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嚴法藏對唯識學之融攝與創新 --以心識說為中心
作者:余淑芳
作者(外文):YU, SHU-FANG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高柏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法藏唯識學心識說華嚴宗五教FaZangThe Consciousness-only ThoughtsTheory of MindHuayan SchoolFive teach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本論文之主旨在探究法藏對漢傳唯識學的融攝及創新。法藏於面對漢傳歷來心識真妄之爭時,除了以五教安立不同的唯識學說外,亦逐步建立以華嚴圓融義理為基底之華嚴三性及圓教心識思想,以解決空有、真妄、及染淨對立的問題。然而,在古德及若干現代學者之看法中,法藏大師的圓教,一直被視為如來藏思想,隨著論述觀點的轉移,學者雖已逐步澄清此一誤讀。然而究應如何理解法藏圓教心識思想,乃一重要課題,此關乎法藏如何看待華嚴向被視為唯心思想的解讀傳統,以及法藏如何建構華嚴圓教心識論之內在理路。因此,本論文除了嘗試解明法藏對漢傳唯識學的態度之外,主要著重於探討法藏如何以華嚴義理重新詮釋印度唯識學理,轉化三性論及心識論,並進而建構華嚴宗唯識學,以建立完整的法界緣起論及圓教心識理論。
本論文之論述,涉及漢譯唯識、如來藏經論之解讀,前賢唯識思想之理解,以及法藏在這些佛教知識背景下,重新檢視華嚴宗「唯心論」之詮釋傳統,並進而開展出華嚴五教心識說及法界緣起論等前後相關連的論述。法藏對漢傳歷來唯識思想之態度可歸結為對舊有學說之繼受及融攝,及其個人對唯識學說的創新性詮釋。
本論文認為法藏以心識真妄論三性,在華嚴圓教義理的重新檢驗中,同時對心識說及三性論作了創新性的詮釋,以符應於華嚴圓融無礙之圓教義理。在心識說方面,終教之心識乃真妄和合心識說,頓教之心識為不可說,圓教之心識,法藏則以「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通融無障無礙」說明。此種「真妄交徹」說同時作為圓教心識說及三性論之內涵,貫徹其以心識真妄論三性之方法論。法藏對唯識學的創造性詮釋,有別於印度東傳的瑜伽唯識,形成漢地特有的華嚴唯識學說。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FaZang on the Consciousness-only Thoughts. Facing with the argument about the reality or illusion nature of mind, FaZang establish the Three-Nature theory and Perfect (Yuan) teaching of Mind theory based on Huayen School, to solve the argument between reality and illusion nature of mind. There is misunderstanding of FaZang’s Perfect (Yuan) teaching of Mind theory, although this problem is found by some scholars, yet how to interpret his teaching remains an ongoing issue.
This study involves how to interpret the thought of Consciousness-only and the Tathāgata-garbha, how to understand the Predecessors' thoughts on this issue. Under this background of Buddhist knowledge, the strategies and attitude of FaZang employs to solve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of teaching. The attitude of FaZang can be conclud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chool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only Thoughts.
FaZang reinterpret the Mind Theory and Three-nature Theory based on Huayen School. The Mind Theory of final teaching is the composition of reality and illusion nature of mind. The teaching of Mind Theory of sudden enlightenment is unspeakable. The Mind Theory of perfect teaching is the blend of reality and illusion nature of mind.The theory of FaZa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theory of India, which is a unique theory of Huayen School.
參考文獻
一、佛教藏經
本文佛典引用主要是採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的電子佛典集成光碟,2014 年。

﹙一﹚佛經﹙依經號順序排列﹚
南朝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大法鼓經》,CBETA,T09,no.0270。
東晉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CBETA,T09,no.0278。
唐 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CBETA,T09, no.0279。
唐 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CBETA,T10,no.0293。
唐 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CBETA,T11,no.0310。
南朝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CBETA,T12,no.0353。
北涼 曇無懺譯《大般涅槃經》,CBETA, T12,no.0374。
北魏 菩提流支譯《不增不減經》,CBETA,T12,no.0668。
南朝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CBETA,T16,no.0670。
北魏 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CBETA,T16,no.0671。
唐 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CBETA,T16,no.0672。
唐 玄奘譯《解深密經》,CBETA, T16,no.0676。
﹙二﹚疏、論:華嚴宗著作類﹙依經號順序排列﹚
智儼《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CBETA,T35,no.1732。
智儼《華嚴一乘十玄門》,CBETA,T45,no.1868。
智儼《華嚴五十要問答》,CBETA,T45,no.1869。
智儼《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CBETA,T45,no.1870。
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CBETA,T35,no.1735。
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CBETA,T36, no.1736。
宗密《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CBETA,T39,no.1795。
宗密《原人論》,CBETA,T45,n.1886。
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CBETA, T48,n2015。
慧苑《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CBETA, X03,n0221。
澄觀《華嚴經行願品疏》,CBETA, X05,no.0227。
宗密《圓覺經大疏》,CBETA, X09,no.0243。
宗密《圓覺經大疏釋義鈔》CBETA, X09,n0245。
﹙三﹚疏、論:法藏著作類﹙依經號順序排列﹚
法藏《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疏》,CBETA,T33,no.1712。
法藏《華嚴經探玄記》,CBETA,T35,no.1733。
法藏《華嚴經文義綱目》,CBETA,T35,no.1734。
法藏《入楞伽心玄義》,CBETA,T39,no.1790。
法藏《十二門論宗致義記》,CBETA,T42,no.1826。
法藏《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并序》,CBETA,T44,no.1838。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CBETA,T44,no.1846。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CBETA,T44,no.1847。
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CBETA,T45,no.1866。
法藏《華嚴經旨歸》,CBETA,T45,no.1871。
法藏《華嚴策林》,CBETA,T45,no.1872。
法藏《華嚴經問答》,CBETA,T45,no.1873。
法藏《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CBETA,T45,no.1874。
法藏《華嚴經義海百門》,CBETA,T45,no.1875。
法藏《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CBETA,T45,no.1876。
法藏《華嚴遊心法界記》,CBETA,T45,no.1877。
法藏《華嚴發菩提心章》,CBETA,T45,no.1878。
法藏《華嚴經關脈義記》,CBETA,T45,no.1879。
法藏《華嚴關脈義記》,CBETA,T45,no.1880。
法藏《華嚴經傳記》,CBETA,T51,no.2073。
﹙四﹚疏、論:各學派相關著作﹙依經號順序排列﹚
唐 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CBETA,T08,no.0261。
龍樹菩薩造、後秦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CBETA,T25, no.1509。
世親造、北魏 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譯《十地經論》,CBETA,T26,no.1522。
五百大阿羅漢造,唐 玄奘譯《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CBETA,T27,no.1545。
世親造、唐 玄奘譯《阿毗達磨俱舍論》,CBETA,T29,no.1558。
龍樹菩薩造、後秦 鳩摩羅什譯《中論》,CBETA,T30,no.1564
龍樹菩薩造、後秦 鳩摩羅什譯《十二門論》,CBETA,T30,no.1568
彌勒說、唐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CBETA,T30,no.1579。
印度最勝子造、唐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釋》,CBETA,T30, no.1580。
陳 真諦譯《決定藏論》,CBETA,T30,no.1584。
護法造、唐 玄奘譯《成唯識論》,CBETA,T31,no.1585。
沈玄明《成唯識論》後序,CBETA,T31,no.1585。
阿僧伽作、後魏 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CBETA,T31,no.1592。
無著著、陳 真諦譯《攝大乘論》,CBETA,T31,no.1593。
無著著、唐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CBETA,T31,no.1594。
世親釋、陳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CBETA,T31,no.1595。
世親釋、隋 笈多共行矩等譯《攝大乘論釋本》,CBETA,T31,no.1596。
世親釋、唐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CBETA,T31,no.1597。
無性釋、唐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CBETA,T31,no.1598。
世親著、陳 真諦譯《中邊分別論》,CBETA,T31,no.1599。
世親著、唐 玄奘譯《辯中邊論》,CBETA,T31,no.1600。
陳 真諦譯《十八空論》,CBETA,T31,no.1616。
陳 真諦譯《三無性論》,CBETA,T31,no.1617。
陳 真諦譯《顯識論》,CBETA,T31,no.1618。
陳 真諦譯《大乘起信論》,CBETA,T32,no.1666。
唐 窺基《般若波羅蜜多經幽贊》,CBETA,T33,no.1710.
隋 吉藏《中觀論疏》CBETA,T042,no.1824。
唐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CBETA,T42,no.1828。
唐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CBETA, T43,no.1830
唐 窺基《成唯識論掌中樞要》,CBETA,T43,no.1831。
唐 惠沼《成唯識論了義燈》,CBETA,T43, no.1832,
隋 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CBETA,T44,no.1843。
隋 慧遠《大乘義章》,CBETA,T44,no.1851。
唐 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CBETA,T45, no.1861。
唐 宗密《註華嚴法界觀門》,CBETA,T45, no.1884。
隋 智者說,灌頂記《摩訶止觀》,CBETA,T46,no.1911。
宋 志磐《佛祖統記》,CBETA,T49,no.2035。
新羅 崔致遠《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CBETA,T50,no.2054。
唐 道宣《續高僧傳》,CBETA,T50,no.2060。
宋 贊寧《宋高僧傳》,CBETA, T50,no.2061。
宋 道原《景德傳燈錄》,CBETA, T51,n2076。
南宋 法雲《翻譯名義集》,CBETA,T54,no.2131。
隋 法經等撰《眾經目錄》,CBETA,T55,no.2146。
北朝 法上《十地論義疏》,CBETA,T85,no.2799。
唐 圓測《解深密經疏》, CBETA, X21,no.0369。
隋 慧遠《十地經論義記》,CBETA,X45,no.0753。
唐 窺基《雜集論述記》,CBETA,X48, no.0796。
隋 智者《維摩詰經三觀玄義》,CBETA,X55,no.0909。
唐 慧遠《六祖大師法寶壇經》,CBETA,T48,no.2008。
明 憨山德清《八識規矩通說》,CBETA,X55, no.0893。
日本 釋良忠《選擇傳弘決疑鈔》卷1,CBETA,D42,no.8905。
民國 通妙譯《犍度》,CBETA, N.03,no.0002。﹙此為南傳大藏經﹚
二、學者學術專著類﹙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序﹚
Hans-Rudolf Kantor﹙漢斯‧魯道夫‧康特﹚〈天台宗心識說-以聖凡不二為內涵的救度學義〉,《佛教文化與當代世界:慶祝印順導師百歲嵩壽學術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Hans-Rudolf Kantor﹙漢斯‧魯道夫‧康特﹚〈天台宗的「圓極架構」——關於天台宗圓教所統攝之救度學、存有學與語言用法三方面的脈絡線索之探究〉,《華梵人文學報》第2期,台北:華梵大學,2004年。
Hans-Rudolf Kantor﹙漢斯‧魯道夫‧康特﹚〈從天台宗《法華玄義》「本跡」詮釋方法上探討指涉的宗教哲學問題〉,《正觀雜誌》第36期,2006年。
Keng, Ching﹙耿晴﹚2009.06, "Yogacara Buddhism Transmitted or Transformed?Paramartha (499-569 CE) and His Chinese Disciples,"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http://udini.proquest.com/view/yogacara-buddhism-
transmitted-or-pqid:1850998321/)
川田熊太郎、中村元等著,李世傑譯《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
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年,
方立天《法藏》,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方立天《華嚴金師子章校釋》,北京:中華書局,西元1996年。
王仲堯《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下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中村元等著《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西元1996年。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12年。
冉雲華《宗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宇井伯壽等《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1.禪宗論集.華嚴學論集》,台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
竹村牧男著;蔡伯郎譯《覺與空——印度佛教的展開》,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
限公司,2015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年。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坂本幸男著、釋慧嶽譯《華嚴教學之研﹙第一部﹚:特以慧苑大師教判論為中心》,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1年。
李世傑《華嚴哲學要義》,台北:佛教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吳汝鈞《佛教的當代判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吳汝鈞《佛性偏覺與佛性圓覺:佛教判教的對話詮釋二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宗喀巴造,法尊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1993年,
林朝成、郭朝順合著《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杜繼文《大乘起信論全譯》,四川:巴蜀書社,1992年。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徐紹強《華嚴五教章》,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徐紹強《華嚴五教章》哲學思想述評》,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邱高興《華嚴宗祖法藏及其思想》,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高崎直道等《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8.如來藏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198年。
高峰了州著、釋慧嶽譯《華嚴思想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9年。
高振農釋譯《華嚴經》,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郭 朋《中國佛教思想史﹙中卷﹚.隋唐佛教思想》,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郭 朋《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齊魯書社,1986年。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郭朝順《佛教文化哲學》,台北:里仁書局,2012年。
梶山雄一等著、李世傑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3.中觀思想》,台北:華宇出版 社,1986年。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8.如來藏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高崎直道《華嚴思想的開展》,收於平川彰等《講座.大乘佛教3華嚴思想》,日本東京:春秋社,1983年。
高振農《大乘起信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8唯識問題研究﹙唯識學專集之六﹚》,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國一《唐代禪宗心性思想》,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分有限公司,2004年。
陳永革《法藏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英善《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台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2013年。
陳沛然《佛家哲理通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4年。
湯恩比著,陳曉林譯,《歷史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1984年。
楊政河《華嚴哲學研究》,台北:財團法人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87年。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楊維中《中國唯識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蒂安娜.保爾著.秦瑜、龐瑋譯《中國六世紀的心識哲學》,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2冊,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薛桂理主編《比較圖書館學導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
鄧克銘《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鄧克銘《心性與言詮:禪宗思想研究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14年.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台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 。
橫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龔雋《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廖明活《淨影慧遠思想述要》,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
馮煥珍《回歸本覺:淨影寺慧遠的真識心緣起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2006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册,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湯次了榮著,豐子愷譯《大乘起信論新釋》,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1993年。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
霍韜晦《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佛教思想論集》,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釋印順《華雨集》第四冊,新竹:正聞出版社,1993年。
釋印順《中國禪宗史》,台北:作者自行出版,1978年。
釋印順《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
釋印順《妙雲集上編之七.大乘起信論講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釋印順《妙雲集中編之三.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2012年。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佛教史地考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
釋聖凱《攝論學派研究》上、下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釋聖嚴《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6年。
龔雋《《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鐮田茂雄著、釋慈怡譯《華嚴經講話》,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
鐮田茂雄《宗密教學の思想史的研究》,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75年。
龜川教信著、印海譯《華嚴學》,高雄:佛光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三、碩博論文類﹙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李治華《智儼思想研究——以初期華嚴宗哲學的創立過程為主軸》,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林建勳《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圓教思想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7年。
黃俊威《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以杜順、法藏的法界觀為中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郭朝順《智者與法藏圓頓思想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80年。
陳一標《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2000年。
陳英善《華嚴清淨心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陳英善《從心論中國哲學基本型態之開展》,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1987年。
陳紹聖《法藏三性思想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2年。
陳紹聖《法藏對《華嚴經》唯心偈頌之詮釋及其圓教心識思想的特色》,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5年。
邱獻志《華嚴宗事事無礙思想研究——以《法界觀門》與「十玄門」義理為中心》,台中: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劉玉榮〈《大乘起信論》「一心」概念之研究——以元曉《海東疏》之詮釋為中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蔡伯郎《唯識的三性與二諦》,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釋仁宥《地論宗南道派初期心意識思想初探——以法上《十地論義疏》為中心》,新竹:圓光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釋仁宥《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Hans-Rudolf Kantor﹙漢斯‧魯道夫‧康特﹚〈天臺宗的「圓極架構」——關於天臺宗圓教所統攝之救度學、存有學與語言用法三方面的脈絡線索之探究〉,《華梵人文學報》第2期,台北:華梵大學,2004年。
Kenneth K. Tanaka, “The Dawn of 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 p. 31,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0.p21
三枝充惪(德)〈緣起與唯心---《十地經》與龍樹為中心〉,收錄於川本熊太郎等著、中村元編、李世傑譯《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
王邦雄〈略論《大乘大般涅槃經》的傳譯〉,臺北:《中華佛學學報》第6期,1993年。
石吉岩,〈《起信論》注釋書中對於「如來藏」的理解與變化〉,收錄於《佛性如來藏思想在東亞的接受與嬗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
吉津宜英〈大乘義章の成立と淨影寺慧遠の思想〉,《三藏》卷165,1978年。
舟橋尚哉,〈八識思想の成立について-楞伽經の成立時代をめぐって〉《佛教學セミナ一》第13號,大谷大學佛教學會。
阮印長〈從唯心與唯識看法藏的十重唯識觀〉,《中國佛教》第33卷,第2期,台北:中國佛教月刊雜誌社,西元1989年。
吳 洲〈智顗圓頓止觀的般若學特色及其逆覺義——兼論與《起信》、華嚴、知禮諸家的差別〉,《鵝湖月刊》第23卷,第12期,總號第276,台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
玉城康四郎〈唯心的追究〉,收錄於川本熊太郎等著、中村元編、李世傑譯《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
中村瑞隆〈如來藏的體系〉,收錄於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8如來藏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1年。
李治華,〈智儼生平及著作考察〉,台北:華嚴一甲子回顧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12年。
李世傑〈澄觀華嚴判教及其思想的特質〉,本文收錄於《華嚴宗之判教及其發展.華嚴學專集之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坂本幸男〈慧苑大師之四種教判論〉,本文收錄於《華嚴宗之判教及其發展.華嚴學專集之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坂本幸男〈對於慧苑教學之論難及其考查〉,本文收錄於《華嚴宗之判教及其發展.華嚴學專集之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林建勳〈華嚴三祖「法藏」判教中的「頓教」觀念之研究〉,《鵝湖月刊》第356期,2005年。
林建勳〈法藏判教同教的地位問題〉,《鵝湖月刊》第400期,2008年。
屈大成〈中國判教思想的濫殤〉,南投:《正觀雜誌》第22期,2002年,
耿晴〈真諦三藏「解性」概念再探〉,政治大學印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2009年。
徐文明〈梁譯大乘起信論考證〉,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國學研究》第四卷。
唐君毅〈華嚴宗之判教論〉,《現代佛學學術叢刊34華嚴宗之判教及其發展.華嚴學專集之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陳一標〈他空說的系譜與內涵——論印順法師對唯識空性說的理解〉,《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1期,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2006年。
陳一標〈真諦的「三性」思想——以《轉識論》為中心〉,《東方宗教討論會論集》新4期,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1994年。
陳一標〈印順導師對新舊譯唯識的定位與評析〉,《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
陳寅恪〈《大乘義章》書後〉,《史語所集刊》第一本第二分,1930年。
陳英善〈就《華嚴法界觀門》論華嚴思想之演變〉,《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
陳榮灼〈論唯識學與華嚴宗之「本性」——對《佛性與般若》之兩點反思〉,《鵝湖學誌》第4期,台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陳榮灼〈唯識哲學之「真」「妄」問題〉,《鵝湖學誌》第8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陳榮灼〈「即」之分析——簡別佛教「同一性」哲學諸型態〉,《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臺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1年。
黃夏年〈《大乘起信論》研究百年之路〉,普門學報第6期,2001年。
黃國清〈窺基判教思想的重新審視〉,《圓光佛學學報》第8期,1999年。
黃國清〈宗密之三教會通思想於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的意義〉,台北:《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1999年,頁293。
曹志成,〈《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的三性思想之探討——以安慧《中邊分別論釋疏》為線索〉,《圓光佛學學報》第3期,1999年。
曹志成〈清辨對瑜伽行派的三性思想之批判的探討---試以《般若燈論》第二十五章有關唯識學的附錄部分為解釋線索〉,台北:《東方宗教研究》新3期,1993年。
單正齊〈性相融通理論內涵之研究〉,《蘭州學刊》第3期,2007年。
霍韜晦〈唯識五義〉,《華崗佛學學報》第6期,1983年,
許宗興〈《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論析——以水平詮釋架構為論述依據〉,
《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8期,2007年。
梁啟超〈大乘起信論考證〉,本文收錄於《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5冊,1981年。
韓鏡清〈唯識學的兩次譯傳──大乘起信論為曇延所造〉,《佛學研究》第3期,1994年。
郭朝順〈賢首法藏的「頓教概念」之研究〉,《哲學與文化》第19冊第7期,
1992年。
郭朝順〈從「十重唯識觀」論華嚴宗與唯識宗思想的交涉〉,《佛學研究中心學
報》第八期,台北: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03年。
郭朝順〈論天台、華嚴「觀心」思想之交涉與轉變——以《華嚴經》及《大乘
起信論》的詮釋為中心〉,《法鼓佛學學報》第10期,新北市:法鼓佛教學院,2012年。
郭朝順〈華嚴宗的可說與不可說〉,《正觀雜誌》第27期,2003年。
馮煥珍,〈淨影寺慧遠的行持、著述及其顯實宗〉,台北:《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2002年。
楊白依〈圓測之研究---傳記及其思想特色〉,《華崗佛學學報》第6期,1983年。
鄧克銘〈法藏之心識觀的特色〉,台北:《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
劉嘉誠〈禪宗的藏識思想與體用論〉,南投:《正觀雜誌》第15期,2000年。
傅偉勳〈從中觀的二諦到後中觀的台賢二宗思想對立——兼論中國天台的特質
與思維限制〉,《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
年。
傅偉勳〈關於緣起思想的形成發展的詮釋學考察〉,台北:《中華佛學學報》第
4期,1991年。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台北:《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4年。
廖明活〈華嚴宗性起思想的形成〉,《中國哲學研究集刊》第6期,台北:中央
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年。
廖明活〈智儼的「緣起」和「性起」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1997年。
廖明活,〈智儼判教思想的形成~《搜玄記》及《五十要問答》的判教學說〉收錄於《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1995年。
謝大寧〈試析華嚴宗「法界緣起」義〉,《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1
卷第1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1990年。
賴賢宗〈法藏《大乘起信論》及元曉與見登的相關述記關於一心開二門的闡
釋〉,《中華佛學學報》第14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年。
簡秀娥〈《大乘起信論》與天台、華嚴兩宗之關涉〉,《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
七,台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1997年。
蕭振邦〈佛教言說系統之探究——以《大乘起信論》為例〉,《一九九五年佛學
研究論文集——佛教現代化》,台北:佛光出版社,1996年。
蕭玫〈《入楞伽經》之成自性如來藏心〉,南投:《正觀雜誌》第44期,2008年。
蕭玫〈就《如來藏經》試析「如來藏」之原始義蘊〉,《正觀雜誌》第49期,2009年。
韓煥忠〈《華嚴原人論》對儒家人性論的批判〉,《理論學刊》第5期,總第93
期,山東:曲阜師範大學,1999年。
韓廷傑〈攝論師的師承及其哲理〉,《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
魏道儒〈華嚴宗與中國文化〉,《宗教哲學季刊》第3卷,第1期,台北:中華
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1997年。
釋印順〈論三諦三智與賴耶通真妄——讀『佛性與般若』〉,《鵝湖月刊》第7
卷,第4期,台北:鵝湖出版社,1981年。
釋印順〈《起信論》與扶南大乘〉,《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
釋印順〈禪宗是否真常唯心論〉,《無諍之辯》,新竹:正聞出版社,1982年。
釋如定〈真諦三藏「九識說」產生的思想背景之考察——重新檢討勝又俊教之
觀點〉,《正觀雜誌》第58期,南投:正觀雜誌,2011年。
釋仁宥〈北朝法上對阿梨耶識的定位〉,印順文教基金會論文獎學金,2000年。
釋昭慧〈《成唯識論》譯史抉擇談〉,台中:《菩提樹》第389期,1985年。
釋道厚〈真諦的阿摩羅識之意含〉,《中華佛學研究》第12期,新北市:中華佛
學研究所,2011年。
釋道厚〈法藏「十重唯識觀」中的心識思想〉,《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台北:
華嚴蓮社,2011年。
懺摩〈賢首宗的五教十宗判釋〉,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4華嚴宗之判教及發展.華嚴學專集之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五、網路資料
日本新修大藏經網路版:SAT, T2453_.77.0826a15﹙http://21dzk.l.u-tokyo.ac.jp/SAT/ddbsat2.php?mode=detail&useid=2453_,77,0826a06&key=%E5%9C%B0%E8%AB%96%E5%B8%AB%E9%80%A0%E8%AB%96&ktn=&mode2=2﹚。
呂澂〈楞伽如來藏章講義〉,網路資料: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5766706.html
杜保瑞〈華嚴宗法界緣起說之成立條件〉,1991年。網路資料:杜保瑞的中國哲學教室: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4pap/3bud/c80.htm。
張凱〈日本學界關於玄奘研究的新進展〉,網路資料: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605219296-1.htm
鄧偉仁〈玄奘及其後學之解經學:窺基大師重構漢傳佛教之方法論-再脈胳化、解經與因明〉,玄奘學研究中心教材,頁50。網路資料:http://hc.hcu.edu.tw/doc.aspx。
釋頭真,〈以三性思想融通法藏諸教之探討〉,閩南佛學,2005年,網路資料:http://www.nanputuo.com/nptxy/html/200711/1814330147866.html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網路資料: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4%BD%9B%E5%AD%B8%E5%A4%A7%E8%BE%AD%E5%85%B8/%E6%B6%85%E6%A7%83%E7%B6%93
高振農〈《攝大乘論》導讀〉,網路資料:http://163.17.79.102/%A4%A4%B0%EA%A4j%A6%CA%AC%EC/Content.asp?ID=6294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