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如來藏三經一論之研究--以覺囊他空大中觀為主
作者:廖雅嫻
作者(外文):Liao, Ya-Hsi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熊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寶性論》如來藏大中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壹、 中文部分
一、佛教文獻
(一)、印度漢譯經典
《雜阿含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二冊。
《央掘魔羅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二冊。
《增壹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二冊。
《大般若經》,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五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八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玄奘譯,《大正藏》第八冊。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義淨譯,《大正藏》第八冊。
《妙法蓮華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九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唐‧般若譯,《大正藏》第十冊。
《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十二冊。
《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劉宋‧慧嚴等再治(依《泥洹經》加之),《大正藏》第十二冊。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北魏‧曇摩流支譯,《大正藏》第十二冊。
《佛說大般泥洹經》,《大正藏》東晉‧法顯譯,《大正藏》第十二冊。
《大方等大集經》,北涼‧曇無讖譯,《大正藏》第十三冊。
《大哀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十三冊。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唐‧不空譯,《大正藏》第十三冊。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宋‧惟淨譯,《大正藏》第十三冊。
《維摩詰所說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十四冊。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藏經》第十五冊。
《大方等如來藏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藏》第十六冊。
《佛說不增不減經》,北魏‧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十六冊。

(二)、印度漢譯論典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尊者眾賢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十冊。
《攝大乘論》,無著菩薩造,陳‧真諦釋,《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佛性論》,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究竟一乘寶性論》,北魏‧勒那摩提譯,《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成唯識論》,護法等菩薩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大乘莊嚴經論》,無著菩薩造,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顯揚聖教論》 ,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成實論》,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異部宗輪論》,世友菩薩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三)中國注疏史籍
《勝鬘寶窟》,隋‧吉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歷代三寶記》,隋‧費長房,《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開元釋教錄》唐‧智昇,《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勝鬘經義記》,隋‧淨影寺慧遠,《卍續藏》第十九冊。

二、今人論著
(一)專著
印順法師:《如來藏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1981年12月。
印順法師:《印度之佛教》,新竹:正聞出版社,1985年10月,三版。
印順法師:《空之探究:阿含‧部派‧般若經‧龍樹》,臺北:正聞出版社,1985年。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1988年。
印順法師:《勝鬘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1991年9月,十四版。
印順法師:《性空學探源》,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法師:《中觀今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一刷。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文化,1999年。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講》,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林崇安:《西藏佛教的探討》,臺北 : 慧炬出版社,1992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八四年九月,修訂四版。
朱文光:《佛學研究導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社,1982年。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社,1982年。
呂澂:《呂澂佛学論著選集(二)》,濟南 : 齊魯書社,1991年。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1月,初版三刷。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7月,增訂版。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吳汝鈞:《佛教的當代判釋》, 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6月。
夏金華:《緣起 佛性 成佛》,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許明銀:《西藏佛教史》,香港 : 佛哲書舍, 2006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7月。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臺五版。
單正齊:《佛教的涅槃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聖嚴法師:《西藏佛教史》,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聖嚴法師:《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1998年。
萬金川:《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研究思想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1998年。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臺北 : 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葉少勇:《中論頌:梵藏漢合校‧異讀‧譯注》,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
葉阿月:《葉阿月教授佛學論文集》,臺北 : 北市淨法界善友文教基金會,2012年。
楊維中:《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上)(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楊維中:《中國佛教心性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蒲文成:《覺囊派通論》,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2003年。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與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廖雅慧:《《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
劉立千:《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2月。
劉立千:《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及密宗漫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2月。
劉立千:《劉立千藏學譯文集‧雜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蔡耀明:《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
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 : 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 臺北 : 法鼓文化,2006年。
蔡孔章:《論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的文本與思想特色》,臺北:獨立作家,2014年。
談錫永:《大中觀論集(上)、(下)》,香港:密乘佛學會,1998年。
談錫永、邵頌雄:《如來藏論集》,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談錫永:《勝鬘師子吼經密意》,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
談錫永:《如來藏經密意》,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12月,再版。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12月。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臺北 : 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
賴賢宗:《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11月。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7月。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2月。
嚴平:《高達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二)翻譯
Hans-Georg Gadamer,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的基本特徵(上)(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T. R. V. Murit著,郭忠生譯:《中觀哲學》,收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臺北:華宇出版社,第64冊,1986年6月。
二世達賴根敦嘉措、嘉華溫薩巴等造論,丹增卓津譯註:《那洛六法寶鬘集續篇》,臺北:盤逸有限公司,2007年。
川田熊太郎、中村元等著‧李世傑:《華嚴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2003年11月。
山口益著,肖平、楊金萍譯:《般若思想史》,臺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山口瑞鳳著,許明銀譯:《西藏》,臺北:全佛文化出版社,2003年。
山口瑞鳳、光島督等著,許明銀譯:《西藏學與西藏佛學 》,臺北:文殊出版社,1986年。
土觀‧羅桑卻吉尼瑪著,劉立千譯注:《土觀宗派源流 : 講述一切宗派源流和教義善说晶鏡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三枝充悳著,劉欣如譯:《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大展出版社,1998年9月。
水野弘元‧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編委會譯:《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11月。
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中村瑞隆著‧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編委會譯:《梵漢對照究竟一乘寶性論研究》,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
瓜生津隆真等著,許洋主等譯:《中觀與空義》,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玉城康四郎主編‧李世傑譯:《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開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4月,再版。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臺北:法爾出版社,1990年。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2004年12月,二版。布頓著,蒲文成譯:《布頓佛教史》,臺北,大千出版社,2006年。
宇井伯壽等著,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編委會譯:《中印佛教思想史》,臺北:華宇出版社,1987年12月。
池田大作著,王遵仲:《佛教一千年》,香港 : 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
伊麗莎白‧納珀,劉宇光譯:《藏傳佛教中觀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多羅那它著,張建木譯:《印度佛教史》,成都市: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多羅瓦釋著,益西彭措譯:《大乘無上續論(一)‧善說日光》,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2004年完成譯稿,
http://www.xianmifw.com/treasure/book.php?id=95。
米滂(麥彭)釋著,益西彭措譯:《大乘無上續論(二)》,四川:色達喇榮五 明佛學院,2003年完成譯稿,
http://www.xianmifw.com/treasure/book.php?id=96。
米滂造論,根華著,索達吉譯:《定解寶燈論淺釋》,臺北: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2006年。
米滂(麥彭)仁波切,索達吉堪布譯:《大圓滿直指心性・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香港:佛教慈慧服務中心,2006年。
竹村牧男著,蔡伯郎譯:《覺與空 : 印度佛教的展開》,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
竹清嘉措仁波切著,陳履安譯:《仁波切,我有問題》,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竹清嘉措仁波切著,馬爾巴翻譯學院譯:《空,大自在的微笑》,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竹慶本樂仁波切著,江涵芠譯:《中間亦無中觀派》,臺北:德謙讓卓文化,2014年。
沈榮衛主編:《他空見與如來藏:覺囊派人物、教法、藝術和歷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松本史朗著,冉平、楊金萍譯:《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松長有慶・吳守鋼譯:《密教:東方智慧的崛起》,臺北:大千出版社,2007年。
杰米霍巴德‧保羅史萬森主編,龔隽等譯:《修剪菩提樹——「批判佛教」風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
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著,許明銀譯:《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臺北:天華出版社,1998年。
阿旺洛追札巴著,許得存譯:《覺囊派教法史》,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
卓格•永丹嘉措著,高毅譯:《時輪深道:佛教覺囊派顯密傳承概述》,北京: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1996年。
明性法師譯釋,月稱論師著:《顯句論詮釋(上)、(中)、(下)》,苗栗:薩迦貢噶佛學會,2012年。
宗喀巴大師造論,妙音叢書翻譯組譯:《新譯密宗道次第廣論及密續心要》,臺北:盤逸有限公司,2007年。
宗喀巴大師造論,持教善慧法日譯:《深道那洛六法導引次第論‧具三信念》,臺北:盤逸有限公司,2014年再版。
宗喀巴大師造論,法尊法師譯:《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臺北: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3版。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上海 : 商務印書館,1935年。
恭秋倫祝,慈仁諾布譯:《道果兼備之口訣主要廣釋依循本論導道之前行教授——三續分妙莊嚴論》,臺北:2012薩迦法王台灣弘法籌備會,2012年。
容格 (Jung, Carl G.) 撰,葉頌壽譯:《未發現的自我》,臺北市 : 晨鐘,1974。
唐納德‧羅佩茲編,羅廣榮、常蕾、李建欣譯:《佛教解釋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貢卻亟美汪波著,陳玉蛟譯:《宗義寶鬘》,臺北:法爾出版社,2004年3 月,二版。
梶山雄一等著,李世傑譯:《中觀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龍樹與中後期中觀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著,陳琴富譯:《安住於清淨自性中》,臺北:橡樹林,2010年。
第十二世泰錫度仁波切講授,貝瑪秋頓譯:《第三世噶瑪巴了義大手印祈願文》,印度:智慧林寺,2006年。
隆欽燃降巴著,劉立千譯:《句義寶藏論廣講》,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創古仁波切:《佛性—《究竟一乘寶性論》十講》,臺北: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彭措郎加講解,貢絨埃薩譯:《佛性的祕密:究竟一乘寶性論講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慈誠羅珠堪布譯著:《《讚法界頌(慧光集50)》,臺北: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2012年4月。
蔣揚多傑著,耶謝桑波譯:《大圓滿傳承源流:藍寶石》,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管‧宣努貝著,王啟龍、還克加譯:《青史(一)、(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談錫永譯著:《寶性論新譯》,香港:密乘佛學會,1996年12月。
談錫永譯著:《《寶性論》梵文新譯》,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月。
靜命菩薩造頌,米滂釋,索達吉譯:《中觀莊嚴論釋──文殊上師歡喜之教言》,臺北: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2010年。
彌勒菩薩論,聖無著阿遮利耶釋,嘉曹傑‧達瑪仁欽疏,江波譯:《寶性論大疏(上)(下)》,臺北:臺北市藏傳佛典協會,2012年。
關則富:《巴利語佛經譯注 增支部(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聽列諾布仁波切著,丹增善慧法日譯:《佛法勝共心要寶藏‧金鑰》,臺北:盤逸有限公司,2001年。

(三)期刊論文
方立天:〈印度佛教心性思想述評〉,《哲學雜誌》第14期(1995.11),頁40-74。
古正美:〈定義大乘及研究佛性論上的一些反思〉,《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7),頁21-76。
如實:〈唯識三系之研究 〉,《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 (1981.12),頁331 – 356。
吳汝鈞:〈如來藏思想〉,《獅子吼》第32卷.第11/12期,1993年1月。
吳汝鈞:〈批判佛教:新的闡釋與反思(上)〉,《新世紀宗教研究》第8卷第2期(2009.12),頁1-41。
吳汝鈞:〈批判佛教:新的闡釋與反思(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8卷第3期(2010.03),頁1-47。
吳汝鈞:〈《唯識三十頌》與《成唯識論》的阿賴耶識思想〉,《正觀雜誌》,第60期(2012.03.05),頁121-190。
杜正民:〈當代如來藏學的開展與問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7),頁243-280。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0/11期(1997.6/9),頁32-52。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2期(1997.12),頁37-63。
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正觀》第10期(1999.09),頁7-44。
林崇安:〈漢藏的佛性論〉,《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4),頁231-290。
林鎮國:〈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嗎?——現代東亞「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林建德:〈試論中國佛教心性論一個合宜的理解模式--以「信仰實踐」為進路〉,《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0卷第1期(2011.09),頁1-21。
姚衛群:〈佛教的「如來藏」思想與婆羅門的「我」的觀念〉,《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總192期(2007.8),頁44-49。
紀贇〈佛滅系年的考察 -- 回顧與展望〉,《佛學研究》,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2011.01.01),頁181-200。
耿晴:〈論如來藏思想在解脫學上的根本困難—以《寶性論》為中心的探討〉,《漢語佛學評論》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08),頁139-169。
班班多傑:〈《山法了義海論》所引佛教經論藏漢譯文比較研究之一〉,《中國藏學》總89期(2010年第1期),頁52-127。
班班多傑:〈〈《山法了義海論》所引佛教經論藏漢譯文比較研究之二〉,《中國藏學》總91期(2010年第2期),頁44-59。
班班多傑:〈〈《山法了義海論》所引佛教經論藏漢譯文比較研究之三〉,《中國藏學》總92期(2010年第3期),頁108-127。
班班多傑:〈〈《山法了義海論》所引佛教經論藏漢譯文比較研究之四〉,《中國藏學》總94期(2011年第1期),頁94-105。
班班多傑:〈〈《山法了義海論》所引佛教經論藏漢譯文比較研究之五〉,《中國藏學》總96期(2011年第2期),頁206-219。
班班多傑:〈〈《山法了義海論》所引佛教經論藏漢譯文比較研究之六〉,《中國藏學》總98期(2011年第3期),頁66-80。
班班多傑:〈〈《山法了義海論》所引佛教經論藏漢譯文比較研究之七〉,《中國藏學》總104期(2012年第3期),頁71-88。
班班多傑:〈〈《山法了義海論》所引佛教經論藏漢譯文比較研究之八〉,《中國藏學》總107期(2013年第2期),頁120-138。
班班多傑:〈〈《山法了義海論》所引佛教經論藏漢譯文比較研究之九〉,《中國藏學》總115期(2014年第4期),頁134-151。
陳沛然:〈《勝鬘經》之空不空如來藏 〉,《鵝湖月刊》第20卷第9期(1995.03),頁2-8。
陳一標:〈他空說的系譜與內含--論印順法師對唯識空性說的理解〉,《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1期(2006),頁245-276。
陳玉璽:〈從佛教心理學重新探究「無我」教說--兼論印度教「梵我」與「自我」意識之分際〉,《新世紀宗教研究》第9卷第4期(2011.06),頁1-25。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 (一) 通論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頁15-50。
許明銀:〈章嘉宗義書〈中觀派章〉漢譯(一)〉,《正觀》第40期(2007.03),頁111-187。
許明銀:〈章嘉宗義書〈中觀派章〉漢譯(二)〉,《正觀》第43期(2007.12),頁43-90。
許明銀:〈章嘉宗義書〈中觀派章〉漢譯(三)〉,《正觀》第47期(2008.12),頁61-101。
許明銀:〈章嘉宗義書〈中觀派章〉漢譯(四)〉,《正觀》第51期(2009.12),頁79-142。
許明銀:〈章嘉宗義書〈中觀派章〉漢譯(五)〉,《正觀》第56期(2011.03),頁127-215。
黃英傑:〈藏傳佛教他空見研究小史--中英文等資料的勘察〉,《正觀》第46期(2008.09),頁127-174。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上)〉,《菩提樹》382期,(1984.09), 頁37-40。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中)〉,《菩提樹》383期,(1984.10), 頁33-37。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下)〉,《菩提樹》384期,(1984.11), 頁22-24。
葉阿月:〈以中邊分別論為中心比較諸經論的心清淨說〉,《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23期,1974年10月。
楊郁文:〈無分別與二諦說〉,《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2006.07),頁3-25。
熊琬:〈《楞嚴經》思想之特色──富有文學與哲學價值〉,《法光雜誌》第162期,2003年3月。
趙東明:〈唯識學「轉依」(Āśraya-parivrtti/Āśraya-parāvrtti)的二種「所依」(Āśraya)探研-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20期(2016. 09) ,頁161 – 210。
蔡宏:〈佛教從般若到如來藏、佛性思想的發展及意義〉,《普門學報》第31期(2006 .01),頁117-135。
劉嘉誠:〈月稱的「緣起」義〉,《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0
(2005.07),頁1-39。
蕭玫:〈就《如來藏經》試析「如來藏」之原始義蘊〉,《正觀雜誌》第49期(2009.6.25),頁5-53。
蕭玫:〈勝鬘經》與《楞伽經》如來藏思想之比較〉,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13(2002.12),頁1-12。
www.baohuasi.org/e_book/xz-36013.doc
霍韜晦:〈二諦觀念之起源與發展〉,《內明》第134期(1983.05),頁22-24+12。
釋恆清:〈「批判佛教」駁議〉,《哲學評論》第24期(2001.4),頁1-46。
釋見弘:〈印度中期中觀思想家的佛身論--以月稱和清辨為中心〉,《中華佛學學報》第18期,(2005.07),頁1-29。
釋見弘:〈關於Candrakīrti的二諦說中的幾個問題(上)〉,《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2006.07),頁293-324。
釋見弘:〈關於Candrakīrti的二諦說中的幾個問題(下)〉,《法鼓佛學學報》第1期,(2007.12),頁1-33。
釋見弘:〈二諦之區別與空之三要點--以《明句論》第二十四章為主〉,《法鼓佛學學報》第7期(2010.12),頁67-106。

(四)學位論文
王月秀:〈智顗佛性論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林穎宏:〈如來藏可能面對的理論困難及其消解之道〉,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真合:〈《大般涅槃經》的中道佛性理論〉,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林采蓉:〈佛與眾生的一致性與差異性──以如來藏三義的六種概念為主要研究課題〉,臺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池煥旗:〈瑜珈行派二諦說的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雪萍:〈《勝鬘夫人經》之如來藏學說〉,臺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英傑:〈藏傳佛教「他空見」研究─以國燃巴《辨別正見》為中心〉,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宋佩芳:〈瑜伽行派的認識作用與真理之實現--以《成唯識論》為中心〉,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楊景翔:〈多布巴《山法了義海論》第二部分〈道〉的譯註與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董晶玲:〈《究竟一乘寶性論》之煩惱論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五)研討會論文
刀吉仁青:〈論藏傳佛教中的如來藏思想──以《究竟一乘寶性論》在藏區的流布與傳播為中心,《2015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15年10月16日─18日,頁1-4。
蔡伯郎:〈瑜伽行派之二諦說〉,收錄於華梵大學哲學系編,《華梵大學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0年5月,頁129-143。

三、工具書
林忠億:《佛學名詞中英梵巴四種語言彙集》,臺北:慧炬出版社,1990年。
林崇安編輯:《基本漢藏梵英佛學術語》,中壢: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2008年。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佛光大辭典增訂版》隨身碟,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
望月信亨編;塚本善隆等編纂:《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 1954-1957年。
荻原雲來主編:《梵漢對譯佛教辭典》,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 ,1976年。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臺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初版。

四、網路資料
佛學規範資料庫http://dev.ddbc.edu.tw/authority/
臺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ccbs.ntu.edu.tw/index.jsp
多羅那他:〈深勝《中觀他空見》歷代傳承祈請文〉
http://www.zhuogelama.com/shengTong_fan.html

貳、外文部分

一、專著
(一)日文
小川一乘:《如來藏‧佛性の硏究 : ダルマリンチエン造寶性論釋疏の解
讀》,京都 : 文榮堂,1974。
小川一乘:《仏性思想》,京都:文榮堂,1982年。
中村瑞隆:《梵漢對照究竟一乘寶性論研究》,東京:山喜房仏書林,1961年。
平川彰編:《講座大乘佛教.第 6 卷:如来蔵思想》,東京:春秋社,1996新版。
宇井伯壽著:《印度哲學史》,東京:日本評論社,1936年。
宇井伯壽著:《寶性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59年。
安井廣濟著:《中觀思想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61年。
長尾雅人著:《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78年。
高崎直道:《如来蔵思想Ⅰ》,京都:法藏館 ,1988年。
高崎直道:《如来蔵思想Ⅱ》,京都:法藏館 ,1989年。
高崎直道:《宝性論》(インド古典叢書),京都:講談社,1989年。
松本史朗:《緣起と空──如來蔵思想批判》,東京:大蔵出版株式會社,1989年。
高崎直道:《如来蔵思想の形成Ⅰ》,東京:春秋社,2009年。
高崎直道:《如来蔵思想の形成Ⅱ》,東京:春秋社,2009年。
桂紹隆、齋藤明、下田正弘、末木文美士編:《空と中観》,東京 : 春秋社,2012年。
勝崎裕彥等編:《大乘經典解說事典》,東京:北辰堂,1997年。
鈴木大拙:《鈴木大拙の世界》,京都:燈影舍,1989年。
桂紹隆、齋藤明、下田正弘、末木文美士編:〈如來蔵と仏性〉,東京:春秋社,2014年。

(二)其他語文
A. K. Warder. Indian Buddhism. 1st edition,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0.
Diana Y. Paul. The Buddhist feminine ideal. Missoula, Mont. : Scholars Press, c1980.
David Seyfort Ruegg.Buddha-nature, mind and the problem of gradualism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on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 London :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 1989.
E. H. Johnston. The Ratnagotravibhāga 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 Patna:The Bihar Research Society, 1950.
Erich Frauwallner. Die Philosophie des Buddhismus. Berlin: Akademie-Verlag,1956.
Gadjin Nagao . “Buddha Body”, Madhyamika and Yogacara:A Study of Mahayana Philosophi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1.
Jikido Takasaki(高崎直道). 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āga(Uttaratantra). Roma: Istitut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 1966.
Klaus-Dieter Mathes. A Direct Path to the Buddha within : Go Lotsawa's Mahamudra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 Boston : Wisdom Publications, c2008.
Michael Zimmermann . A Buddha Within: The Tathāgatagarbhasūtra: The Earliest Exposition of the Buddha-nature Teaching in India. Tōkyō: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2002.
Paul Williams. Mahā-yāna Buddhi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S.K. Hookham. The Buddha within :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1991.
Maitreya, written down by Asanga, commentary by Jamgön kongtrül lodrö Thayé, explanations by Khenpo Tsultrim Gyamtso Rinpoche, Rosemarie Fuchs(tr.). Buddha Nature: The Mahayana Uttaratantra Shastra with Commentary. The Unassailable Lion's Roar, N.Y: Snow Lion, 2000.

二、單篇論文
小川弘貫:〈楞伽經に於ける如來藏思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v.9 n.1(總號=n.17,1961.01.25),頁213-216。
水野弘元:〈無為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10 n.1(總號=n.19,1962.01.25),頁1 – 11。
水野弘元,花山信勝:〈無我と空〉,《印度学仏教学論集──宮本正尊教授還暦記念論文集》,東京:三省堂出版,1954.07.01,頁109 – 120。
末木文美士:〈仏性說の淵源〉,《東洋文化》第70期(1990年),頁9-37。
李子捷〈《大乗起信論》の如来蔵思想の再検討:《勝鬘経》・《楞伽経》・《宝性論》との対比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63 n.1(2014),頁16-19。
渡辺郁子:〈『寶性論』における〈悟りの構造〉─正見と增益.損減をめぐっ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49 n.2(總號=n.98,2001.03),頁 897 -901。
楊玉飛:〈空・不空如来蔵の伝承——中国南北朝時代における《勝鬘経》諸注釈書を中心に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66 n.1(2017),頁298-295。

四、網路資料
印度學佛教學論文數據庫,網址:http://www.inbuds.net/
日本論文資料庫,網址:https://ci.nii.ac.jp/
https://www.academia.edu/
https://www.researchgate.ne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