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六堆客家地區鸞堂與民間文化闡揚之研究
作者:張二文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臺北:博揚文化
集叢:中國民間信仰系列;14
ISBN:9789865757427
主題關鍵詞:民間信仰客家文化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李世偉(20060400)。戰後花蓮地區佛教發展初探。圓光佛學學報,10,339-3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令毅(20090600)。屏東竹田西勢覺善堂與六堆地方社會(1993-1945)。臺灣文獻,60(2),91-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見川(19980600)。光復前臺灣客家地區鸞堂初探。臺北文獻,124,81-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袁學駿(1989)。耿村民間故事村調查。民間文學論壇,1989(1),82-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志宏(20021200)。善書與社會控制--以清代臺灣社會為例。臺灣歷史學會會訊,15,56-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守華(1983)。談民間文學中的「大團圓」。華中師院學報,1983(4),126-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見川(19961200)。臺灣「關帝當玉皇」傳說的由來。臺北文獻,118,213-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喜夫(19810900)。從善書見地談「白衣神咒」在臺灣。臺灣文獻,32(3),120-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志明(19961000)。臺灣善書研究的現況與展望。宗教哲學,2(4)=8,155-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志明(20010600)。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民間宗教之研究與前瞻。臺灣文獻,52(2),127-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茂祥(19700500)。略談拜鸞。臺灣風物,20(2),37-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戴文鋒(19961200)。臺灣民間有應公信仰考實。臺灣風物,46(4),53-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董芳苑、陳美容(19860600)。臺灣民間的鬼魂信仰。臺灣風物,36(2),43-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見川(19970300)。略論陳中和家族的宗教信仰與勸善活動。臺北文獻(直字),119,137-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宋光宇(19950600)。綜論臺灣日據時代的五本善書。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0,127-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見川(19950500)。李望洋與新民堂--兼論宜蘭早期的鸞堂。宜蘭文獻雜誌,15,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永根(19840300)。臺灣的鸞堂:一種蓬勃發展的民間信仰與傳統宗教。臺灣風物,34(1),7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鄭志明(19870600)。遊記類鸞書所顯示之宗教新趨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105-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騰嶽(1953)。鴉片在臺灣與降筆會的解煙運動--反抗日本鴉片政策的一民族意識表現。文獻專刊,4(3/4),1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包筠雅(19930900)。明末清初的善書與社會意識形態變遷的關係。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6,30-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Katz, Paul R.(19951200)。臺灣的呂洞賓信仰--以指南宮為例。新史學,6(4),2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枝萬(19940300)。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臺灣風物,44(1),15-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康豹(19961200)。Morality Book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Cults: A Case Study of the Palace of Guidance。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4,203-240。new window  new window
24.康豹(20111200)。Spirit-writing Ha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Puli (Nantou County)。民俗曲藝,174,103-184。new window  new window
25.李世偉(19970300)。日治時期臺灣的宣講勸善。臺北文獻(直字),119,111-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宋光宇(19941200)。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5(4),163-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之傑(19921200)。善書與醫療衛生。思與言,30(4),207-2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世偉(19980600)。日據時期鸞堂的儒家教化。臺北文獻(直字),124,59-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志宇(19970600)。儒宗神教統監正理楊明機及其善書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20,43-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宋光宇(19980700)。書房、書院與鸞堂--試探清末和日據時代臺灣的宗教演變。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8(3),373-3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世偉(19961200)。清末日據時期臺灣的士紳與鷥堂。臺灣風物,46(4),111-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春聲(19960400)。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6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世慶(19861200)。日據初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臺灣文獻,37(4),111-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鄭喜夫(19820900)。清代臺灣善書初探。臺灣文獻,33(3),7-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林富士(19860400)。試釋睡虎地秦簡中的「癘」與「定殺」。史原,15,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劉枝萬(19600600)。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11(2),37-2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志賀市子(1998)。最近の台灣鸞堂研究の動向と今後の展望。東方宗教,92,3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見川(19960900)。略論清末日據初期宜蘭的鸞堂。宜蘭文獻雜誌,23,46-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黃麗生(20081200)。從邊緣到核心--珍惜臺灣的儒學文化資產。鵝湖,34(6)=40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彭端金(19900700)。臺灣客家文學的可能性及其以女性為主導的特質。現代學術研究,3,221-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謝仲明(19930800)。因果報應與宗教信仰。中國文化月刊,166,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宋光宇(19980300)。清末和日據初期臺灣的鸞堂與善書。臺灣文獻,49(1),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董芳苑(19821200)。臺灣民間信仰之認識。臺灣文獻,33(4),93-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洪秋芬(19920600)。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437+439-4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宋光宇(19940900)。解讀清末在臺灣撰作的善書《覺悟選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3),673-7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蔡懋棠(19741200)。臺灣現行的善書(佛道等教勸善之書)。臺灣風物,24(4),86-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蔡錦堂、高淑媛(19921200)。日據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臺灣風物,42(4),105-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余光弘(19830600)。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67-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王見川(19970600)。西來庵事件與道教、鸞堂之關係--兼論其周邊問題。臺北文獻 (直字),120,7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鄭喜夫(19830900)。關聖帝君善書在臺灣。臺灣文獻,34(3),115-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主顯(1982)。善書的宗教倫理要義初探。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臺中:臺灣省政府民政廳。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芳上(2002)。開拓客家婦女史的研究。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世偉(2003)。臺灣善書的冥界想像與道德啟蒙。2002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85-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典婉(2000)。臺灣客家文學中的女性形象演變。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運棟(1994)。從歷史與族群觀點看義民信仰。客家文化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3-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美英(1994)。香火與女人:媽祖信仰與儀式的性別意涵。寺廟與民間信仰研討會。漢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游子安(2001)。清代圖說勸善書與社會教化--以《玉曆鈔傳》為例。2001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1.08.03)。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玉君(2004)。勸善文學與章回小說研究。漢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萬川(2001)。論民間文學集體性之質變與發展。第二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維安(1994)。客家婦女地位:以閩南族群為對照的分析。客家文化研討會,243-2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志宇(1995)。從鸞堂到「儒宗神教」--論鸞堂在台之發展與傳布。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研討會,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宋光宇(1982)。地獄遊記所顯示的當前社會問題。民間信仰論與社會研討會。南投:省民政廳。116-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宋光宇(1993)。清代台灣的善書與善堂。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研討會,75-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怡萍(2009)。從族群關係談台灣客家信仰的混雜性。台灣漢人民間宗教研究理論與方法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純純(2006)。從「孺人」到「女兒人譜」:客家女性在族譜中角色的歷史變遷。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第一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漢章(19870000)。清代臺灣的善書事業。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41-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張二文(2008)。客家「聖君爺」信仰及其傳說流變調查研究--以聖君、法主公、五營信仰之關係為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亦園(1987)。新竹市民宗教行為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純純(2005)。六堆地區族譜文獻的採集與整理:以屏東縣內埔鄉為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Katz, Paul R.(2013)。鸞堂與近代臺灣的地方社群:埔里的個案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翟海源(1989)。民間信仰與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煬和(2010)。文教、信仰與文化建構--台灣六堆敬字風俗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lart, Philip Arthur(1996)。The Ritual Context of Morality Books: A Case-Study of a Taiwanese Spirit-Writing Cult(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new window
3.林原億(2001)。高雄文化院的扶鸞儀式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琦君(2003)。李喬文學作品中的客家文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莉雯(2006)。宜蘭碧霞宮扶鸞宣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碧苓(2001)。台灣鸞書的死後世界觀--以天堂遊記與地獄遊記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玉河(2004)。澎湖鸞堂之研究(1853-2001)(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宋健行(2001)。我國傳統啟蒙教材研究--以臺灣地區為觀察重心(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有志(2007)。日治時期高雄地區鸞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寶珍(2008)。日治時期客家地區鸞堂發展:以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莊芳榮(1987)。臺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琦君(2003)。李喬文學作品中的客家文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兆南(1992)。宣講及其唱本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瑤蒨(2003)。近代十王信仰之研究--以《玉歷寶鈔》為探討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戴文鋒(1991)。清代臺灣的社會救濟事業(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周怡然(2008)。終戰前苗栗客家地區鸞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范純武(1996)。清末民間慈善事業與鸞堂運動(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宗教與禮俗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國政(1984)。李添春教授回憶錄。臺北:陳國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伊能嘉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1)。臺灣文化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正光、宋文里(1996)。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樂善堂(1915)。覺夢真機。樂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美濃區廣化堂(1928)。廣化新箴。美濃區廣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樂善堂(1929)。妙化新篇。樂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樂善堂(1929)。樂善堂醒世城隍真經。月眉樂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新化堂(1931)。善化新篇。新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福泉堂(1931)。復醒金箴。福泉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勸善堂(1931)。勸善新篇。勸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宣化堂(1932)。宣化格言。宣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覺善堂(1934)。覺化良箴。覺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廣善堂(1936)。玉冊金篇。廣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建化堂(1936)。復建新篇。建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廣化堂(1936)。三恩尊誥誡寶訓。廣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新化堂(1937)。濟世金丹。新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勸善堂(1946)。述世醒民。勸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勸善堂(1946)。大乙真經。勸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善誘堂(1947)。靈樞寶鑑。善誘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善化堂(1951)。善化新箴。善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廣善堂(1952)。夜半鐘聲。廣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美濃廣善堂(1953)。廣善新篇。美濃廣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善化堂(1957)。新箴格言。善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新化堂(1961)。警世金鐘。新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感化堂(1969)。感世規箴。感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樂善堂(1973)。回天寶鑑。樂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感化堂(1983)。感化明燈。感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廣善堂(1998)。指證金篇。廣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公明宮(2003)。明善金篇。公明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六堆文教基金會(1998)。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研究。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1890)。玉歷傳鈔警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矢內原忠雄、周憲文(1956)。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印順(1990)。契埋契機之人間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世偉(20080000)。臺灣佛教、儒教與民間信仰:李世偉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林子青(1993)。弘一大師新譜。臺北:東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胡萬川(2004)。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987)。幽冥問答錄。臺北:仙學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高雄縣文獻委員會(1983)。高雄縣志稿。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許地山(1994)。扶乩迷信的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張之傑(1993)。臺灣善書小說選。臺北:漢光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典婉(1999)。土地人情深。苗栗:苗栗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安然(1979)。臺灣寺廟寳鑑。理工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婦女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楊思洪(1995)。民間詩神--格薩爾藝人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臺灣省廟寺名鑑編刊委員會(1962)。臺灣省廟寺名鑑--高雄縣市部。興臺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增田福大郎、古亭書屋(2001)。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臺北:古亭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鄭志明(1989)。臺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謝.尤.涅克留多夫、徐昌漢、高文風、張積智(1991)。蒙古人民的英雄史詩。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魏志仲(1977)。臺疆儒宗神教法門著造善書經懺史鑑。臺北:清正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焦大衛、歐大年、周育民(2005)。飛鸞。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李世偉(2002)。臺灣宗教閱覽。臺北:博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鄭志明(1998)。臺灣扶乩與鸞書現象:善書研究的回顧。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譚達先(1982)。中國民間文學概論。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陳文達、王禮(1993)。臺灣縣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方孝謙(2008)。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仇德哉(1985)。臺灣廟神大全。臺北市:仇德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台灣慣習研究會(1984)。台灣慣習記事。臺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徐正光(2002)。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陳運棟(1979)。客家人。臺北:聯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陳瑛珣(2001)。明清契約文書中的婦女經濟活動。台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包筠雅(1999)。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陳南要(1974)。儒宗神教的考證。臺中:鸞友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謝重光(2005)。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12-20世紀客家婦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闞正宗(1999)。台灣佛教一百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江運貴、徐漢斌(1996)。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莊英章(19940000)。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林永根(1982)。鸞門暨台灣聖堂著作之善書經懺考。台中:聖德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湯一介(1992)。中國宗教:過去與現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江燦騰、王見川(1994)。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羅香林(1975)。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古亭書屋。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烏丙安(2001)。民俗學原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宋光宇(1995)。宗教與社會。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袁嘯波(1995)。民間勸善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美濃愛鄉協進會(1994)。重返美濃。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林瑞明(1996)。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李亦園、楊國樞(1972)。中國人的性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王見川、李世偉(1999)。台灣的宗教與文化。台北:博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Seaman, Gary(1978)。Temple Organiza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Taipei:Th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  new window
82.李添春、林普易、高賢治(1995)。台灣宗教。台北:眾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余光弘(1988)。媽宮的寺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阮昌銳(1990)。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臺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楊國樞、瞿海源(1987)。變遷中的台灣社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呂理政(1994)。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張典婉(2004)。台灣客家女性。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黃榮洛(1989)。渡台悲歌--台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台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楊國鑫(1993)。台灣客家。台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卓意雯(1993)。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鄭志明(1988)。中國善書與宗教。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鄭志明(1984)。台灣民間宗教論集。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李亦園(19780000)。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蕭新煌(1993)。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李亦園(19990000)。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臺北:立緒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廣善堂(1921)。擇善金篇。廣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宣化堂(1921)。天上聖母警世真經。宣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宣化堂(1921)。城隍警世真經。宣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宣化堂(1921)。福神醒世真經。宣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勸化堂(1953)。勸化良箴。勸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美濃廣善堂(1952)。廣善名箴。美濃廣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九井圭治郎(1993)。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台北:捷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江燦騰、龔鵬程(2000)。台灣佛教的歷史與文化。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1993)。地獄遊記。臺中:聖賢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沈宗憲(1993)。末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観。台北市:千華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李添春(1971)。台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宗教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李世偉(1997)。日據時代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美濃廣善堂(1990)。台灣省高雄縣美濃廣善堂概要。美濃廣善堂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張文進(19570915)。台灣佛教大觀。正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陳文達(19930630)。鳳山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黃森松(1996)。美濃鎮輔天五穀宮建廟70週年太平福醮紀念誌。輔天五榖宮甲戌年太平福醮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黃麗生(2008)。邊緣與非漢:儒學及其非主流傳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游鑑明(1998)。日據時期台灣女子教育。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新化堂(1977)。屏東縣内埔鄉延平郡王鄭成功廟沿革紀略。屏東縣內埔鄉豐田村新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鈴木清一郎、馮作民(1981)。増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1996)。臺灣堡圖。台灣日日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鄭志明(1990)。台灣的鸞書。板橋:正一善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黃森松(19951104)。今日美濃週刊。高雄:美濃週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黃森松(19961130)。今日美濃週刊。高雄:美濃週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黃森松(19970830)。今日美濃週刊。高雄:美濃週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Rosenberg, Bruce A.(1991)。Folklore & Literature--Rival Siblings。Knoxville: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new window
123.黃美英(19940000)。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徐正光(19910000)。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林美容(1997)。高雄縣民間信仰。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王見川、李世偉(20000000)。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王志宇(19970000)。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劉道超(19920000)。中國善惡報應習俗。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瞿海源(19970000)。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林衡道(1974)。臺灣寺廟大全。臺北:青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王見川(19960000)。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呂理政(19920000)。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楊慶堃(1970)。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34.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果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鍾壬壽(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常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江志宏、國立編譯館(2005)。臺灣傳統常民社會的明幽二元思維:普度、祭厲與善書。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簡瑞瑤(2007)。明代婦女佛教信仰與社會規範。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世偉(1997)。苗栗客家地區的鸞堂調查。民間宗教。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吉岡義豐(1989)。中國民間地獄十王信仰:玉歷至寶鈔中心。吉岡義豐著作集。東京:五月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榮貴(1996)。臺灣民間宗教中所呈現的孝道--以善書及媽祖信仰為例。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榮貴(1997)。臺灣延平郡王信仰初探--兼論臺灣民間宗教的特殊性。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光宇(1996)。從正宗書化社這個案例談乩是什麼。儀式、廟會與社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史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亦園(1992)。臺灣民間宗教的現代趨勢--對彼得柏格教授東亞發展文化因素論的回應。考古歷史與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豐楙(2000)。仙道的世界--道教與中國文化。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世偉(2008)。儒教會緣起。中國儒教會會志。中國儒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萬川(2004)。變與不變--民間文學本質的一個探索。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卿希泰(1985)。試論道教勸善書。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梁其姿(1984)。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兆南(1996)。鸞堂宣講的變遷--以善書文獻的考察。儀式、廟會與社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史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麗生(2008)。從鸞堂信仰看客家文化的歷史處境:以苗栗雲洞宮為例。文化與產經的對話:戀戀後龍溪論文集。臺北:華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麗生(2008)。由閩入廉復遷臺:合浦新民客家吳文順宗族遷移渡海的聚合離散與認同變遷。東亞海域與文明交會。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渡邊欣雄(2006)。作為「術」(方法)的宗教--和人的民俗宗教分析概念之在檢討。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遷。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志明(1990)。臺灣民間鸞書的神道設教。臺灣的鸞書。正一善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鍾永豐(1994)。淺論傳統客家婦女的身分與地位。重返美濃:臺灣第一部反水庫運動紀實。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鹽見俊二(1955)。日據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Katz, Paul R.(1996)。The Wayward Phoenix--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Palace of Guidance。儀式、廟會與社區。  new window
20.莊英章、武雅士(1994)。臺灣閩客婦女地位及生育率:一個理論假設的建構。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見川(1996)。清末日據初期臺灣的「鸞堂」--兼論「儒宗神教」的形成。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Clart, Philip Arthur、林聖授(1995)。一部新經典的產生:臺灣鸞堂中的功德與啟示。民間宗教。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鄭志明(1984)。臺灣民間鸞堂儒宗神教的宗教體系初探。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戚長慧(1997)。從鬼格到神格:古寧頭戰役後金門西浦頭軍魂崇拜的時間與空間探討。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兆南(1992)。臺灣的善書宣講初探。本土歷史心理學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焦大衛、歐大年、周育民(1995)。臺灣慈惠堂的考察。民間宗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鍾秀梅(1994)。談客家婦女。重返美濃:臺灣第一部反水庫運動紀實。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朱瑞玲(1992)。臺灣民間善書的心理意涵--從傳統到現代的轉折。本土歷史心理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石井昌子(1992)。影湖地區にける鸞堂と寺廟。台灣の宗教と中國文化。東京:風響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吳蓉草(1987)。民間文學與宗教。民間文學理論基礎。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見川(1995)。光復(1945)前台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邱彥貴(20000000)。從祭典儀式看北臺灣義民信仰:以枋寮褒忠亭丁丑年湖口聯庄值年中元為例。宗教、語言與音樂。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李豐楙(1997)。道教劫論與當代度劫之說--一個跨越世紀末到廿一世紀的宗教觀察。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見川、李世偉(19990000)。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清末日據時期台灣的宣講勸善。臺灣的宗教與文化。臺北:博陽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世偉(2006)。宣化厲俗--清末日治時期臺灣鸞堂與民間道德教育。臺灣教育四百年。經典雜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吳學明(2001)。現世功利--從歷史觀點看傳統民間宗教信仰。點燃人生希望。台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吳學明(2008)。佛教與台灣的庶民生活。台灣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台北:威仕曼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林富士(1996)。略論台灣漢人社群的厲鬼信仰。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酒井忠夫(1993)。功過格的研究。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黃美英(1996)。宗教與性別文化--台灣女神信奉初探。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鄭志明(1984)。評論台灣民間鸞書「天道奥義」的形上理論。台灣民間宗教論集。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鍾沐卿(1999)。廣化堂。大家來寫龍肚庄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Katz, Paul R.(2011)。Spirit-writing and Hakka Migration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he Canzan Tang (參贊堂) in Puli (埔里), Nantou (南投) County。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