劉瑞璘等纂(1931):《鄭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二十年重印民國五年刊本影印,1968。
徐家璘、宋景平等修,楊凌閣纂(1918):《商水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七年刻本影印,1975。
靳蓉鏡、晉克昌等修,蘇寶謙纂(1936):《鄢陵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影印,1976。
張之清修,田春同纂(1924):《考城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十三年鉛印本影印,1976。
張士傑修,侯崑禾纂(1934):《通許縣新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廿三年鉛印本影印,1976。
蕭德馨等修,熊紹龍纂(1936):《中牟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廿五年石印本影印,1968。
中牟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9):《中牟縣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周口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1994):《周口市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1992):《河南省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項城市地方誌辦公室編(1999):《項城縣志》。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三、地圖•地圖集
[元]朱思本原圖,[明]羅洪先增纂,[明]胡松補:《廣輿圖》,清嘉慶四年(1799)章學濂覆刻明嘉靖本。
[清]李鴻章修:《山東直隸河南三省黃河全圖》,清光緒十六年(1890)上海鴻文書局石印本。
《河南中牟下汛黃河二壩雙合龍安瀾圖》,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繪,收錄於北京大學圖書館編(2008):《皇輿暇覽: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代彩繪地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81-197。
《中囯大陸五万分の一地図集成》,日本陸地測量部測製,昭和十三年(民國二十年)製版。東京都:科学書院,昭和61-平成10年(1986-1998)。
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主編(1981):《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北京:地圖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中國歷史地圖數值資料。
北京大學圖書館編(2008):《皇輿暇覽: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代彩繪地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全國農業區劃委員會編(1991):《中國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北京:農業出版社。
鈕仲勛等編(1994):《歷史時期黃河下游河道變遷圖》。北京:測繪出版社。
譚其驤主編(1982-1987):《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
四、地名辭典•地名志
牛平漢編著(1990):《清代政區沿革綜表》。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1993):《河南省志•地名志》,鄭州: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開封市民政局編(2000):《開封市地名志》。開封:開封市民政局。
崔乃夫主編(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徵遠、鄔學德主編(1992):《河南城鎮.河南卷》。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五、一般論著
1.專書
《黃河南徙奪淮之危機及中牟堵口之必要》(未載出版項)
上田信(1999):《森林與綠色中國史:對歷史的生態學考察》。東京都:岩波書店。
山曼(1999):《流動的傳統》。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于宗先等編(1980):《中國經濟發展史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委會(1980):《中國自然地理•地貌》。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87):《中國土壤》。北京:科學出版社。
王文甲(1965):《中國土地制度史》。台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王光謙、王思遠、張長春(2006):《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變化與河道演變分析》。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王毓銓(1991):《中國屯田史》。北京:農業出版社。
王國強、孫憲章主編(1994):《河南農業自然資源》。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王鑫義主編(2001):《淮河流域經濟開發史》。合肥:黃山書社。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1982):《黃河水利史述要》。北京:水利出版社。
水利電力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治黃研究組(1984):《黃河的治理與開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1990):《淮河水利簡史》。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
史念海(1981):《河山集》第二集。北京:三聯書店。
史念海(1999):《黃河流域諸河流的演變與治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左滿常、白憲臣(2007):《河南民居》。北京:中國建築工業。
全國經濟委員會主編(1971):《江河修防紀要》。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據《民國二十四年江河修防紀要》影印。
西嶋定生(1984):《中國經濟史研究》。北京:農業出版社。
何柄棣著。葛劍雄譯(2000):《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吳君勉(1969):《古今治河圖說》。台北:文海出版社。據民國31年排印本影印。
宋正海(2002):《中國古代自然災異動態分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譯(1994):《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譯自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李孝聰(2004):《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文治(1993):《明清時代封建土地關係的鬆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祖德、陳啓能主編(1997):評魏特夫的《東方專制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長傅(2007):《李長傅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李薰楓(1996):《中國地理》。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85
李孝聰(2004):《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古地圖敘錄》。北京:文物出版社。
李孝聰(2004):《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潤田主編(1987):《河南省經濟地理》。北京:新華出版社。
岑仲勉(1982):《黃河變遷史》。台北:里仁書局。
佐久間吉也(1980):《魏晉南北朝水利史研究》。東京:開明書院。
宋希尚(1954):《歷代治水文獻》。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宋希尚(1977):《宋希尚先生水利文存》。台中:逢甲工商學院出版組。
吳必虎(1996):《歷史時期蘇北平原地理系統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周瑞錫(1995):《義和團運動的起源》。江蘇人民出版社。
周卓懷(1990):《宋代河患探原》。香港:奔流出版社。
明文書局編(1985):《中國歷史自然地理》。台北:明文書局。
胡明思、駱承政主編(1992):《中國歷史大洪水》。北京:中國書店。
胡煥庸(1984-1986):《中國人口地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本書編寫組編(1982):《河南農業地理》。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林之光(1985):《中國氣候》。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林富瑞、陳代光編(1983):《河南人口地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姜濤(1998):《人口與歷史:中國傳統人口結構硏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苑利(2003):《龍王信仰探祕》。台北:東大圖書。
姚漢源(1987):《中國水利史綱要》。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
姚漢源(2003):《黃河水利史硏究》。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姚漢源(2005):《中國水利發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姜道章(2004):《歷史地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夏明方(2000):《民國時期自然災害與鄉村社會》。北京:中華書局。
徐福齡(1993):《河防筆談》。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馬保之等(1960):《農業概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
馬雪芹(1985):《明清河南農業地理》。台北:洪葉文化公司。
秦毅蘇等(1998):《黃河流域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孫敬之(1957):《華北經濟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
孫文良(1993):《中國官制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郭文韜(1994):《中國耕作制度史研究》。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郭文韜、嚴火其(2001):《賈思勰王禎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梁方仲(1980):《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先德主編(1996):《黃河水文》。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陳正祥(1983):《中國文化地理》。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分店。
張晉藩(1992):《中國官制通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含英(1936):《治河論叢》。南京:國立編譯館。
張含英(1946):《歷代治河方略述要》。上海:商務印書館。
張含英(1982):《歷代治河方略探討》。北京:水利出版社。
張含英(1986):《明清治河概論》。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
張念祖(1932):《中國歷代水利述要》。北平:華北水利委員會圖書室。
森田明著、鄭樑生譯(1996):《清代水利社會史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原著出版於東京都:國書刊行會,1990)。
鄒逸麟(1993):《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常劍嶠、朱友文、商幸豐(1985):《河南省地理》。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從翰香(1995):《近代冀魯豫鄉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喬啟明(1945):《中國農村社會經濟學》。重慶:商務印書館。
喬志強主編(1998):《近代華北農村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
黃仁宇(1994):《萬曆十五年》。台北:台灣食貨。
黃宗智(1986):《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北京:中華書局據加州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年英文版中譯。
黃河流域及西北片水旱災害編委會編(1996):《黃河流域水旱災害》。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黃河水利委員會(1986):《河南黃河志》。鄭州:黃委會勘測規劃研究院。
黃河水利委員會(1998):《黃河科學研究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黃就順(1986):《中國地理概論》。香港:上海書局。
楊正泰(2006):《明代驛站考(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2001):《自然災害與中國社會歷史結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雍萬里(1985):《中國地理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葉青超等(1990):《黃河下游河流地貌》。北京:科學出版社。
葉顯恩主編(1992):《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貊琦主編(1989):《中國人口.河南分冊》。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
劉昭民(1992):《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蘭霞(1997):《水暢河清:治河專家靳輔、陳潢》。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劉翠溶(1995)、伊懋可主編(1995):《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所。new window
趙岡(2003):《歷史上的土地制度與地權分配》。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new window
趙岡、陳鐘毅(1986):《中國經濟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趙樹岡(2003):《當代鳳陽花鼓的村落:一個華北農村的人類學研究》。台北:唐山。
趙春青(2001):《鄭洛地區新石器時代聚落的演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賈征(1996):《潘季馴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潘朝陽(2005):《心靈・空間・環境 : 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五南。
魯凡之(1987):《東方專制主義論》。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魯西奇(2000):《區域歷史地理研究:對象與方法--漢水流域的個案考察》。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鄭金淦(1989):《明清農村商品經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鄭肇經(1970):《中國水利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原書出版於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鄭守來、黃澤嶺主編(1999):《大槐樹尋根》。北京:華文出版社。
鄭慶平、岳琛編著(1987):《中國近代農業經濟史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賴建誠(2004):《布勞代爾的史學解析》。台北:桂冠圖書。new window
蔡泰彬(1998):《晚明黃河水患與潘季馴之治河》。台北:樂學書局。
冀朝鼎著。朱詩鼇譯(1981):《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瞿自豪編著(1998):《蘭考黃河志》。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韓昭慶(1999):《黃淮關係及其演變過程研究:黃河長期奪淮期間淮北平源湖泊、水系的變遷和背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韓茂莉(1999):《遼金農業地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韓茂莉(1993):《宋代農業地理》。濟南:山西古籍。
Crumley, Carole L. ed.(1994): Historical Ecology: Cultural Knowledge and Changing Landscapes. Santa Fe, N.M.: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Geertz, Clifford(1963):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rtshorne, Richard(1961): The Nature of Geography, reprinted with corrections. Lancaster: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葉光庭譯:《地理學的性質》(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Hawley, Amos Henry(1950): Human Ecology: a Theo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 New York: Ronald Press Co..
Hartshorne, Richard(1949): The Nature of Geography: a Critical Survey of Current Thought in the Light of the Past. Ann Arbor: Edwards Brothers.
Hauser, Philip M. and Duncan, Otis Dudley(1959),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ckson, J. B. (1984):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Jochim, Michael A(1981): Strategies for Survival: Cultural Behavior in an Ecological Context.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arks, Robert B. (1998): Tigers, Rice, Silk, and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zumdar, Sucheta(1998): Sugar and Society in China: Peasants, Technology, and the World Marke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Moseley, William, et al ed. (2007): The Introductory Reader in Human Geography: Contemporary Debates and Classic Writings. Wiley-Blackwell.
Naveh, Zev, and Arthur S. Lieberman(1990):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Wylie, John(2007): Landscap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專書論文
史念海(1981):〈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的侵蝕與堆積〉,收錄於《河山集》第二集(北京:三聯書店)。頁34-84。
史念海(1981):〈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收錄於《河山集》第二集(北京:三聯書店)。頁232-305。
王英杰(1992):〈論歷史氣候特性對黃河下游河道變遷的影響〉,《黃河流域環境演變與水沙運行規律研究文集》第三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30-38。
李長傅(1983):〈河南歷史地理〉(原載於《河南師大學報》1983年第3期),收錄於《李長傅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頁369-382。
李長傅(1958):〈開封歷史地理〉(原書於1958年由商務印書館發行),收錄於《李長傅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頁397-432。
李長傅(1964):〈河南省歷史時期乾旱的分析〉(原載於《地理學報》30卷第3期,1964),收錄於《李長傅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頁450-468。
吳祥定、尹訓鋼(1992):〈黃河流域小冰期氣候〉,《黃河流域環境演變與水沙運行規律研究文集》第三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1-8。
姚魯烽(1991):〈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洪水對城鎮搬遷的影響〉,《黃河流域環境演變與水沙運行規律研究文集》第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188-194。
姚魯烽(1993):〈黃河下游歷史洪水研究〉,《黃河流域環境演變與水沙運行規律研究文集》第四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52-61。
徐中舒(1935):〈古代灌溉工程原起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五本,收錄於于宗先等編(1980):《中國經濟發展史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頁825-842。new window
陳正祥(1965):〈中國方志的地理學價值〉(原書出版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65),收錄於《中國歷史文化地理》(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3),頁23-58。
張義豐、高滿江(1991):〈論黃河南泛之西界〉,《黃河流域環境演變與水沙運行規律研究文集》第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209-210。
從翰香(1992):〈從區域經濟的角度看清末民初華北平原冀魯豫三省的農村〉,收錄於葉顯恩主編(1992):《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頁76-91。
葉青超(1992):〈黃河流域環境變化與下游泥沙沉積的響應〉,《黃河流域環境演變與水沙運行規律研究文集》第三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112-121。
蘭克利(Christian Lamouroux)(1995):〈黃淮新論與1128年的水患〉,收錄在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所),頁829-871。
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1995):〈清流對濁流:帝制後期陜西省的鄭白渠灌溉系統〉,收錄在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所),頁435-505。
Baker, Alan R. H.( 2003): Environmental geographies and histories. In Geography and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72-108.
Cresswell, Tim(1995): Landscape and the Obliteration of Practice. In Thrift, Pile, Anderson et al ed., The Handbook of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Sage, pp. 269-281.
Duncan, Otis Dudley(1959): Human Ec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In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9, pp. 678-716.
Ingerson, Alice E.(1994): Tracking and Testing the Nature/Culture Dichotomy in Practice. In Historical Ecology: Cultural Knowledge and Changing Landscapes, Santa Fe, N.M.: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4, pp. 43-66.
Powell, J. M.(2000): Historical geographies of the environment. In Graham, B. & Nash, C., ed., Modern Historical Geographies, London: Longman, 2000, pp.169-92.
Worster, Donald(1988): The Vulnerable Earth: Toward a Planetary History. In The Ends of the Earth: Perspectives on Modern Environmental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3-20.

3.期刊論文
于希賢(1995):〈近四千年來中國地理環境幾次突發變異及其後果的初步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2):34,45-62。
史念海(1983):〈由地理的因素試探遠古時期黃河流域文化最為發達的原因〉,《歷史地理》,3:1-20。
王元林、褚福樓(2009):〈國家繼祀視野下的金龍四大王信仰〉,《暨南學報(哲社版)》,2009(2):209-214。
王文楷、張震宇(1990):〈黃河沖積扇平原淺埋古河道帶及其與淺層地下水關係初探〉,《河南科學》,8(2):89-94。
王京陽(1979):〈清代銅瓦廂改道前的洪患及其治理〉,《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79(1):100-111。
王涌泉(1984):〈康熙元年(1662年)黃河特大洪水〉,《歷史地理》,2:118-126。
王建革(2000):〈華北平原內聚型村落形成中的地理與社會因素〉,《歷史地理》,16:89-96。
王建革(2003):〈近代華北的農業特點與生活周期〉,《中國農史》,2003(3):46-55。
王興亞(1996):〈明清時期的河南山陜商人〉,《鄭州大學學報》,1996(2):1-8。
王興亞(1997):〈清代河南的商業會館〉,《中州學刊》,1997(6):121-124,140。
王靜波口述、沈毅整理(1986):〈開封晉陽豫南貨莊簡史〉,《河南文史資料》,20:124-131。
包茂宏(2004):〈中國環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訪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1):124-137。
任伯平(1962):〈關於黃河在東漢以後長期安流的原因〉,《學術月刊》,1962(9): 51-53,56。
朱士光(1994):〈歷史時期華北平原的植被變遷〉,《陜西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2(4):79-86。
李靖莉、宋平、孫遠方(2001):〈大槐樹移民與黃河三角洲民俗文化〉,《雁北師範學院學報》,2001(4):6-7。
李耕五整理(1985):〈許昌英美煙公司與許昌煙區〉,《河南文史資料》,13:142-148。
李國強(1987):〈1911年豫東黃道會起義史實調查〉,《河南文史資料》,23:175-181。
李靖莉(2002):〈黃河三角洲明初移民考述〉,《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3):28-32。
李靖莉、孫遠方、宋平(2002):〈黃河三角洲洪洞移民考〉,《東方論壇》,2002(4):50-54。
李靖莉(2002):〈光緒年間黃河三角洲的洪患與移民〉,《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社版)》,2002(4):72-74,89。
李潤田(1988):〈黃河對開封城市歷史發展的影響〉,《歷史地理》,6:45-56。
汪秉仁(1987):〈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經濟問題-以河南省為例〉,《資源科學》,1987(4):51-55。
金睦華(1986):〈河南鹽鹼植被初步調查〉,《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86(1):66-71。
竺可楨(1972):〈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1):15-38。
吳松弟(1993):〈黃淮海平原歷史時期人口分布的初步研究〉,《歷史地理》,11:155-168。
吳海濤(2002):〈歷史時期黃河泛淮對淮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1):85-90。
周源和(1980):〈清初人口統計析疑--讀《清代前期人口數字勘誤》〉,《復旦學報》,1980(3):22-26,42。
邱仲麟(1999):〈清代北京的粥廠煮賑〉,《淡江史學》,10:227-259。new window
邵時雄、郭盛喬、韓書華(1989):〈黃淮海平原的地貌結構特徵及其演化〉,《地理學報》,44(3):314-322。
胡煥庸(1936):〈中國之農業區域〉,《地理學報》,3(2):1-17。
胡煥庸(1990):〈中國人口的分布、區劃和展望〉,《地理學報》,45(2):139-140。
侯仁之(1962):〈歷史地理學芻議〉,《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62(1):73-80。
耿萬松(1985):〈歷史時期黃河對民權地理環境的影響〉,《中原地理研究》,1985(2):91-96。
徐海亮(1995):〈歷史上黃河沙變化的一些問題〉,《歷史地理》,12:32-40。
徐泓(1988):〈明洪武年間的人口遷徙〉,《漢學研究》,6(2):179-190。原刊於《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中國社會史)研討會(1981.2.28-30)論文集》,收錄於《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八) 》,1982,頁235-296。
徐浩(1999):〈清代華北農村人口和土地狀況的考察〉,《清史研究》,1999(2):54-61。
徐有禮、程淑英(2001):〈河南植棉業發展考略〉,《中州古今》,2001(3):47-51。
徐福齡(1992):〈從黃河歷史災害探討河南確保堤段的防洪問題〉,《人民黃河》,1992(7):42-44。
馬海濤、秦耀辰(2008):〈開封城牆時空變化及其特徵研究〉,《河南大學學報》,2008(6):593-598。
馬雪芹(2000):〈明清河南桑麻業的興衰〉,《中國農史》,2000(3):53-56,72。
馬雪芹(2003):〈明清時期河南省部分經濟作物的種植與分布〉,《史學月刊》,2003(7):36-41。
馬義平(2010):〈近代鐵路與中原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探究--以1906-1937年間河南農業經濟作物種植及貿易為例〉,《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43(2):132-138。
馬麗、方修琦(2009):〈清代常平倉糧食儲額的空間格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4(3):68-74。
高秀峰(1986):〈趙筱泉與開封振泰源五金號〉,《開封文史資料》,3:124-128。
郝紹僑(1984):〈開封當鋪〉(摘自《中州感舊錄》),《河南文史資料》,11:103。
陳雨門(1986):〈開封風土摭陳〉,《開封文史資料》,4:123-135。
陳雨門整理(1984):〈開封杠頭魯耀〉,《河南文史資料》,12:168-178。
陳波涔(1985):〈豫東平原農業氣候及其利用問題的分析〉,《河南大學學報》,1985(1):19-26。
陳要逢(2006):〈來童寨的變遷〉,《河南日報大河網》,2006.3.17。http://epaper.dahe.cn/dhb/htm2006/t20060317_449476.htm。
陳代光(1982):〈從萬勝鎮的衰落看黃河對豫東南平原城鎮的影響〉,《歷史地理》,2:167-171。
曹樹基(2001):〈清代北方城市人口研究〉,《中國人口科學》,2001(4):15-28。
張光直(1970):〈華北農業村落生活的確立與中原文化的黎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2(1):113-141。
張忠民(1985):〈明代洪武永樂年間的民屯〉,《中國史研究》,1985(1):43-58。
張企曾、王廣欽(1962):〈豫東沿河沙地沙丘區的植物演替和固沙造林問題〉,《林業科學》,1962(2):141-146。
張漢洁(1986):〈河南土壤的形成過程、發展及演變規律〉,《中原地理研究》,1986(1):53-62。
張義豐、寧遠(1997):〈黃河故道的開發利用與發展前景〉,《地理科學進展》,16(1):37-43。
張偉兵、徐歡(2000):〈公元11年的黃河大改道與人口問題淺說〉,《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社科版)》,20(:2):41-44。
馮蔭樓(1986):〈古汴乞丐生涯〉,《開封文史資料》,4:152-165。
馮蔭樓(1986):〈旅汴同鄉會館鉤遺〉,《開封文史資料》,3:132-149。
開封文史資料編委會,〈柳池的來歷〉,《開封文史資料》,4:168。
鄒逸麟(1980):〈黃河下游河道變遷及其影響概述〉,《復旦學報》,歷史地理增刊:12-23。
鄒逸麟(1985):〈歷史時)黃河流域水稻生產的地域分佈與環境制約〉,《復旦學報》,1985(3):222-231。
鄒逸麟(1987):〈歷史時)華北大平原湖沼變遷述略〉,《歷史地理》,5:25-39。
鄒逸麟(1998):〈明清流民與川陝鄂豫交界地區的環境問題〉,《復旦學報》,1998(4):62-69。
鄒逸麟(2001):〈從我國歷史上地方行政區劃制度的演變看中央和地方權力的轉化〉,《歷史教學問題》,2001(2):3-13。
許檀(2000):〈明清時)城鄉市場網路體系的形成及意義〉,《中國社會科學》,2000(3):191-202。
盛福堯(1986):〈初探河南省歷史氣候之特點及極值〉,《中原地理研究》,5(2):58-64。
鈕仲勛(1986):〈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對黃河下游河道變遷的影響〉,《地理研究》,5(1):58-63。
葉青超、楊毅芬、張義豐(1982):〈黃河沖積扇形成模式和下游河道演變〉,《人民黃河》,1982(4):32-37。
葉瑜、方修琦、葛全勝(2004):〈從動亂與水旱災害的關係看清代山東氣候變化的區域社會響應與適應〉,《地理科學》,24(6):680-685。
劉仰東(1997):〈近代中國社會災荒中的神崇拜現象〉,《世界宗教文化》,1997(4),:22-26。
劉德岑(1936):〈河南省民權縣設治始末〉,《禹貢半月刊》,4(10):39-44。
楊正泰(1983):〈明清臨清的盛衰與地理條件變化〉,《歷史地理》,3:115-120。
董龍凱(1996):〈近代黃河三角洲的發展與移民〉,《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1):39-69。
董龍凱(1998):〈清光緒年間黃河變遷與山東人口遷移〉,《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1):49-68。
滿志敏(2000):〈歷史旱澇災害資料分布問題的研究〉,《歷史地理》,16:280-294。
謝家恕、廖先鳳、靳建華、毛志勇(1990):〈豫東古黃河背河窪地的鹹水及其利用〉,《河南農業科學》,1990(11):1-4。
薛鐸、王景哲、姜瑗(1991):〈Sinocytheridea在豫東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河南地質》,9(3):45-46,60。
鄧玉娜(2005):〈清代河南的城鎮化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2005(3):141-150。
鄧玉娜(2005):〈清代河南集鎮的集期〉,《清史研究》,2005(3):43-52。
潘西白(1985):〈汴梁百年醬餜老店五美號〉,《開封文史資料》,1:125-132。
蔡泰彬(1992):〈明代漕河四險及其守護神—金龍四大王〉,《明史研究專刊》,10:83-148。
韓茂莉(1989):〈北宋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生產的地域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1):64-67。
韓曉亭(1984):〈豫東通許、杞縣、睢縣一帶紅槍會活動紀實〉,《河南文史資料》,10:82-89。
譚其驤(1962):〈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學術月刊》,1962(2):23-35。
譚其驤(1981):〈西漢以前的黃河下游河道〉,《歷史地理》,創刊號:48-64。
蘇新留(2004):〈民國時期河南水旱災害初步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4(3):113-160。
Adams, Charles C. (1935): The Relation of General Ecology to Human Ecology. Ecology, 16 (1935): 316-335.
Bailey, Kenneth D.(1990): From POET to PISTOL: Reflections on the Ecological Complex. Sociological Inquiry, 60(4): 386-394.
Crosby, Alfred W(1995):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0(1995): 1177-1189
Elvin, Mark(1998)): The Environmental Legacy of Imperial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998: 733-756.
McKeown, Adam(2000): Book Reviews.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11(2): 379-383.
Sauer, Oarl O.(1941): Foreward to Historical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31: 1-24.
Tate, T. W.(1981): Problems of definition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Newsletter, 1981: 8-10.
Williams, Michael(1994): The relation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0(1): 3-21.
Worster, Donald(1984): History as natural history: An essay on theory and method.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53(16): 1-19.

4.學位論文
王永珍(1995):《河川行水區空間利用規劃與選址之探討》。台中: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類碩士論文。
王淑芬(2002) :《治山與治水:清代環境保護思想之研究--以江浙、湖廣地區為中心》。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慶平(2002):《洪泛區劃設之研究》。台中: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林承戰(2002):《和諧或對立?-清康熙時期中國人與環境的關係》。台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錦城(1992):《康熙帝治河之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進(1996):《從制度面看清代的河防工程──以乾隆時期為範圍的探討》。台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豔玫(2000):《從行政革新觀點探討河川新生地管理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粘振和(1988):《北宋中期以後汴河的利用與管理(1068~1127)》。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鴻圖(1993):《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new window
黃雯娟(1989):《清代蘭陽平原的水利開發與聚落發展》。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黃若惠(2000):《唐玄宗時期黃河流域中下游水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生(1984):《淮河流域的水利事業( 一九一一~一九三七) 》。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日誠(1997):《河川高灘地使用之研究》。新竹: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光濤(1969):《宋代黃河改道與遼金關係》。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明哲(1986):《民國二十年(1931)長江大水災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禎巧(1996):《北宋時期華北地區農田水利事業之研究-以河北、河東、陝西三路及建制為例》。台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劉俊龍(1992):《水圳建設與彰化平原的開發》。台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泰彬(1984):《明代漕河之整治與管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1刊行)。new window
顧雅文(1999):《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歷程》。台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