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力動」與「體用」 ──吳汝鈞「力動論」哲學與熊十力「體用論」哲學的比較研究
作者:顏銘俊
作者(外文):YAN,MING-JYUN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吳汝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吳汝鈞純粹力動力動論動場熊十力體用Ng Yu-KwanPure VitalityVitalityAct FieldHsiung Shih-liSubstance and Fun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本文的研究,論題是:「力動」與「體用」──吳汝鈞「力動論」哲學與熊十力「體用論」哲學的比較研究。依據個人的研究,吳氏「力動論」哲學和熊氏「體用論」哲學,在基本的思維架構上,確有諸多相近、相通之處,但也存在諸多或顯明、或隱微的思維差異,兩套哲學具有頗多理論對話的空間;再者,吳氏之建構「力動論」哲學,直接的是與其對熊氏「體用不二」論的檢討有關。總此以上,本文認為,援熊、吳兩家哲學進行參照、比較,既能使這兩家哲學相互發明,對準確評價這兩家哲學的思維貢獻,亦是極有幫助的,特別是對目前為止仍較少人鑽研的「力動論」哲學來說更是如此。
全文共計五章。第一章是「緒論」,包含「研究背景」的說明,還有「文獻回顧」。第二章集中分析吳氏建構的「力動論」哲學,前後以五節呈現,分別是:第一節,吳氏肇造「力動論」哲學的問題意識;第二節,吳氏對「純粹力動」的體性構想;第三節,吳氏對「力動宇宙論」的演述;第四節,吳氏對佛教「空」義與西方哲學中之「物自身」義的轉化;第五節,吳氏對「動場」的構想。第三章集中分析熊氏建構的「體用論」哲學,前後以四節呈現,分別是:第一節,熊氏對「宇宙本體」的體性構想;第二節,熊氏「體用論」哲學的宇宙論構設;第三節,熊氏「體用論」哲學對主體心靈與真實世界的構想;第四節,熊氏「體用論」哲學對「體用」關係論的發揮。第四章則在第二、三章的研究基礎上,比較熊、吳兩家哲學的整體建構,前後以五節呈現,分別是:第一節,比較兩家哲學對「終極原理」的體性構設;第二節,比較兩家哲學的宇宙論建構;第三節,比較兩家哲學中的兩層心靈與行動意義的「物自身」;第四節,比較兩家哲學對真實世界的構想;第五節,比較兩家哲學對「體用論」思維的看法。第五章則是「結論」,先歸納「力動論」哲學和「體用論」哲學整體而言的通同之處,再進一步說明其通同之處中的思維差異。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本文認為:吳氏對熊氏的「體用論」哲學確曾有過深入的探究,並在思維底蘊中受到熊氏哲學的影響,這表現為「力動論」哲學與「體用論」哲學的通同之處;但吳氏晚出,治學經歷又於東、西方之宗教、哲學理論多所涉獵,在造論工程中取資多方,加之以其對熊氏哲學的若干檢討,便總的展現為「力動論」哲學與「體用論」哲學的根本差異。最後,本文提出了吳氏建構「力動論」哲學的五點學術建樹,並提出四點對吳氏現有之造論成果的商榷,及未來可進一步完善其理論建構的期許。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is “Vitality” and “Substance and Func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Ng Yu-Kwan’s “Vitality” and Hsiung Shih-li's “Substance and Function”.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Ng Yu-Kwan’s “Vitality” and Hsiung Shih-li’s “Substance and Function” indeed share similarities and connection in basic thinking structure, as well as obvious or implicit thinking differences. Theoretical dialogue exists between the two philosophies; furthermore, Ng Yu-Kwan’s “Vit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Hsiung Shih-li’s “no difference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In conclus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references and comparison of Hsiung’s and Ng’s philosophies can not only make the two philosophies perfect each other, but also help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wo philosophies, especially for “Vitality”, as it is still less studied so far.
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including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Ng Yu-Kwan’s “Vitality” in fiv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Ng Yu-Kwan’s problem consciousness of creating “Vitality”; the second section, Ng Yu-Kwan’s physical conception of “Vitality”, the third section, Ng Yu-Kwan’s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Vitality Theory of the Universe”, the fourth section, Ng Yu-Kwan’s transformation of “emptiness” in Buddhism and “thing-in-itself” in Western philosophy, the fifth section, Ng Yu-Kwan's conception of “Act Field(Akt Feld)”.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Hsiung Shih-li’s “Substance and Function” in four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Hsiung Shih-li’s entity conception of “universe noumenon”, the second section, Hsiung Shih-li's cosmology construction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the third section, Hsiung Shih-li’s conception of the subject's mind and the real world on the basis of his “Substance and Function”, the fourth section, how Hsiung Shih-li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via “Substance and Function”. The fourth chapter compares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Hsiung and Ng’s philosophy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two chapters in fiv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compares the phys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ultimate principle” between the two philosophies, the second section compared the cosm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philosophies; the third section compares the two layers of hearts and the action meaning of “thing-in-itself” in the two philosophies, the fourth section compares the two philosophies’ concepts of the real world, the fifth section compares the two philosophies’ views on “Substance and Func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conclusion”, summing up firstly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Vitality” and “Substance and Function”, and then further explains thinking differences in their similarities. The paper holds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that Ng Yu-Kwan indeed explored deeply Hsiung Shih-li’s “Substance and Function”, which exerts influence on him in terms of thinking. This is the similarity between “Vitality” and “Substance and Function”, Yet Ng Yu-Kwan was born late, and his academic experience is also involved in oriental and western religions, as well as philosophical theories. In other word, he drew on many aspects discussion, which together with discussions on Hsiung Shih-li’s philosophy, will generally present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aid philosophie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Ng Yu-Kwan’s “Vitality”, and four points of discussion on Ng Yu-Kwan’s existing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the expectation that hi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can improve further in the future.
參考書目

一、古籍
漢‧佚名:《孝經緯》,見《七緯》,收於上海古籍出版社編:《緯書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

魏‧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收於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12月

唐‧智顗:《法華玄義》,收入中華大藏經編輯局編:《中華大藏經》第9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0月

唐‧玄奘譯、韓廷傑校釋:《成唯識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南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南宋‧朱子:〈答劉叔文一〉,收於朱子撰、陳俊民主編:《朱子文集》第5冊,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2月

南宋‧朱子:〈答黃道夫一〉,收於朱子撰、陳俊民主編:《朱子文集》第6冊,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2月

明‧黃宗羲:〈肅敏王浚川先生廷相〉,見《明儒學案‧諸儒學案中四》,收於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第8冊,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二、專著
王章、惠中編:《中國近現代社會思潮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2月

王汝華:《尋繹當代儒哲熊十力:以「一聖二王」為鑰》,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

王汝華:《現代儒家三聖(上)》,臺北:新銳文創,2012年8月

王汝華:《現代儒家三聖(下)》,臺北:新銳文創,2012年8月

方光華:《中國古代本體思想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

李瑞全:《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3月

李祥俊:《熊十力思想體系建構歷程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

余培源等編著:《哲學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1月

宋志明:《熊十力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12月

杜保瑞:《中國哲學方法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8月

吳汝鈞:《西方哲學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

吳汝鈞:《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5月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吳汝鈞:《絕對無的哲學:京都學派哲學導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月

吳汝鈞:《京都學派哲學七講》,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6月

吳汝鈞:《胡塞爾現象學解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2月

吳汝鈞:《苦痛現象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3月

吳汝鈞《機體與力動:懷德海哲學研究與對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4月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4月

吳汝鈞:《絕對無詮釋學:京都學派的批判性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2年5月

吳汝鈞:《宗教世界與世界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7月

吳汝鈞:《純粹力動現象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5月

吳汝鈞:《純粹力動現象學續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8月

吳汝鈞:《純粹力動現象學六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

吳汝鈞:《西方哲學的知識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10月

吳汝鈞:《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詮釋對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10月

吳汝鈞等著:《道家詮釋學與純粹力動現象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8月

吳汝鈞:《佛教的當代判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3月

吳汝鈞:《唯識現象學(一):世親與護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2年8月

吳汝鈞等著:《空宗與有宗:佛教判教的對話詮釋初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9月

吳汝鈞:《新哲學概論:通俗性與當代性》,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9月

吳汝鈞:《從詮釋學與天臺學說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11月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2月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

林世榮:《熊十力與「體用不二」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主編:《中國哲學與懷德海》,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9月

郭齊勇:《天地間一個讀書人──熊十力傳》,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11月

郭齊勇編:《現代新學儒學的根基──熊十力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12月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0月

郭齊勇:《熊十力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

郭齊勇:《熊十力先生傳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月

郭美華:《熊十力本體論哲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11月

俞懿嫻:《懷海德自然哲學──機體哲學初探》,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1月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景海峰:《熊十力》,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6月

張志偉主編:《形而上學的歷史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7月

馮俊、李秋零等著:《西方哲學問題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

程志華:《熊十力哲學研究:《新唯識論》之哲學體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

勞思光著、關子尹編:《康德知識論要義(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4月

楊士毅:《懷海德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5月

楊士毅:《懷德海哲學入門 : 超越現代與後現代》,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月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楊學功:《傳統本體論哲學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9月

慈怡主編,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發行:《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2月

劉貴傑:《華嚴宗入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5月

熊十力:《十力語要》,收於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4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十力:《新唯識論(語體文本)》,收於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3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十力:《十力語要初續》收於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5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十力:《摧惑顯宗記》,收於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5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收於《熊十力全集》第2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十力:《乾坤衍》,收於《熊十力全集》第7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十力:《明心篇》,收於《熊十力全集》第7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十力:《讀經示要》,收於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7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十力:《體用論》,收於《熊十力全集》第7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十力:《原儒》,收於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6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蕭登福集註語譯:《列子古註今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月

盧雪崑:《物自身與智思物:康德的形而上學》,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5月

韓水法:《康德物自身學說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8月

鍾振宇、陳威瑨主編:《東亞哲學的終極真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年12月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6月

賴賢宗:《當代佛學與傳統佛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5月

鄭家棟、葉海煙主編《新儒家評論》第1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8月

羅嘉昌、黃裕生、伍武雄主編:《場與有──中外哲學的比較與融通(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日)烏田虔次著; 徐水生譯:《熊十力與新儒家哲學》,臺北:明文書局,1992年3月

(日)龜川教信著、印海譯:《華嚴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9月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日)西田幾多郎著、黃文宏譯著:《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3月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

(德)康德著、鄧曉芒譯:《純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德)康德著、鄧曉芒譯:《實踐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

(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德)胡塞爾:《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5月

(德)胡塞爾:《純粹現象學通論: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1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德)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北京:北京三聯,2014年9月

(英)懷特海:《過程與實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10月

(英)懷特海:《觀念的冒險》,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三、期刊
王興國:〈孔子與中國哲學中的非實體主義思想──牟宗三的孔子詮釋略論〉,《求是學刊》第41卷第4期,2014年7月

李開濟:〈華嚴法界尋義〉,《哲學與文化》第399期,2007年8月

李開濟:〈從哲學智趣看〈華嚴一乘十玄門〉〉,《哲學與文化》第439期,2010年12月

李向平:〈熊十力哲學的缺失與儒佛會通〉,《二十一世紀》第46期,1998年4月

李明輝:〈牟宗三哲學中的「物自身」概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

李慧琪:〈吳汝鈞「純粹力動」與羅近溪「流行之體」的比較〉,《當代儒學研究》第4期,2008年7月

林世榮:〈熊十力「攝體歸用」說之演變及其意義〉,《國文學報》第45期,2009年6月

周芳敏:〈論黃宗羲「盈天地皆心」之意蘊〉,《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

周浩翔:〈「物自身」何以是價值意味的概念:論牟宗三先生對康德「物自身」概念的理解與詮釋──兼與鄧曉芒教授商榷〉,《鵝湖》第442期,2012年4月

孟令兵:〈論熊十力哲學體系中的華嚴宗思想特徵〉,《中華文化論壇》,2004年3月

郭齊勇:〈中國哲學史上的非實體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11期,1999年11月

張二平:〈熊十力的易學體用論──以「生生」之學對孔、老、佛、西的判攝和融通〉,《哲學與文化》第507期,2016年8月

茅宇凡:〈唯識學「自證」(svasamvitti)理論之研究-以《成唯識論》為中心〉,《中華佛學研究》第11期,2010年12月

程恭讓:〈對熊十力先生佛法體用關係論之商榷〉,《中國文化月刊》第192期,1995年12月

陶原珂:〈“場有哲學”與中西文化比較研究──唐力權教授訪談錄〉,《學術研究》1995年第1期,1995年1月

湯一介:〈華嚴「十玄門」的哲學意義〉,《中國文化研究》第8期,1995年

陳森田:〈僧肇的聖人觀與吳汝鈞的純粹力動觀〉,《正觀》第74期,2015年9月

黃文玲:〈生命與學問溶冶於一爐:佛學學者吳汝鈞(上)〉,《人生》第225期,2002年5月

黃文玲:〈生命與學問溶冶於一爐:佛學學者吳汝鈞(下)〉,《人生》第226期,2002年6月

黃文宏:〈西田幾多郎場所邏輯的內在轉向〉,《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3期,2010年1月

黃文宏:〈西田幾多郎的直觀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3期,2010年11月

黃文宏:〈論西田幾多郎中期「絕對無」的意義──以〈睿智的世界〉為線索〉,《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8期,2013年5月

黃惠雅:〈熊十力先生論佛家空有二宗評述-兼疏解熊先生對佛家空有二宗之誤解〉,《鵝湖》第6卷第3期,1980年9月

曾春海:〈熊十力體用不二的天人一本論〉,《宗教哲學》第71期,2015年3月

葉海煙:〈儒佛會通的倫理向度與超越向度──以熊十力「新唯識論」為例〉,《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1期,2000年10月

翟志成:〈長懸天壤論孤心--熊十力在廣州(1948∼1950)〉,《當代》第77期,1992年9月

翟志成:〈長懸天壤論孤心--熊十力在廣州(1948∼1950)--續〉,《當代》第78期,1992年10月

趙東明:〈陳那「自證」理論探析—兼論《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的觀點〉,《圓光佛學學報》第10期,2006年4月

賴錫三:〈熊十力體用哲學的存有論詮釋──略論熊十力與牟宗三的哲學系統相之同異〉,《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5期,2003年12月

劉永富:〈場有哲學所涉及的幾個理論問題辨析〉,《人文雜誌》1998年第5期,1998年5月

劉守政:〈“用”的凸顯:熊十力後期思想的向度〉,《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2期,2007年4月

劉榮賢:〈中國思想史上的兩種本體論思維〉,《東海中文學報》第15期,2003年7月

樊美筠:〈懷德海和中國哲學中的「和諧」觀念〉,《哲學與文化》第398期,2007年7月

關啟匡:〈熊十力「本體宇宙論」的反思──論「大海水、眾漚」之喻的合理性〉,《鵝湖學誌》第53期,2014年12月

魏道儒:〈華嚴宗理論創新的過程、內容與價值:以《華嚴十玄門》為例分析〉,《宗教哲學》第51期,2010年3月

謝仲明:〈道德形上學之構想及其問題──牟宗三先生「現象與物自身」一書之討論〉,《中國文化月刊》第9期,1980年7月

謝仲明:〈現象與物自身:從康德[Kant, Immanuel]到史陶生[P. F. Strawson](論史陶生對康德之批評)〉,《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2期,1995年6月

羅光:〈中西形上本體論之比較研究〉,《哲學年刊》第3期,1985年6月

韓亞第:〈關於中西方哲學本體論的比較問題〉,《宗教哲學》第33期,2005年6月

四、學位論文
黃意雅:《熊十力先生的體用論研究》,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林世榮:《熊十力《新唯識論》研究--以《新唯識論》所引發儒佛之爭為進路的探討》,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1年

裴春苓:《熊十力《新唯識論》與佛教義理融攝的問題探討》,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美惠:《《吳汝鈞純粹力動現象學的建構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論文,2014年

五、西文書目

Aristoteles, Metaphysica. Edited by W. Jaeg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Norman Kemp Smith (trans.) London: Macmillan, 1964.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ary Grego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G. W. F. Hegel, 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 Translated by J. B. Baillie.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and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1.

Edmund Husserl , 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Translated by David Carr,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0.

Edmund Husserl , 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First book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Translated by by F. Kersten, The Hague: Nijhoff, 1982.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Modern Thought, 2008.

A. N. Whitehead, Process and Reality. Corrected Edition, D. R.Griffin a. D. W. Sherburn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8.

A. N. Whitehead, Adventures of Ideas .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7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