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賴惠川竹枝詞研究:以《悶紅墨屑》、《續悶紅墨屑》為主要線索
作者:歐純純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北:萬卷樓
集叢:文學研究叢書.古典詩學叢刊;13
ISBN:9789864780129
主題關鍵詞:賴惠川竹枝詞詞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曾磊磊(2011)。試述光復初期臺灣糧荒及政府之對策。臺灣研究集刊,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力庸(2001)。日本帝國殖民地的戰時糧食統治體制:臺灣與朝鮮的比較研究。臺灣史研究,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文龍(1989)。賴惠川先生手抄小題吟會詩稿。嘉義市文獻,5,17-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翠華(20080700)。日本童謠運動對日治時期的臺灣之影響。玄奘人文學報,8,327-3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仁昱(20070300)。〈天烏烏〉歌謠辭類型與定型化發展研究。興大人文學報,38,215-2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慧瑛(20121200)。中國蠶桑文化的女子定位--以嫘祖先蠶與女化蠶故事為觀察中心。文與哲,21,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紅(2009)。民族文化性格的深度抒寫:清代廣西竹枝詞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5),133-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尚德(2008)。淺論竹枝詞的創作技巧。詩詞月刊,2008(9),88-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穎珠(2007)。論清代竹枝詞之俗美特質。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增刊),4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伯農(2009)。從竹枝詞談到詩體創新問題。詩詞月刊,2009(7),76-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恆興(20090600)。兩端之間--論1920年代張我軍新舊文學意識與文化民族認同。漢學研究,27(2)=57,333-3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文仁(20101100)。新舊變革與文學典律--張我軍與胡適的文學革命行動。東吳中文學報,20,191-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新欽(19991001)。大里樹王公收契子。豐年,49(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梁淑芳(20070900)。先秦儒家祭祖之禮中的人文精神。宗教哲學,41,79-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彭于賓(2001)。床母的記號--胎記成因、類型、處理方式。媽媽寶寶,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懋棠(19790900)。關於「蔭墓粿」及「潤餅」。臺灣風物,29(3),96-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志明(20130600)。宗教殯葬儀式的意義治療。宗教與民俗醫療學報,5,4-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呂應鐘(20010600)。論殯葬禮儀之改革。臺灣文獻,52(2),85-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瑤棋(19990800)。工商社會衝擊下臺灣喪葬習俗的改變。歷史月刊,139,8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福全(19990800)。去土州賣鴨卵?--談臺灣漢人的喪葬習俗。歷史月刊,139,7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荊南(1961)。舊詩是一條死路嗎?--介紹胡適博士詩論。詩文之友,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邱彥貴(19950800)。嘉義廣寧宮二百年史(1752-1952)勾勒--一座三山國王廟的社會史面貌初探。臺灣史料研究,6,69-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端明(1973)。日用文鼓吹論。台灣青年,3(6),3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謝貴文(20110600)。傳說、性別與神格--從「大道公風,媽祖婆雨」談起。新世紀宗教研究,9(4),85-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賴松輝(20061000)。「文學進化論」、「反動進化論」與臺灣新舊文學的演進。臺灣文學研究學報,3,217-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福龍(1978)。圓福禪寺及義士廟。嘉義文獻,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胡瑞珠(2000)。諸羅義士,魂歸何處。嘉義市文獻,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徐福全(20070700)。傳統喪葬禮俗中的悲傷輔導功能。生命教育,2,119-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尉遲淦(20010600)。臺灣喪葬禮俗改革的一個現代化嘗試。臺灣文獻,52(2),235-2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期裕(1990)。娶神主。民俗台灣,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徐青絹(1995)。婚禮習俗--食姐妹桌。民俗台灣,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游勝冠(20101000)。「轉向」及藝術派反動的純文學論--臺灣文藝聯盟路線之爭。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1,257-2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楊仁江(19920600)。驅邪祈福的石敢當碑碣。史聯雜誌,20,89-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賴榮三(19930800)。談林爽文之役的嘉市史蹟--兼述諸羅民風與古蹟維護。嘉義市文獻,9,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葉連鵬(20010200)。重讀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戰--起因、過程與結果的再思考。臺灣文學學報,2,33-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阮昌銳(19720300)。臺灣的冥婚與過房之原始意義及其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1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江寶釵(2002)。臺灣地方家族書寫的文學史意義--以嘉義賴家為例。第七屆清代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2011)。嘉義縣定民俗:民雄大士爺祭典調查研究計畫案成果報告書。嘉義縣: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佳珣(2008)。賴惠川《悶紅墨瀋》箋釋與文學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芳如(2004)。賴惠川《悶紅詠物詩》考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桂華(2000)。苦悶時代下的文學--一九三二年[南音]的文學訴求(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素霞(2010)。賴惠川《悶紅詞草》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州隆(2009)。台灣乩童的神鬼觀及其現象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衡道(1977)。臺灣史。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橫(1987)。雅堂文集。台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3)。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成章(1996)。臺灣諺語之存在。高雄:河畔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成章(1999)。台灣諺語講義。高雄市:河畔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玉欣、楊秀萍(2011)。飲食文化概論。新北市: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自清、朱喬森(1994)。詩言志辨。臺北:開今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89)。中草藥學。臺北:啟業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甲孚(1986)。中華文化故事。臺北:聯合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顏正華(1994)。中藥學。臺北:知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石革、孫定人(200501)。現代臨床實用藥典--原理與實務應用。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六十七(2005)。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敏(2008)。五穀營養食用法。臺北:漢湘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薛紹元(2011)。臺灣通誌稿。臺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時珍(1966)。本草綱目。臺北: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譽孚(1998)。自惕的主體的台灣史。臺北:汗漫書屋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廖忠俊(2008)。臺灣鄉鎮舊地名考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李德和(1992)。琳瑯山閣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93)。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介凡(1993)。中國兒歌。台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袁枚(1996)。新齊諧。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馮輝岳(1995)。台灣童謠大家唸。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永哲(1997)。臺灣童謠。嘉義:三宇打字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勁連(1996)。台灣囡仔歌一百首。台北縣:台語文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二、簡上仁(1980)。台灣民俗歌謠。台北市:眾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馮輝岳(1982)。童謠探討與賞析。臺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涂公遂(1988)。文學概論。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獻璋(1936)。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臺灣文藝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森宣雄、吳瑞雲(1996)。臺灣大地震。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衛宏(1967)。漢舊儀。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阮昌銳(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洪惟仁(1996)。臺灣哲諺典。臺北縣:臺語文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莊秋情(1998)。臺灣鄉土俗語。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游福生(2001)。靠山山會崩,靠水水會乾:58則開創智慧人生的「臺灣諺語」。臺北:神機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賴惠川(2006)。悶紅館全集.悶紅墨屑。臺北縣: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賴惠川(2006)。悶紅館全集.續悶紅墨屑。臺北縣: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蕭新永(1993)。臺灣諺語的管理智慧。臺北: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廚川白村、林文瑞(1989)。苦悶的象徵。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譚大江(2002)。道教對聯大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黃文博(1996)。南瀛歷史與風土。常民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楊雲萍(1981)。臺灣史上的人物。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瑞隆(1998)。台灣嫁娶禮俗。台南:世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司馬遷(1992)。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林茂賢(1999)。臺灣民俗記事。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王灝(1998)。台灣人的生命之禮:婚嫁的故事。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洪進鋒(1998)。台灣民俗之旅。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姚漢秋(1992)。台灣婚俗古今談。台北: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黃文博(1993)。台灣民俗趣譚。台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黃麗馨(2012)。平等自主、慎終追遠--現代國民喪禮。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傅朝卿(2006)。文化資產執行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1993)。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李文卿(2012)。想像帝國:戰爭時期的臺灣新文學。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陳彥仲、葉益青、羅秀華(2006)。臺灣的地方特產。臺北:遠足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翁盛峰(1996)。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許俊雅(1994)。臺灣文學散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尤侗(1978)。尤西堂雜俎。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黃昭堂、黃英哲(2004)。台灣總督府。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孫元衡(1994)。赤嵌集。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1964)。臺案彙錄己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周生亞(1996)。古代詩歌修辭。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Stewart, David W.、董旭英、黃儀娟(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王利器、王慎之、王子今(2003)。歷代竹枝詞。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薛化元(2003)。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下村宏(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伊能嘉矩、江慶林、劉寧顏、黃有興、程大學、陳壬癸、王世慶、黃耀東、黃連財、吳家憲(2011)。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廖漢臣(1980)。臺灣兒歌。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魏徵(1975)。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劉還月、陳阿昭、陳靜芳(2003)。臺灣島民的生命禮俗。臺北:常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1997)。嘉義市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王先謙(1997)。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陳璨(2004)。西湖竹枝詞。杭州:杭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黃展人(1990)。文學理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1996)。修辭通鑑。臺北:建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黃慶萱(1992)。修辭學。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薛化元(2001)。臺灣歷史。臺北:大中國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施懿琳(2000)。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李登財、劉還月(2000)。神佛正傳與祭拜須知:春之卷。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余文儀(1995)。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宗青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楊炯山(1996)。婚喪禮儀手冊。新竹:台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廖振富(20070000)。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臺北市: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顏尚文、潘是輝(2000)。嘉義賴家發展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許俊雅(2004)。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劉勰、王更生(1997)。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Payne, Geoff、Payne, Judy、林育如(2012)。研究方法五十個關鍵概念。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許俊雅(1997)。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之古典詩歌。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陶潛、龔斌(2007)。陶淵明集校箋。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吳瀛濤(20000000)。臺灣民俗。臺北:眾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鈴木清一郎、馮作民(2004)。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周鍾瑄、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詹雅能(2005)。諸羅縣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劉向(1990)。戰國策。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李赫(1995)。台灣諺語的智慧。台北:稻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連橫(1994)。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葉至誠、葉立誠(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林淑慧(20040000)。臺灣文化采風:黃淑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Kvale, Steinar、陳育含(2010)。訪談研究法。臺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呂宗力、欒保群(1991)。中國民間諸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尹士俍(2005)。臺灣志略。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David, Matthew、Sutton, Carole D.、王若馨、黃郁青、夏媺婷、李怡芳(2007)。研究方法的基礎。臺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陳建忠(20040000)。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林衡道(1989)。臺灣夜譚。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Glesne, Corrine、莊明貞、陳怡如(2006)。質性研究導論。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李秀娥(2006)。台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台北:遠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黃文博(1992)。臺灣冥魂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王玉民(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向山寬夫、楊鴻儒(1999)。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福祿壽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1959)。嘉義管內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吳瀛濤(1975)。臺灣諺語。臺北:臺灣英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林川夫(1998)。民俗臺灣。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司馬遷、楊家駱(1987)。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施福珍(2003)。台灣囝仔歌一百年。臺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李筱峰、林呈蓉(2003)。台灣史。台北:華立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賴彰能(2004)。嘉義市志.人物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林淑慧(20090000)。禮俗.記憶與啟蒙:臺灣文獻的文化論述及數位典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林豪(1957)。東瀛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張綖(2002)。詩餘圖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石萬壽(1999)。臺灣的拜壺民族。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胡萬川(2004)。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江寶釵(2002)。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羅吉甫(2004)。日本帝國在臺灣:日本經略臺灣的策謀剖析。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葉石濤(1993)。台灣文學史綱。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李赫(1991)。臺灣囝仔歌。臺北永和: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李登財、劉還月(2000)。神佛正傳與祭拜須知:冬之卷。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俞樾(1978)。茶香室續鈔。台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王禮(2005)。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丁世良(1995)。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南卷。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干寶、黃滌明(2010)。搜神記。台北市:台灣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王燾(1983)。外臺秘要。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王輝武、吳行明(1991)。藥物與飲食禁忌。台北市:躍昇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王殿沅(2001)。脫塵齋詩草。台北縣: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王惠鈴(20010000)。臺灣詩人賴惠川及其悶紅墨屑。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王鈺婷(2012)。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的崛起。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石瑞銓(1996)。嘉義市志•自然地理志。嘉義市:嘉義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台南縣政府(1980)。臺南縣志。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江寶釵(2009)。嘉義賴家文學集。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李汝和(1971)。臺灣省通志。台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李幹忱(1989)。破除迷信全書。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邱年永、張光雄(1986)。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台北市: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邱冠幅(1997)。台灣童謠。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余昭玟(2012)。從邊緣發聲--台灣五、六〇年代崛起的省籍作家群。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完顏紹元(2004)。婚嫁。萬里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汪國勝、吳振國、李宇明(1993)。古代詩歌修辭。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阮昌銳(1984)。台北市傳統儀禮:生命禮俗篇。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卓克華(2008)。台灣舊慣生活與飲食文化。台北市:蘭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胡金倫(2007)。臺灣小說史論。台北市: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翁聖峯(20070000)。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徐福全(19990000)。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臺北:徐福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高拱乾、周元文(2005)。臺灣府志。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陳康芬(2012)。斷裂與生成--台灣五〇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陳壽祺、魏敬中(1993)。福建通志臺灣府。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張健(1991)。文學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黃伯祿、王秋桂、李豐楙(1989)。集說證真。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黃美娥(20040000)。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黃金俊(2004)。嘉義市寺廟神佛聖歷。嘉義市:嘉義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詹作舟、張瑞和(2001)。詹作舟全集•傳統詩篇。彰化縣:詹作舟全集出版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劉寧顏(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賴柏舟(2006)。詩詞合鈔•悶紅小草。台北縣: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賴子清(1976)。嘉義縣志•人物志。嘉義縣: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賴惠川(2006)。悶紅館全集.悶紅小草。台北縣: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賴惠川(2006)。悶紅館全集•悶紅詞草。台北縣: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賴惠川(2006)。悶紅館全集•悶紅墨餘。台北縣: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賴惠川(2006)。悶紅館全集•悶紅墨滴。台北縣: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賴惠川(2006)。悶紅館全集•增註悶紅詠物詩。台北縣: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賴惠川(2006)。悶紅館全集•悶紅墨瀋。台北縣: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顏尚文(2005)。嘉義市志•宗教禮俗志。嘉義市:嘉義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宗懍(1991)。荊楚歲時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韓愈、屈守元、常思春(1996)。韓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簡後聰(2002)。臺灣史。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黃美娥(20070000)。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六十七(1961)。番社采風圖考。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江寶釵(1998)。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嘉義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賴柏舟(2006)。詩詞合鈔。新北市: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吳新榮、張良澤(2007)。吳新榮日記全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董芳苑(2008)。臺灣人的神明。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2)。臺灣史。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東方孝義(1997)。臺灣習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劉精誠(1993)。中國道教史。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朱懷春、曹光甫、高克勤、李商隱(1999)。李商隱全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進學采風隊。孩童守護神之祭拜方式,http://www.chps.tn.edu.tw/tainan/c3-3.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誼霖葬儀禮品有限公司。豎靈及捧飯解說,http://vhost.gobid.com.tw/boss2223/main15.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台南市殯葬管理所。殯葬禮俗--準備事項與物品,http://www.msotc.gov.tw/main.php?mode=funeral&act=funeral_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溫卿(1974)。言語之社會性質,台北市: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秋生(1974)。建設「臺灣話文」一提案,台北市: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秋生(1974)。建設「臺灣話文」一提案,台北市: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我軍(1974)。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台北市: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我軍(1974)。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台北市: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我軍(1974)。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台北市: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悶葫蘆生。新文學之商榷,http://tbmc-2.nlpi.edu.tw.eproxy.nlpi.edu.tw:2048/LiboPub.dll?Search/。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登山(1982)。南部台灣的民謠.童謠與四句。南瀛雜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清吉(1982)。臺灣俗諺新注。南瀛雜俎。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武雄(1996)。臺灣語族的壓抑與再生--感許氏編纂漢語辭典的功業。臺灣諺語之存在。高雄市:河畔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任半塘(2003)。竹枝考(代序)。歷代竹枝詞。西安: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福助(2004)。臺灣漢人民俗風情畫--賴惠川「悶紅墨屑」竹枝詞選析。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台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鹽見俊二、周憲文(2002)。日據時代台灣之警察與經濟。台灣的殖民地傷痕新編。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奇(1979)。南音發刊詞。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市:明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一九三〇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石輝。再談鄉土文學。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軍我(2009)。致張我軍一郎書。臺南新報。台南市:臺灣史博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